无心插柳—— 东亚基督徒归信的社会影响/孙泽汐

 

教会史学者安德鲁∙沃尔斯(Andrew Walls,1928—2021)认为“基督教信仰的本土性 (vernacular nature)”意味着基督教具有“无限被翻译的可能”。<1> 在他看来,基督教信仰必须“不断进入当地文化并与之互动,否则就会枯萎、衰退”。<2> 因此,基督徒“没有长存的城,没有永久的圣地,或地上的麦加”,基督教也没有恒定的核心区域。<3> 宣教史所给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基督教的未来往往在于未信的“蛮族”。<4> 在这样的过程中,基督教正是在当地人的“本土宗教中的寄托及传统的价值观”中找到了他们。与此同时,基督教信仰也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超越当地原有的文化。<5>

在这一传播和转化过程中,尤其是当基督教与其他文化相遇时,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发展。鉴于地理和文化的阻碍,东亚的情形与随西方宣教士而来的福音反差鲜明。宣教士是如何使当地人理解基督教的信息?当地人又是如何接受这一新的信仰?他们从这个好消息中获得了什么希望?宣教的成果是否一直在宣教士的预期之内?  (更多…)

传统与现代之间:晚明奉教士人徐光启*/丁祖潘

 

 

一 “举目九重城”

 

159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第一次踏进大明王朝的留都南京,就对眼前这座城市的雄伟秀丽赞叹不已:“它真的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简直没有能超过它们的类似建筑。在某些方面,它超过我们的欧洲城市。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百姓精神愉快,他们彬彬有礼,谈吐文雅,稠密的人口中包括各个阶层;有黎庶,有懂文化的贵族和官吏。”特别是三重城墙环绕着的整个宫殿,或许世上难有其匹。<1>

 

南京是人文荟萃之地,被耶稣会士看作中国思想界的中心。<2> 利玛窦希望在城里住下来,开辟一个传教中心,但时运不济,帝国正与日本在朝鲜开战。当地官员害怕被同僚控告里通外国,恐吓催逼房东将他连夜扫地出门,登船返粤。<3> 想到多年来所经历的千辛万苦恐归徒然,身心交瘁的利玛窦不由得在船上沉沉入睡。他梦见自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请求上帝在艰难的中国宣教事业中助他一臂之力,上帝回应他会在“两座皇城里向你启祥(propitious)”。<4> (更多…)

倪柝声教会论思想初探/孙毅

[图片来源:台湾福音书房网页https://www.twgbr.org.tw/pages/%E5%80%AA%E6%9F%9D%E8%81%B2%E6%96%87%E9%9B%86]

 

编者按:本文系2023年5月27日创欣神学论坛一次讲座的文字稿,讲座题为“倪柝声教会论思想探讨”。经作者授权本刊首发,以飨读者。特此致谢!

 

内容摘要: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本土教会出现,其所开创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使得当年所探讨的教会论议题对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参照天主教与基督新教这两个教会论典范,从尼西亚信经中所讲教会的四个基本特征,来探讨倪柝声教会论思想的基本特点,以此来看他在教会论思想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倪柝声  教会论  使徒  合一  普世教会  本土教会  宗派

(更多…)

《世代》第1—18期pdf下载

一、《世代》第1期(2017年春季号:教育)

二、《世代》第2期(2017年夏季号:中产阶级)

三、《世代》第3期(2017年秋冬合刊号:宗教改革、世界观)

四、《世代》第4期(2018年春季号:帝国)

五、《世代》第5期(2018年夏季号:文学)

六、《世代》第6期(2018年秋冬合刊号:启蒙)

七、《世代》第7期(2019年春季号:和合本圣经、五四运动)

八、《世代》第8期(2019年夏季号:研究及创作支持机制)

九、《世代》第9期(2019年秋冬合刊号:如何做研究)

十、《世代》第10期(2020年春季号:基督教世界观)

十一、《世代》第11期(2020年夏季号:基督教与现代性)

十二、《世代》第12期(2020年秋冬合刊号:基督教教育)

十三、《世代》第13期(2021年春季号:基督教民族主义)

十四、《世代》第14期(2021年夏季号:纳粹德国时期的认信教会)

十五、《世代》第15期(2021年秋冬合刊号:帝国与教会)

十六、《世代》第16期(2022年春季号:非基运动·本色化教会)

十七、《世代》第17期(2022年夏季号:反思文化帝国主义)

十八、《世代》第18期(2022年秋冬合刊号:教会学校)

 

“启悟孩童,感其心与导其行”:乔纳森·爱德华兹论教育*/肯尼斯·P·明柯玛

[题图: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

 

译/丁祖潘

摘要本文考察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的生平业绩中教育扮演之角色,包括爱德华兹在18世纪早期新英格兰接受的教育,和他担任教师期间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其所从事的诸多职业之一。尤需指出,他在担任英国儿童、印第安人儿童和年轻人的教师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及遵循的原则各具特色。之后,本文会介绍爱德华兹派(Edwardsean)传统中的几位杰出人物,表明这一传统中教育方面的变化与延续。

 

(更多…)

在小肠开始的部位/武陵驿

[“做小学生,也是不容易的。”绘图:曹青]

 

我是一个局外人

年轻男医生的脉脉眼神弯弯绕着打针护士,他们俩正热切地聊着电影《知音》。讲到蔡锷小凤仙如何如何英雄美人一见钟情,女护士的声音就嗲了,赞医生长得蔡锷那么帅(电影里的还是历史上的,我很好奇,但不敢问),她妩媚的姿态,仿佛门诊间就是北京的八大胡同。蔡锷医生拿看小凤仙护士的眼光,打量坐在角落里的我,眼神变了。当然,他也没忘查看我的病历,查看我腿上的创面,那个疮长大了,破了,烂了,化脓,臭得很。

他皱起眉,连鼻子也皱了,瞟着我问:你叫乔宾? (更多…)

“信息与抽象客体”: 论科学的形而上学成分及其神学意味/戴永富

 

一、导论

对许多参加非基督教运动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赛先生”和宗教水火不容,故教会的宣教事工将威胁科学精神在中国的普及化及其所带来的现代化。客观而言,当时有许多中国基督徒及(不赞同非基运动的)非基督徒学者都注重科学或积极推动科学教育,所以问题不在于科学和基督教的冲突,而是某种科学观与基督教的矛盾。正如马相伯(1840—1939)和其他基督徒知识分子所言,非基运动对基督教的排斥是出于“科学万能论”或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观。<1> 非基运动已成历史,但其所依赖之科学主义仍挑战信仰,甚至是知识分子反驳或放弃基督教的最主要理由之一。有鉴于此,为了汲取非基运动的历史教训,面对当下及未来的反有神论挑战(新一轮非基运动?),基督徒知识分子对科学主义要有一定的批判性理解。 (更多…)

《耶稣会教育章程》述评/白杉杉

[题图:《耶稣会教育章程》(1598年版)扉页。]

 

一、耶稣会教育兴起及其章程的形成

为推进天主教内部改革,1540年教宗保罗三世颁布教皇训令,正式承认耶稣会的存在。<1> 在16世纪文艺复兴和教会改革的大背景下,耶稣会会祖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1491—1556)、哲罗姆·纳达尔(Jerome Nadal,1507—1580)等十多位修会初期成员共同开始了耶稣会的教育构想。

教育事工可谓耶稣会最有成效的事工之一。耶稣会教育以希罗典籍立语言基础,以亚里士多德为哲学基础,以阿奎那为神学基础,其办学模式具有古典学教育传统及中世纪大学教育传统,总体具有古典教育的特征。<2> 成为一名耶稣会士需学习文法、修辞、逻辑、哲学、神学。它培养出来的一批名士,如十架约翰、笛卡尔、伏尔泰、阿瑟·柯南·道尔,其中有圣人与恶棍,亦有虔信者与敌基督者。耶稣会注重学术传统,且一般情况下耶稣会士都接受过古典语言和神学哲学训练。相比天主教会其他修会一些只会背诵拉丁弥撒经文的文盲修士,耶稣会确有特别之处。修会教育事工的目标正如《耶稣会会宪》对修会自身的期待:A. M. D. G. (Ad Majorem Dei Gloriam),意即“为了天主更大的光荣(愈显主荣)”。我们应在A. M. D. G.这一敬虔传统的基础上来理解其教育。 (更多…)

“造就有学之士”——狄考文在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丁祖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受过教育的人是点着的蜡烛,未受过教育的人借着烛光行走。这在中国可能比在大多数异教国家更为真实。——狄考文

 

引言

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1916—2007)在《五四运动史》一书中曾如此评价1920年代初的宗教问题讨论:“非宗教人士广泛引用西方思想家的有关言论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其中主要是来自英国、法国、俄国思想家的思想言论”。在列举一连串具体人名后,作者总结道:“他们争论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观点、理由,几乎就是过去三四百年间西方所进行的有关宗教的争论的重复。”<1> 其实,早在非基督教运动爆发近半个世纪之前,美北长老会来华宣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就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类似情形的出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