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自到守望/婴孩

转眼间,从三自缸瓦市堂到守望教会已经三年多了,其中户外敬拜就经历了两年多。因为自己在户外敬拜前被神特别引领到守望教会,所以户外敬拜于我而言,是无可推诿的责任。虽然自己常有软弱,但也只能存敬畏的心持守。小白牧师常感慨:这次户外敬拜,你们这几位从“三自”来的弟兄姊妹真是迅速融入!是啊,那是因为在我们来守望之前,神在我们生命中早已有奇妙的预备和带领。

2004年12月我在缸瓦市堂受洗,一受洗就加入了青年服事组,在那里经历生命的破碎,也被上帝陶造。到2010年的6月,我在那里已经聚会服事五年半了,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进入瓶颈状态,每次聚会领完位会,坐下来,赞美进不去,讲道不觉得饱(其实早已开始在外边自己找粮了)。有一天,我对主说:“若是可以,让我离开这个服事的位置吧!”(我想到的是调整到教堂别处的聚会,哪想到神的意念真是高过人的意念啊)按照我惯常的自省习惯,我首先要省察是否自己出了问题。在求主光照的过程中,上帝却让我头一次敢于正视教会所存在的问题。一次主日聚会从教会的卫生间出来,回头看,是没有人排队混乱的卫生间;往外看,教会散会的人群直冲到马路对面(每次教会散会,走人行道的人很少,都会造成周边交通一阵混乱),我突然想:“这教会和世界有什么区别?难道教会只是来聚个会的场所?是不是教会也有问题?”于是我开始寻求,到底问题在哪里?上帝就借着一个一个的路标,带领我认识教会的问题所在,直到最终把我带离三自教堂。

一、 “基督徒只是不小心挖了专制主义的墙角”

第一个路标,就是《自由的崛起》。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书中主要阐述了加尔文主义对日内瓦、法兰西、苏格兰、英格兰和北美殖民政府的影响。已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可能是“自由”两字吸引了我,因自己内心深处一直都有对自由的向往。不仅是个体的自由,更向往群体的、民族的自由,于是想看看那些比我们自由的西方政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读这本书其实需要非常深厚的神学、教会史知识,以自己当时的水平,这本书读完后,感觉就好像没读一样。但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且不断揣摩记忆至今:“基督徒只是不小心挖了专制主义的墙角。”因为从小生活在专制的国家,任何与政府意识形态不符的行为都会被冠以“蓄意颠覆”之类的罪名,但那句话说基督徒是“不小心”挖了专制主义的墙角,也就是说,基督徒不是“蓄意”与政权作对,不是奋锐党人,只是因为持守自己“只尊耶稣基督为大”的信仰,就不得已触碰到了专制主义的敏感神经,用今天守望教会袁灵传道的话说:“不是我们主动挑战凯撒的疆界,而是教会被迫宣告凯撒侵入了上帝的领域。”于是,上帝借这句话,在道德和良心上释放了我。

二、三自教堂和家庭教会的历史渊源

《自由的崛起》译者之一是王怡(当时他还是长老),以前只是听说过王怡牧师,但一直没听过他的讲道。读过那本书之后,就想上他的博客去看看。在他的博客上看到了挂在上边的他的书,书名是《与神亲嘴》。其中一章是《1957年的基督徒右派分子们》,这是第二个路标。上帝带领我第一次面对中国教会1949年之后的历史。我是在家庭教会的圣诞节布道会听到福音,后来在三自缸瓦市堂受洗,虽然知道中国有三自教堂和家庭教会,但一直也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区别(到守望教会之后,教会多次阐明二者的差别),而三自教堂对此从来都是避而不谈,最多也就谈谈家庭教会“不顺服政府”,让大家不要到家庭教会聚会。至于家庭教会“为什么”不顺服政府,从未有人提及。在三自教堂提到家庭教会,从牧者到弟兄姊妹都常常带着一种神秘的恐惧与逃避,没有人给我讲过二者之间的分歧和渊源,而我自己或许出于对政府的恐惧而安于现状,也没有想去寻找二者的区别。《1957年的基督徒右派分子们》不仅叙述了在政治运动中持守信仰的弟兄姊妹,也比较完全地呈现了1949年之后,甚至1949年之前,政府管控基督教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从这篇文章中,我才得知三自的性质和目的:“最讽刺的,是一个号称独立自主,‘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却建立了一个二千年教会史上罕见的彻底依附于政府、放弃圣经真理而接受现实政治目标控制的宗教组织。用吴维尊的话说,这个‘自’,实质上是中国的党和政府对神在中国教会的绝对领导权,或绝对主权。对基督徒来说,这已不是基督的教会,也不再是基督教信仰。一些公开反对三自、捍卫基督信仰和良心自由的,恰恰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独立教会和本色化教会。而三自运动的主要目的,反而是要替当局消灭他们。”从这里,我大致明白了三自教堂和家庭教会(独立教会)产生的历史和区别。

三、“信和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

但历史知识是抽象的,道理上明白了,却还没有深入我心。《1957年的基督徒右派分子们》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王明道、袁相忱等老一辈牧者,于是我顺藤摸瓜,开始在网上寻找他们的传记,寻找那真实、具体、鲜活的信仰见证,这是上帝带领我的又一个路标。我找到了王明道牧师的传记《又四十年》,文中提到他在日本占领时期,因着对信仰的持守,被日本政府特批可以不加入其控制下的基督教宗教组织,即“华北中华基督教C团。而1949年之后,解放军立起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宣传标语,王明道牧师心想:“和听不懂中国话的日本人都能交流至此,面对推崇宗教信仰自由的中国解放军还有什么困难呢!”没想到的是,他却被说中国话的同胞关押了起来,要他写保证书。他说,我写了这个,就不能做牧师,不能讲道了,圣灵就不与我同在了。对方劝他说,你还可以讲道啊,你看过唱戏没有,你可以在讲台上演啊。因着自己的软弱,他写了,出来后长期处于不安与自责中,后来悔改,并反省自己的骄傲和轻敌,最终又被关入监狱二十多年。

王明道牧师所写的那篇“我们是为了信仰”一文,也附在传记后边。文中称当时三自协会的领袖吴耀宗的“现代派”信仰为“不信派”。 “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耶稣借童女降生是‘一个寓言’。耶稣舍命为人赎罪,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十字架只是显示了上帝慈爱的能力。’‘是否相信肉体复活,是与整个基督教信仰没有多大关系的。’耶稣再来‘只是一个诗意的象征’。《创世记》不可信,先知书不可信,福音书不可信,使徒的书信不可信;先知的预言不可信,使徒的见证不可信,主耶稣亲口说的话不可信。这样,圣经中一切的要道就都被现代派否认、推翻得一干二净。还剩下了什么呢?还剩下了什么呢?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就是现代派的信仰!这就是现代派的真相!我称他们为‘不信派’,是不是冤枉他们?是不是对不住他们?”(摘自《又四十年》)谈到加入三自,王明道牧师提到“信和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 每一个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两种或几种物质,必须性质相同方能合一,否则绝无合一之可能;纵使勉强将二者合一,结果必至发生一种恶劣的现象。基督求父使他的门徒合一,使徒教训教会合一,因为这些人性质是相同的。叫信徒与不信派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人合一,是一件极不合理的事。”“再进一步,信圣经和救恩的与不信派要合一,教会与社会要合一,基督与撒但要合一,光明与黑暗要合一,‘合一’,‘合一’,这种合一的结果,不过造出一座大巴比伦城罢了!” (摘自《又四十年》) 通过王明道牧师的文章,我明白了原来最初三自的领袖是“自由派”,也了解了自由派的信仰,并“信和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的圣经原则。“自由派”至少还提到耶稣基督,而三自的最高领导其实是政府,此政府又是信仰无神论的,那教会和三自岂不是更不能同负一轭了吗?

四、“基督是教会的头”

从袁相忱牧师的传记《活祭》里,我第一次看到不加入三自是因为“基督是教会的头”的表述,也正是这句经文,如醍醐灌顶,帮助我看清了三自教会的问题所在。“袁相忱曾多次对信徒阐述过他为何不参加三自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的教会早在1946年开办之日起,就是三自的,没有加入任何外国差会,也没有做任何机构或团体的附属,以取得支持。他也是北京六十多个教会中唯一的一个租房子聚会的教会,他一家九口人的生活和福音堂的房租,都是由信徒的奉献和他自己做翻译的收入来维持,早就是自治、自传、自养的了,所有没有必要参加三自。第二个原因是他认为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属神的,不应该与一切属世的联合。政治和宗教要绝对地分开,神的东西要归给神,凯撒的东西要归给凯撒。这是两个领域;政治不能利用宗教,教会工作也不应依靠政治。国家用宗教事务局来管理一切宗教活动,认为教会是人民团体之一,也要在党的领导下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袁相忱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同的。第三个原因是他对三自某些领导人的信仰不认同,袁相忱具有传统福音派的神学观点,不赞同新派的信仰。他认为吴耀宗先生的新派神学观点虽然承认有神,但这个神是抽象的;袁相忱相信的是有生命、有位格的神,与他们的不一样。所以他就常对别人说,‘信的和不信的不可同负一轭,这是圣经上教导我们的。他们信的神和我们信的神不一样,所以我不和他们在一起。’”袁牧师提到“基督是教会的头”,哦,我终于明白了,三自教堂偏离了教会生命的源头——耶稣基督,教会自然会僵化,肢体间没有真实生命的连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自己的生命枯干,也和教会偏离基督有关系。“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诗115:8),以政府代替基督做教会的头,就是拜政府为偶像,教会就会越来越像一个政府部门,牧师也会越像是政府的公务员,只注重“办好”聚会的形式。教会对外没有见证,也都是必然的了。
传记中袁牧师和袁师母在患难之日在神面前的持守和蒙恩的见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袁牧师被带走关押之前,传记中是这样写的:“此刻的袁相忱已经完全从那种畏惧、胆怯、软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了,天好像在刹那间云开雾散,他对神的信心大增,与神的关系又得到了修复。他告诉妻子:‘在神的真道上,懦弱是一种罪;人在软弱的时候,就是被这种罪所捆绑。所以神对约书亚说:‘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我们也应当刚强壮胆。以前那么多苦日子不也过来了!我相信神不会给我们承受不了的重担的,我们若恒久祷告,一心靠主,主就必定保守我们。良久之后,袁相忱叹了一口气,说出了八个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袁牧师坐牢二十多年,袁师母独自带大了六个儿女,她那“这事若是出于神,我就默然不语”的顺服和信靠,常令我感动落泪。袁相忱曾问妻子:“这二十一年多,你是怎么过来的?”梁惠珍(袁师母)用一句话回答他:“困难很多,恩典更大。”(摘自《活祭》 )在这一对伉俪身上,我看到了神忠心仆人的形象,还有神对他忠仆赐下的恩典与保守。

五、“这礼拜堂是三自的,你们不同意,你们爱到哪里就到哪里去。”

虽然看到了历史上三自教堂对信仰的妥协与背离,但我还是很难将其和现实中自己所在的缸瓦市教堂直接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侥幸的心理:也许现在的三自教堂不一样了吧?也许缸瓦市教堂和其他教堂不一样吧?从一位已经离开缸瓦市教堂的姊妹那里,我得知曾经任缸瓦市教堂主任牧师的杨毓东牧师被“赶出”教堂的事,于是在网上找到了杨毓东牧师的传记《易水待暖》。借这部传记,也是一个关键的路标,上帝让我看到了缸瓦市教堂在信仰上的背离。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传记中所记载的杨毓东牧师被赶下讲台的那个主日的情景:“1994年12月4日是当月的第一个礼拜日,按照以往的安排是圣餐礼拜,由我(杨毓东牧师)讲道领圣餐。但是他们都布置好了,不允许我进教堂,从我家门口到教会都安排好有人监视,命人看到我就把我弄到车上,不许我进教会,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随意而为了。按照我的惯例,每次讲道都要写出讲章,这次也是如此,题目是《耶稣的路》。不过第二天没有讲成,这个讲章保存至今。我睡了一觉,从两点睡到四点,起床后我穿上羽绒服,因为我知道这次很可能就被捕入狱了,我的妻子说:‘你住监狱可以穿件羽绒服去,不要穿棉袄了。’骑上自行车,我来到教会把车停放好,然后到后边烧锅炉的那位弟兄的房间休息了一会,就到时间了。负责看管我的人没有一个碰见我,我顺利地到达了礼拜堂,实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早晨,王美真也意外地提早来到教会,她是负责主持的。正好我们可以一同上台。当时一般都是从南面山门上讲台,当中的屋子是布置圣餐的地方,将两边隔离开来。后来邵伟(邵凤元牧师之子)来了,他知道事情危险,要打开安全门,发现我在那里。当时布置圣餐的堂管会的男青年就给我提议,让我穿上礼服从北边门提前上台,我想这是一个好主意,就穿上礼服,从北门提前六分钟登上了讲台。 按照他们的计划,是要从南边登上讲台,当他们安排作主持的杜凤英,还有于新粒、殷继增、石泽生、邵文一干人等上来时,看见我已经穿着礼服端坐在北边讲道的位置上,顿感意外,十分紧张,就临时拿椅子坐到别的地方。当时形势一触即发,堂里满了人,院子满了人,和往常礼拜一样。在这种气氛之下,一位南方来的信徒看见形势不好,就哭着作祷告,这样一来气氛就更加紧张了。看见三自两会的人上台,信徒们就站起来,有的还站在椅子上轰他们下台。杜凤英在台上也没法起作用,于新粒上了两阶台阶,就不敢往上走了。后来政府的人鼓励他:‘我们为你夺权,你怎么后退呢?’于是他又重新上台。看形势不妙,素有威信、权柄的殷继增以主席的身分来到讲台前拿起话筒,向大家喊话,让大家安静,可是他越喊底下的声音越大,要他下台。后来他怪这话筒不好使,实际上话筒哪里有两千人的呼喊声大呢。于是我走上前接过话筒,堂内马上就安静下来,大家鼓掌。可当殷继增再次拿起话筒,堂内又继续混乱。这样僵持了20分钟,北京宗教局副局长季文渊从侧门进来,在台下对我说:‘杨牧师,这形势非常紧张,你应该考虑信徒。’我说:‘有话会后再说。’过了一会,形势越发紧张,他又出面了,说:‘你应当考虑信徒的安全,我作为政府的官员,我的乌纱帽可以不要,可以干点别的。但是你作为牧师应该保护信徒的安全。’看到如此局面,想想他讲的话不仅是威胁,也有一定道理,于是我就下了讲台。我还在讲台上的时候,他们安排由陆志明上来劝说王美真下来,据说他还是王美真的表叔,但他不信耶稣,是一个无业人员。王美真不同意,然后就上来一个叫张月英的拉她,也没有拉动。最后上来了几个人,就把王美真强行拉下讲台。我下来之后,季文渊陪我进了我的办公室谈话,众多的信徒围在外面,他们怕我被他们抓走,所以在那里呼喊,举手祷告,后来季文渊拿出名片,对会众说:“我叫季文渊,是宗教局的副局长,我保证杨牧师的安全,你们不信可以到我家找我。”但是信徒还是在那里举手祷告。这时候殷继增终于可以发言了,他没有讲道,只讲三自和三自的权威等等。殷继增还向众信徒说:‘这礼拜堂是三自的,你们不同意,你们爱到哪里就到哪里去。’这话惹起信徒更大的反感。后来得知,他们出动了近200名便衣警察,信徒看见他们都有步话机并带着武器,另外事后有人告诉我说他们在二炮和附近一个工厂中安排了500名防暴警察,以防信徒起来反抗,上街游行。他们预备了很多的警车,下令只要有人出教会大院,出来一个抓一个。他们甚至还命令急救中心,若缸瓦市堂呼叫急救车,一概不许来。看起来是准备动武了。”(摘自《易水待暖》 )我认识的一位姊妹亲历了当年的那场冲突,而文章中提到的三自帮着“夺权”的杜凤英牧师正是现在缸瓦市教堂的主任牧师。至此,我离开缸瓦市教堂的决心已定,没有任何疑惑和犹豫了。

六、上帝带我到守望

认识到缸瓦市堂偏离基督的问题,下一个主日,我一早起来,梳洗完毕,脚却怎么也踏不出家门了,无法去教堂参加主日敬拜。连续三个主日,都是如此。那感觉就像夫妻一方出轨了,也就不能同床睡觉了。我只好先向教会请了三个月假,一是想调整一下,另外也继续寻求主的带领,或者即使离开教会也不致太突然,让肢体们有接受的过程。这些年几乎与外界家庭教会隔绝,当想到有可能要离开缸瓦市教堂时,我求主“把我带到一个他的真教会,与众肢体有真实的相连”。当时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宋军牧师,我是2000年在他们举办的一次圣诞赞美会上第一次听到福音的,多年没有联系了,去网上查了下,得知他在守望教会,正在香港读神学。也看到守望教会雪中敬拜的消息,感动并且激动,仿佛以利亚找到了那没有向巴力屈膝的七千人。但我还是想:“宋牧人不在北京,没有人引荐,自己还是没有胆量一个人去陌生的守望教会。”正在我自己心里如此嘀咕时,一次主内讲座中,身边坐了一位姊妹,互动中彼此熟悉,结束后问她在哪个教会,她说“守望教会”。这是上帝给我的又一个路标,指向守望。她说宋牧可能12月份回来,我说:“等宋牧回来,我可能去守望,现在不准备去。”但7月8日在教会请假、交接的工作都办完了,面临的就是“下个主日去哪儿聚会?”这是个紧迫的问题,于是我只好再上守望的网站看看,看到宋牧7月11日讲道,我心想“他是放暑假回来休假吧?”于是那个主日第一次去到老故事餐吧,参加守望的聚会。记得宋牧站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是“从今天起,我回到守望”。那一刻,我得到了上帝带我到守望教会的确据。在讲道结束欢迎第一次到教会的朋友时,我说:“今天来到守望,我想我回家了。”那天还赶上发《杏花》(以前在别人那儿见过,我一直都想要一本),后来才得知此杂志为季刊,三个月才出一期。难以形容那一天的心情,感恩、兴奋、惊奇!.
到守望之后,先是听了宋牧关于三自的三次密集讲道,印象最深的是“米该亚惹着谁了”那场讲道。谈到假先知对亚哈王的讨好、与先知米该亚的对立,也谈到守望教会购买的新堂与三自海淀堂一条马路之隔的“巧合”。那几次讲道真是及时啊,从来没有听过牧者现场讲述三自和家庭教会的问题,感谢主,他知我所需。从缸瓦市出来之前,我本来准备找《基督教要义》看看,了解基督教的教会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去教堂的售书室买了一套三自出的《基督教要义》,让我失望甚至气愤的是,这部书被大面积删节,第三卷的“教会论”部分基本被整部删节,只剩标题了。而那些标题,正是我感兴趣的内容,看来他们真是心虚啊,怕信徒建立符合圣经的“教会观”,就用了这种办法。但感恩的是,那一年,完整的《基督教要义》正式出版了。拿到那部书的时候,我刚开始在守望聚会,对教会还不了解,看到封面上的“孙毅、游冠辉修订”,我还和一位姊妹说,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好像是哪个教会的长老,其实就是守望教会的长老啊,呵呵。拿到这部巨著,激动地直奔第三卷的“教会论”,开始啃。现在想想,都不知自己当时哪儿来的劲头,或许这就是上帝在那时所赐的“饥渴慕义”的心吧。
“教会论”读完,又上了守望教会的会友课程,了解了教会的信约、章程、纪律(以前在三自教堂五年多,从来不知教会还有这些),我才慢慢建立了“教会观”,看到了教会观中最核心的是:“基督是教会的头”。这也是今天守望教会在户外敬拜的争战中所持守的信仰核心。从三自到守望的过程,是我从一个个体信徒变成教会肢体的过程,教会史、中国教会史、老一辈的见证、三自教堂的偏离、守望教会的建制,上帝一路上以这些路标带领我,直到我看见那合他心意的“教会”——他忠贞的新妇。记得以前读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看到神的教会的信徒,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那时不以为然,今天想来,确实如此。

将荣耀归给神——广州探访八十八岁老牧者林献羔/钟道

采访缘起

2012年10月10日,我与北京中原基督教会圣爱团契的胡石根长老共同踏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胡石根自1992年因组党被判刑二十年,坐了十六年三个月的监牢,于2008年8月出狱,今年(2012年)才办理了身份证。同年,在结束了“剥夺政治权力期”后,是第一次离京出行。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到广州访问曾经坐满二十年(1958年到1978年)监牢的林献羔老牧师,我们称他为林伯。
10月11日一早,到达广州,找到住处后,我们就与广州一个家庭教会的长老联系,于上午11点左右找到雅荷塘(北)荣桂里十五号,探访了林伯一个来小时。10月12日,在到达广州的第二天下午三点,我们再次于约定的时间,与日本《北海道新闻》的记者佐藤千岁共同访问了林伯,第二次会面两个多小时。10月13日是周六,晚上有聚会,林伯讲道。这次我们是一行四人,第三次来到“荣桂里十五号的福音堂”,听了林伯《<历代志上>概论》的讲道。林伯风趣清晰的粤语福音讲道,深深地吸引了与我们一同前来的那个广州当地人,或许他是第一次进入教会听讲道,愿上帝的灵感动他的心。聚会结束后,我们四个人都在教会买了圣经,请林伯签名。
这次去广州对林伯的“三次探访”,与弟兄姊妹在基督里的会见和同行,丰富了我们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让我越发感受到在基督里彼此相交的美好。一个多月后,回到北京,听“三次探访”的录音和林伯讲道后,整理此文。愿天父的祝福与每一位信靠主耶稣基督的弟兄姊妹同在!更愿还没有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受到圣灵的感动,成为蒙受天父上帝祝福的人。
在访谈中,林伯用圣经真理提醒和勉励我们:一是“天国近了,主要来了”;二是“持守真道,直到主来”;三是“逼迫越大,福气越多”。林伯特别多次提到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问题,林伯说,“我们是神治、神传、神养,没有‘三自’,只有‘单自’,就是‘对付自己’。”

初见林伯,书生老人

2012年10月11日上午,第一次去探访著名的林献羔老牧师。当我们三人上到二楼时,看见林伯独自一人安静地坐在会客大桌子旁,在吃午饭。看到我们进来,林伯很快就吃罢饭,收拾好,拿出他发表的二百二十多本小册子中的几本,与坐在对面的胡石根长老和我交谈起来。林伯以清晰的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拿出一本一本小册子,指着其中的图片,给我们讲解,显露出书生本色。
介绍完几本“灵音小丛“后,林伯又拿出六本传福音的小册子,让我们多拿一些。胡石根长老说:“上午来的时候,给蔡伯打电话,蔡伯让我们到广州后,一定要来看林伯;另外,来之前袁相忱的二儿子袁福声,也让我们向林伯问好。看到林伯越活越年轻,真是教会的福气。蔡伯按立长老的事,也特别来跟林伯说,林伯是我们的总牧长。我们还办了一本《归正》杂志。另外,明天有个日本女记者佐藤千岁来采访林伯。”林伯听后很高兴,对于第二天的见面,林伯说:“上午九点以后可以,中午要休息;下午是三点以后,五点我要吃饭了。”

二访林伯,神的宝贝

钟道:您这边的教会从1979年恢复聚会到现在已近三十多年的时间了,中国家庭教会也经过了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您认为中国家庭教会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林伯:现在家庭教会就是不愿意参加“三自会”,你们都知道“三自会”啦!三自会,我们和他们不一样。自治,应当是圣灵管制,不是自己治理;自养呢?应该是神养我们,不是我们自己养自己;自传呢?是圣灵在里头传,不是你在传。我们只是有“一个自”就够了,就是对付自己,是“单自”,不是“三自”。所以我们经常跟弟兄姊妹说,我们不参加“三自”,“三自会”的弟兄姊妹来聚会,我们也欢迎,但是我们不叫他们讲道。现在在中国,家庭聚会的信徒就是不愿意参加“三自”,在中国百分之七十都是家庭聚会。北京你们都知道了,应当也是百分之七十左右。
感谢主,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聚会,政府也不干涉我们。过去,1955年到1957年的时候给他们逮捕了一回,后来1958年到1978年,又坐牢去了。我感谢神,我坐了二十多年牢,两次。头一次是十来个月,第二次是二十年,我没有哭过一回。
头一次被捕,有一个叫王国显的,你听过这个名字吗?还有张耀生,我们头一次三个人被捕,我们都准备好,把一包衣服啊,手巾、牙刷啊之类的东西都包起来,放好。那天晚上他们来逮捕,我们就很高兴,拿东西走,一个人拿一包。这是头一次逮捕,有十六个月。
那后来,释放了我们以后,王国显去了美国,我还是在广州。我也知道他后来来找过我,但是我感谢神,认为神呼召我是在广州,所以我就再没有离开过广州了。
现在政府不打扰我们了,自从1990年到现在,一共有150多位记者来过,包括BBC,CNN,都来过这个地方。不是一天一起来,都是分开来的,有时两个,有时三个。另外美国领事馆有32个领事来过。所以政府现在不打扰我们,你打扰我们的话,有一百多个记者,一传开,全世界就都知道了。
有一个公安人员,我们在大马站的时候(1999年)经常找我谈话,希望我参加三自。我说我不参加,我叫他再抓我。以后就有四年零八个月,再没有找我了。到了2004年,他又来了,来的时候态度就比较好了,说“好几年没有跟你谈话了”。
我们现在每个礼拜有四堂聚会,四堂都是讲一样的道,但人不一样。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三层楼,十三号地下一层,共四层楼,最多能坐一千人。这边、那边都有闭路电视,我们一个礼拜四堂,最多的时候有四千人。
很多外国人都来采访我们,有时候外国人找不到这个地方,不容易找,警察还把他们带过来,帮我忙啊!感谢神,他们不嗦我们,还帮我忙(笑)。

钟道:您的父亲林保罗是在1971年8月25号去世的,享年74岁,您是1958年5月30号第二次被捕的,入狱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您父亲林保罗一直在广州,您进去以后就没再见过他吧?
我从您的《见证》里读到,1963年7月到1978年5月,您在山西太原西峪寨沟煤矿劳动了14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能够看见上帝的保守和恩典。当时在煤矿那种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在地下煤洞里做挂车的工作,干这个工作常常有被运煤车压断手脚的。
林伯:我入狱后,再没见过我的父亲。后来我(在煤矿里)带的那个男的(学徒工),(干了)三个月就死在里面抬出来了。我干了十四年,连一根指头也没有断(林伯伸出自己的手给我们看)。神的保守啊!感谢神!

胡石根:昨天您提到咱们好多家庭教会都是老底嘉教会,您觉得这样的教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悔改呢?
林伯:老底嘉,大部分是老底嘉教会,就是七个时代,最后是老底嘉。每一个时代也有好的教会,(现在)到了老底嘉教会时代。第六个非拉铁非教会,有司布真,慕迪等等,是很好的。
到了现在呢,老底嘉看起来,不冷不热的多了。但是很奇妙,老底嘉也有很多很爱主的,他们坐在耶稣的旁边。最后我们会看到,其他教会最好的,也是坐你的宝座,戴你的冠冕。而老底嘉好的圣徒呢,就跟耶稣坐在一块。
所以我以前总在问神,哎呀,你怎么不把我放在非拉铁非教会时代呢?如果我在那个时代,我就高兴了,可以看到司布真等等圣徒了。后来看到,原来老底嘉如果有爱主的人,还坐在耶稣的旁边。其他教会(时代)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老底嘉教会有这个情况。感谢主啊!所以我们这老底嘉呢,也不用灰心,也不要学不冷不热的人,反正热心爱主,今后坐在耶稣的旁边。

胡石根:现在广州这边的家庭教会状况都还算可以的。但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家庭教会仍然受到很多逼迫。比如北京一家很大的教会守望教会,您知道吧?他们有一千多人,以前是租房聚会,后来政府就逼迫房东,不租给他们。他们没办法,就筹了两千七百多万买房子,钱都凑齐了,也交给了房主,但房主就是不给钥匙。
为什么?政府说“不给他们房子”,所以他们就没有聚会的场所,后来他们就到公开的露天去敬拜神,就在中关村的一个广场上。信徒每个礼拜去的时候,警察就抓他们。每个礼拜都这样,已经有一年半了,所以守望教会现在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很多教会也在声援他们。很多北京的牧师长老,也经常在一起联合祷告,求主给开出路,让政府的官员可以回心转意,让我们的弟兄姊妹能够坚持住,更多的弟兄姊妹能代祷。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说,守望教会确实处在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很多的城市教会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守望教会那么多的人,但事实上也还处在受逼迫的情境中,或者不让你租房子,或者把你赶走,你没有北京户口,就不能在北京住。
林伯:撒旦就是这样嘛!你越有心爱主,就越要搞你啦!

胡石根: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您觉得这样的家庭教会,应该怎样才能够做得更好,能够在逼迫中发展起来?
林伯:逼迫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受逼迫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就是“持守真道,直到主来”。一定要“持守真道”,(不管)你怎么逼迫也好,最多是枪毙吧!但我们为主受苦,还是有福啊!
受苦不用怕,务要至死忠心。我虽然经历了一些苦难,但距离神对我的要求尚远。我一直求神保守我,叫我不致后退。王明道1982年到广州时对我说:“今日许多人不是被魔鬼打倒,而是被吓倒。”的确如此。我告诫弟兄姊妹不要因苦难而灰心,不要在受苦后失败,也不要因物质享受而爱世界。盼望外国信徒也不要因物质丰富而落到不冷不热的境地,而是要随时准备受苦。然而,“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要赐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那自始至终都帮助我的神,也必帮助保守你们,直到你们安然见主。
受苦是作基督徒的意义,表示我们不属世界,与世人不同。主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更令我们安慰的是,我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我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可以欢喜快乐。《启示录》记载末后必成的事:“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到天地都过去的时候,神“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0:4;21:3—4)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只是要弃绝那世俗的言语和老妇荒渺的话,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前4:6—10)。

胡石根:“持守真道,直到主来”,说得真好。因为我们人的软弱,很多时候遇见逼迫,特别是遇到长期逼迫时,信心会有些动摇,会在生活上有很多苦难。就像您所说的,“持守真道,直到主来”,如果有这样的信心,那就能克服困难。
钟道:林伯,您曾说在1957年的时候,在派出所里面碰到一个姊妹,这个姊妹就说“不要怕”。耶稣也告诉门徒们,“不要怕,只要信”。这样说,其实就表明恐惧、害怕、疑惑,是人固有的软弱,没有办法不怕的,是人都会怕的。
林伯:是的,人总是会怕的,我们要学习这个“不怕”。最多是把我们打死嘛!被打死,我们就更有福了,将来的赏赐更大了呢!受苦有益。若你是犯罪受苦,那就要悔改了。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而受的苦呢?有福!
我经常跟他们说,“有些老人家,在受苦的时候,在监房里面,还欢欢喜喜地笑。笑啥呢?受苦有益嘛!我们在世界上都有苦难嘛,但在主里面有平安!”圣经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有苦难,但为主受苦呢,有福!为自己犯罪受苦的,那赶快悔改吧!

补记:三访听林伯讲道

88岁的林伯,一般情况是每星期有四次布道,礼拜天早上,礼拜二早上,礼拜三晚上,礼拜六晚上。每星期一个主题,并根据每星期的讲道内容,印发一本“灵音小丛”书。10月13日晚上的讲道内容是《<历代志上>概论》,院子小天井的白板上写着“下星期日二早、三六晚讲:押沙龙的背叛”。
10月13日周六傍晚,我们再次怀着渴慕的心,早早来到荣桂里十五号的福音堂。人还不多,上到三楼,我坐到面对讲台的第一排右边上,便于拍照。已经有一些老姊妹拿出椅子下的软垫跪着祷告,为林伯晚上的讲台侍奉,为教会聚会的平安,为教会的传福音事工⋯⋯虽然听不懂粤语,但是我能够感受到祷告者的真诚和火热。
聚会快开始的时候,林伯来到面对T字型讲台的右前下方坐下,见身旁的椅子空着,侧头见我坐在会众第一排,便伸手招呼,示意我坐到他旁边。因想着要照几张宝贵照片,我就让坐在第二排的胡石根长老,去坐到林伯身边。
《历代志》是一卷以圣殿为中心的书卷,是我每次读经读到都想跳过去的一卷书。长长的名单和族谱,圣殿建筑的材料、规则,圣殿侍奉者的安排,实在是一卷让人感到枯燥的书卷。但是,当天晚上,因着林伯丰富的圣经知识,融会贯通的讲解,广州口语化的表达,这卷书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圣经内在属灵的逻辑和严谨,再次在林伯口中展现出神话语的无穷魅力。只有谦卑降服在神无谬无误话语面前的牧者,才能将神话语中的威严和活力讲解呈现出来。生趣盎然而又紧抓人心的讲道,使我在当晚享受到了一次属灵的盛宴。
讲道时间约一个多小时,在报告事项的时候,林伯先走了。当时,我还真以为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讲道后,88岁的老人累了,提前退出,去休息了。后来才知道,林伯是按照几十年来形成的惯例,提前走到二楼的出口处,与今天来参加聚会的弟兄姊妹告别。当聚会人群散去后,我们四人下到二楼,看到林伯坐在二楼的T型桌旁,与聚会留下的人个别交谈。一位勤奋谦卑侍奉神、牧养羊群的老牧者形象,此时鲜明地跃然在我眼前,成为我们这些后生小子要努力去效仿的榜样。
到二楼后,我们一行四人每人买了一本圣经,请林伯签名,林伯欣然应允。道成了肉身是神的降卑,是神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住在我们中间。至高宇宙万物的创造掌管者和终结更新者,降卑为人,为我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我们所要效法的就是这些经使徒们传承下来的属灵传统,神使用林伯这样的属灵前辈,在当今的时代再次给了我们激励:谦卑虚己,对付自己,在世如天,直到归回天家的那日。阿们!

附:林献羔简历
林献羔,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岭东升里,1924年10月4日在澳门白马行出生。1923年到1928年,父亲林保罗(原名林权章)是澳门白马巷浸信会的牧师,外祖父张允文亦是浸信会牧师,加上祖父母、母亲(张眷西)、叔父及三个妹妹爱灵、爱恩、爱真,堂妹爱洁,堂弟耀基等,整个大家庭的成员都是基督徒。为了方便每晚参加聚会,他们甚至曾随着家庭聚会点的迁移而搬家。这样的环境,使得林献羔从小就爱上了聚会,而这样的家庭背景,更成为他日后事奉神的根基。
1936年夏,父亲、叔父和12岁的林献羔到香港长洲避暑,在浸信会张云如老牧师的主礼下,在海边受浸归主。1937年夏,小学毕业的林献羔在长洲避暑时,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父亲连忙带着全家到香港长洲避难,他自己则转往广西梧州工作,以后再转到南洋巡回布道。林献羔则进入皇家书院读书,后转到香港皇仁书院。林献羔虽然在基督教家庭长大,一直都爱主,但也爱世界。这时,父亲从新加坡来信叫林献羔读神学,他推托说:“等读完书再说吧!”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亦不断遭到炮轰,林献羔躲在香港石塘咀亲戚家中,祷告、读经,爱世界的心才开始转变。
1942年9月,年满18岁的林献羔正式入读临时设在广西梧州的建道圣经学院,先读预科,一年后才升读本科。1945年2月,回到广州大马站,与祖父、二婶、堂弟妹相聚。当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成为广州光复北第六甫水脚万善堂支堂的助理传道。1946年初,转到广州丰宁路(人民路)锡安堂传道,开设青年聚会,组织诗班。1949年再转到广州兴华浸信会做传道。
1947年,父亲林保罗从新加坡回到广州,见林献羔读神学又做传道,心里欢喜得不得了。不久,建道圣经学院刘福群院长来广州,表示愿送林献羔去纽约宣道会神学院读书,毕业后回建道授课。但林献羔不想去,因为感到时候已经无多,主快再来,应争取机会多作主工。后来,由叔父替他订了“慕迪函授”课程进修。林献羔的学业可说一波数折,生平只得过一张小学文凭。香港皇仁书院、广西梧州建道圣经学院的修读,都因沦陷而没有毕业,最后的美国慕迪函授课程,也因1949年广州易权而无法完成。
1950年4月23日,林献羔开始在广州家里主领聚会,采用“大马站福音会堂”为名,直到现在。1950年底,林献羔最后一次到香港讲道,回广州不久就收到香港长洲神召会神学院请作教员的信件,但因清楚神的呼召是要在广州传福音,于是便用神给的一节经文作回复:“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11:25)以后他们又一次来信邀请,而26岁的林献羔明知留在广州,早晚是要坐牢的,但还是坚持留下传道,因为这是神的呼召!
1951年7月4日,在经过慎重的祷告,并得到十个证据的印证后,林献羔与李穗玲姊妹(亦名李圣贤)在“广大堂”举行婚礼。1953年3月6日大女儿哈拿出生,1954年12月26日小儿出生,取名以诺。
1955年上半年开展的“反胡风运动”演变成“肃反运动”,8月8日,传来王明道被捕的消息,“大马站福音会堂”的同工都各自心里有数,早已把一些衣服、毛巾、牙刷等日用品包成小包,随时准备入狱。9月14日晚,聚会完毕,约10时左右,林献羔和王国显、张耀生等同工都把预备好的衣物取出,被带上手镣逮捕了。
1957年1月28日,获得释放,询问之下,却没有被定罪,于是再回大马站作工,过着自由的传道生活。后来,因为林献羔坚持不加入“三自爱国教会”,认为其政治宣传式的教导偏离了纯正的福音,于1958年第二次被捕,被判20年徒刑,时年34岁。
1978年,54岁的林献羔出狱。1979年,林献羔恢复了大马站三十五号的聚会,人数渐达千人。后因大马站房屋拆迁,改至德政北路雅荷塘(北)荣桂里十五号。林献羔从1979年开始恢复编写 “灵音小丛”,已陆续发表了二百二十多册,每册第一页都标有“没有版权”。
1989年“六·四”之后,中国政局急剧左倾。林献羔被指进行非法宗教活动,于1990年2月22日晚遭拘禁和抄家,二十一个小时后才获释放。经过这次抄家拘禁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络绎不绝,有150多位外国媒体记者来过,还有广州美国领事馆的三十多位领事来过。到访者既有欧美国家的显要,也有海内外的普通基督徒。
自1950年4月23日,年仅26岁的林献羔开始在广州家里主领聚会,除去在狱中和生病期间的二十多年岁月外,从未停止过主领对上帝的敬拜聚会。
2013年8月3日下午,林献羔在广州辞世,安息主怀。(编者注)

(原文刊登于《归正》杂志第四期,感谢《归正》杂志授权本刊使用文字及图片,限于篇幅,有所删减。)

每日祷告计划/劳威廉

一、祷告灵修

敬虔灵修就是正确认识上帝、好好爱上帝。因此,一切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上帝认识的作法以及各种培养、加强、修补我们对上帝情感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被视为灵修,都于我们大有裨益。
祷告是神圣火焰的燃料,我们必须妥善加以利用,想方设法让祷告发挥最大功效:通过施舍、舍己、常常退修、阅读属灵书籍、为自己创作祷文或借用现成的经典祷文、增加祷告长度、遵守祷告时间安排,按照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当前的心态来调整和改善我们的灵修,让灵修更加适合我们自己所需。
显然,上帝呼召那些闲暇时间较多的人更加严格地遵守敬虔生活的圣洁准则。而那些受制于身份地位、难有时间灵修的人,他们必须更加珍惜仅有的一点时间。因为祷告灵修乃敬虔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晨祷

早晨是新生命的开始,上帝给您新的喜乐重新进入世界,所以您早晨第一次灵修应该赞美和感谢上帝,感谢他赐给您新的生命;然后应该献上您的身体和心灵,并且献上全部生命和所有的一切,用这一切服侍上帝、荣耀上帝。
既然每一天都是从死里复活,享受新生命,就要带着感恩的心迎接每一天;既然每一次日出都是上帝的恩典,上帝为了您重新创造了一切,就要带着喜乐的心享受上帝的良善;既然看到这么大的祝福,您的心就应当感到由衷的喜乐,并赞美创造主何等良善和荣耀。因此,让您的赞美、感恩和奉献成为晨祷的固定主题,然后加上其他祷告内容。可以根据个人环境和自己心态的需要来添加祷告的内容。
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做,不仅因为它本是好事,而且因为它不容忽视。倘若您小看此事,那您的灵修必定大受亏损。这就是祷告一开始先唱一首诗篇。此事甚合宜,于灵修大有益处,可大大感动人心,故此众人都当以之为通行规则。
唱诗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并使我们因上帝而喜乐;唱诗使我们心灵苏醒、渴慕圣洁;唱诗教您如何向上帝祈求;唱诗又帮助我们得着上帝的赏赐;唱诗点燃圣洁的火焰,把您的心变成祭坛,使祷告变为圣洁之香,并将这馨香之祭献于施恩宝座前。

三、上午祷告

我下面谈论另一个祷告的时辰,圣经称为一天当中的第三个小时,按我们的计时方法是上午九点。敬虔的基督徒此时当以为上帝呼召自己来到施恩宝座前,再次向上帝祷告。如果您早晨按时起床,那么您第一次灵修已经距离此时有几个时辰之遥;您已经在其他事上忙了许久,因此您现在应当来做最要紧的事——提升您的心灵和情感来亲近上帝。
因为心灵的谦卑状态正是宗教所要的状态,因为谦卑是敬虔的生命和灵魂,是每种美德和善行的根基和支柱,是一切圣洁情感的最佳保障,我推荐您让谦卑成为上午九点灵修的主题。我迫切希望您每日都以此种谦卑姿态呼求上帝保守您在操练温柔和谦卑的精神中度过一天,且以为若非如此便不得平安。
我们的每个好思想和每个好行为都为骄傲敞开大门,让我们容易虚荣和自满。这种邪恶精神不仅借助人的美貌、财富以及与生俱来的才能和社会地位来试探我们,而且借助我们的灵修和奉献、禁食和降卑来试探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新手段强烈地引诱我们,使我们陷入危险。正因如此,我积极呼吁每位敬虔之人每天操练谦卑,好叫谦卑精神保护自己,得享平安,免得自己好不容易增进了美德,却又反受其害。
谦卑不在于鄙视自己过于所当得的,亦非贬低自己过于事实。谦卑在于实事求是。正如一切美德都基于真理,谦卑亦然。谦卑的基础是真实公正地认识自己的软弱、悲惨和罪恶深重。只要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况并按照这种认识来生活,那就是真谦卑。

四、午祷

推荐每日中午十二点祷告,以普世之爱为此时的祷告主题。这里呼召您为世人代祷,此乃培养普世之爱的最佳操练。代祷就是为我们的同胞向上帝祈求。常常在上帝面前代祷,迫切祈求上帝饶恕全人类的罪,求上帝借着护理来祝福他们,用圣灵光照他们并且领他们进入永恒的喜乐——这就是人心所能从事的最神圣的操练。
我们美好的救主已经向我们显明他对我们的爱,成为我们彼此相爱的典范和榜样。他常常为众人代求,因此,我们亦当彼此代祷。我们对一个人的最崇高评价莫过于看他为拥有上帝的良善形象,通过自己的智慧、力量或祷告,竭力追求一切同胞的福祉,诚愿他们得到一切幸福,按照自己的地位和条件竭尽全力给予众人许多利益和各种帮助。
上帝愿意万有蒙福,哪怕自己受苦。因此,我们也当求众人的福祉,哪怕自己不能从中渔利。上帝乐见一切被造物都成为完全,所以我们也应该乐见万人成为完全,愿意别人和我们一样蒙福。上帝宽恕众人,施恩于众人,我们也要宽恕一切伤害我们的人,尽力向他们行善。上帝本是爱人的最高榜样,本身足以吸引一切被造物渴慕这大爱。不仅如此,上帝又为我们预备了一切,护佑我们,使众人一同享福,叫我们毫无相互嫉恨的理由。
如果缺乏真正的仁爱是极大的缺乏,甚至正如圣保罗所言,它使我们最大的美德成了鸣的锣和响的钹,那么,研究每种敬虔艺术并操练各种灵修方法,以便提升我们的灵魂达至此种仁爱的境界——这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正因如此,我希望您妥善利用这个时辰,把这段时间完全用来向上帝庄严祈求,让您的祷告充满普世之爱和对全人类的仁爱。唯有如此每日持续灵修,才能保守您的爱心,唯有这样的爱心才能证明您真是跟随耶稣基督的。

五、下午祷告

在前面推荐的祷告时刻中,我已经推荐某些主题作为灵修的固定主题和首要事项。上午九点首次祷告时,基督徒的谦卑美德当成为您祷告的首要事项,您应当向上帝感恩并向他献上自己。中午十二点,我呼吁您为普世大爱的一切恩典而祷告,通过代祷在您心中提升普世之爱。您不仅要为全人类代祷,也要为特定的人代祷,就是那些与您有具体关系的人,您的处境决定了您应当为他们祷告。
下午三点,您应当思想“人必须顺服和遵行上帝旨意”,让此种美德成为您祷告的首要事项。美德的本质完全在于遵行上帝的旨意,陋习的本质完全在于违抗上帝的旨意。凡是上帝所造的,被造的目的都是完成上帝的旨意。日月按轨道运行,顺服他的旨意。如果您愿意证明自己并非违抗上帝创造之神圣秩序的乱臣贼子和背道叛教之人,那么您必须遵行上帝的旨意,如同日头和地球严格按轨道运行一般。这必须成为您心灵的最大愿望:上帝的旨意要借着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必须成为您内心的牢固目的和意愿:您一切所求、所想、所为都要符合上帝的旨意,只要您的理智告诉您何为上帝的旨意。
这种顺服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思考。第一,这种顺服意味着感恩地接受上帝对全世界的普遍护佑;第二,这种顺服意味着感恩地接受上帝对我们自己的特殊护佑。
顺服上帝的旨意并以他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这是一种圣洁敬虔的心态。我希望您在这个时辰持之以恒地与上帝交通,为自己拥有这样美好的恩赐而感谢上帝,并以之为合宜之举。借着这样常常祷告,您的心会渐渐养成喜欢祷告的习惯,从而让您具有一种敬虔的心态。凡事都看作出于上帝,凡事都求上帝的旨意。于是,不论何事临到,您都能以敬虔的心加以接受,使之成为操练美德的途径。

六、晚祷

我现在论述晚上六点的灵修,圣经称此时为第十二个小时,或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此时特别适合灵修,这点毋庸置疑,凡自称敬虔者都当于此时祷告。
此时,各行各业所忙碌的工作逐渐停歇,众人此时正当回顾和省察当日的一切行为。此种反省必不可少,因基督徒一生必须不断悔改归正。如果说我们必须为一切罪孽而悔改,如果说因不思悔改而导致的罪责仍旧辖制着我们,那么,我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反思我们各样的罪和犯罪的具体环境,以及罪恶的程度和后果,并且为此悔改。
我们每日认罪的理由和必要性正在于我们每天都犯罪这一事实,所以每日认罪的内容就是承认这一天的众多过犯,并为此忧伤痛悔。晚间的悔改——也就是细细清算当天的一切行为,不仅是消除罪责的必要途径,而且是修补和完善生命的真实道路。因为,只有这样的悔改才能触摸人的内心,唤醒人的良知,让人始终恐惧罪和厌恶罪。
要让此种反省更加有益,每个人都应当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施行。每个人的本性当中都有各自的缺点,具有某些别人所没有的陋习或不良倾向,某些特别难以摆脱的弱点以及比别人更加难以克服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这些毛病,正如知道自己的好恶,所以我们必须在晚间悔改祷告中严厉地审判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特有的罪性。
您不应当满足于快速浏览当天的活动,而要仔细加以审查。从当天第一个行为开始,然后逐个回忆每个重要事项,不可忽视任何时间、地点或行为。如此省察会很快使您成为与从前不同的人,正如智者不同于愚人。这将更新您的心智,赋予您智慧,并让您渴慕完全,这些都是您从前所不具备的美好性情。

七、睡前祷告

您此时已经查验和忏悔自己的罪行,但您当以为自己睡前仍须再次祷告。此时祷告的最佳主题乃是死亡。因此,让您的祷告完全向着死亡敞开,承认死亡的一切危险、未知和恐怖;用各种方式在祷告中影响和唤醒内心,帮助您正确理解死亡,让您正确感受死亡的临近和重要;乞求上帝让您的心充满这种紧迫感,好让您时刻不忘这一事实,并按照这一认识来行事为人,每天预备迎接这日子的到来。
想象您的床榻就是您的坟墓,想象一切都预备停当,您与这个世界已经毫无纠葛,唯有上帝的大怜悯才能让您重见天日,再给您一点时间从事敬虔的工作。然后将自己交给睡眠,如同托付于上帝的手中一样,好像再也没有机会行善,醒来就会发现自己成了脱离身体束缚的灵魂,等待最后审判的大日子到来。
每晚如此庄严顺服上帝,离弃世界的一切,好似与之诀别。在夜晚的宁静黑暗中如此操练敬虔,很快您的心灵就会感受到美好的果效。因为此时特别适合此类祷告和默想,并且睡眠和黑暗正类似死亡,它们会帮助您更深地认识自己的罪,更加为罪忧伤。这一时辰十分适合灵修,惟愿您不会在碌碌无为中错失修补心灵的良机。

(本文摘自《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劳威廉著,杨基译,三联书店,2013年11月。)

漫谈灵修 整理/一婷

编者按:9月7日,盐光小组的弟兄姊妹们一起相约拜访被软禁在家中的冠辉长老。在冠辉长老家,他们请教了关于灵修的问题。长老强调灵修最重要的是默想和祷告。长老分享了他自己的一些经历,印证他在灵修时,神有时候会借着圣灵提醒我们;有时候会通过经文或者灵修读物向我们“说话”。此外,对于大家常有的在灵修时容易流于形式的问题,长老给了一些建议,包括夫妻可以一起灵修,彼此分享。在一位弟兄建议下,长老带大家做了一次灵修。长老选的是《诗篇》第1篇。

赵周:常说祷告中既要向神说,又要听神说。到底怎么听神说?神如何向我们说话?
冠辉长老:⋯⋯我理解“神向我们说话”,并不是很神秘的,不是突然听到神以物理的声音对我说什么。神向我们说话,最主要的是透过他已经启示的话语。圣灵在我们的心里工作,为我们解开神的话语,神便对我们说话。我们以祷告来回应。我们向他祷告、向他倾心吐意、向他祈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思意念摆在神的面光之中,圣灵在我们心里工作,我们的心思意念就被更新。神当然是有位格的,但他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是神,我们是人。虽然他也称为我们的朋友,但如果我们与神还没有亲密到一定地步,是很难经历到像摩西那样与主面对面的交通。我相信跟神很亲近的人确实能做到像朋友一样交谈。

赵周:就像《沙漠教父言行录》里面记载的那些人⋯⋯
冠辉长老:但现实中很少基督徒能达到那个地步。

赵周:所以,无论您刚才说的,还是很多祷告的建议和灵修的建议里面所说的,听神说话,最重要的是听神的话,而不是跟神提出我们的要求,即本质上是要理解经文。
冠辉长老:不只是理解经文,神是透过经文向我们说话。清教徒传统里面讲到一点,保惠师圣灵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圣灵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解开神的话,在我们心中工作,把神的话栽种到我们心中,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更加像神。我们向神的祷告也不是没有回应。主要的回应是,圣灵在真理的基础上,责备、提醒、更新我们。
我讲一个比较典型的亲身经历。我在北大的时候,为“基督教文化译丛”的出版祷告。我说:“主啊,求你开路,让这套书能出版。”我跟主说,这套书出来以后能造就很多人,还能让人了解纯正的基督信仰。我作为出版社的员工,还有利润指标和要求。这些书要出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因为我在教会和社会中看到需要。这类书在当时很少。所以我在神面前祷告,我说:“神啊,如果这套书赚钱,编辑会有利润,我就把利润的一半奉献出来。”我心里想到利润的时候,还是想赚点钱,虽然我愿意奉献一半,可我内心没有彻底交给神,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还想着一半的利润留给我自己。我觉得,奉献一半,还不错嘛。但是再接着祷告的时候,心里很不平安。我们一般说,“神说什么”, 并没有物理的声音对我说话,但是我灵里面感受到神对我说:你做这些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你真的没有自己的一丁点打算?你做这个还想为自己保留一半的利润?当我们掺杂着自己的私欲,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时候,圣灵都鉴察。而且,当圣灵光照你内心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不安。所以我后来祷告说:“主啊,这套书如果有利润的话,所有的利润都是你的!”当我这么祷告完以后,心灵就非常得自由。后来神开了出路,这套书就出版了。当然我也照着当初对神说的,将所有的利润都奉献了,用在做书或者送书上了。
实际上祷告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神在鉴察和改变我们的内心,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他提醒、更新、改变我们。当我们祷告的时候,心完全向神敞开,神有时候会通过话语回应我们的祷告。过去,有几件事情我非常专心在神面前寻求,就禁食祷告三天。在每天早上灵修的过程中,上帝会借着圣经或我灵修的读物回应我的问题,我能非常确信是神借着我所读的话语回应我的问题。当然,这并不保证百分之一百一定是出于神的,但是有不少时候神会借着这种方式向我们说话。比如过去我要做团契带领人的时候,当时我在写博士论文,正焦头烂额,我博士论文换了题目,剩下的时间只有半年多一点点,我怎么能完成?当时觉得要延期了。就在那个关头,天明牧师听我分享信主后一年多所经历的恩典后,很受感动,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神给你那么多的恩典,肯定也要向你多取。”接着,他就跟我分享教会当时的需要,并挑战我出来服侍,说北大要建立团契,你能不能去做这个带领人。

赵周:又要写论文,而且很急。
冠辉长老:我当时说,神不可能让我现在去服侍。一是,我信主时间太短了,才一年多,属灵生命还很浅;二是,我论文全力以赴都写不完,怎么可能去带领一个团契呢?但天明牧师说:“生命常常会在压力底下突破。”然后,他让我回去祷告。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灵修,会默想一两段经文,同时阅读一两篇灵修材料, 如《竭诚为主》和《荒漠甘泉》。神就借着那些话对我说话。第二天灵修,按照通常灵修的顺序打开圣经,就读到下面这句经文:“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7-48)昨天牧者刚对我说,神给了我很多的恩典,多给谁,就向谁多取,今天我就读到这句话。难道神真的要我现在参与事奉吗?第二天,神借着《荒漠甘泉》当天的经文对我说:“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赛58:14)。经文底下的解释说,鸟儿要飞到高处,常常得逆风而飞。这话仿佛跟前天天明牧师说的是一个意思。神啊,你果真要在这个时候呼召我去事奉吗?可是论文怎么办呢?我心中还是有点疑虑,于是,我继续祷告。 第三天,神又借着《竭诚为主》当天的信息问我:“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浇奠在弟兄姊妹的信心上面?愿不愿意去服事,而不是被服事?”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知道这是神给我的恩典,便俯伏在他的面前说:“主啊,我愿意。”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神是活生生的神。我们把问题带到他面前,专心寻求他,他会有回应。神会透过各种方式向我们说话,特别是透过圣经的话语。所以,有一段时间的灵修,专心默想经文或灵修读物,这很重要,神很可能会借着这些经文或读物跟你说话。

伟光:您刚开始信主就每天这样灵修?
冠辉长老:是。我一开始信主就一直保持着每天的灵修。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不吃早饭也得灵修。属灵的粮食,每天都需要得到保证。

赵周:怎么说呢?这个我们也会做,但是做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没什么好做的了。
冠辉长老:干涩了。

伟光:⋯⋯有时候会想,今天干活已经干到很晚了,真的很困了⋯⋯
赵周:就没有到您说的那种程度,哪怕不吃饭也要灵修。就我理解,这不是一种纯粹的意志或者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我就是需要它,不然我就不舒服。伟光说的是忙,我说的还不是忙,而是感觉连续几天读经,也就是,“啊,这个其实早就读过了”,或者说,“这个意思我知道啊”,就没什么好读的了。包括祷告,整天就那几件事情,就那几句话。之后就觉得他老人家整天听这几句话也烦了,就算了。这种状态,这种(跟您)的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冠辉长老:我们都有这种经历,有些时候读经祷告是处在惯性当中,而不是处在活泼泼的跟神的关系里。有时候就没什么感觉,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但是灵里面没有感动,没有真实的触动。读一些经文,看着也都懂,但是好像进不到心里去。这种状态确实有。我觉得两个人有分享会好一些。两个人灵修,不管怎么样,你会竭力去寻找对你有触动的东西。要不然就没法跟对方分享了。有一段分享多少会推动我们,会让我们更专心去把握(经文)。所以,我觉得两个人一起灵修会有些帮助。

赵周:有一个请求不知道合不合适。能不能带我们做一次灵修?我们就能知道大概是怎样的。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或者就在这里,我们做一次。然后我们就可以回去带妻子做,也可以让我们在小组里面分享。
冠辉长老:没问题。灵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默想神的话语。巴克斯特说:“默想是心灵消化真理以获得滋养和力量的途径。”默想不是通读,而是集中在较短的经文上反复思想。每次默想经文的长度一般为一两段。深入的默想则更短,有时候一个小时只能默想一两节经文。
默想的第一步是理解经文的涵义。将要默想的经文读一两遍,先明白这段经文在上下文中的意思。然后反复诵读、观察、思想,求圣灵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神话语中的亮光。一些关键的经节特别需要反复诵读,每一遍可以把诵读时的重音放在不同的单词上。“光必须发出热量”。光有头脑的理解还不够,还要让显明出来的真理进到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的心被真理激动,从而火热起来。这就是默想的第二步,巴克斯特称这第二步为独语(soliloquy),就是在神面前对自己说。换句话说,独语就是向自己讲道。把神话语中显明出来的真理热切地向自己传讲,让这些真理从头脑中进入到心中。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的过程。我们借着默想,查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用神的意念来更新自己的意念。
第三步是回应祷告。当我们头脑明白了神的道,心里被神的道所感,渴望活出真道,接下来便要借着祷告向神表达我们的悔改、感恩、颂赞、祈求等。在回应的祷告中,我们特别需要在神面前立定心志愿意顺服他的道,并求神加给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活出他的道。

现在我们可以一起默想一段经文。我们先唱一首歌来预备我们的心。 唱《我的神我要敬拜你》。

祷告:阿爸父,我们一同来到你的施恩宝座前,我们一同灵修。主啊,惟有你的圣灵才能教我们如何与你亲近。我们向你来恳求,主啊,你知道我们常常灵修都是走形式,没有能够跟你真实地建立亲密的关系。主啊,你知道我们灵里面是何等的干渴!主啊,我们真的是一片干涸之地,愿你就像清泉灌注在这片干涸的心田里。主啊,让我们的心能够得滋润。愿你赐福我们以下一同默想、祷告的时间,求你恩待我们,帮助我们。谢谢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诗篇》第1篇。

1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这人便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
按时候结果子,
叶子也不枯干。
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4 恶人并不是这样,
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
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
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
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默想十分钟左右)

冠辉长老:我们通过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默想这段经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可以简单分享一下。
赵周:我看第一段,大的来说先不要怎样、不要怎样,然后要怎样、要怎样,之后就是说这样会怎样。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情,首先想的是要怎样,也许可以反过来,先想不要怎样,以先不做哪些事情作为一个开始。不要看无聊的电视剧啊,不要做无益的事情。先不要怎样,再要怎样。就这一点感受吧!

冠辉长老:“不要”跟“要”是一体的两面。
石头:第1、2节,“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我不信主之前,是从世人的角度去想事情怎么去做、怎么对自己有利;信主以后,发现有好多事情,比如想跟着朋友去做,但从咱们基督徒的角度来说是不可以的。有些事情,可能从短期内看对自己是有利的,想跟他们一起去做。今天看到这段经文说,要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这一点自己反而常常做得不好,做得太差了。

一婷: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经文讲到不要怎样,要怎样⋯⋯“这人便为有福”。以前理解“有福”是比较属世的,比如像老人经常说父慈子孝好福气,或者得到一份好的工作,类似这些。在很多人看来你在这个世上运气很好啊,得到很多在世的好处,就会说这个人特别有福气。不知道这里的“有福”在英文里面是不是blessing,受祝福,感觉这种福气是从神到人的,是神给与的。其实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就有福气了。而且这种福气不是眼前的,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好处,而是来自神更大的祝福。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冠辉长老:不管在原文还是英文中,这篇诗篇的第一个词都是“有福”,Blessed is the man 。诗篇开篇就讲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福的人生。
伟光:以前我读这段经文的时候,自然而然把自己划分为义人(笑)。我之前的性格比较嫉恶如仇。看到社会上作恶的人,会想他们的结果⋯⋯这里说恶人会如何如何,读到了心里就有很大的安慰。今天再读的时候,第2节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就觉得自己不是属于很有福的那一个,觉得自己很亏欠,为神做得太少。还有就是,刚才默想的时候会想到一些画面,觉得特别美好。

梁虹:开头三个“不”,看起来很简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出来很难。如何辨别“恶人”、“罪人”、“亵慢人”?这三种人是不一样的。不知道这里是不是说需要我们去辨别,但又不是论断。而且你还得识别出这是恶人的计谋,你不能从他。你在这里面当一个配角,受他支配的话,也不行。比如在公司里面,假如你知道这个公司在弄一个很大的计谋,但你不能从这个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这个我不是很理解,罪人的道路,不站在中间?“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是不是说那个人不尊敬神,他给你一个很高贵的位置,你也不要坐。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引诱。“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的“有福”,后面的“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是不是就解释了他的“有福”?我就不知道是说做了这个就有福呢,还是说,神说这个世界上本来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福的人;另一种是恶人,恶人的表现就不会像有福的人那样,他会“像糠秕被风吹散”。我就不知道是人做了这些事情所以有福,还是说本来你就是有福的,所以你要这么做?恶人本来神就不祝福他,所以他的必然结果是被风吹散?后面“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然灭亡”,不是很理解这里为什么突然有个“因为”?

冠辉长老:默想经文之前需要前面的读经、研经,这是基础。如果一段经文你读不懂,就很难默想,很难深入。之前的通读圣经、查考或研读圣经是一个基础。比如《诗篇》第1篇,如果只看某一节经文的话,你会觉得挺好,但是如果整段经文的涵义把握不住,灵修就会偏了,就会自己联想,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刚才讲,灵修需要对一段经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诗篇》第1篇是整个《诗篇》的核心,可以说是它的导言吧。《诗篇》的全部150篇涉及的都是有福的人生。这里面讲到了两条道路:义人的道路和罪人道路。义人的道路是怎样的?我们会看到,义人“会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义人所走的道路是耶和华所知道的,这里的“知道”不仅是了解,而且是看顾;恶人的道路却是灭亡,他的人生就“像糠秕一样被风吹散”。“糠秕”没有果实,会被扔掉,被火烧掉。义人的人生却是什么样的呢?当我们知道恶人最后要受审判、最后要灭亡的时候,如果我们是蒙神拣选的人,是义人,就会知道我们的人生是多么地有福。
刚才梁虹提到第1节经文里面三个“不”,“不从”、“不站”、“不坐”。这怎么理解,确实有些争议。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首先是“不从恶人的计谋”。我们作恶之先,是动了作恶的意念。魔鬼引诱你,就像引诱亚当夏娃去吃那个果子,让你去挑战神的权威。那个意念进入你里面之后,你才开始犯罪。开始的时候是一种引诱,一种计谋。那个恶念出来的时候,你不能顺从他,魔鬼引诱你,你不能顺从他;你要是顺从他了,你就滑下去了,你就犯罪了。其次是“不站罪人的道路”。你站罪人的道路上,就已经在作恶的道路上了,开始犯罪了。你走在犯罪道路上的时间长,就成了亵慢人,成了抵挡神、亵渎神的人。坐在什么位置上其实表明的是我们的身份,表明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理解这里面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神要我们首先抵挡恶念,不要去犯罪,不要成为亵渎神、不敬畏神、轻慢神的人。成为这样的人,结局就是灭亡。
怎么能够不这样呢?这里没讲那么多,只讲了关键的一件事:“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就是义人的人生或有福之人的人生最核心的东西。你爱不爱神的律法,爱不爱神的道,你会不会在你的心中昼夜思想神的话语?你要是昼思夜想神的道,就会思想神的国、神的义,就会在乎神所在乎的。

赵周:这里“律法”应该理解成圣经,就是神的话语?
冠辉长老:对。旧约里面讲的“律法”就是指“摩西五经”。今天我们读的时候,我们知道这“律法”就是神的道,就是整本圣经。这一点是我们基督徒特别需要注意的。我们生命的状况如何,取决于我们爱不爱神的话语、神的道,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常常思想神的道,让神的道扎根在我们心中。如果你不能常常浸润在其中,就很难真正活出基督徒的人生。不要简单地说,反正我爱主就可以了。爱主是很具体的,神已经告诉我们要怎么做。你不爱主的道,你没法爱主。其实圣经上有很多经文提到这点。《雅各书》第1章里面用了一个比喻,当我们查考神的话语的时候,就像我们对着镜子,如果我们对着镜子,看完就走,你就忘了自己的相貌如何(雅1:22-24)。“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5)可见,我们唯有详细查考神的话语并且常常如此,才能把道行出来。 《罗马书》12:2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的心意,要被神的道更新,不要被魔鬼引诱,不要中了恶人的计谋。心思意念的更新要用神的道来更新。《罗马书》12章后面继续说,“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指的就是神的道。
第3节,如果你昼夜思想神的话语会有什么结果?今天再读这段经文,我的感受是,这几节经文让我再一次看到,我的生命到底是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还是非常枯干,没水滋润?夏天要是太久没下雨,没有雨水的滋润,树叶会卷起来、发蔫,那树一点生气都没有,很干涩,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但如果是栽在溪水旁的树,你会发现那棵树发旺,树叶也有光泽,像要冒油似的。这树枝繁叶茂,特别有生命力。所以,一个基督徒要是扎根在神的话语上,跟神生命联结的时候,他就特别有生命力。他的生命不是枯萎的,而是有活力的,而且是能结出果子的。当你扎根在神的道上的时候,就像树扎根在溪水旁,你的根会吸收从神的道而来的养分,成为你生命的滋养。你这棵树就长得茂盛,能多结果子,就有活力,有生命力。
我们的生命有时候会到了一个境地,确实很枯干,读神的话语没滋没味。可是又觉得这是义务,得做,所以就很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恳求主,主啊,求你来滋润我,我确实现在里面没有对你的话语的渴慕,求你帮助我,求你让我重新生发出对你的渴慕。而这又需要我们花一点功夫,要放下一些东西,倒空自己,让自己安静在神的面前。要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改变自己,比如研经。去年我读经的时候经常走神,读不出东西来,读了觉得没味道。这个时候我发现,去研读一些书卷,包括读一些解经书,可以帮助我们挖掘神的话语。当我们挖掘出一些亮光,就会觉得里面又得到一些滋润。在默想过程中,把神的话语里面很多我们原来没有读出的深意挖掘出来,就像《箴言》第2章里面所说的,“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箴2:4)我们不断挖掘神话语的时候,会发现里面还有更多的、更丰富的内容。圣灵的工作会让我们看到新的亮光,因为神的话语永远是鲜活的。我们越是挖掘、默想,就越会感觉到神话语的甘甜、丰富和奇妙。
就像前面已经提到,默想经文需要多花时间。比如头三节,为什么又恶人,又罪人,又亵慢人;又计谋,又道路,又座位?可能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都一样,但进一步思想的时候,会发现有更深的涵义。我们把这里面更微妙、细微的东西读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思意念就会被剖开。我们是不是这样一步一步被魔鬼的诡计引诱了?乃至走在犯罪的道路上了?犯罪以后又犯罪,成为不敬畏神的人了?我们是不是对神的话语有这样的渴慕,会昼夜思想它?我们真的渴慕的话,就会常常去思想,去查考,去默想,去应用。我们省察一下自己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如果我们有亏欠,有困难,有问题,我们就要在回应祷告中向神悔改,并求神帮助。然后,我们再看看自己的生命状况如何。要是做到了前面的,神的应许就会实现。神的应许是,你要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你的人生就会是有福的人生,你的生命就一定会发旺,就像栽在溪水旁的树一样。不仅生命有活力,还多结果子,而且我们所做的尽都顺利。当然这并不是说不会遇到困难,而是说你行在神的心意里面的一切,神都要成就。
好!我们可以做回应的祷告,我们默想的结果,要在祷告中应用。赵周开始,每个人以简短几句话来回应刚才我们默想的这段经文。

赵周:亲爱的父神,感谢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来探访牧者,又借着这样的机会得到牧者的滋润和教导。我们感谢你,让我们有机会知道,当自己读经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做;当灵修没有得着的时候,可以怎样去求。主啊,今天的经文也是对我们的提醒,当怎样以你的话语为中心,昼夜思想你的话语,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茂盛。求你把这样的生命赐给我们,把这样的渴慕以及对你永远活泼的追求放在我们心里。当我们倦怠的时候,为工作、家庭各种事务所搅扰、所牵绊的时候,你的圣灵就召唤我们,把我们温柔地叫回来,依偎在你的溪水边。让我们能继续枝繁叶茂地在你的话语中汲取养分。感谢你,感谢你给我们这样的生命和机会。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石头:亲爱的天父,谢谢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能够领受到你的话语。特别是今天通过研读《诗篇》第1篇的经文让孩子看到以前做得不足的地方,让孩子也能够知道在以后的家庭敬拜中、灵修中,该如何去做,去领受你的话语,与你相交。主啊,特别感谢你在这样的时间与我们同在。感谢主!这样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一婷:亲爱的主耶稣,特别感谢你赐给我们这样的时间和机会,让属灵的长辈带着我们学习如何灵修。主啊,你也让我看到自己读经的时候是如此地粗糙,此前也一直不知道何为灵修。主啊,求你让我能把自己的心敞开,让神的话语照亮我的心;也求圣灵帮助我打开心里的眼睛,在面对神的话语的时候,心里有更多的看见。感谢主!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伟光:主啊,感谢你!你的带领真的很奇妙,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探访时,你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灵修。主啊,这也是孩子一直困惑的。孩子一直在灵修方面都不好,常常不能够坚持。但是谢谢你今天通过长老对我们所说的,让我们看到和学习如何去灵修。你告诉我们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主啊,真的求你把这样的话语放在孩子心里,让孩子不仅喜爱你的律法、喜爱你的话语,更是昼夜地去思想。我们若能行出,我们就得着这样的福分。求你来帮助我们每一个人能昼夜思想你的话语。主啊,真的很感恩。感谢你!这样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梁虹:主啊,感谢你让我在我们小区遇到这样一位属灵的长辈。真的非常感恩!之前我也在祷告,希望我的小孩能认识属灵上的小伙伴,主啊,感谢你给我的恩典。主啊,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要从心思意念开始,抵御魔鬼撒旦的试探。要知道,我们一步一步陷入犯罪,成为亵慢神的人,都是从小的心思意念开始的。主啊,求你保守我们的心思意念,让我们在今生都能行在你的道中。感谢赞美主。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冠辉长老:阿爸父,非常感谢你不仅让我们在这里相见,也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敬拜、灵修。主啊,你知道我们的生命常常处在干渴的状态。主啊,虽然你应许,我们住在你里面,就能享受你丰盛的生命,然而我们却常常远离你。主啊,你却没有远离我们。主啊,求你帮助我们确实地能够跟你建立真实的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能够不断地进深,让我们对你的道路有更深的认识,让我们的生命与你有更深的连结,好使我们真的能够成为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让我们的生命能发旺,多结果子。主啊,当我们行在你的旨意中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够成就。主啊,我们恳求你的怜悯和帮助。我们知道,根扎得越深,树才能够长得越高大、越茂盛。求主让我们能够在你的话语上多下功夫,能够常常默想你的话语,并且在你面前祷告祈求。主啊,这是我们本性非常不愿意做的事情,求你帮助我们,求你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扎根在你的道上,使我们的生命在你里面发旺如黎巴嫩的香柏树。主啊,我们仰望你。谢谢主!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作山上的城/孙毅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4-16 )

我们将我们教会的异象表达为“山上之城”,这四个字主要就是来自于《马太福音》5:14—16的这段经文。这四个字在有些地方也表达为“山巅之城”。我在读早期清教徒的著作,特别是移民北美的那些清教徒们对教会的期望时,发现他们都曾用过这四个字作为他们发展教会的异象。在解释这段经文的意思前,我想先把我们教会“山上之城”的异象简单说明一下。

一、山上之城异象的两方面含义

山上之城的异象其实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在有些场合下,教会的牧者会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另外的场合会强调另一个方面。
1、内向度建造教会的含义
我个人之前较多强调的是“建造教会”这个内向方面的含义,即我们异象中教会整体性的方面。它涉及信徒生命的建造、教会群体(权柄)秩序的建立、教会体制及运转模式的完善、教会多方面功能的正常发挥等方面。作为一座山上的城,它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及运转模式,不是散乱的或者平板一块的。读《尼希米记》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尼希米在建造城墙的同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处理城中内部的问题:向穷人放贷(5章)、再签盟约(8-10章)、排定圣殿献祭的圣职分工及所献物品(10-11章),以及异族通婚的问题(13章)等。

2、外向度突破环境的含义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强调“山上之城”外向方面的含义,即我们异象中公开化的方面。它涉及教会在成长到一定规模或身量的时候,特别是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化”出来,又不加入官方的“三自”爱国会时,必然会遇到政教关系的冲突。我们现在正处于这种政教关系的冲突之中。这个官方的体制还不能够接受我们这种模式的教会。当然从大一点的视野看,外向方面还涉及教会与其他社会群体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关系。山上之城有它的城墙,这代表着这个城与世界或社会的一种界线。这个城墙不是要把城内与城外隔成两个互不来往的世界,而是在来往的同时,也将自己从这个世界中分别出来,并且维护着神在这个城中的主权。尼希米在建造城墙的过程中,不能不面对着来自外面世界的强大压力;外面的势力不会愿意城中有自己的敬拜及生活方式是不在他们控制之下的。

守望教会“山上之城”异象的这两个方面我们经常讲,大家应该比较了解,我今天就不多讲了。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只注意到这个异象的外向或内向的方面,而是要同时了解这异象的两个方面。正如我们在解释户外敬拜的目的时(户外问题解答之一),也是同时从这两个方面说的:既是继续教会的主日敬拜不可停止,同时也是表达这个一个信仰的群体应有的权利。

二、解经上的问题

今天我想讲的是教会异象所涉及到《马太福音》的这段经文。由于我们时常会用《马太福音》5章这段经文来表达教会“山上之城”的异象,因此之前在教会领域中,有人认为我们错解了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并非我们所说山上之城的异象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对这段经文有其他的理解,大致认为这段经文主要指的是基督徒在见证上的好行为,与教会作为群体的聚会形式(规模或场所)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此认定我们的解经是错误的。我想这种批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于对我们教会异象的误解。抛开这种误解,我其实很想了解持异议的人他们是怎么论证我们的解经是错误的。不过到目前为止只看到了结论,没有看到清楚的论证。当然反省我们自己,我们对这段经文也没有很好的阐释。所以今天我想根据以往有些人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即可能有的两个方面的异议,来阐释一下我自己从教会异象角度对这段经文的解释。

1、认为这里所说基督徒的光主要是指个人内在生命之外显,整个登山宝训是对个人的教导。其中的教导可以应用在个人生命中,或二三个与之相关联的人的身上,与守望教会所说之整体的教会观(即山上之城的异象)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这段经文出现在主耶稣的登山宝训中,所以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应当放在对整个登山宝训的理解中。自奥古斯丁以来,人们常常从个人主观内在的意念方面来理解登山宝训,比如说人不可无端地恨恶另一个人(特别是你的弟兄),内心中不可有淫念等。这种传统在后来的敬虔派传统中得到发挥,认为登山宝训中所讲的主要内容,比如爱你的敌人,都是对个人来讲的,涉及他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如果进入到社会公共领域,在群体之中就更多地是讲公义而无法讲爱了。
耶稣在这里讲“你们是世上的光”的时候,用了两个比喻。就第二个比喻来说,一盏灯照亮一家的人,可以用在个人的身上。我不反对把登山宝训应用在个体基督徒的生命中,但光讲这一面是不够的。第一个比喻所说建造在山上的城,完全是指一个基督徒的群体;并且指的不是天上的无形教会,而是地上的有形教会这个群体。如果我们把这座山上之城所发的光理解为是这个地上有形教会所活出来的属天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生活方式首先与一个群体相关。不存在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定是来自于其所在的群体。这光就是指基督的真光借着他的身体——即教会这个群体——具有的属天的生活方式所彰显出来。这种属天生活方式的核心就是放弃仇恨与暴力、爱我们的邻人、忠于自己的婚姻、不被焦虑和世界的东西所缠累。整个登山宝训讲的就是天国的生活原则,因此首先是对基督徒这个信仰的群体来说的,讲的是这个群体的属天的生活方式。

我再次说,这里讲的教会群体指的是地上有形的教会。每个地上有形的教会都应该成为一座山上之城。我非常赞成美国一位神学家侯活士所说的:作为个体,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容易做不成基督徒⋯⋯基督徒群体——拓荒地中的生命——关心的主要不是归属感。它关心的是耶稣基督以及他呼召出来跟随他的人的道路。它关心的是如何训导我们的欲望与真理的故事保持一致,因为正是这真理的故事给了我们过真实生活的资源⋯⋯所有伦理——甚至是非基督教伦理——只有体现在建构群体的种种社会实践中才有意义。这样的群体将提供对错判断。(《异乡客》4章)如果离开了地上有形的教会,在这个异质文化的世界中,个人很难成为基督的门徒,真正地实践出耶稣登山宝训的教导。只有在这个信仰群体的实践中,我们才会真正地明确对与错的标准。经常有基督徒说,他来教会前不太清楚婚前同居或堕胎是罪,直到来到教会中才听到这样的教导。其实,不是说我们认识不到婚前或婚外同居是不对的,而是不愿意去面对它,不愿意面对其作为罪的后果。再比如孩子入少先队,如果不是在我们这样的教会群体中,我们多数人不会认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不少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对比1949年以前,今天的基督徒已经达到了数千万(1949年只有一百万),但今天基督徒对社会的影响却为何要小得多。当然这里面有社会体制的问题。但抛开社会体制的问题,对我们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基督徒对社会的影响,即如山上的城、灯台上的灯一样来光照和影响其所在的社会,不取决于某个或某些有名的基督徒个体,而取决于在这个社会中有多少作为山上的城的教会,即成熟的、忠于耶稣基督的教会群体。这就如摩根所说:“城造在山上”,是指教会作为光,去产生影响力。没有一个基督徒能单独造成这种影响。一个人可能成为山顶的火炬,但不能成为一座城。要集合在国度里的一群人,才能照亮广袤无边的原野。一个坐落在山上的城,人们从遥远的山谷,就能望见它,它所发出的光辉,远近都能看到。这幅图画描写了教会的影响力,但今日教会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这种影响力。(《马太福音注释》5章)如果与聚会的形式关联起来的话,那么我要说,一个在私人家庭中十几个人的教会,与一个在公共领域中数百人的教会相比,其所发挥的社会影响确实是有区别的。当然,我也不是说人数越多影响就越大,而是取决于教会的成熟或内部秩序的完善。

2、另外一个异议就是,这段经文中所说“你们的光”主要也是指“你们的好行为”,即人在善行上的美好见证,属于道德或生命见证的范畴,与一个教会聚会的方式没有直接关系。
我同意,我们的光确实最终是通过我们的“好行为”表现出来;《腓立比书》2:14—16也是说我们所行的使我们无可指摘。不过我要说,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好行为”把生命的光表现出来,乃取决于我们与基督的关系;离了这棵葡萄树,我们实在是做不了什么。能否真正做到爱人,乃取决于我们对神的爱和敬拜。

我们与神的关系当然可以表现为个人与神的关系,但正如我们上面所指出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基督的身体(即教会群体)中才能成为基督的门徒,这里爱神更是指一个可见的教会群体对神的敬拜与尊崇,其核心就是在这个群体中唯独尊崇基督为主,在凡事上将神的主权放在第一位。这种与神的关系,既在一起的主日敬拜及圣礼中体现出来,也在日常的教会秩序及运转模式中体现出来。因此不能说与教会的聚会方式没有关系。就这个方面,侯活士曾说: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主日,哪怕再小再普通的事——比方说聚在一起领受圣餐——都给我们机会去打开双眼,看到上帝在世上所做的工,并成为上帝事工的一分子。如果我们良善得足以去宽恕围在主的祭台边上的陌生人,我希望我们也将善于宽恕同我们一起围在早餐桌边上的陌生人。(《异乡客》4章)

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直接说“你们是世上的光”,而不是说“你们要作世上的光”。登山宝训不是一套律法的规则,好像我们借此规则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就算是作了世上的光。光不是作出来的,不是为了影响这个世界而作出来的。基督徒这个信仰群体若是真有山上之城这种分别出来的生活方式,那么这首先取决于这个群体在敬拜中眼睛所看到的,即那座神在天上已经为我们预备好的新耶路撒冷城。地上的城及其中的生活方式不过是天上的城的映照与预演。而在天上的城中,在一起的敬拜成为这个群体生活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因此我们的行为中是否表现出光,能把人带到神的面前,取决于我们在一起的敬拜中眼睛是否看到光,那从天上的城所出来的光。就如《路加福音》中所说:“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路11:34)在这个意义上侯活士说,终末论的背景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登山宝训不是开始于教训我们该做什么,而是开始于帮助我们去看到什么。⋯⋯没有了终末论,我们看到的登山宝训就只剩下一些奇怪的诫命,以及它令人困惑的残渣;它们似乎毫无可操作性,并且视来不祥。(《异乡客》4章)因此这里的秩序是:我们在敬拜中所看到的决定了我们所活出来的。只有当我们看到天上的世界对我们这群人是如此真实,登山宝训所描述的世界对我们才表现出是真实。当我们活在其中的时候,这个群体的光发出来才是如此地自然与真实。

我们可能还记得老康,一位从陕西来的上访人士。在 “老故事”,他最初来到我们中间的时候,他的穿戴及脸上脖子上因烧伤留下的伤疤,使我们一些弟兄姊妹坐在他身边的时候感到不太自然。后来我们大家习惯了,而他也信主了,放弃了上访,还带来几位上访的朋友来教会。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们看到一个不太熟悉的世界,开拓了我们大家的心怀与视野。我要说的是,教会不是一个由同行业、同背景、同地位的人组成的所谓团契,而是由各类不同身份、地位、和背景的人组成的大家庭,正如将来在天上的城中所是的那样。因此,一个公开的、包含各类层次背景之人群的、时常有陌生的慕道友坐在你旁边的聚会,相对一个封闭的、十几个人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聚会来说,更能够让我们在敬拜中获得神国度的视野。这就是这段经文与教会聚会形式的关联。

三、教会异象与户外敬拜

将《马太福音》这段经文的解释应用在我们教会现实的处境下,会是怎样的呢?可以这样说,在这场争战中,只要我们教会从始至终一直持定唯独尊崇基督为主,在教会事务中凡事将神的主权放在第一,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正在形成一个属基督的信仰群体(这群体不是现成的),就是在建造一个属基督的教会,就是在形成一种属灵的教会传统。

首先,从外向的角度说,我们坚持户外敬拜是在维护基督在教会中的主权。我一直把教会按照大公教会传统来决定自己的聚会形式看作是神赐给教会的权利。这个视角与那种把个人信仰自由的权利看作是神所赐的(天赋人权)——因此我们不是在争取而是在维护这种个人权利的视角有不同。我更像是一个“教会论”者(临时起的名字),或者说是一个“社群主义”者,与政治自由主义者追求个人的自由相区别,优先地注重神在不同领域(即群体)中所赐与的权利与权柄。不管怎么说,教会按照其传统来决定自己的聚会方式是神在这个群体中的主权,具体表现在若不是出于神在教会中清楚的带领与引导,我们不能随意地、仅是出于其他人的压力来改变教会的聚会形式。这其实也是这个城墙所划定的政教分离关系所指明的。

其次,正是在目前这样的争战过程中,在参与这个信仰群体的建造中,我们在其中的每个人的生命得到建造(我们很容易颠倒这个关系)。我们不仅开始明白信仰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同时也开始操练我们生命中的爱、诚实、宽容与忍耐。正是在这个群体中,我们开始实践《以弗所书》所说:“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弗5:8-11)

(本文为作者在北京守望教会2013年9月4日圣餐聚会上的讲章)

关于教会委身的问答

杏花:你在主日分享《圣而公之教会》这篇讲章里面,谈到“上帝在每一间教会身上都有着特定的使命和恩召,故此,没有一间教会可以轻视另一间教会,也没有一间教会比另一间教会更重要、更尊贵”。既然每个教会是大公的、都有自己的使命,那对于个体的信徒而言,如何找到一间适合自己的教会呢?是否随便找一个教会待下去就可以了呢?

晓峰牧师:每一个地方教会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圣徒构成的。当一个人归信耶稣基督的时候,他也就同时进入一个地方教会中。
从上帝的角度而言,不是我们自己来挑选教会,而是上帝已经为我们预备了适合我们每个人的教会。无论是信主之初,还是随着我们的迁徙进入不同的教会。我们的生活疆界都是上帝所预定的,教会也是他为我们准备好的。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就是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教会呢?

若是初信者,一般情况下,你的施洗教会就是你的委身教会。当然,有人受洗之后可能马上就会离开为他施洗的教会,回到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比如探亲时在暂时居住的异地听到福音信主受洗,受洗之后可能很快就会离开暂住地),这个时候寻找委身教会主要是依靠原施洗教会的推荐和验证。若原教会也没有认识的教会,则可以透过认识其他的肢体来寻找、了解当地教会。若是自己通过某种方式寻找的教会,也最好是和原施洗教会有沟通。若是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到另外一个地方居住,同样需要透过熟悉的肢体的介绍寻找教会,有原教会的介绍为好。
若不是因为居住地的变换等自然原因需要换教会,而是因为对原来委身的教会有所不认同等原因想换教会。这个时候,首先要在上帝面前来寻求上帝的心意,是否是神带领我们要离开?即便是自己在祷告中有了确信要去寻找新的委身教会,也最好是和原教会有沟通再离开。若是上帝带领要离开的,那么上帝也必定为你预备新的教会。你离开的原因就是你寻找新的教会的依据。一个教会是否适合你,可以从你的信仰立场,对事奉的异象等方面来寻找印证。如果该教会的信约是你认同的,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考虑了。

杏花:找到一个教会之后,信徒应该如何过教会生活呢?
晓峰牧师:教会生活主要体现在主日崇拜、周间祷告会、周间小组、事奉的参与等几个方面。进入一个新的教会首要的是能快速融入到一个团契关系中,如查经小组等。先和这个教会的一些弟兄姊妹熟悉起来,有一起的查经、祷告、分享,建立起肢体之间的生命联结,等慢慢熟悉了教会的整体状况之后根据自己的负担和教会的需要来参与事奉。

教会生活的本质是和肢体之间的相连,表现在彼此的分享、扶持、代祷、守望、配搭同工。如果没有彼此的相连,属灵的生命很难有成长和成熟,也很难有对教会的委身。彼此的相连是在生命各个层面的相交,不但需要在查经、祷告、事奉等方面有分享,更需要在日常生活层面有心灵、精力、时间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和委身。如果信徒在一个教会和其他弟兄姊妹之间联系只是在查经的时候有所沟通,其他的方面他对别人一无所知,别人对他的其他方面也漠不关心,那么这种关系就不是真正的属灵生命关系,而是一种宗教层面的有限而肤浅的相交而已,如同是兴趣俱乐部或旅游团式的相交关系。基督信仰是生命和全人的投入,教会生活并非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方面。

杏花:委身教会都有哪些层面的表现?只是参加主日聚会算委身吗?是否还需要参加小组或团契的活动?
晓峰牧师:参照问题二所说的,委身教会当然不是只参加主日聚会就可以了。主日聚会中和众圣徒一同来敬拜赞美神是一个基督徒最为基本的信仰表达形式。对教会的委身除了在主日一同敬拜赞美神之外,还有肢体之间的相交和一同的配搭事奉。
委身并非是对一些活动的参与和金钱的奉献,还有生命和异象两个更为深入的层面。生命连接的深度是委身的深度,表现在彼此的关系方面,是否能够彼此相爱、彼此接纳、彼此认罪和代祷、彼此饶恕、彼此信任和敞开,等等。生命相交必然带来在神学和事工中的很多分享、讨论和彼此建造,并能在合一中有配搭的事奉。围绕一个共同的异象,在使命的催促中一同事奉主,分享挑战和苦痛,感恩和喜乐;并在此看到,上帝所赐的弟兄和睦同居,彼此相爱,彼此忠诚和扶持,这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

杏花:谈及委身,很多弟兄姊妹表示有稳定主日聚会、小组聚会,甚至也参与某项事工服事了,但是对于是否加入会友,则认为并不重要,请问这种情况算不算委身教会?成为某个教会的会友与委身教会是什么关系?
晓峰牧师:会友这个词出现在和合本圣经《使徒行传》4:23,有的中文版本译为“自己人”。会友其实就是对一个教会的委身声明,一个人申请成为一个教会的会友就是声明自己愿意委身在这个教会。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受洗的基督徒都应当是一个教会的会友,即一个基督徒应当委身在一个地方教会,而委身在这个教会的信徒就是这个教会的会友。很多教会的惯例是,在本教会受洗的信徒自然被认为就是本教会的会友,故此教会的会友要么是在本教会受洗的信徒,要么是从其他教会转会来的信徒。在一个教会稳定聚会却不是这个教会会友的情况是不正常的。也就是说,在教会中并不应当有所谓的会友基督徒和非会友基督徒之分,只应有已经受洗的基督徒和慕道友之分。
今天在教会中出现有稳定聚会、参加小组也参与某种事工的事奉却不是教会会友的情况,这可能是家庭教会的历史状况所导致的。大多数家庭教会过去并没有一个很明晰的教会治理模式,对于教会的委身也没有明显正式的说法,委身教会的观念较弱。只强调对基督的委身,且把对基督的委身主要理解为个人的读经、祷告、参加聚会等,没有把对基督的委身和对教会的委身关联起来。或者说,福音有些时候被理解为只是关乎个人得救,对基督身体的联络和委身层面的关注很缺乏;对基督的见证也侧重在个人见证的层面,缺少圣徒整体关系的建造和异象的寻求。这样,信徒在各教会之间的流动性就很大,对教会的寻找更多是对喜欢的讲道和活动的寻找。

一个教会没有显式的会友制的规则并不表示就没有会友的存在。在这个教会稳定聚会,和众肢体有团契相交,也参与事奉,这样的弟兄姊妹就是这个教会的会友,当然可以不叫会友,起一个其他名字比如委身成员也可以,只是名称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既然会友是教会传统的叫法,一般教会仍然采用这个名称。而当教会开始推动会友制的时候,有一些稳定聚会、参加小组和事奉的弟兄姊妹却不愿意申请成为这个教会的会友,我觉得这是很奇特的现象。一个信徒不能说我只在这里聚会,却不想委身在这个教会,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理解为他是在说“我只是暂时在这里聚会,我随时准备离开去其他教会聚会”。教会不是一个只提供聚会的地方,基督信仰是一个全人的委身,这委身就体现在对一个地方教会的具体委身上。会友制只是把教会委身的内在要求显明化而已。会友制并非是教会在模仿属世的会员制和其他世俗化做法,而是从委身教会和教会治理的角度推动的。

对于我们教会成为会友需要申请并声明认同教会的信约、章程和纪律,这是现今的教会状况所需要的。其实成为会友在某个意义上是不需要申请的,正常会友的产生就是通过新的重生得救的信徒以洗礼表明自己所蒙的救恩并同时进入基督的身体,也同时成为这个教会的正式成员,或者有从其他教会转会来的信徒进入教会成为会友。但今天因为教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教会治理又不完善,教会之间的委身转换没有转会这个程序,一些弟兄姊妹可能也缺乏委身教会的观念,故此,以书面显明的方式申请会友可让信徒意识到对教会的委身和成为教会的正式成员还是有必要的。

杏花:有的弟兄姊妹在教会生活中很强调自我感受,某个阶段感觉不好、软弱了,就缺席小组查经,缺席自己所在的服事岗位,更甚者,缺席主日聚会。对这样的弟兄姊妹,你有什么样的劝勉?
晓峰牧师:一个人的自我感受很重要,感觉的好与不好常常会成为我们认识和判断一个事务的重要依据。但感觉的有限性在于太过个体化,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自身的不完全,而且罪的影响依然在一个重生得救的人身上发生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来合宜地处理自己的感觉。
在教会生活中感觉不好,往往意味着灵性状况可能面临着挑战和低谷。而走出属灵低谷的方式不是任由不好的感受主导自己的行动,不是跟着感觉走,被感觉带离小组、教会的众肢体,远离主;因为越远离就越发感觉不好。走出属灵低谷的方式从来都是在信心中来寻求主的帮助,相信只有主耶稣能解决我现在内心的忧闷和痛苦。可以在祷告和默想经文中来寻求主。感觉是内在的,基督徒不能被自己内在的某种反应和状态所占据,应当是基督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首要位置,他所讲的真道应当充满我们的内心。个人力不能胜的时候可以在小组中以分享和请求代祷来寻求,也可以找牧者或其他生命成熟的肢体单独分享,也可以在主日敬拜中以赞美和聆听来寻求。总之,解决感觉不好的方式,不是封闭自我,而是开放自我,向主来敞开,以圣道来胜过自我。

杏花:你批评了一种态度,“有时候我们对教会的挑选,好像是在菜市场买菜似的,凡是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一概丢弃,在多次辗转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较完美的教会;什么时候感觉不好了,就再去寻找另一个教会。还美其名曰我可以这主日去东边的一个教会,下主日去西边的一个教会,反正是在基督身体里面聚会。”请问信徒到底当怎样对待自己对教会的感觉? 委身教会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可以换教会吗?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信徒可以考虑更换教会?
晓峰牧师:信徒和教会之间的关系,不是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也就是说,首先看教会能提供给我什么,能满足我的何种要求;一旦教会不能满足我的某个功能要求,我就准备换一个教会。也不是雇员和公司的关系,我付出了时间、精力和奉献,教会应当付给我属灵的帮助和供应;一旦教会给我的与我的努力和期望不相称的时候,我就准备换一个教会。
教会是上帝的国度,基督的身体,是永生神的家。既然是上帝的家,就要和这个家庭的成员建立彼此相爱的深入的生命连接,而不是某种交易关系。我们对教会的委身,就是和这个群体一同与基督相连,并和这个特定群体的弟兄姊妹之间建立起稳固和深入的生命连接。我们和教会之间关联的本质是在主耶稣基督里,他赐我们在这个身体中各自成为肢体,而非某种功能或供应、或施展天赋的平台,似乎一旦这个功能不存在了,我们和教会之间的关联就解除了。

这并不意味着信徒和某一个具体的地方教会之间是一种从一而终的不可变更的关系。上帝的国度会扩展,圣灵也不断地建立新的教会,故此,神也会拣选并差派他的子民进入新的教会中。所以,换教会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在上帝的带领之下进行。不是我们想换了就去求神,而是神想要让我们去往一个新的教会,我们来寻求上帝的心意。所以,没有上帝清晰的带领不要随意更换自己委身的教会。上帝的带领一般体现在,家庭住址的变更和植堂两个方面。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因素,家庭住址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个方位,在地理上到原教会对自己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基于此想换到一个就近的教会,这个当然可以了。再比如植堂的情况,在教会寻求上帝带领的过程中,一部分弟兄姊妹被神感动,回应教会植堂的呼召,愿意出去建造一个新的教会。这都属于正常更换教会的情况。

除了正常原因,也有非正常的原因,如教会整体已经不是行在上帝的心意中,在真理上偏离了真道,如当年路德离开罗马天主教。非正常原因也有主动离开和被动离开,最好是在主里面尽到了交通和祷告的责任之后,清楚地知道上帝带领要离开的时候再做此决定。上帝带领我们进入他为我们预备的教会,上帝也带领我们离开我们所委身的教会。

杏花:具体到我们教会的具体情况,我们的户外敬拜已经持续两年半了。户外刚开始的阶段,教会说有些弟兄姊妹如果不能去户外敬拜,可以选择暂时去其他教会聚会,算是一种“寄养”吧,但是随着户外的继续,教会如何看待 “寄养”这种关系?
晓峰牧师:守望教会的户外敬拜是一种特别的状态,不是正常状况下的主日敬拜。主日的户外崇拜因为警察的拦阻不能像室以前在室内那样有正常的整体敬拜赞美和证道,教会的主日崇拜被分割为户外和家庭内两个部分。能够去户外的弟兄姊妹根据情况,或者在平台或者在警方的车辆内或者在派出所进行敬拜,几个人或者一个人照着教会的主日敬拜程序来唱诗和读(听)讲章;被看守在家不能去往户外的弟兄姊妹就在家里一人或者几人也依照同样的敬拜程序来敬拜。这样,敬拜的时间和地点可能都不相同,也不是现场听到诗班的献唱和牧者的讲道,但却是在同一位圣灵的带领之下的同一个教会的主日敬拜。我们何等盼望能聚在一起手牵手面对面地敬拜主,我们也相信神会在他的时间到了的时候结束这种特殊的状态,让我们进入到正常的敬拜状态中。

而另外一部分弟兄姊妹因着各样的原因不能前往平台,也不愿意在家里照着教会的主日敬拜安排来敬拜,就可以暂时去往其他教会参加主日崇拜。就是说,虽然这些弟兄姊妹暂时是在其他教会主日崇拜,但如果他们愿意依然还是守望教会的成员。因为守望户外的特别阶段,一些弟兄教会也愿意让这些弟兄姊妹在主日的时候寄居参加他们教会的主日崇拜,为此我们特别感谢这些教会在基督里表现出的国度胸怀。

我们没有想到户外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直到今日还在户外。这么长的时间里,一些弟兄姊妹在寄居的教会和那里的弟兄姊妹也熟悉起来,有的也参与了那里的一些事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这些稳定参加其他教会主日崇拜,并有事奉参与的守望的弟兄姊妹该如何处理和寄居教会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是说,要委身教会吗?对于这种特殊的状况,我的建议是,若守望的弟兄姊妹在寄居教会已经长期稳定参加那里的主日崇拜(无论是否有事奉参与),自己也适应了寄居教会,想要委身在寄居教会的话,可以在自由的心态里提出转会申请,正式加入寄居教会。若还是坚定地愿意等候将来守望能够进入新堂可以正常地主日崇拜,那么我建议这样的弟兄姊妹更多地参与守望的祷告会、小组和事奉,以加强和肢体之间的连接。

我信教会/袁灵

一、引言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信息是“我信教会”。这个题目出自普世教会公认的两大信经《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使徒信经》中说“我信圣而公之教会”,《尼西亚信经》说“我信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如果把这两条简化,就浓缩成四个字“我信教会”。
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个题目,乃是因为在现实中常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例如:有的基督徒不委身任何教会,更不认为加入教会是必须的;也有的基督徒虽然参加教会,却轻视教会的信仰立场与教导,只强调所谓“个人对圣经的领受”;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看上去很热心、很委身的基督徒,忽然宣称“上帝呼召我全职事奉”或者“上帝呼召我去宣教”,却不寻求教会的印证,甚至当教会明确不支持时却说“顺服神不顺服人是应当的”。其实,这种人的感动是很奇怪的,因为他(她)是以藐视教会的态度去建立教会,那将来他(她)的会众也如此藐视教会,他(她)又如何面对呢?上述各种现象反映了这个世代不少基督徒的教会观存在偏差,我认为这也是今天的新教常常发生分裂,又难以发出清晰、坚定声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会是什么

那么教会究竟是什么,她有哪些特征,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来分享:

1.教会是群体
首先,“教会”这个词从字义上讲是指群体的聚集,并且圣经多处用身体来比喻教会,例如: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12:13、14)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6)这些都说明:一个人不是教会,一群人才是教会;一个人只是一个肢体,一群人才能设立职份彼此联络成为基督的身体。所以,那种声称“每个人都是一个教会”的说法是错的;那些单单追求独自与基督相交,却不与其他肢体相连的生命也并不健康。那么,神为何设立教会这个群体让基督徒委身呢?每个人不是都可以单独亲近上帝并服侍他的吗?是的,但群体也有其特别的意义是个体不能替代的。

首先,群体存在爱的责任。《约翰福音》中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约翰一书》中也说:“人若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一4:20),所以,委身教会其实就是愿意接受爱弟兄的责任,离群索居其实是不要约束也不承担责任。

其次,在群体中,基督徒可以彼此扶持。《传道书》中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传4:9、10)天父知道我们的软弱,所以设立教会使肢体间可以彼此扶持,彼此提醒,彼此保护。

第三,群体生活操练忍耐、谦卑等诸般美德。很多弟兄姊妹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独处时以为自己够温柔和属灵,但与人相处时才发现自己里面的败坏。他人仿佛一面镜子,总能照出我们生命的本相。很多人逃避教会也是因为在其中受伤,但神的心意却是让我们在其中磨练,直到长成主耶稣那般忍耐罪人并为罪人舍己的生命。

最后,教会超越一切性别、民族、肤色、文化和社会地位的阻隔,成为平等、相爱的一群,最能彰显天国荣耀的盛况,这见证是个人无法成就的。所以说,教会本质上乃是个群体,正如王怡牧师所说“基督徒是一个群体性事件”。

2.教会是家
这一点可从基督徒之间彼此称呼“弟兄姊妹”就可知道。“弟兄姊妹”的称呼证明教会是家,而我们彼此为亲人。记得在教会里曾有人称呼我“领导”,这就是把教会看成机关或企业了。虽然神在教会中也设立职份和权柄,但基督徒更应视其为爱的秩序,而非世界上的等级。无论如何,教会里应当有亲情、有温暖和彼此的关爱,这是教会健康的重要标志。相反,若教会的气氛冷漠、疏离,或者彼此争竞,则证明这间教会已经患病。

3.教会是慈惠组织
从《使徒行传》和《哥林多前书》16章的记载,我们已经看到初代教会中的慈惠行动。此后,教会一直不断地以慈惠行动在这世界见证上帝的爱与怜悯。历史公认:基督教的观念和教会的行动是现代众多慈善事业的源头,例如: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等等。虽然今天教会已不再是慈善事业中的唯一力量,但仍然是最主要的力量。2010年汶川地震的赈灾行动中,参与的教会和教会机构众多,以致有人称2010年是“中国基督教NGO元年”。这是令人欣慰的现象,这说明教会没有忘记圣经中关于“爱邻舍”和“好撒玛利亚人”的教导,也说明教会没有忽略圣经所说“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3:18)。

4.教会是真理的学校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中说:“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宣讲真理”可以说是教会最根本的标志。如果说慈善行动不是教会的专利,那么“宣讲真理”却是教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让渡的权利。教会之所以是教会,在于传承真道;牧师之所以是牧师,在于宣讲真理。所以,加尔文强调真教会的标志之一就是宣讲纯正的教义。因此,人在教会中却不受教就等于没有加入教会,这样的人再活跃也不是教会成员,因为他的热心没有真道作为根基。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讲台荒废,而教会充满迷信的把戏。今天的新教竟然也出现了同样的危险倾向,就是真道与教会分离。牧师不懂神学,而神学家却不牧会,这实在不符合奥古斯丁和马丁·路德等先贤的榜样。求主怜悯他的教会。

5.教会是神的国
以上我们提到教会是家,但圣经也告诉我们:神在他的家中设立了秩序,就是设立了牧师、教师、长老、执事等职份,并赐他们治理的权柄和属灵的权威。《马太福音》中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9)这就说明教会不仅是神的家,要有爱,她也是神的国,有权柄和威严。所以,只讲爱却不守规矩的人并不真懂爱,因为爱神必包含顺服上帝的旨意;以为爱就可以为所欲为也是不明白保罗所说的“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33、40)。

6.教会仍是不可替代的
上面所说教会的诸般职能与特性,在今天这个世代似乎很多方面都可被替代。例如,大量非教会慈善机构的存在;各类的互助或关怀小组涌现;还有随时随地透过网络就可以听见的讲道。那么,教会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想:教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唯有她集以上所有特性于一身。网上可以听道却没有肢体相交;机构可以做工却没有真理的宣讲;小组可以其乐融融却没有属灵的权柄与威严。所以,唯有教会可以全方位造就一个基督徒,既有真理的教导,也有肢体生活的操练,既被关爱与服侍,也被鼓励事奉与付出;既享受神的爱,也被训练成为基督的精兵。我想:这也是信经关于“相信教会”至今依然有效的原因所在。

三、我与教会的关系

基于以上各点对教会的认识,基督徒与教会的关系应当表达为三个必须:必须相信,必须加入,必须委身。

1.必须相信
首先,“我信教会”是两大普世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所认信的,也被历代许多信条所肯定(例如:路德宗的《协同书》、改革宗的《威斯敏斯特信条》),今天它同样也记在我们守望教会的信约中;其次,不少基督徒与教会保持距离是因为看到教会的问题,但我们应当知道:主从未向人隐瞒教会的问题。圣经早告诉我们教会中有麦子也有稗子,并且两样要一起长直到基督再来;圣经也告诉我们主的门徒中有犹大以及初期教会中诸多的问题,就如假先知、假教师的问题,结党的问题,爱心冷淡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今天教会存在的问题没有什么是早期教会未曾面对过的。但使徒们仍然清晰地宣告“教会是荣耀、得胜的,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因为他们确信教会是神所设立并亲自保守的,教会既然立在基督这稳固的根基上,阴间的权柄就不能胜过她。正如耶洗别的时代,主也为自己保留了七千人是不与巴力亲嘴的;在中世纪最黑暗的时期,甚至教皇自己都没有信仰的时代,神也为自己在各处预备了马丁·路德、茨温利、加尔文等复兴的种子。所以,相信教会乃是相信主,相信主也当信他的教会(不是指相信靠教会得救,也不是相信教会无谬,乃是相信教会出于神并她在神旨意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

2.必须加入
既然相信,那么也必须有所行动,这行动就是寻找并加入某一地方教会。加入教会的障碍除了观念上的偏差,骄傲和懒惰也是主要的拦阻。有人嫌教会缺乏爱,有人嫌教会讲道不好,但这都不是基督徒不加入教会的理由。如果我们认为教会缺少爱,那我们自己就应首先去爱,因为上帝的心意不是让我们单单接受爱,而是让我们效法他的儿子去爱人甚至为他人舍己;如果我们认为教会讲道弱,那我们就要祷告求主复兴讲台,而且说不定上帝是要借此刺激你起来作他的出口呢。总之,加入教会是顺服上帝的呼召,专好挑剔却说明里面有骄傲、自义。另外,我们也不能以身边没有教会作为借口,因为主在中国其实已做了大工。我们若真心寻找教会,那寻找的就必寻见。

3.必须委身
委身的意思是:在教会里不要做一个观众,而要成为家人和工人。观众只是消费者,家人是有生命的连接;观众只为自己享受,工人是要服侍上帝与他人。此外,委身也意味着对神的家和其中的家人不离不弃。看到问题就用脚投票的并非真正爱教会,就如同很多维权人士有条件出国却甘愿承受这个国家的苦难,而那些从来只知歌功颂德的贪官却消消转移财产改变国籍,他们谁更委身祖国、谁更热爱同胞一目了然。所以,委身教会也意味着肯为教会的问题付上代价,例如:花时间代祷,从改变自己做起,也包括按着规矩向牧师、长老提意见,甚至提出质询。我们既看自己是宗教改革的传人,就当效法马丁·路德的榜样,即使面对教皇也敢发出先知的声音。相信:会众的参与和意见保证教会的纯正与健康,这就是“平信徒皆祭司”的精意。相反,轻易离开教会,一走了之的做法却助长了教会的专制与腐败。如此任凭教会陷于黑暗的态度,又岂是爱神爱人的表现呢?

四、当今教会的危机

今天教会面临的危机之一就是个人主义泛滥。个人主义的表现有两方面:
一是超越教会的秩序,例如:自封传道人,自我呼召。这与圣经的启示相悖又与圣徒的榜样不符,例如:保罗的使徒身份是得到其他使徒的确认(加2:9;彼后3:16),而非只在于他的个人宣告;保罗与巴拿巴被圣灵差派去宣教,但也经过教会的按手(徒13:1—3);奥古斯丁成为主教与加尔文留在日内瓦也都见证他们将个人意愿服在教会的呼召之下,这与今日有人不顾教会的印证自取牧者的位分实在大相径庭。
个人主义的另一表现是超越教会的教义传统,追求新的感动或强调个人的领受。殊不知:只知个人而不知教会,只强调信仰的个人体验却忘记教会的大公传统,其实并非通向属灵的路径,往往倒是离经叛道的根源。
无论如何,个人主义的表现与危害正真实地发生在今日的教会中,它与这时代的风气相合,更与人的罪性相符,因此成为仇敌手中的武器。而对付它的办法正在于明白神设立教会的意义,并积极地委身其中。合一、坚定且满有能力的教会是上帝最荣耀的见证,也是这世界最大的祝福。相信魔鬼的计谋骗不了所有的灵魂,更相信上帝为了自己荣耀的缘故在各处都已预备了复兴的种子。愿我们恳切祷告教会观念与教会组织在中国全面复兴,也愿守望教会因经历现今的考验而更加成熟,但愿我们的教会建造在更纯正的根基上,结出更美的果实成为多人的祝福。阿们!

(本文为作者2013年7月2日在北京守望教会圣餐聚会上的讲章)

评析守望教会的异象及其实践/天明

前些日子《杏花》编辑部向我约稿,希望我能写一篇针对守望教会户外敬拜相关评论的回应文章。在守望教会户外敬拜的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我自己也看过不少与守望户外敬拜相关的文章,其中有理解和支持的,也有不理解或批评的。最近当我重新读这些文章,尤其是批评的文章时,觉得有必要而且也是时候(因为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两年多时间)重新面对那些批评,透过那些批评重新审视守望所坚持的,好使我们自己更清晰地看到所坚持的异象及其实践之本质,又能够在基督里拉近与兄弟教会、同工同道间的关系。这是笔者写本文的动机和目的。

一、守望教会异象的产生过程

守望教会自2005年开始推动教会登记起,陆续推动堂会转型、建堂,直到2011年被迫进入户外敬拜。这些受到众教会广泛关注而且引起争议的举动,应该说是与守望教会的异象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先了解守望教会异象的产生背景、过程及其内容。关于守望教会异象的产生,守望教会在2011年9月发给教会成员的“教会治委会就几个重要问题与肢体的交通”中有清楚的阐述,笔者就直接引用其中相关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从教会登记、堂会转型到建堂以及今天的户外敬拜,我们当如何看待我们教会走过来的过去近七年的历程?
2004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初我们就开始推动教会登记(严格说来是教会的社团登记);同年10月决定开始教会的堂会转型;2009年3月正式启动建堂;2011年4月教会开始户外敬拜到如今。过去六年多时间里,教会所推动的这些事情本身虽然彼此相对独立,但却有密切的关联,因为这些都体现出教会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中的成长以及神对我们教会的带领。从登记到户外敬拜,教会并没有事先规划这些进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圣灵一步步带领他的教会成就他自己建造教会的心意。

其实,《宗教事务条例》出台之前,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教会已经无法再隐藏;不但如此,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教会不应该隐藏起来,而应当积极主动承担起向这个社会公开见证基督的责任,而且这样的见证不只是信徒个人性的,也是教会性的。因此,2004年底《宗教事务条例》一出台,我们就开始寻求神,经祷告后商议,当时所有的同工们一致认定,并且在“我们为什么要登记?”里清楚地表达:“教会登记不违背圣经真理”;“教会登记本着政教分离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通过登记教会获得合法社团身份,有利于教会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个社会更好地见证神”,也“能够在内部建造和外部拓展方面为教会的进一步成长赢得一个更好的环境”;此外,“登记也是一个与政府对话的过程”,并且“通过对话确立与政府合理的关系”。当时教会同工们一致相信“教会登记是神对我们教会的带领”而同心做出了教会申请登记的决定,而且愿意透过教会登记过程不断完善教会的建造。教会《信约》的确定和《章程》的通过,也都是在这登记过程中间,而且透过登记我们也向政府清楚表明了我们教会的信仰以及在政教关系上的立场。
⋯⋯
在“我们为什么要登记?”那篇教会正式说明里,就教会登记问题有这样一段话,它既表明了教会面对政权的属灵立场,也表明了教会对所处世代和社会的使命意识:“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他的身体,是完全属他的。教会乃是为着在这个世上荣耀他和见证他而存在。教会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政权的许可。教会拥有自己的自主权。”“教会作为一个地上有形的教会,是基督在这个世界中的代表⋯⋯教会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是一座山上的城,是放在灯台上的灯,是不能隐藏的,这样才能照亮更多的人。”这是我们教会第一次提“山上之城”,虽然当时还没有确定其为教会的异象,而且那时这异象也并不清晰,但可以这样说,“山上之城”异象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推动教会登记后不久,就是2005年10月,我们就开始教会的堂会转型。当时我们推动堂会转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发现:团契(聚会点)倍增模式的教会成长到了一个瓶颈,因为团契倍增到一个地步,能够带领团契的工人的成长比团契倍增的速度缓慢得多;而且随着教会团契的增多,教会教牧同工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各团契的重复性事工所占据,使得教会在各项事工上很难有更多的投入;加上各团契相对独立和分散,使教会的资源过分分散,教会无法发挥合一的整体力量,无法承担更多更大的事工;因此,教会转型为一个统一的堂会型教会已经不可避免。第二个原因是,透过堂会转型而建立堂会型教会,有利于承担公开向这个社会做整体性见证(过去我们都叫作教会的“群体性见证”)之使命。
教会经过堂会转型而进入写字楼整体公开敬拜,这意味着教会从家庭这私人空间进入公共领域;原先处在“地下、半地下”状态的教会向着这个社会公开认定自己作为教会的身份并公开做见证,因此教会也从社会的边缘开始进入社会的主流。堂会转型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教会的组织化、团队事奉和事奉的专项化。这样,经过堂会转型我们初步实现了教会的公开性、整体性的见证。在堂会转型过程中,教会确定了“山上之城”的异象。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祷告和筹备,2009年3月教会正式启动了建堂。关于建堂过程,我想在这里不多分享了,因为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大家一起经历都比较清楚。在这里特别想要提的是,在建堂过程中教会明确了“山上之城”异象的内涵为:“教会的公开性、整体性和先知性”。这表明建堂和教会登记、堂会转型都是一脉相承的。建堂完成,就意味着堂会转型以来的教会在公共空间里真正站住,而且建堂的完成带来的实际结果,就会是事实上实现原先以教会登记所要达到的目标。此外,建堂完成也将意味着教会通过成长突破了现有环境,它将极大地推动教会的拓展。

从登记开始到建堂整个过程,尤其是从堂会转型后到建堂,教会不断受到过去未曾有的大的冲击,这也不难理解。在所有领域和空间都被政权掌控的中国社会,政府自然要竭力限制教会的成长。教会之所以选择户外敬拜,是因为政府以它的权柄不让教会在社会公共空间站住,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作为属神的教会,当我们坚定持守神的带领和他所量给教会的疆界时,政教关系的张力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到一个地步,教会除“户外敬拜”别无选择。这次的户外敬拜把教会和政府关系带到了再也无法回避的地步,就是必须面对如何界定属世政权与教会信仰空间的界限问题。我们也意识到,除非神自己介入,按现有的《宗教事务条例》及以往的宗教工作模式,这些矛盾很难调和。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从申请登记到堂会转型、建堂到户外敬拜,我们不是要透过这些与政府对抗,这些也不是以维权为目的的政治行动,我们的目标是建造以基督耶稣为元首的教会,向着这个世代公开、整体地做先知性的见证。我们相信这是神对守望教会的带领。过去的六年多,我们教会实际上也一直被这样的使命所驱使,“马不停蹄”地走到今天。到如今我们治委会仍坚定相信“山上之城”异象是神引导我们建造教会的异象,这并不是出于我们自己,而是出于神对守望教会的引导,而且过去六年多我们经历了神透过他的带领所带给教会的极多祝福。我们深深知道,教会不是我们自己的,乃是基督的,因此教会的成长也由他带领,我们理当全心顺服他的引导,并竭力尊崇基督在教会中的权柄,这比任何一项信仰活动都更为根本和重要,这也是我们愿意为此付上任何代价的原因。⋯⋯

二、守望教会异象的内涵及实践

从守望教会上述的分享来看,守望教会从推动教会登记、堂会转型到建堂以及目前的户外敬拜,其目的就是“建造以基督耶稣为元首的教会,向着这个世代公开、整体地做先知性的见证”。因此,体现这目标的守望教会的“山上之城”之异象,其内涵为“教会的公开性、团体性和先知性”。下面我们从教会的公开性、团体性和先知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守望教会的异象及相关实践。

1、教会的公开性特质
守望教会异象清楚提出教会的公开性。守望教会明确提出教会的公开性,有被动与主动两个方面的原因。说被动,是因为教会不断成长到了一个地步,已经无法在中国社会中“隐藏”,就像摩西三个月大了就再也藏不住一样。原先以地下、半地下(半公开)形态存在的教会,因着成长逐渐显露于社会中。说主动,是因为随着教会的成长,教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所当承担的见证的责任,这使教会带着向这个社会见证基督的使命感,公开教会身份并公开开展教会的服侍。在教会公开化这方面,守望教会是在所处环境的被动中带着见证的使命积极主动地选择了公开化,而且透过向政府提出登记申请表明其教会身份。

守望教会的公开化举动,一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尽管到后来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但至今仍有人对此持批评意见。守望教会提出公开化异象并采取公开化的登记申请,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为求得政府的保护,而完全是从教会本身见证性特质的角度考虑的。就像一个基督徒不能回避其信仰身份(太10:32—33 )和见证使命(徒1:8)一样。可以这样说,基督徒的信仰身份和见证使命都具有公开性特质,甚至为信仰的见证可以到殉道的地步(“见证”一词就包含这层意思)。基督徒的见证总是具有公开性(尽管公开程度不同),除非有特殊原因(如约19:38)。若不是那样,基督的福音如何传开呢?
同样,既然每个基督徒的信仰身份和见证具有公开性,那么,教会就是由许多基督徒组成的信仰团体,其信仰身份和见证自然也当具有公开性。主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教会就是神照亮这个世界的“山上之城”。圣经又说:“教会是他[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因此,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理当在地上见证基督、彰显基督;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教会是基督在地上的使馆,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他的使者,神的心意显然不是让教会在地上隐藏起来,我们都成了他的“卧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教会必须要公开敬拜,因为在特殊的历史处境下,尤其是遭受严酷逼迫时,教会可以“秘密”地聚会(在罗马时代教会甚至在地下墓窟聚会)。但教会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隐藏其聚会和活动,这不是教会信仰生活的常态,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不能把“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太10:23)这段经文当作反对教会公开见证的理据,因为主让使徒们“逃到那城”的目的也是为在“那城”(像在“这城”一样)见证基督。因此,只要有机会,教会应该公开自己的信仰身份并公开地向社会做见证,这是神的心意,也是教会的常态。
因此可以这样说,守望教会的公开化,不是为争取信仰自由的权利而采取的维权行动,而是因着教会信仰身份和见证使命对教会自身身份的公开认定;“山上之城”就是守望教会对这种教会公开化特质的直观表达。这确实与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家庭教会“隐藏”的做法有所不同。而且,守望教会之所以推进教会的公开化,也不是基于对所处环境或社会的乐观判断,而是基于对圣经有关政权的教导之理解上(请参照《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关于教会登记的意见》)。

2、教会的团体性特质
守望教会异象的第二点是教会的团体性。关于教会的团体性,守望教会一开始用的是群体性(如“教会群体性的见证”等),后来较多地用整体性(如“教会整体性的敬拜”)。但无论是用“群体性”还是“整体性”,都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笔者看来,用“团体性”来描述守望教会异象的第二点更为准确些。守望教会体现其团体性特质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外在聚会形式的转变即堂会转型;二是内部的制度建设。首先,守望教会推动的堂会转型,即从原先分散的多个聚会点合并成为堂会型的教会,也有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的原因。说被动,是因为聚会点倍增模式的教会成长到了一个瓶颈,而且政府有关部门不断以扰民为由干扰居民楼中的聚会;说主动,是因为教会意识到堂会型的教会有利于承担公开向这个社会做见证的使命。另一方面,守望教会在申请登记和堂会转型过程中不断加强教会内部建设,制定了教会信约、章程和纪律等,使教会成为组织化的一个整体。

守望教会团体性的异象及其实践,将教会(聚会等活动)从私人空间(家庭)带进了公共领域(写字楼等)。原先“化整为零”、隐藏和分散在家庭中的教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且以堂会化(集中)的聚会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公开开展信仰活动,见证基督。“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山上之城”很形象地表达了教会成长带来的这一变化、这一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会这个“圣民团体”又不断显出有别于一般社会团体的独特特质——以基督耶稣为元首(头),以圣经为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在聚会、事工、管理及决策上倚靠圣灵。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社会团体和它的活动都受到管制的这个社会,守望教会对教会公开性和团体性异象的坚持及实践(尤其是团体性特质),凸显了基督教会不为掌权者的意志所左右的“圣民团体”特质。这就是守望教会这些年不断受到政府打压和逼迫的本质原因。

那么,面对政府的打压和逼迫,守望教会为什么还坚持其公开性和团体性特质而不改变策略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教会的成长及建造,守望教会越来越明白团体性特质是教会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特质,而这特质恰恰就显出教会是有别于其他社会团体(“分别为圣”)的“圣民团体”,这“圣民团体”的根本又在于她是以基督耶稣为元首的——作为基督的教会理当连于元首(弗4:15),持定元首(西2:19),并且以他的话语为权威(提后3:16—17;诗119:89),以他的圣灵为倚靠(亚4:6),以他呼召的仆人来治理教会(徒20:28)。这就是“圣民团体”的信仰特质。守望教会就是在教会建造过程中,将忠于基督这样的“圣民团体”特质公开地表达和实践出来,不是凭血气,而是靠着圣灵所赐的勇气。这也表明,坚持异象的守望教会不是一群“政治基督徒”,我们的行动在本质上也不是为争取公民权利的维权,而是持守基督是教会唯一元首的信仰立场和表达教会“圣民团体”之特质的信仰实践,我们建造基督教会不从政治角度考虑,而是单纯地关注和追求“什么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会的特质”(就像旧约时代造会幕只按照“山上指示的样式”那样)。因此守望教会受逼迫确实是因为信仰。守望教会在政府的打压和逼迫中不改变策略的另一个原因是,就像在上面的教会公开性特质中所分享的那样,守望教会随着成长更明显地感受到教会公开见证的使命,也更强烈地意识到教会向这个社会当负的信仰责任(这是圣灵的工作)。实际上,守望教会从来没有以建立大(或超大型)教会为自己的目标,因为教会的本质不在于规模,而在于主的同在(太18:20)。因为这个原因,守望教会在其成长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建造来实际“承载”神给教会的成长,并且作为一个整体的教会更好地承担公开见证的使命,换句话说,我们所看重的不是政府的可能反应,而是作为一个成长的基督教会当有的建造以及在神面前、面对社会所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面对逼迫,守望教会并没有以掌权者的意志和限定来限制教会自己的成长,或“量身打造”教会的规模和形式来求得“生存”,而是单单倚靠圣灵,并且圣灵带领教会成长到怎样的程度,教会就走到什么样的地步。守望教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神对我们教会的特别带领。

3、教会的先知性特质
关于守望教会异象的第三点——先知性,守望教会虽然在教会公开化和团体性这异象及其实践过程中表达了其先知性,但教会先知性方面的阐述极少,对此评论的文章也几乎找不到。说到教会的先知性,首先需要了解先知的功用。旧约的先知,直接传讲从神领受的话语,目的是将人引到神自己面前。主耶稣谈到施洗约翰时说“他比先知大多了”,同样作为先知施洗约翰为什么大过他之前的先知呢?这里所比的不是先知本人的伟大,而是先知的功用即见证基督的程度。如果说他之前的先知是远远地、而且隐约地看见基督并为他做见证的话,施洗约翰是亲眼看见、亲身见证了基督。因着基督的到来,新约时代不复存在像旧约那样直接领受启示传讲神话语的先知职分,教会领受的是使徒的见证,因他们是被基督拣选而亲耳听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基督的见证人(约一1:1);不但如此,教会透过先知讲道之恩赐,以讲解圣灵默示的话语来“造就、安慰、劝勉人”(林前14:3)。因此可以这样说,先知性确实是教会所具有的一个特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特质。

那么,教会的先知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会作为基督的和平使者向这个世代传扬神的福音,见证耶稣基督(太28:18—20;可16:15),这是大使命。第二,教会作为神奥秘的管家(弗3:9—13),又作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向这个世代宣扬神的话语,使真理在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发光,实现公平正义,带来医治宽恕。第三,教会作为“世上的光、世上的盐”(太5:13—16),以发自基督的生命、行在真理中的好行为,照亮这个世代,服侍这个世代。
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教会能够在这个世代发挥其先知性功用,其前提首先是实现公开化,并在这个社会站稳脚跟。因此可以这样说,教会的公开性、团体性和先知性这三个特质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所表达的都是教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这关系中教会的角色。

三、评析守望教会的异象及其实践

从上述守望教会异象的产生过程及其异象的内涵及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以下的总结:
首先,守望教会以“山上之城”来表达的异象,不是指旧约时代先知领受的启示性意义上的异象,也不是今天人们常用的“愿景”或“远景”意义上的异象,守望教会异象的实质就是在这个时代建造教会的异象。

第二,守望教会异象的内容包含“公开性、团体性和先知性”,这都是在教会与社会关系中表达教会本身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表明教会在这个社会中的角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些关系是隐藏着的(那种隐藏可以用“化整为零、打游击”来表达),但今天守望教会因其自身的成长以及在这成长过程中圣灵对教会的带领,在被动中开始逐渐意识到教会的这三个特质,因此带着使命感积极主动、公开地竭力实践它。

第三,守望教会在实践其异象的过程中,不仅申请登记,进行堂会转型,后来又推动建堂,开始了户外敬拜。实际上,守望教会的建堂不是简单的购堂,而是对教会异象的强化;在政府的拦阻中坚持决定户外敬拜,同样也是对教会异象的坚持,这也意味着(借一位学者的话来讲):“政教关系的难题已经破题”,家庭教会与政府的关系到了“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失去聚会场所的情况下,若要坚持教会异象,除了户外敬拜我们别无选择。

第四,守望教会的异象及其实践,显然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教会性的;不是策略性的,而是使命性的。因此可以这样说,除非守望教会认为异象的领受本身有错误,或者守望自身无法再继续承担下去,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其实践异象的坚持(包括建堂与户外敬拜)。愿主帮助守望教会!

2013年11月

火炼的试验/贝尔克斯博士

我希望看到每个家庭的书架上都放着一排关于“试验”(affliction)这个主题的书籍,让年轻人可以在阅读中预备未来将要面临的试验。你自己也可以时不时从阅读这些书中,从清教徒那里得到一些具实践性、但又深刻的教导,好预备面对将要来临的、主所许可的试验。

清教徒们对基督教信仰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们的神学、他们有力的论辩和他们所写下的释经书,更在于他们为处于苦难中的上帝子民所提供的生命见证。实际上,因为他们在苦难中活出的见证,他们的神学和释经都更加深刻,也更让人信服。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苏格兰大屠杀的年月中经历了逼迫,另一些人经历的是个人生活中的苦难。那时瘟疫在各处频发,死亡率很高,很多人失去妻子儿女,很多人陷入病痛的困苦中。但他们可以从圣经中引出如此多激荡人心的讲道、书卷,让当时以及后来的教会大大受益。当然这些益处都不是出于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只是一群追随先知脚踪的人。“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赛40:1)这是上帝要以赛亚传达的信息。他们也是效法新约使徒们的人。新约书信的很多内容都正是在预备教会、光照教会,为的是让他们可以面对试验。

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2—13)
很多时候,当我们经历试验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一种持久的反应)是:“这太不对头了。”试验来得让人出乎意料,而且好像毫无用处。你有没有曾经处于试验中,你会对你自己或亲近的人说:“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应该遇见这种事。”“这怎么会发生呢?”试验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所以我今天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温柔地提醒你们每一个人,我也祷告这一点会印在每个人心上:试验并不奇怪,而最好的面对它的方法就是靠圣灵的帮助。靠着上帝,我要讲十个原因,说到为什么试验对于真基督徒来说并不奇怪。

首先,对于基督徒来说,试验不奇怪,恰恰是因为圣经中给予试验的名称。请注意彼得给他们当时受到的苦难起的名字——“火炼的试验”(彼前4:12)。在原文中,这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词的意思是“火烧的”,另一个词的意思是“除去渣滓”。彼得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成了基督徒给苦难起的名称——“火炼的试验”。当我们初识一个人时,知道他的名字是一件很必要的事,对吧?当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会有第三个人上来介绍他们给彼此: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当你知道他或她的名字时,你们就好像走近了一点一样,最初的陌生感就消失了。彼得这里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好似在拉着教会的手,对她说:“来,认识一下‘火炼的试验’。”

彼得这里要说的是什么呢?在全本圣经的语境下来读这一段,我们会有三个发现。
第一,对于彼得和他教导的听众而言,这试验指的就是逼迫。他们被恶意攻击、被歧视、被边缘化。这种逼迫今天并没有减少,仍是许多地方的基督徒要面对的,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与这些受逼迫的基督徒连结在一起的。而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国家中,这种逼迫更微妙,虽然现在越来越明显了。基督徒在工作场所会遇到一些敌意,一些人对基督徒的做法、原则和对基督的信仰宣称表示不满。你会遇到逼迫,而且我们在报纸、媒体中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这种逼迫,这种“火炼的试验”,可能将不亚于早期教会所面对的逼迫状况。
第二,火炼的试验中存在一种试探的成分。“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1:12)试探可以理解为基督徒面对的一个紧急时机,此时他或犯罪跌入试探之中,或者胜过罪。神从不引导他的子民去犯罪,这是魔鬼的作为。在试探面前,我们的心会软弱,很容易被勾引走。但神为了他们最终的益处,允许并护理他们生命中那些如“火炼的试验”般的试探。
第三,火炼的试验有时涉及我们个人的、普通的困境,或轻或重,或短暂或长久,或明显或隐藏。可能包括身体上、精神上的问题,从病痛到家庭冲突、重担、压力、经济拮据、国家危机或教会冲突,这些都会让一个信主的人灰心丧气。试验也包括灵里的争战,清教徒在很多地方谈到这一点,包括一种被神遗弃的经历,一种不被神看顾的感受。
以上这三样,逼迫、试探和苦难,都可以称为“火炼的试验”。彼得这里说,不要把这些事当做是奇怪的,他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首先是“火”,是有热度的,彼得对这一点很诚实。试验并不让人舒服,它很烫、会烧伤人,它不是你选择去经历的,它是火烧一般的。但它是一种试验,而试验就只是一时的,是有其目的的,是会让真理显明的。彼得在这里受圣灵感动所造的这个名词,已经让你生命中的苦难和试验显得不那么奇怪了。

火炼的试验指的是一种古代技术,今天的人也知道,是一种把金属放进火窑中冶炼的方法。在古代,一般会有一位冶炼师,他会挑选一些金属放在旺火的窑炉中,同时密切地关注这块金属,非常仔细地看着它,不让它在火中停留太短或太长时间。他很仔细地查看,确定看到有渣滓浮上表面时,就会把这块金属取出来,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把渣滓刮掉,再把金属放进窑炉中,继续冶炼,继续观看,通常要这样反复三四次,正如圣经中所说,“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诗12:6)你可能记得这一表达。直到冶炼师认为这块金属已经达到他想要炼的程度。一些作家这样写道:当他在里面看到他自己的倒影、自己的形象时,他意识到,提纯冶炼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亲爱的朋友,你现在看到,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试验,它就不奇怪了。不要以为奇怪。

第二,当信徒想到这些试验的作者是谁时,就不会把苦难当做奇怪的了。是神为他的子民造了一个窑炉,他亲自制作了这个炉,是特别为他子民定做的。《阿摩司书》中说,“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耶和华所降的吗?”(摩3:6)亲爱的信徒,试验最终是来自神的,是你的神。当苦难临到信徒时,他的反应应该是:是主。如此一来,试验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你在苦难中、在苦难背后,都应该看到神。

第三,苦难对于信徒而言不足为奇,因为这是神带领历代子民到达他那里的方式。以色列民在埃及受苦,被描述为是在一个苦难的窑炉中。《以赛亚书》48:10说:“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当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窑炉前制作砖瓦时,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色列就处于窑炉之中,神在一个苦难的炉中塑造她、改变她,为了给自己建造出一个荣耀的教会,好让他住在其中。这不正是摩西在燃烧的荆棘中看到的景象吗?荆棘虽在燃烧,却没有烧毁,神的使者从那荆棘之中向摩西说话,说神在那燃烧的荆棘中与他的子民同在。这就是教会之延续的奥秘,在这里得到了解释。这正是历世历代上帝子民的经历。在《诗篇》66:10中,诗人说:“神啊,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撒迦利亚书》13:9说:“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圣经中曾有一段非常形象的叙述,就是但以理三个朋友的经历。他们为了信仰原则不妥协,尼布甲尼撒王怒气填胸,将他们投进火窑中。王说,你们要应付我的火窑,有何神可以救人脱离我的火窑呢?这是对耶和华神多么大的挑战,但神却乐意显明,他就是那位从火窑中救拔他子民的神。

我们有时会进入这种火窑的环境中,可能是当我们受逼迫的时候,当我们被人带到掌权者面前,要我们弃绝我们的信仰,像这三个年轻人一样,那就是火窑的试验。是的,有些时候你好像是站在火窑的旁边,感觉到那热度却并不难受,但又有时候你好像被放到火窑的中心,痛苦不堪。司布真说,基督徒的整个生命,从归信的那刻开始,到我们最后一口气息,都是生活在一个火窑中,在那里,神试验我们,让各种火焰临到我们身上,为的是把我们改变成我们需要成为的样式。如果神历代的子民都经历这种试验,我们为什么还觉得它奇怪呢?

第四,如果我们认识自己有罪的本性和领受恩典之后余留的罪,我们就不应该也不会把试验看做是奇怪的。我们自己里面还有很多余留的罪,如果我们看到这一事实,那么火窑的试验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我们看到自己里面还有多少渣滓,多少可燃烧的物质存留在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就渐渐消失了。很多次在经历苦难的时候,上帝的子民都感受到,他们心里的罪浮上表面,是他们原来没有意识到还存在于心里的。这是非常让人不安的感受。正如怀特菲尔德所说的,苦难并不会产生渣滓,而是显明人里面的渣滓。主用苦难让渣滓浮上表面,好让他可以除去那渣滓,让罪离开他的子民,除去他们的不信以及其他的罪,让他们经历练后可以更闪耀地发光。这样的挣扎从我们归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就是罪和恩典之间的争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论断那些正处于深刻试验中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可能会看到他们的言语态度很不妥,为什么他们向神发怒呢?这的确是不对的。但我们应该更经常借着教导、劝勉和耐心,真正与这些苦难中的信徒为友,爱他们。正如耶稣在拉撒路坟边所做的,他以何等大的耐心对待马大和马利亚,他也纠正了她们的错误,但耶稣哭了。他与那些哀哭的人同哭。让我们祷告可以更谦卑地服侍那些在我们周围受苦的弟兄姊妹们。

第五,如果我们记得,基督已经提前警告过我们,说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充满损失和苦难的,那我们就不会把试验视为奇怪的了。基督在哪里承诺说跟随他的人会看到天色常蓝,花香常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太5:11)彼得写道:“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彼前4:13)如果试验正是我们的主所预言要发生的,你还会觉得它奇怪吗?

第六,我们不应该对火炼的试验感到奇怪,因为如果我们觉得它奇怪,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当我们悖逆地对待神在我们生命中所做的工时,抱怨会带来苦毒、怒气和公开的反叛。我们在约伯的生命中看到,他最初用很大的忍耐对待自己的苦难,是吧?但当炉中的温度上升,魔鬼使用他的朋友们持续烦扰他、试验他,约伯的软弱就显出来了,他开始觉得这一场试验很奇怪,他甚至诅咒自己出生的日子,他说了一些本不应说的话。这提醒我们,当我们开始觉得试验很奇怪的时候,开始说“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就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有哪些事物引诱我们生出这种觉得试验很奇怪的感受呢?首先,是一种世俗观念,一种属世的想法,让我们在受试验的时候生出自怜的情绪。这不正是亚萨在《诗篇》73篇所经历的吗?他环顾四周的世人,心中生出嫉妒,然后他说,“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他在做什么?他为恶人心怀不平。我们要与这种关于世人配得什么、我们配得什么的世俗观念争战,这是多么重要。第二,如果我们滋生出一种对神的不感恩,不感谢他赐予我们的祝福,以及每日赏赐我们的,我们就会看试验是奇怪的。第三,这来自于我们对神属性的不信任。以色列人在旷野发怨言,他们把一些本不属于神的动机和特点归于神。当我们灵里面出现类似刚硬的念头时,我们就需要祷告神,让他帮助我们认识他真正的属性,他父亲一般的性情,他的威严,他的爱,他的荣耀,他的智慧,所有这些都有益于我们度过试验。

第七,当我们想到神在试验中与他的子民同在时,我们就不会把试验看做是奇怪的了。“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43:2)主说得很清楚,在他子民所有的苦难中,他也在受苦,他救赎他们、托住他们,从古时就是这样。让我们再回到但以理三个朋友在火窑中的叙事,尼布甲尼撒向全世界做出的是怎样一种见证,这也是向所有时代做的见证:“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但3:29)万膝当跪拜,万口当承认,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尼布甲尼撒不得不承认神和他的圣子耶稣基督。这一位名称为以马内利的,他与你在万事上都同在,难道唯独不在你的试验中吗?救主恰恰是在他子民的试验中才与他们最亲近,他托住他们,帮助他们度过这些苦难。有时我们会唱诗歌“哦主让我跟随你”,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神应允你那样的祷告,正是借着带领你进入试验之中,而他在其中与你同行。我们能在最深的苦难中经历他。他分享这些苦难,他走过这样的路,他在那里。当他在你们当中时,这些试验难道是奇怪的吗?你难道不应该与保罗一同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5,38—39)在火窑中,有什么可以使你和你的主隔绝吗?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这样看:是基督承受了最坏的试验,在加略山上,当神的愤怒在他身上焚烧,完全倾倒在他身上时,他凭着他荣耀的顺服(他一生圣洁的积极顺服和上十字架的消极顺服)熄灭了那怒火。他与他子民的苦难同在,不是为他赢得功德的苦难,而是成圣的苦难。那些是他的苦难,他拥有这些苦难,这些不是你的苦难,它们背后刻着属于基督的名字,它们实在是基督的苦难。他在其中与你同行,你还觉得奇怪吗?

第八,我们不应以试验为奇怪,因为试验带给我们自由。让我们再一次思想火窑中三个年轻人的叙事。他们当时手脚都被捆绑了,被扔在火窑里。甚至连那些扔他们的人,都不能忍受火窑的热度,而被当场烧死了。但这几个被扔进窑中的人,他们不仅是安全的,被神保守、托住的,而且还有一样东西被烧掉了,不是他们的衣服,也不是他们的头发,因为神数过他们每根头发,他保守他的子民到每一个细节。那一样被烧掉的东西,就是用来捆绑他们的绳子,他们在火中自由行走。这多么奇妙!在被扔进火窑前,他们是被捆绑的,手脚不能动弹,但在火中时,他们却与主一同游行,有美好的团契。主使用火炼的窑来烧掉那些捆绑神子民的东西,可能不是绳子,而是对人的惧怕,这是多么真实的一捆绳子,会让我们失去活泼的见证。而在火窑中,我们从惧怕中被释放得自由了。有些信徒常受到爱这个世界的捆绑,这让我们不得自由。甚至还有对死亡的惧怕,可能是一种很大的恐惧感,但当主救我们脱离这捆绑时,我们可以对周围人讲出多么荣耀的见证啊!

第九,我们不应以试验为奇怪,因为最终的目的完全是与神对他子民的心意相一致的。《彼得前书》说到“被试验的金子”,这是神借着火炼的试验所愿达到、所设计的。要这样想,一场火炼的试验,最高的温度,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神要炼出金子来!你们就是主的金子,是他最宝贵的,是他眼中的瞳仁,他特别的宝藏,正如他称以色列人是他的珍宝一样。神这样称呼他的子民,并不以为耻。是的,他还用其他一些方式来预备他的子民进入荣耀,但他是用火来炼出金子。正如犁头可以试出地是否松软合用一样,园丁修剪的刀说明这树可以结出果子来。窑炉也是一样,它的出现意味着,神宝贵他的子民。

第十,我们不应看试验为奇怪,因为如果我们这样看,就不能做到《彼得前书》4:13说的,“要喜乐。”当你觉得试验很奇怪时,你不可能喜乐起来。但当那种奇怪感消失时,你会看到神在你生命中所做的。很奇妙、神秘的是,作为神的孩子,你心中会生发出一种东西,那是一个微弱的歌唱的声音,但它可以持续到永恒中,与那些同样经过试验的圣徒一起歌唱,他们也都是在窑炉中开始唱这歌的,一直唱到永永远远。我们是主的金子,他在炉中试验我们,是为了洁净我们。这试验只会带来忍耐,还有在苦难中的喜乐。基督是要把我们塑造成他自己的样式。正是在基督的苦难中,他从他受苦的百姓中得出一首诗歌,一种喜乐,是最终可以带进新天新地中,没有穷尽的。

亲爱的信徒,你的生命中能见证这些吗?可能试验之火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临到你,你就可以和大卫一样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你的生命会更以基督为焦点,会越来越这样,尽管过程中会有上上下下的波动。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这些的,我想要说,神子民所经历最糟糕的苦难,也强过这个世界能带给你的。如果你不悔改,会有另外一个火窑为你预备,那窑中的火不是为洁净,不是为归正,而是咒诅!对于反叛神的人来说,那火是不灭的。你要以神为你的避难所,他是你唯一的保护。
亲爱的朋友,我并没说我们要为火炼的试验祷告,而是我们应该在试验来临之前,就在恩典和确据中长进,我们应该预备好面对试验。我们应该用好清教徒的遗产和他们为试验这个主题所写的有益之言,以及整本圣经中所有圣徒的见证,来教导我们自己,不认为试验的窑炉是奇怪的。
“不要以为奇怪。”我想问问彼得,你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彼得会这样回答我:
“我生命中曾经有一次觉得火炼的试验是奇怪的,那一次我教训惨重。在我和其他使徒与主同行在世上时,主一直都在试图教导我明白,门徒的代价是什么,以及他必须受苦,而我们也要受苦,以及我们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这些教训当时听起来很神秘,我有一次甚至觉得太奇怪了,就责备主,我说,主啊,这不能发生在你身上。我在那一刻所做的,就是觉得试验太奇怪了,直到那一天。

那个晚上,当时我就站在一盆火跟前,在大祭司的院子里,一个女仆过来问我是否认识这位耶稣,问我是否属于他。那询问就像一束猛烈的火焰向我喷射过来,接着,又过来一个人,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然后还有一个,火从三个不同方向朝我猛射。那火烧进了我的灵魂里。我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可燃烧的物质,我开始咒诅、发誓、否认他,我重重地跌倒了。我要是听主的教导就好了。不要觉得试验很奇怪,不要以为奇怪,但在这一场试验中,有一样东西紧紧抓住我,那就是,在距离不远的地方,他,他正在最猛烈的火焰中,而他里面完全没有渣滓。他转身,看了我一眼,那双冶炼师才有的眼睛。他看着我,好像正看着一块被冶炼的材料。他看见了渣滓,但他并没有离弃我。用他的爱,用他的那个眼神,他撇去了那渣滓。

特别是还有另一盆火,在提比哩亚海边的那盆火边,他说,‘西门,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我知道他在寻找那个回音,对他的爱的回响。那在火焰中燃烧的神圣之爱,那火中有爱,而那爱,在寻找一个回音,在我心里和我的灵魂中。‘西门,约翰的儿子西门,你那里有爱了吗?你里面有爱,可以回应我的爱了吗?’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要告诉人们,不要以试验为奇怪,我需要告诉他们。每次当我们不那么觉得试验很奇怪的时候,就是我们在炉中看到爱的时候。是爱的火焰在那火炼的试验炉中,创造、塑造我。”
请允许我给火炼的试验再取一个名字:神给他子民的圣约之炉(covenant furnace)。它从古时就有。神说,我要使我的子民经过这炉,而三一神的爱会遮盖在我的选民之上。亲爱的朋友,当你下一次处于这炉中时,你要谨记这个名字:“神借着耶稣基督所赐的圣约之炉”,不要以为奇怪。那么,接下来发生的是,耶稣基督会从天上向你伸出手来,带你到炉前,说:“来,认识一下,圣约之炉。这是我的炉,我造了它,我看顾它,我正往里面查看。这个炉从来没有失败过,我用它无数次陶炼过我的子民,不会过久,不会过热。”

亲爱的神的孩子,认识一下这个圣约之炉,不要觉得它奇怪。你是不是更熟悉它了呢?司布真夫妇的卧室悬挂了一句话:“我在炉中拣选了你。”他们以这种方式谨记这炉,不以为奇怪。那是属天喜乐开始的地方,无法言喻的喜乐。就算我不明白试验的原因是什么,这炉仍是好的,因为神的旨意只有好的。

(作者为清教徒神学院新约及圣经神学教授。本文是他在为2013年美国密歇根州大溪城清教徒神学院论坛上的讲道。)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爱德蒙 P. 克罗尼

教会是人所相信的对象吗?使徒信经并没有宣告我们要像相信父上帝、耶稣基督和圣灵一样来相信教会。但我们的确相信圣而公之教会,而且教会本身就是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内容。

为何如此?因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教会是上帝的创造,不仅仅是人为的机构。它与众不同,甚至令人称奇。科幻小说中人人都喜欢的幻想情节,适用在教会身上甚是恰当:它的成员是星外来客,虽然他们并没有长着尖尖的耳朵。他们天上的家并不是另一个星球,而是上帝自己的天堂。社会学家发现教会相当令人困惑,这其实并不奇怪。就连基督徒描述教会也有很大难度。路德宣称,一位七岁的小姑娘知道什么是教会,但要解释这小姑娘所理解的,却需要千言万语来表达。教会与众不同,因为它是由重生之人组成的上帝的家,是属基督的聚会和基督的身体,是圣灵居住的所在。

我们可以怎样描述教会?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圣经中的比喻。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神的家,圣灵的殿。米内尔(Paul Minear)发现,新约圣经使用了不少于九十六个比喻和类比来描写教会。1一些比喻已经成为主要的比喻,塑造着人们对教会的理解。已经有人使用教会是基督身体的比喻,来倡导一种针对教会的圣礼观:就是教会本身已经变成一种圣礼,是道成肉身的延续。自由派人士使用同样的意象来否认基督的复活,他们宣告说,耶稣从死里复活,只是比喻性的复活,就是他借着他的身体,即教会,而复活。所以,如果脱离上下文,就连圣经上的比喻也可能会误导我们。没有一个画面能概括所有其他画面,也不能汇总圣经中所有非比喻性的陈述。2

尼西亚信经把教会的属性定义为“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威斯敏斯特信条使用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之间的对比。其他这样的分别还有:地方教会和普世教会,争战的教会和得胜的教会,作为组织的教会和作为有机体的教会。当罗马天主教控告改教家们分裂教会,面对教会标志这至关重要的问题时,改教家们提出圣言和圣礼(连同施行教会纪律惩戒)是基督真教会的标记。

为了避免因这许多种对教会的看法而产生的困惑,我们需要集中关注新约教会建立的根基,就是使徒所传的福音。基督徒当相信,并当向万民传讲福音——那使人以致得救的真理。他们也当活出福音,以致成圣。圣洁与真理一样,是圣灵工作的标记。而且这种相信、传讲和活出福音,是在群体之内发生的。在基督里的人彼此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体。属于上帝的群体有一种圣洁、属灵的秩序。它的构成并不像其他人为的组织,而是天上子民的聚居地,是一群天路客,朝着基督再来的日子前行。

从福音的角度来看教会,有助于我们看到圣经不同的描述是如何彼此配合的。教会是使徒性的,因它建立在使徒所传的福音之上,并且蒙召要完成基督赋予使徒的宣教使命。教会的圣洁,意味着生命和真理一样,都是基督教会的标记;基督徒在世上的表现,必须突出不凡,足以让人虽不情愿却不得不佩服,令人惊奇或感到威胁的敌意(彼前2:12;3:16;约15:18)。教会的合一要求它是一种新的群体,联结于共同的信仰和生命。教会大公的特征是出于这事实,就是教会是天上子民的聚居地;它不能效法把这堕落世界分隔开来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派系目标,因为教会是在基督里的新人类的开始。
教会属天的定义解释了它在时间之内(争战/得胜)和空间之内(地方/普世)存在而有的对比,也解释了从地上和天上两个角度观看的教会(有形/无形)。教会作为组织和有机体的区分,描述了教会应当如何既按照圣灵引发的热心,也按照圣灵颁布的秩序生活。

使徒性的教会

在新教宗教改革期间发展起来的关于教会标记的论述,集中在教会具有使徒性这一方面。真基督教会确凿的标记,就是传讲使徒的福音。耶稣挑选十二个人作他的使徒(路6:13;太10:2;可3:16)。他们蒙召与他在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作他的证人,见证他的言行。他们也奉他的名被差遣出去,首先去到加利利的城镇,然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去到撒玛利亚和地极(太10:5;28:19—20)。接待基督使徒的人就是接待他,拒绝他们的人,也是拒绝他(太10:40;参见约20:21—23)。
耶稣把认信的彼得立作他教会根基的磐石。连同其他门徒一道,彼得被赋予天国钥匙的权柄。《马太福音》16章中对钥匙权柄的广义描述,应用在了《马太福音》18章的做法之中。任何不愿顺服教会纪律惩戒的人,都要被“捆绑” ——由教会宣告像是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在天国的人群之外。耶稣把钥匙的权柄扩展到教会后来的处境当中,就是教会中的两三个人一同判断弟兄所犯的罪(太18:19)。钥匙的使用不可局限在十二使徒当中,而是一种由基督的教会拥有的权柄。3然而彼得和十一个人是带着特有的权柄拿着钥匙。上帝之家的根基,不是好像路基一样无限延续,而是一次立下,就永远立定。耶稣基督把这种权柄赋予那些起初为他作见证的人,奉他的名差遣他们出去,宣告他设立的进入国度的条件。对使徒的呼召,在一种程度上与犹太人律法中Saliah(信使)这种职分的功能相似。4 Saliah奉差派在一件具体事情上代表差遣他的人。使徒代表基督,奉他的名行事。接待他们的人就是接待基督,拒绝他们信息的人,要在审判日被定罪(太10:40)。然而基督并没有赋予使徒辩护律师的权柄,他们没有资格就福音的条件而进行谈判。他们带着的是基督的话,这信息和权柄是属于他的。确实,对他们权柄最有力的确认,也是对这权柄最严格的限制。接待他们的人就是接待基督,正如接待基督的人就是接待父一样(太10:40)。耶稣带来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信息,而是他从父领受的话(约7:16;8:26,38)。使徒必须传扬的,是这信息,而非别的。

教会是使徒性的,因为它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之上。保罗改了说法,但并没有改变意思。他讲到立下一个根基,就是耶稣基督。其他作教导的,可以用大理石和锻造的精金在那根基上建造,或者只用石膏板,但他们不能立下别的根基(林前3:11)。使徒的任务,就是在耶稣亲自立下的根基上建造。
使徒的职能是独特而不可重复的,他们领受的启示就是教会的意义和信息。保罗把他的权柄建立在那启示之上(弗2:20;3:2—7)。耶稣借着圣灵拣选他的使徒(徒1:2)。通过圣灵的帮助他们想起基督的话语和作为(约14:26;徒10:41);他们也是通过圣灵领受了那对复活基督的完全启示(约15:26—27;16:13—15)。

众使徒奠基式的权柄,得到了他们奉耶稣之名所行大能的印证。耶稣用这句话让一位女孩子活过来——“大利大,古米!”(“闺女,我吩咐你起来!”,可 5:41);彼得在向主祷告之后,命令一位已经死去的寡妇说:“大比大古米!”(“大比大,起来!”,徒 9:40)。伴随保罗在哥林多事奉的神迹、奇事、异能,是他使徒身份的凭据(林后12:12)。他不得不提醒因属灵恩赐而心生骄傲的哥林多教会,他们是通过他的事奉才领受了这些恩赐。神是“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来2:4),证实使徒对主话语的见证为真。

教会历世历代在全球传扬使徒所传的福音。教会所传的,既不是供奉在传统之中对福音的回忆,也不是一种切合后来世代的新福音,而是使徒所传的福音,这福音记载在新约圣经上帝默示的话语当中。保罗把他所领受的传给哥林多教会:“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 15:1—4)保罗提醒哥林多人,不要忘记他的信息,并下大功夫为他们记录下自己所传的福音。“他关注的,就是教会持守他用宣告的话所传的教训,并为这缘故把这话写下来并再三重复。” 5
保罗教导说,新约的使徒和先知是教会的根基,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启示,领受了福音的奥秘。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的,上帝“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弗3:5)。保罗带着如此信心写下这句话,期望众教会不仅读旧约圣经先知的书,而且也读他的信,他的信证实了先知的话(西 4:16;帖前5:27;参见启1:3)。6使徒的命令,与旧约圣经先知正典的权柄处于同一层面上;保罗的书信,可以与其他(旧约)圣经被归为同一类(彼后3:2)。7教会并不是使徒所传的上帝启示的源头(加1:6—9),新约圣经的启示是基督通过他圣灵工作的一部分。基督是在使徒的根基上建造自己的教会。基督通过使徒赐下的福音见证不再重复,他们写下的见证也不再修改。《启示录》这卷书的终极性质,同样适用于所有使徒所写的圣经(启22:18—19)。

初期教会承认使徒的权柄,这就使得它的见证连贯一致。教父们诉诸使徒统一的教导,使之与诺斯替主义许多不同的教导形成对照。在新约圣经本身,彼得和保罗书信之间的相似程度令人震惊。虽然彼得对耶稣非常熟悉,他所表述的却不是他个人的反思,而是使徒传统。他讲到基督的受苦,以及那接着要来的荣耀(彼前1:11;路24:44—49;徒17:2—3)。
在圣经权威这个问题上妥协,就是摧毁教会的使徒性根基。当人不再坚持圣经的完整性,新约圣经就被人认为是包含了许多矛盾的神学,然后基督教信仰就必须退而求次,根据教会历史加以定义了。妥协既是通过对圣经作删减,也是通过给圣经作加添而来。汉斯·昆观察到改教家们与罗马天主教神学之间的一个主要差别:在改教家们要求非此即彼的地方,天主教神学提出的却是此和彼。8对路德而言,得救是唯独因着信,唯独通过恩典,唯独依靠圣经的权威。在每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点上,特兰托公会议都加上了一个“和”字:信心和行为,恩典和功德,圣经和传统。

但在新约圣经出现之前,岂不是存在着一种使徒传统吗?教会是否继承了这两样?
初期教父为了证实正统教导的合法性,就诉诸主教和使徒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教会在2世纪与诺斯替异端争战时,有一种强烈的动机,要诉诸口传的见证。诺斯替主义者曲解圣经,为达到一己目的,编造出他们自己伪造的“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宣称这些具有使徒权威。正统信仰的教父,因此从地方教会层面使徒教导的延续性,找到支持他们自己的见证。在2世纪,一位像士每拿的波利卡普一样长寿的主教(他死于165年),就可以对使徒时代几乎记忆犹新,这种论证看起来特别具有说服力。但即使在当时,爱任纽仍然不得不列出多达十二位罗马主教,才能把时任主教伊留特鲁斯(Eleutherus)与使徒拉上关系。9很明显的是,主教继承的名单越长,要证明使徒传统没有受到玷污就越发困难,除非人还可以找到某种其他保证。爱任纽在按立之恩典——即赋予长老和主教某种真理——中找到了这保证。10后来,当异端信仰的主教出现,这种所宣告的有保证的权柄,就只落在罗马主教身上。借教皇而传承的使徒统绪之教义,使传统变成一种权柄的来源,但这误解了使徒的呼召。教会后来的主教,没有一位能满足使徒在选立马提亚时设立的要求(徒1:21—22)。没有教皇能宣告曾见过复活的主。汉·斯昆观察说:“作为复活的主直接的见证人和使者,众使徒不可能有继承人⋯⋯随着最后一位使徒去世,从进行起初奠基性事奉意义上而言的使徒职分——像第一批见证人和信使那样——也已经消失了。”11保罗说自己是末后的使徒,这并不是按照他所说的“不配得”这意思讲的,而是说他是外邦人的使徒,通过把万民呼召到主这里来,把整个救赎历史带到所预言的高潮。12新约圣经中上帝所默示的使徒见证,既是充分的,也是最终的。

众使徒奉差遣,既传福音,也对福音作教导。保罗是一位立根基的宣教士,并且深知自己作外邦人使徒的呼召。他去到罗马帝国最西端,为后来建造的人立下根基(林前3:10;罗15:20—21)。其他宣教士被称作传福音的,有时也被称为使徒,指的是“奉差遣”传福音的人,但这些人并不同享保罗和十二使徒的使徒权柄。13
路加在《使徒行传》中特别说明了使徒的根基性角色。他凸显了拣选马提亚,让十二使徒这人数得以完整这件事(徒1:26),他描绘了教会成立时使徒带领的角色(如徒2:42),然而他也使用使徒这术语来描写宣教士(徒14:14)。保罗也是如此,他不仅从狭义上使用“使徒”一词(加1:1,17;罗1:1;11:13;林前15:9;弗2:20;3:5;提前2:7)14,也按更广义的意思用它来指与他同工的宣教士(罗16:7),以及众教会的使者(林后8:23;腓2:25)。他们是他的同工,在他栽种的地方浇灌,在他作工头立下根基的地方建造(林前3:5—15)。
教会是使徒性的,因为它建立在使徒教导的根基之上,并且它受命要完成大使命。福音是交给人保管的真理,但不是为安全缘故包裹起来的真理。虽然宗教改革重新把握住了保罗的神学,但一些人却把他的宣教异象搁置一旁,相信使徒已经完成了这份工作。在18世纪,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的同事对他前往印度宣教的呼召持有异议。众使徒岂不是已经到达了全世界吗(罗10:18;林前4:9;西1:6)?克理提醒反对他的人,耶稣应许要与教会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太28:20)。主显然期望教会的宣教使命应当继续。15

有一种对使徒使命截然相反的误解,宣称教会并没有一种宣教使命,而是存在于宣教使命当中。强调教会的宣教使命,这是不可能有错的;问题在于有人否认教会是作为上帝选民而存在,从世界分别出来。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标志有一种讽刺意味,这标志是一座背负着十字架的挪亚方舟的图像。很难找到有什么比这画面更强有力地表明得救的人与世人之间的分别。然而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恰恰是拒绝了这种分别。它强调,按它“作仆人的教会”这一神学理论,全世界都要得救,教会和世界之间唯一的分别,在于教会知道世界是得救的。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领袖讥讽福音派神学,说它表明的是一条救生艇,只有幸运的少数几个人,在淹死罪人的洪水之上飘浮。没有使徒所传的福音,就不可能有使徒的使命,这福音显明上帝的忿怒,也显明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拯救人的义(罗1:18—32)。

教会的合一

基督要求他的教会要有怎样的合一?
我们围成一圈拍掌歌唱:“福哉爱主圣徒,彼此以爱结连。”但这结连是怎样的?它当然是无形的,我们也喜欢它是无形的,而且越无形越好。要不是这联系是无形的,我们可能就要觉得,对于我们当中出现的那些分裂,我们要采取行动。因为它是无形的,我们倒是几乎可以为这些分裂自豪了。它们岂不是表现出一种健康多样的基督教表达形式吗?因为没有什么能摧毁基督真教会的灵里合一,我们可能就会说,我们的不合一不可能太严重;无论如何,不合一也要比一种机构化的超级教会要强啊。我们不希望这种结连用教会手铐的形式捆绑人。
但世上既有手铐也有握手。如果基督没有把他的教会“转手”交给一位彼得的继承者,或者交给天主教宣称为有福的官僚机构,那么他是否没有留下一句话,告诉她在世上如何过集体的生活呢?
福音派人士不能再回避这问题。我们被驱使不得不思考,不仅思考主呼召我们一起做(do)什么,也要思考他呼召我们一起作为(be)什么。
耶稣基督在他使徒见证的根基上建造一个教会。属上帝的新人的合一,是保罗向外邦人宣告的好消息的一部分。以色列的弥赛亚,世人的救主,已经用他的十字架拆毁了隔断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墙。从前远离以色列之上帝的人,已经因信基督,被带来与上帝亲近。使徒保罗为了建立基督用他身体成就的合一,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弗2:11—22)。他宣告外邦信徒是属基督的,是真受割礼的(腓3:3)。

使上帝的百姓产生合一的,是他们与上帝的联合。保罗的恳求情词迫切: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4:3—6)。
保罗这里的用词,比“竭力”这个翻译表明的意思更强烈。实际上它的意思,是我们全然委身于上帝他自己的合一 。我们要合一,因为我们是服事同一位上帝。如果我们服事许多神 —— 生育女神伊西斯,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得墨忒耳 ——那么我们可以形成不同的门道,因为有“许多的神,许多的主”。但我们服事的是一位真神,他也是属他的这家的天父(弗3:14)。因回应他的慈爱而生的爱,要把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正如他的爱肯定要把我们吸引到作为这爱源头的他那里。如果有任何人宣称爱上帝,却不爱他的弟兄,他就是说谎的、自欺的(约一4:20)。没有人敢不与他的弟兄和好,就来到上帝面前敬拜;让他把礼物留在祭坛前,先去找他的弟兄和好(太5:24)。
正如教会与父合一,同样它在主耶稣里也是一体,主耶稣是把属他的人收聚成一群的那一位牧者(约10:16;弗4:5)。这就是保罗面对在哥林多开始形成的宗派主义时申辩的理由。一些人宣称自己是“属保罗的”,一些人是“属亚波罗的”,一些人是“属矶法的”,一些人对其他人不屑一顾,说自己是“属基督的”。没有人比保罗更看重他自己的呼召和上帝赐给他的启示,他甚至讲到福音是“我的福音”。但他并不像我们可能会想象的那样,表扬那些跟从他自己的人,也没有说“你们跟从我很好,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才有给外邦人的全备福音,”而是责备那些使用他名字的人:“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林前1:13)对保罗而言,不仅基督的身体是教会的一个象征,而且,与基督代表性的联合就是教会得救的所在。保罗说:“但如今他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西1:22)教会联于基督在十字架上献出的身体,如果一些哥林多人要“属保罗”,那么保罗的身体就非要为他们献上不可了。

洗礼是与基督联合的一个标志。洗礼是赋予人新名字的仪式,是一个洁净的记号,那给人起的名就是基督的名。我们不属保罗、亚波罗、彼得、路德、加尔文或卫斯理;我们是基督徒,有主基督的名作我们的名。肯定的是,保罗承认那把基督徒与异端分子分别开来的分裂,但他不承认有把基督徒彼此分隔开来的分裂(林前11:18—19)。
主餐和洗礼一样,宣告基督教会的合一,我们是一个身体,因为我们分享同一个饼(林前10:17)。这圣礼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我们在死上与被钉十架的基督联合这美好的象征。
基督徒与基督生命的联合也要求我们信徒之间的合一。耶稣祈求所有相信的人“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约 17:21)。耶稣要求相信的人合一,不仅是彼此合一,还有与他和父合一,好叫世人可以相信。
除了一父一主,保罗还加上一个圣灵(弗4:4)。教会要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因为是通过圣灵,教会才与基督联合,与父联合。有一种极大的误解,会废除所有我们学过关于教会在父与子里合一的教训,就是对圣灵作“灵意化”,甚至“汽化”(vaporizing)处理。我们可能认为圣灵所赐的联络并非实在。我们很敬虔地认同任何形式的在基督里的合一,只要这合一完全是“属灵的”就行。但其实这是极其属世的想法。圣灵创造主,是那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创造中使万物成形的主。基督的复活是靠圣灵的大能,那是我们复活盼望的属灵身体,是实实在在的身体,与之相比,我们目前的肉体看起来确实就是沉重负累的尘土。圣灵的工作是赐下实存,是实际地让存有成形。圣灵是凭据,表明那预先赐下的最终救赎是实实在在的(弗1:11,13—14)。圣灵里的交通,不仅仅是感受到一种友情,它是在圣灵面前彼此分享,分享圣灵的恩赐。那些同有圣灵的人有一样的心思,在基督的爱里合一(腓2:1—2)。充满怜悯的团契也包括在物质祝福方面有团契;有同一生命的人,要分享每日的饮食和衣服。新约圣经中的“相交”这个词,经常指的是这种分享(徒2:42;罗15:26;林后8:4;来13:16)。圣灵的合一必须要像握手或一杯水那样实实在在。

圣灵的恩赐确有不同,但它们从来不会造成分裂,因它们使教会能作为一个有机体,就是作为基督的身体,发挥功用。属灵恩赐的“分别”(diairesis,林前12:4,11)与属肉体的“分门结党”(hairesis,林前11:19)完全相反。眼需要脚,耳需要手。有机的合一要求功能具有多样性(林前12章)。那些作“鼻子”的基督徒,可能会受到试探,以为彼此结交就是为了嗅出会众中其他人属世界的味道。但在属灵恩赐方面,基督徒往往最需要那些与他们最不一样的人。追求圣灵所赐的合一,意味着欣赏属灵恩赐的多样性并互相学习 —— 共同成长,直到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除了我们各有不同的恩赐之外,还有一些美德或属灵的果子,在我们被改变并与基督相像的过程中,使我们彼此相像。这些圣灵所结的果子保守着合一,就是谦虚、温柔、忍耐,以及最要紧的——爱(加5:22;弗4:2;林前13章)。
保罗谴责哥林多教会那缺乏爱的结党精神,这同样的精神已经贯穿教会历史,打破了基督身体的合一。在某一宗派的相交中,基督徒享受某种团契,但这种团契不向其他宗派的基督徒开放。人努力要克服分裂,因此成立一家新的、不分开的教会,这却只不过重复了哥林多教会“属基督”那一党人的错误而已,因为这创造了另一个宗派。追溯出一条合法的继承谱线,把每一种分党的成员揭露出来并赶出教会,这种做法也不能胜过分裂。一群会众可能切断与某个具体宗派的团契相交,因此犯错,但这错误并不能阻止这分裂的群体当时或最终要显出真教会的标记。如果导致分裂的错在双方,以上这一点就更明显了。然而,在每一种处境中,寻求医治的命令依然生效,而且这医治必须始于悔改和在信心和爱心中的更新。

正如教会具有使徒性这一教义必须明显体现在教会的教导当中,同样,教会的合一也必须彰显在它的团契之中。虽然没有一家教会的教导是完全的,我们却必须分辨一些教会在教义上有欠缺,而一些教会却是离道叛教,已经弃绝了使徒“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1:13—14)。在教会合一方面,这种分辨同样迫切。在宗教改革期间,改教家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就是他们不再与罗马的教皇有真正的属灵相交。那么,改教家们因此就在基督教会的团契之外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分析了真教会的标志,我们要在第八章来看这问题。
那与耶稣基督联合,在圣灵里合一,持守使徒所传纯全的福音并在真道上合一的教会,也必须在地上作属上帝的圣洁子民,成长得越来越像基督,超越属世的分裂,成为在基督里的新人类的开始。

[本文译自作者所著《教会》( The Church, InterVarsity Press, 1995)第6章。
限于篇幅对个别注释有删节]

1 Paul S. Minear, Images of the Church in the New Testament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1960).
2 威斯敏斯特信条很有智慧地使用恰当的圣经例子,丰富了对作为有形和无形教会的直接描述。关于使用例子描述教会这个问题,请见E.P.Clowney,‘Interpreting the Biblical Models of the Church’, in D.A.Carson, e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hurch: Text and Context (Exeter: Paternoster Press,1984), pp.64—109。
3 见 Herman Ridderbos, The Coming of the Kingdom, tran. H. de Jongste (Philadelphia:Presbyterian & Reformed,1962), pp. 363—365。
4 见 Karl Heinrich Rengstorf, art. ‘apostolos’,TDNT I, pp. 414—420;Schmithals, op. cit., pp. 103—110。Schmithals强烈反对犹太人设立的Saliah可以作为使徒职分这概念的原型。
5 Herman Ridderbos, Redemptive History and the New Testament Scriptures (Presbyterian & Reformed,1988).p.22. 引用的圣经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5:2。他支持这种翻译和解释。
6 在《约翰福音》中,“记着说”这短语是用来讲到约翰写的福音书,也指经常被引用的旧约圣经经文(约20:30—31;见2:17;6:31,45;10:34;12:14;15:25)。
7 Ridderbos,op. cit., p.23.
8 汉斯·昆, op. cit., p.281。
9 爱任纽,《驳异端》III. Iii.3, Eric G. Jay引用,The Church: Its Changing Image Through Twenty Centuries (Atlanta: John Knox Press,1980), p.45。
10 Jay, ibid., p.48;爱任纽,《驳异端》 IV. xxvi.21。
11 汉斯·昆,op. cit., p.355。
12 Peter R. Jones, ‘1 Corinthians 15:8: Paul the Last Apostle ’Tyndale Bulletin, 36, 1985, pp.3-34.
13 Rudolf Schnackenburg, ‘Apostles Before and During Paul’s Time ’, in W. Ward Gasque and Ralph P. Martin, eds., Apostolic History and Gospel (Exeter: Paternoster Press,1970), pp. 287—303.
14 保罗指他曾“见过我们的主耶稣”(林前9:1),看来他在这段经文中讲的是起根基作用的使徒职分,这种解释得到9:5的支持,在那里“其余的使徒”是与主的弟兄和矶法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一开始就在耶稣身边那群人的成员。
15 威廉·克理,An 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 (1792, London: Baptist Mission Society, 1942), reprinted in Faithful Witness: The Life and Mission of William Carey (Birmingham, AL: New Hope Press, 1991); Leicester: Inter-Varsity Pres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