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岩石 / Simon

A winter’s day
In a deep and dark December
I am alone
Gazing from my window to the streets below
On a freshly fallen silent shroud of snow
I am a rock, I am an island
某个冬日
在一个深沉而阴暗的十二月天
我独自一人
从窗内俯视下面
那笼罩在一场无声落下的初雪中的街道
我是一块岩石,我是一座岛屿
I’ve built walls
A fortress deep and mighty
That none may penetrate
I have no need of friendship; friendship causes pain
It’s laughter and it’s loving I disdain
I am a rock, I am an island
我建造了一面面墙
筑起一座深邃坚固的城堡
没有人可以侵入
我不需要友情,友情只会带来痛苦
欢笑与爱让我轻蔑
我是一块岩石,我是一座岛屿
Don’t talk of love
But I’ve heard the words before
It’s sleeping in my memory
I won’t disturb the slumber of feelings that have died
If I never loved I never would have cried
I am a rock, I am an island
别跟我谈论爱情
不过我倒是听过那些话语
它们沉睡于我的记忆里
我不要惊扰那已逝情感的安息
本来,我若不曾爱过,就不会哭泣
我是一块岩石,我是一座岛屿
I have my books
And my poetry to protect me
I am shielded in my armor
Hiding in my room, safe within my womb
I touch no one and no one touches me
I am a rock, I am an island
我有我的书
还有我的诗保护我
有盔甲罩着我,
我躲在房间内,安全地藏在我的窝里
我不接触人,人也不接触我
我是一块岩石,我是一座岛屿
And a rock feels no pain
And an island never cries
岩石感受不到痛苦
岛屿永不会哭泣

 

 

田园之恋——由《路得记》想象而来/ 唐佑之

序言

我怀念故乡的田园。在那里,泥土是芳馨的。每当晚春的薰风掀起,浓郁的麦香随着飘拂,令人陶然欲醉。大平原干爽的气候,常鼓舞人奕奕的精神。在田陌上站立,遥望高山白云,会感到心胸辽阔,眼界远大;这种崇高的感觉确实给予生活无限的力量。

我更怀念家园的人物。他们长久被拥在自然的怀抱里,就拥有许多、许多。他们的一切都充满着纯仆、敦厚与诚挚。物欲很难占有他们的心,他们从辛勤所获得的,就满足地享用了。他们的举止像心地一样率真,言谈都是一些生活的情趣。从田园传出的恋情也是那么高洁与纯真!

读路得记,这些田园的景色与人物又活泼地呈现在眼前。你不会觉得时间在那么遥远的古老,地点在中东死海左畔的伯利恒。那些人就是我们的乡亲,我们与他们一起欢笑与感叹。我们会急切地观察波阿斯与路得恋情的发展,默念耶和华大能的恩手奇妙地促成这事,信心的感受就加深了。

本书经文的原意需要忠实地研究,属灵的涵义也该细心地思考。但是 “ 想象 ” 会帮助我们有更真切的体验,虽然想象有时会离开正题。可能这是 “ 路得记 ” 作者的希冀,要读者将这田园诗加以品赏,彻底发掘其中的真理。

在郊野

暮春的黄昏在花香中徘徊着,天日逐渐地延长,似乎尽力将暮色推开,不容它侵入大地。西天那抹彩云已经失去原去原来的艳丽,由玫红变成浅紫,现在又转为灰色了。这就是变幻中的人生吗?

她落寞地站在晚风的吹拂中,心里也浮起一层层阴影的薄暮。往事如云,过去好似完全在梦幻里。她跌入回忆的深渊中……

同样在暮春的黄昏,她看见丈夫垂头丧气地走过来,已经料到再度的失望。他那失神与无情的眼光,向她无助地一瞥,静静地走开了。

“ 没有什么结果吗? ” 她简直多此
“ 还会有什么?全城的人都已经六神无主了!其实不只是伯利恒,其他乡镇也全都没有收成。天实在太旱了,旱得太久。耶和华没有怜悯,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 他不禁自怜起来。
“ 这么多年来以色列人远离神,是我们罪有应得的。连伯利恒这鱼米之乡都没有粮食,唉,多么惨重的荒年! ” 她慨叹着。
“ 到摩押地去!听说那边的粮食多些。” 他突然坚决地说。
“ 摩押?外邦的地方!那怎么能去呢?你不怕,我怕。我们不能这样去,还是再等等看吧!或许神仍怜悯我们。” 她有点抗议的口吻。
“ 其实我也不想去,但是不去怎么办呢?我总得顾到这两个孩子,他们正是年少发育的时期,总不能叫他们挨饿……今天晚上我们快整理行装,早一点启程吧! ” 他的语气更加坚决了。

就这样,全家就糊里糊涂来到摩押。

在异乡,生活在适应中逐渐就安定了。入乡是不是也必须随俗呢?信仰与风俗 没有冲突吗?但是 “ 适者生存 ” 不仅是自然的现象,也该是社会的情况。父母在矛盾中无法取舍,但是生活严峻的现实是必须面对的,孩子们的适应却那么简单与快速,他们可以彻底地同化了。

十年,到底不是一个简短的时间。儿子成长了,他们英俊硕长的体态更引起父母无限的骄傲。他们醉心在摩押的社交中,接着与摩押的少女恋爱起来。以后兄弟俩都先后结婚了。这似乎是个幸福的家庭。

幸福?可能只是外表的,内心的矛盾并没有除去,信仰日渐淡漠了,但内疚却越来越深。不安的情绪似乎更加浓厚,一直到那天,老伴撒手而去,不多久,两个儿子也相继英年早逝。一连串的伤痛,流不尽的眼泪,无数的哀怨笼罩在这个丧亡的家……

“ 妈! ” 她好似听见从遥远地方传来的呼喊,突然从梦幻中警觉。睁眼看看,哪有这些往昔的烟云?四周已一片漆黑,空气中却有侵入的料峭。她感到肩上有一双手柔和地轻抚着。是儿妇路得,她似乎不想拂去婆婆的梦情:“ 妈!天黑了,还是进屋子去吧!我们已经煮好晚餐了。” 于是婆媳无言地走向厨房。

在厨房里,灯光并不明亮,她们的眼光更加黯淡。许久了,她们不再有昔日的欢笑。婆婆的慈祥与开明使这两个少妇压抑着青春的情怀,柔顺地陪伴婆婆过着低潮的生活。今晚似乎更加阴郁,大家都保持着忧苦的缄默,谁还会有什么食欲呢?

“妈,您今晚吃得那么少。”俄珥巴说。
“唔……不太有胃口。” 拿俄米坦白承认。
“妈!您没有什么不适吧? ” 路得看着婆婆,关心地问说。
“没有什么!只是心情不好……你们看见今天下午有几个人在街上谈论。他们说到伯利恒的近况,那边的情形很好,今年特别丰收。耶和华还是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给他们。所以我想回去……” 拿俄米说得兴奋起来。
“妈!我们也去,跟您一起去! ” 两个儿媳妇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好是好,但也不那么简单。我们还得多考虑考虑……” 她突然又变得消沉起来。

那晚,她在床上一直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无限的思潮在她心头起伏翻腾。“ 如果他还在该有多好……” 她喃喃自语。现在许多的心事该向谁来说?这两个儿妇究竟是外邦人,她们是不会了解的。何况本族人憎厌摩押人,她们怎么跟她回去呢?她们到底年轻,在犹大再嫁是不可能的了,谁愿意娶呢?单独一人回去,又舍不得她们,更不忍她们再受异教迷信所薰陶。她好似在荒野的叉路上,左右观望,却看不见确定的方向,前途茫茫,走不尽的旷野路。在迷惘中,她又依稀看到伯利恒田野麦浪的澎湃,听见陌间农人收割的欢呼声……

四月的骄阳熏炙着土 黄的平原,一望无际,使眼界延伸至远处的山阜。南方碧绿的田野似乎被奚落在巨石耸立的阴影里。三个女人喘息地坐在路旁的石头上,相对静默了许久。

“我看你们就送我到这里为止吧……再下去就越走越远。” 拿俄米一边说,一边挥去脸上的汗珠。她说着话,脸却朝向前面的那条路,好似避免触及两个儿妇的眼神。
“妈,不!我们不是说好要跟着您回去吗? ” 俄珥巴激动地说。
“妈,我们已经带着所有的行李……何况,我们也不能让您只身回乡的。” 路得带着一脸诧异。
她沉默了。她深情地望着她俩,眼泪不住地沿着面颊流下来。突然,她以坚定的口吻对她们说:
“你们要理智一点,还是回娘家去吧!你们跟着我还会有什么前途?守寡还没有守够吗?我已经老了,但是你们还年轻。到犹大去再嫁简直没有可能,我又怎么忍心看着你们受苦一辈子呢?有这样的必要吗? ” 接着她幽幽地说下去:“ 耶和华必定恩待你们,因为你们在家中一直守着妇道,爱丈夫,侍婆婆。在邻居面前,我很有面子,你们的贤惠实在很难得。我现在祝福你们,求神赐给你们好的归宿。再嫁之后不要忘记我就好了。”

路得禁不住痛哭起来,婆媳三人都哭成一团。俄珥巴啜咽着说:“ 不是我们好,是您待我们太好了,在我们自己的亲族中,哪里找得着呢?犹大人最好,我喜欢这种高尚的道德。婆婆,您不要走!我们无论如何要奉养您,您一定要与我们在一起。留下吧……”

路得深深地叹息说:“ 婆婆,我喜欢您的祝福,却不要您的愿望。我再也不会嫁给摩押的男子。几年来,我已深切体会你们信仰的崇高与真实。唉!家中连续发生这样的变故,若不是您那种信心带来的坚强,我们怎么还活得下去呢?您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您要回去是对的。在那边,您与同族人一起敬拜耶和华,您的信心一定会更坚强。我也希望拥有这份信心的力量。”

“你们不是一直叫我妈妈吗?怎么现在叫起婆婆呢? ” 拿俄米凄然地带着些微笑容,似乎竭力想冲淡那份哀愁。
“我们是您的媳妇,永远要做您的媳妇! ”俄珥巴立刻说。
“婆婆!您永远是我们的妈妈! ” 路得也抢着说。
“叫我妈妈吧!不要再叫我婆婆了。我只希望女儿有好的归宿,却不愿意有其他的儿子娶嫂子来留兄长的名分。事实上,这也是绝不可能的。我已经是一个老寡妇,既没有再婚的可能,更没有生育的能力。如果都有,今夜即刻怀孕,难道你们还能等他们长大再嫁吗?孩子们,不要再固执了。你们这份情意我永远不会忘的……回去吧!再……见……! ”
“我们不走,除非您带我们回去! ” 俄珥巴说。
“女儿呀!不要这样,我心里实在舍不得你们,但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走。我已经多年远离神,耶和华也曾伸手打击我,我只有留下你们,你们还是让我走吧! ” 拿俄米几乎带着央求的口吻。

许久,轻风伴着她们的低泣。在艳阳下,她们的汗水与泪水交织在一起。拿俄米轻柔地擦揩她们的脸庞,又轻柔吻着她们的面颊。然后坚定地站起来,脱开她们要走了。那时,俄珥巴即刻再用力拥抱她,与她吻别,哭着离去。

两人默默地望着俄珥巴的背影,阳光把她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再慢慢地缩小,随风而逝、远去了。拿俄米转向路得说:“ 你嫂子去了,回到她的娘家,回到她的本国,回到她的神那里,你呢?迟早总要分别的。”

路得抬起头来,眼眶里有转动的泪水。她呜咽起来,说不出话来,拿俄米低下头来,轻抚她的秀发,不住地吻着,时间好像停在永恒之中。

半晌,路得凝望着向北的一方,泪珠在她面颊好似亮晶的珍珠,正闪烁发光。在她美丽的脸庞出现一层兴奋的红晕,好似雨后的彩虹。她坚定地说:“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您。您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您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您的国就是我的国,您的神就是我的神;您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您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

这是多么坚决的意志,多么明智的决择,多么果敢的冒险,多么毅然的精神!这是无限的爱的光辉!

又是傍晚时分,凉风摇曳着麦田金黄色的禾稼。这样丰硕的景色却填不满她空乏的心灵。拿俄米经不起这几天旅行的劳顿,身心早已疲乏不堪。路得陪伴着她,却无法分担她的那份内疚,那份落寞。她似乎越来越沉默了,完全沈浸在过往的回忆中。时间的倒转使她更脱离了现实,她仿佛看到丈夫兴奋地从田间的阡陌走出来,带着丰收时节特有的欢乐;她似乎听见帮工的喊叫声,夹杂着孩童们的欢笑……不是吗?玛伦与基连两个孩子奔过来了,双手捧着大堆的麦穗,涨红着脸,煞有介事地帮起忙来,多么有趣的情景!她带着笑声责备他们,他们一起冲过来,把她推倒在麦堆上。她真的坐了下来,但是这一幕幕都如梦幻似地消失了,在她面前的仍是麦田,衬在背后的是大块白云,蔚蓝的天空渐渐深沉了!

“妈!怎么啦?太累了吧,还是稍微歇一歇。” 路得扶着她,低头问道。
“没有什么,的确有点累。白天长多了,现在还没有天黑……” 拿俄米勉强装出微笑的样子。
“看来,离村子很近了。” 路得一边说,一边留心观察婆婆的神情。
“可不是吗? ” 拿俄米说着,就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浮尘。“ 我们快些走,趁着还未天黑,得快赶进村里面。” 她望着炊烟在远处飘动着。

读者,你能想像她们的心情吗?拿俄米这时的感受真是近乡情怯,说不出的那种复杂情绪。路得呢?她内心也不免有些紧张,不知犹大人对她到底会有什么态度。如果不友善呢?难道她就赌气跑回去吗?当她们走近目的地的时候,希望不是快要实现了吗?为什么心情反倒起伏不定呢?

当她们出现在伯利恒门边的井旁时,许多妇女都难免投以陌生与惊奇的眼光。这两个寡居装扮的妇女,从年龄判断大概是婆媳吧!傍晚通常也正是妇女们打水的时刻,水井周围更是她们的天下。她们道长说短,仍掩不住她们因丰收而有的欢乐。

“看来她们是本地人,但是从哪里来的呢? ”
“那年轻的不太像,她恐怕是外地人。”
“阿婆,那个年纪大的大概跟您差不多岁数,如果她是本地人,您一定会认识的。”
“是啊,真是面熟,但说不出是谁……”
“像不像拿俄米?她走了好多年了。”
“拿俄米?拿俄米?!拿俄米! ”
“会是她吗?她一向很健壮,很乐观的样子,但这女人又老又瘦又黑,而且面目很憔悴。这是拿俄米吗? ”

大家一时都喧嚷起来,一拥而上,走向拿俄米。“ 这是拿俄米吗? ”

拿俄米看着她们的惊奇、热烈、同情以及冷漠、轻蔑的眼光,她几乎要哭出来了。

“ 不要叫我拿俄米,我哪里还有甜美的生活呢?我的名字与我的遭遇完全相反……要叫我玛拉,我实在苦透了! ” 她喃喃地说:“ 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只有神有能力,我在一切事上已经无能为力了。我曾满满地出去,当我们举家南迁时,并没有到真正缺乏的境地。现在你们都比我好,比我丰富。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于我。”

大家都默然了。当她们正享受神的丰富时,怎么会了解这个家庭的贫乏?其实耶和华并没有降祸给拿俄米,而是她自己舍弃了神的福份。她回来得已经很迟了?但是还不算太迟,现在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五旬节快要到了。

在田间

清晨的时光好似一直停滞著,毫无些微移动。她老早就起身了,不知做什么才好。一夜胡乱的梦境,又辗转在床榻,陷入半失眠的状态,全身感到特别疲倦。还乡应该是安乐的,但对她另有一番焦虑与哀愁。她睁著眼看见窗外鱼白的黎明,又瞥见朝阳逐渐从山边穿出来,然而她的生命中还会有曙光吗?她不禁感叹起来。她闭起眼在想象,当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人们都兴奋地忙著准备晨具、牲口、食物、饮料,要赶往田间去收割时,她与路得呢?只是一片空白,哪里分享得到那一份欢欣呢?

“ 妈!您昨夜睡得好吗? ” 路得走过来问她。
“ 还好。或许太累了些。可能换了地方……总是差一点。我不认老都不行了,哪里比得上你们年轻人。” 拿俄米苦笑说。

路得沉默起来,昨夜她也曾失眠,深陷在很多的回忆中。童稚的欢乐,少女的绮丽,少妇的丰满,最后一袭丧服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前途?与婆婆相依为命,守一辈子寡,在人们悲悯的眼光下获取一些周济。但这是出於自己的抉择。这些日子的悲哀使她成长了不少,凄惨的遭遇似乎剥除她一切的理想。她需要真实的信仰,来点燃她生命的火花……

“ 妈,让我到田间去拾取麦穗吧! ” 路得央求着婆婆。
“ 好是好,但我与你一起去吧! ” 拿俄米不愿说出她的顾虑。她恐怕路得一去,那些工人会叱吓她,因为她是外邦人,尤其是摩押人。
“ 但是妈,我不想您去,弯著腰捡麦穗很容易累……何况您还没有休息过来,总得歇几天才好。” 路得设法阻止她,又接着说:
“ 我自己会小心,尽量避免与人相争。谁对我客气,我会求他的情,跟在他身后捡。妈,您放心好了! ”
“ 好吧!女儿啊,你尽管去! ” 拿俄米终于拗不过路得的固执。

她望着路得迅速消失的背影,眼睛又忍不住湿润起来。

这是十分睛朗的日子,阳光热烈地照耀大地,南风吹得人熏熏欲醉。天空一片蔚蓝,伴着金黄色的禾田,到处都是欢笑,呼喊以及刈割的声音。在这伯利恒城外的郊野,充满了麦穗的芳馨。

波阿斯兴奋地来到田间,他一早就从伯利恒城外内赶来了,心中不住盘算着这次收获的数量,充溢着欢乐的感恩,感谢耶和华的宏恩。他望过去,看到那小撮的工人,立即大声说:“ 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

“ 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 他们也立刻应和着,露出会心的的微笑。这个中年地主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对待工人宽仁厚道,可见他确有好的灵性与品德,所以那么受人爱戴。

这样大声欢乐的招呼,互道祝福的话,对拾穗女路得不能说没有清新的感觉。她抬起头来望向这个壮汉,从他身上看到一份成熟的老练。

波阿斯很快地在田间巡行了一遍,不时伸手帮忙,指挥工人们刈割与搬运忙个不息,一面挥汗,一面作事,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经过一番忙碌以后,他才坐下来休息,与监工谈论,将工作分配的事再交代一下,他的眼光注意着工人,也看见几个拾穗的妇人与孩童,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正是他可以助人的时机。

“ 那是谁家的女子? ” 他突然指着那穿着宽大黑色衣服的女人。
“ 是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回来的。”监工立刻回答说。
“ 哦,我也听说了,拿俄米还是我的亲戚呢!这家人也真不幸,这么多年都没有他们的消息,但是现在总算回来了。” 他不禁注视一下路得,看见她美丽的脸庞上浮现出倦容。
“ 她说:‘ 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 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就一直在这里。” 监工生怕波阿斯不喜欢这摩押女子在田间,战兢地寻索主人的神情。

波阿斯只微笑着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路得弯著腰很久,感到有些疲倦了。她直起腰来,突然发现那个主人正站在她面前。她一时感到十分局促,一阵红晕也飞上双颊,立即就低下头来,本能地挥着汗,似乎在掩饰自己的不安。

“ 女儿啊,听我说……” 一个洪亮却温和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她只得恭敬地抬起头来。
“ 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起……” 多么肯定的语气,多少善意的保证,何等中肯的忠告,路得不由频频点着头。
“ 我的仆人在哪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 他继续说着,同情的语意似乎更浓更深。这些话好似早晨的露水,润泽她久已枯萎的心瓣,如花朵般复苏。她忍着眼泪,俯伏在地叩拜,半晌说不出话来。
“ 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您的恩,这样顾恤我呢? ”
“ 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 波阿斯越说越激动了。
“ 父母、本地……” 路得在瞬间泛起极深的乡愁,这些好似很遥远了,难道永远离开了吗?“ 是的,我确实来到素不认识的民中。” 是因为那份对婆婆信仰的羡慕,是那股对神祝福的憧憬……
“ 你们不是我素不认识的民,我早就认识了。我曾爱过丈夫,他是纯真的以色列青年,在摩押男子中找不到那样的气质。我也全心敬爱婆婆,她是典型的以色列妇女,那么端正、贤惠、懿德。我爱以色列人,因为他们有恩慈的神! ”这番心底的话并没有从口头说出来。

她望一望波阿斯,他一脸无可言状的虔诚与严肃。他举起手来,眼晴望着高天,然后温和地对她说:

“ 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 ”

路得喃喃地说:“ 我主啊,愿在您跟前蒙恩,我虽然不及您的一个使女,您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 ”

许久以来,路得首次有一点欣喜的感觉。

黄昏,薄暮笼罩在田间,凉风徐徐吹拂,工人也将拾起晨具,络绎在归途中。家家户户都点起灯火,妇女们忙着准备丰盛的晚餐。拿俄米已经煮好简单的饭食,正殷切地等待路得回来。

“ 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 她心忖着:“ 一定是等工人走了以后,才想捡拾一遍遗下的麦穗。” 她不由自主地从厨房走出来,倚在门边眺望远方。
“ 她回来了! ” 她不禁兴奋起来,立即跑过去,想接下路得背上一大筐的麦穗。
“ 妈,我自己来,不用您费心啦! ” 她喘着气,显然十分疲累。
“ 啊,那么重!你怎么可以拾得那么多呢? ” 拿俄米惊奇万分地问。
“ 妈,先让我拿进去放下再说。” 路得用力将筐子抬进厨房,仍不住地喘息着,顺手抹拭脸上的汗水。
“ 你今天在哪里拾麦穗? ” 拿俄米又急着问说:“ 那庄稼的主一定十分慷慨,真是愿那顾恤你的人得福! ”
“ 哦,是的,妈!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田间。” 路得立即回答说。接着打开另外一个小包,是午餐留下的,递给婆婆:
“ 妈,这是午餐时他招待我吃的,我留了些给您。” 路得愉快地说着。“ 妈,您先吃,您一定肚子饿了。我中午吃得很饱,又喝了很多水,所以现在还没有饿。”
“ 真难为你,女儿呀! ” 拿俄米又禁不住流泪了。她呜咽着说:“ 你快将这一天的经过告诉我。”
“ 妈,是的。波阿斯对我很和善,他不仅叫工人尽量由我捡,而且还鼓励我只在他那里,不要到别人的田间。” 路得一口气说出来。
“ 他知道你的身份吗? ” 婆婆连忙问说。
“ 知道,他告诉我已经听说我们的事,而且显出十分关心的样子。在吃饭的时候,他还叫我与工人们一起吃饼呢! ” 路得越说越兴奋了。
“ 真的吗?他怎么这样好! ”
“ 是的,这种饼真是好吃,他还教我把饼蘸在醋里。这种醋是一种又酸又甜的酒,吃了很开胃,所以我吃得不少。工人们也待我很好,把烘好的穗子给我吃,我还吃不完,就带回来给您。” 路得继续说。
“ 以后呢? ”
“ 午饭后我继续捡,我又听见波阿斯说……”
“ 说什么? ”
“ 他吩咐仆人要好好对待我,不可对我叱哧,所以他们一直让我自己去捡。后来我越捡越多,才发现工人们还从禾捆中抽些出来,故意留在地上任我捡。” 路得一直说着:“ 我趁着方便,在禾埕旁将拾穗打了。您看,打得那么多! ”
“ 我看可能有五十磅左右! ” 婆婆也跟着兴奋起来。她又说道:“ 波阿斯是我们一个至近的亲属,他该负责照顾我们的。” 她快乐地凝想着,又敬虔地说:
“ 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 拿俄米体验到主恩的信实,耶和华没有离开她们。
“ 那人还告诉我,继续紧随他的工人,直等他们收完了他的庄稼。” 路得说。
“ 不错,他必照顾我们,他是忠实可靠的。他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 拿俄米肯定地说,接着又再叮咛路得:
“ 女儿啊,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专心在一处吧!也不致受到别人的羞辱了。”
“ 妈,我会一直在他的田间。我想这是耶和华的恩惠,不然怎么会这样巧,我一去就在他的田间呢? ”
“ 是的,这完全是耶和华恩惠的安排! ”

那晚,她们睡得特别香甜。(未完待续)

(《田园之恋》,唐佑之,香港:福音证主协会,1983年)

汉语基督教文学思考札记 / 小约翰

引言:从“美是什么”谈起

美是什么?

很难说清。但我们都领略过什么是美:一刹那,电光石火,遍历地狱天国,超拔尘世而出,似飘荡于永恒灵界。一泻万里的天光,喷薄而下,包裹一腔庄严、柔细情愫,风际云会间白驹过隙,恍如幻觉但亦心旌摇荡,不知今夕何夕置身何处……于是,美就成为天界向人界俯身下倾的倩姿丽影,彼岸向此岸暗送秋波的笑靥柔情,超验向经验豁然贯通的金露玉风。

美的根基是“圣”,是“神”。神正是那位建筑万物的伟大工师,他造万物,又造人,并给人神的形象。因此人心才可以通天、事天、法天。所以,无圣无美,无灵不美。美,来自那灵性大道。美不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是灵性的感性显现。无道无美,无神不美。

美,既是人对神创造之物欣赏的产物,也是人对神创造行为进行模仿的作为。唐崇怀博士在《“美”的神学性反省》一文中说:“‘美’不只是一种被动或客观性的行为和观赏,更是一种主动性,也是一种主观性的创作。是人在神创造中对神创造的一种正面的回应和分担(participation),是对神作为的肯定;更可以说是神对人的肯定。从神学立场来说,美的出发点当然是神,是神普通启示和普通恩典的运作,也是神心意的显明。就是堕落后的人,在极恶的状态中,仍可有本体性美的呼召。这就是神学中所说的‘美的经验’(Aesthetic experience )。这不只是事和物的经验,乃是人对神创造的本体经验,是人的本体性权利的基本理性感受,借着艺、技和术表露出来。原则上来说,美的本体是一种无形的理念,而这理念却在有形的艺、技、术的形态和架构中表露出来。因此在人的理性和感性的配搭(coupling)中,再也不能将美的无形本体从这些有形的架构中分开。”

可见,美的经验也是人对神创造作为进行模仿的本体性经验,借着美之艺、技与术的表达。人在创造中进入自由的境界,也是对人本性与地位进行本体性反省的时刻。

美借由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话说基督教文学

何谓基督教文学?

梁工在《基督教文学》“导言”中说:“或许可以认为,除了圣经文学和出自信徒手笔的各类基督教诗文,‘基督教文学’还应指‘纯文学’中的各种基督教文化成分。”

刘丽霞在《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一书中认为这一定义过于“宽泛和模糊”,她认为基督教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限于赞美诗、祷文、宣道文等在内的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文学,广义的是指基督教著作家本着基督教的主义和精神、不违基督教思想而具有文学要素的一类文学”;“在前一个层面上,著作者更多地基于教徒的立场;而在后一个层面,著作者则更多地基于作家的立场”。

《海外校园》杂志执行编辑施玮在《华文基督教文学浅议》一文从历史、客观及信仰三个方面,来厘清基督教文学广义和狭义的定义,认为这样“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争论,可以让基督教文学工作者较清楚地自我定位,也较宽容地认知别的作者及作品所处的领域”。她认为“从广义的基督教文学定义看,我简单概括三条,只要合其一者,在历史和现今的人类文学中,都可以被泛称为基督教文学:1. 传递圣经所启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文学作品;2. 基督徒所写的文学作品;3. 有关圣经、教会、教义、或基督徒生活的文学作品”;而她个人所给出的狭义的基督教文学定义就是“基督徒(信仰基督、跟随基督者)写的传递圣经世界观的文学作品”。

《蔚蓝色》社长与主编宁子在《外面没轨道,里面有天梯——致一位研究基督教文学的学者》一文中说:“基督教文学是个模糊概念。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基督教文学’并不在于它是否由基督徒作家所写,也不在于它是否大量引用了圣经经文并神学概念,甚至不在于它是否以圣经历史为题材,而在于它是否有一种内在的‘道成肉身’的生命。”“‘基督教文学’本质上是一种‘道成肉身’的‘生命文学’。它是耶稣基督的生命在文学作品中的气息,它来自永恒,却进入时间;来自天国,却进入尘世——这种大生命气息经由作家的生命而进入作家的作品。”“一部作品是否有一种大生命气息并不取决于作家的努力,而取决于圣灵的工作——它不单是一种纯粹的写作经验,更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经验和生命经验,因为那是外在于人的无限存在进入人的有限理性、情感、直觉之中,引导人的理性、情感、直觉在它们本不晓得的道路上行走、接触、看见并领受。所以,真正的‘基督教文学’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一种美善的见证。基督教文学作者只不过是那种美善的接受者和分享者。”

上述定义,前三个把作品内容和创作者联系在一起,使一个本来很简单的概念变得复杂起来,不管是“信徒”、“基督教著作家”还是“基督徒”其实和广义的基督教文学没有必然联系,施玮也承认这一点。第四个定义摆脱了从作者或题材看基督教文学的弊端,力图扩大基督教文学的疆界,却又认为基督教文学的创作经验“取决于圣灵的工作”,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一种美善的见证”,无形中又缩小了基督教文学涵盖的范围。

其实,基督教文学既称为基督教文学,其定义当然应从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实质来看。基督教信仰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个人与《圣经》所宣称的耶稣基督建立救赎关系,重在信“谁”,信仰落实为一种“我与你”式的生命关系,此为基督教信仰的信仰层面;二是指认信基督教教义,包括创造论、“原罪”说、救赎论、教会论和末世论等,重在信“什么”,信仰体现为一套命题观念,此为基督教信仰的宗教层面。这两点在英文钦定本《圣经·提摩太后书》一章十二后半节到十三节讲得很清楚——for I know whom I have believed, and am persuaded that he is able to keep that which I have committed unto him against that day. Hold fast the form of sound words, which thou hast heard of me, in faith and love which is in Christ Jesus.中文和合本《圣经》译为“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因此,狭义的基督教文学应仅限于第一个层面,即表达基督信仰的文学作品;广义的基督教文学除了第一层面外,还包括第二层面,即除了表达基督信仰的文学作品外,也包括传递基督教命题、观念乃至某些宗教体验的文学作品。一个基督徒作家可能会写出并不传递与表达基督信仰和/或基督教命题、观念乃至宗教体验的文学作品,一个非基督徒作家尽管可能会写出表达基督教命题、观念乃至宗教体验的文学作品,却不太可能写得出表达基督信仰的文学作品。

 华人教会轻视文学的风气

具体到汉语基督教文学,从狭义层面来看,颇有悲观之处,但从广义层面来看,却倒也有乐观之处,概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确有一批大作家们广泛吸收和传播了基督教的各种观念,甚至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宗教体验,对汉语基督教文学的发展大有裨益,基督徒作家们理当“慎思明辨”并能“转益多师”,创造出一流的汉语基督教文学经典。

多年来,笔者有负担在很多场合提及建设汉语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性,也在汉语基督教文学这块土地上小有耕耘。很多人会问起汉语基督教文学有何重要?有的也问:“基督徒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读文学作品?有时间的话,读些神学和理论书岂不更划算?”

先从《圣经》说起。《圣经·旧约》是叙事而非说理,智慧文学更是世界一流的文学作品,主耶稣讲道多用比喻,并不是干巴巴的教导。连《圣经》都没轻视的我们怎么能轻视呢?好的文学书比哲学书还深刻,比如对神正论讲得最好的不是莱布尼兹的《神义论》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甚至,坏的文学书比好的哲学书影响还大,像希特勒《我的奋斗》对当时德国人比卡尔·巴特加上斯宾格勒的书影响还要大。

部分华人教会强调神学和理论的重要,很好。但轻视文学,不好。也难怪今天的主日讲台多是“一、二、三、四”式排列,而少有主耶稣诗一样的讲章。美国十九世纪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实在需要今天的传道人看一看,里边不仅有精彩的故事,难得的是记载了一次清教徒的讲道,一位牧师在船上讲《约拿书》,把大家都带到了约拿的船上,又把经文带进了水手们的生活中。遥想当年清教徒的讲道风采,笔者敢说,他们不仅有纯正的教义,还有把道活泼泼讲出来的能力。强调讲得正确固然不错,但不知道把正确的东西怎样讲出来,也是不可轻忽的错误。听不进去,讲得再正确有什么用?

一切都要有用,在这里也不能免俗了。但道的“应用”并不完全就是道的“实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使我们的讲台变成了快餐配发站,且不说背后的理性主义幽灵。

汉语基督教文学亟待建设

轻视文学当然不对,但对于建设汉语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探讨。单就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性来说,老一辈文字工作者许牧世在1993年出版的《殉道文学及其他》中提到当年的苏联,说那时《圣经》不准读,教堂被关门,但信仰火种在一般民众心中并没灭。原因何在?说出来难以置信,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和《列夫·托尔斯泰全集》的功劳。当局不敢删除那些带有信仰色彩的作品,孩子们在读这些作品中慢慢受熏陶,很多人的心竟被预备成信仰的好土。

这是俄语基督教文学的贡献,回到咱们汉语基督教文学,却多有临渊羡鱼之感。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前的汉语基督教文学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传统,只不过和十九世纪相比,二十世纪汉语基督教文学和神学方面的建设,并没有多大进步。1949年后大陆的汉语基督教文学几近全军覆没,港台的成就又如何?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突破》杂志创办人,曾任《校园》杂志编辑的苏恩佩说:“今天我们尽管有不少的基督徒出版社,每年推出相当数量的作品;尽管有不少的文字中心,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单张、小册子、刊物、薄薄厚厚、精装平装的书籍;然而当中有多少称得上是‘文学’作品?我们可能有许多‘宣传性’的或‘功用性’的作品,同时我们庆幸它们已达到一部分作用;然而我们更需要基督教‘文艺’作品,因为只有真正的文学才能够打进人的心坎,产生不朽的果效。文艺作品产生的效果可能比‘宣传性’作品更大,因为文学本身有宏大的力量。”

离苏恩佩此言已四十多年,华人教会仍没多少改观,目前汉语基督徒文学作品确实少之又少,不多的一些,也多是布道性小册子和教会内部刊物,难算真正汉语基督教文学。

笔者至今记得十几年前不愿加入基督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基督教在中国没有文学,而佛教在中国催生出那么多深刻优美的禅诗,日常生活在禅师笔下简直充满“砍柴跳水,无非妙道”的诗意!再就是周围基督徒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逃避世界,语言无趣,甚至面目一本正经到讨人厌。感谢主,他没有因此撇下一个骄傲的人。后来,笔者信主后那天晚上在冬夜温暖的灯火下打开一本别人赠送的《每周灵粮》的小册,惊讶地发现原来基督教也有这么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喻道故事!为何读了这么多年书,就从来没发现任何汉语作品写过呢?

道进入生命和文化,像一块石头扔进池塘还是像一粒种子落入土地?马礼逊来华已两百多年,为何很多人还认为基督教是“洋教”?难道不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要培养基督徒君子,培养教会爱读书的风气,关键是先要有汉语基督教文学作品大量问世。思想家培根说“读书变化气质”,一点都不错。信仰者的气质是要靠读信仰经典来一点一点熏陶出来的,单单有对教义的执着还很不够。因此,美国教育家嘉柏霖才在《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一书中忧心忡忡地指出,没有伟大经典就没有伟大人格,基督徒若是对经典根本没感觉,很难相信他们会有伟大而健全的人格。很遗憾,这正是今天华人基督徒的另一现实:很多基督徒对经典确实没有什么感觉,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笔者积多年读书心得写成《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一书,旨在推广经典,推动基督徒读经典的风气,但不少弟兄姊妹反映说写得有点深了。书写得其实不深,关键在于我们读经典太少。

用汉语传扬上帝的名

更何况上帝在中国有奇妙的作为,我们也有责任用汉语来传扬上帝的名,以汉语基督教文学来弥补中国文学传统的缺陷,并丰富汉语文学的内容。有人说,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若能总结成经济理论,就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信仰方面更是如此,一旦把上帝在今日中国的作为写出来,真可震动天地呢。当然,不必指望得什么奖,重要的是诉说上帝荣耀的作为,否则真要像主耶稣说的连哑巴都会开口称颂,连石头都要起来赞美!

中国文学多的是面对大自然时的感悟和与人相处时的挣扎,多的是闺怨的伤感和离别的销魂,缺少面对上帝时的称颂与赞美。汉语多被当成人与人的交流工具来使用,很少被看成是“存在的家园”或承载圣言的器皿。现在,越来越多华人信主,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对神学感兴趣,越来越多基督教书籍、网站、刊物和带有基督教理念的公司、书店、学校、医院、机构等出现,越来越多教会开始有这样的负担和看见,越来越多本土基督徒作家兴起,越来越多人才和金钱涌进教会……这一些都不足以使汉语有资格被上帝使用,但上帝若开始动工和使用,这一道道照彻阴霾天空的闪电背后,谁敢说一定不是那撕裂黑暗的巨手在发布“黎明的通知”?

当然,环顾四周,在大陆还不太能看到汉语基督教文学的成就,那天上的声音好像无言无语、无声无息,“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遍地极”似乎仅限于自然启示(诗19:4)。人禁不住会问:“耶和华啊,这要到几时呢?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不是要为真理扬起来吗(诗60:4)?”或许就像那十二个探子去窥探的迦南地,发现了那地真是流奶与蜜之地,然而,紧接着,马上又发现这地早已没有一寸是无主闲地,住在那地的人民竟都“身量高大”(民13:32)。十个探子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民13:33),喟然而返,绝望而归,报告这样的消息后,众人大声喧嚷,连夜哭号。好在还有迦勒和约书亚,且听二人说些什么:“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民14:8—9)

基督徒如果承认“这是天父世界”的话,任何领域岂不正是神应许给他子民的未得之地?单就汉语基督教文学来说,一册简单的刊物,一个小小的网站,一本朴素的书籍,一首稚嫩的圣歌……难道不正是跨入广大未得之地的门户?难道不正是进军应许之地的桥头堡?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我们有没有轻视?有没有为此献上代祷并“费财费力”(林后12:15)?迦南地尽管是流奶与蜜之地,是上帝应许赐给自己子民的,上帝的子民仍要奋不顾身去争战,去赢取。

汉语基督教文学创作

当代汉语基督教文学代表作家,大陆可以北村为代表,大陆之外则可以张晓风为代表。北村的“神性写作”和张晓风的“灵性写作”,一个仰仗着深刻的基督信仰体验,一个依托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使汉语具备了向终极发问的能力及向彼岸眺望的魅力,为汉语文学带来了瑰奇的风景,其作用功不可没。

然而,狭义的汉语基督教文学在这方面的成就极为有限,哪怕北村和张晓风,其传播的基督信仰并不纯粹,多有异教思想混杂,比如北村的作品中就有诺斯替主义的幽灵,限制了其文学应有的弹跳高度。

不过,从广义基督教文学定义来看,二十世纪汉语文学史中,许地山、林语堂、冰心、老舍作为受洗过的基督教教徒,都在作品中有基督教观念乃至宗教体验的表达。其他作家,比如鲁迅、海子、史铁生,尽管不是教徒,但都受过基督教理念影响,写出了部分极为深刻的带有基督教观念和表达宗教体验的作品,甚至比基督徒作家写得还好,足证上帝的普遍恩典实在无比浩大。

成都以诺公司2006年8月策划出版了笔者诗集《彼岸的跫音》,放在“新百合文库”之中。在该书“新百合文库题记”中,提到“新百合文库”命名缘起,策划人写道:“1870年代广学会的出版在知识界独领风骚,1970年代道声百合文库在中国台湾带来广泛关注。他们的共同点是:视野广远,介绍许多前言性的作者和作品;内容博大,从文艺、灵修到思想学术;关怀生命,引导人建立生命和价值。今日回顾起来,实在可感可佩,甚愿乘其志,因之名为‘新百合文库’。”封底介绍此书“汉语灵韵渗透大地哲思,本土诗歌熔铸天籁之音”,全书基本贯彻了这一概括,分春、夏、秋、冬四季编排,很多诗歌在一些公开场合得到多次朗诵,里边的《鹰训传奇》也被多处编排上演过,金陵神学院的神学生据此编排的话剧还得了南京高校话剧演出一等奖。2007年7月,以诺公司又推出了宁子的散文集《灵魂的高度》,算是海外汉语基督教文学作品。在封三,宁子写了这样一段话:“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只有过‘第一状态’(现实状态)和‘第二状态’(理想状态)的文艺,而‘第三状态’(神圣状态)的文艺却还是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但在西方文学艺术中,最能触动人类心魂并使我们对之产生崇敬之意的东西却常见于‘第三状态’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相信‘第三状态’的文艺也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精神之地。这地在21世纪应该进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视野。”这话很有见地。再对照书中文字,深刻灵性铺展成美丽风景,足证“第三状态”散文确实不俗。

2008年1月,笔者又欣喜地看到施玮主编的 “灵性文学丛书”在大陆出版,此次先期推出三本:一是《琴与炉》,收录基督徒诗人施玮、北村、樊松坪、鲁西西、齐宏伟、空夏、易翔、杨俊宇、谭延桐、于贞志、新生命、姜庆乙、匙河、雁子、王怡、楚耳、海上花下、雪女、仲彦、东郑溪波、梦月、徐徐、黄莹的、殷龙龙、刘光耀的部分诗作;二是《此岸彼岸》,收录基督徒散文家王鼎钧、张晓风、杏林子、高大鹏、宁子、范学德、楚云、吴鲲生等海内外、老中青三代作家们的优美散文,分“彼岸之光”、“此岸之声”和“爱的河流”三辑;第三本是施玮的长篇小说《放逐伊甸》,记述了处于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的这一代人,他们精神上追求与认知的心路历程,对生与死、罪与良心、爱情与金钱、婚姻与伦理进行了描述、置疑、思索,并以造物主上帝的纯净之光光照,赞美了人对真理的向往与执着。三书分别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这应算是基督徒作家的一次集体亮相。

出版与推介方面的状况

要建设汉语基督教文学,除了呼吁作者来写,还要呼吁出版机构来出版,基督教书店来推介。

新教进入中国宣教以来,十九世纪新教出版机构贡献巨大,单广学会在其六十年的出版历史中,出版的汉语图书、期刊、小册子总数便超过一千六百多种,其早期出版物成为中国了解西方文明的主要来源,广学会创办的《万国公报》更是成为出版界执牛耳的期刊。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自由派神学和社会福音运动影响甚大,与之抗争的基要派却几乎全面退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拱手相让之后再要回来就难了。这也影响到新教在华的汉语基督教文学建设。何凯立在《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一书中如此总结二十世纪新教在华出版事工:“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基督教作品的文字风格一般都比较差,思想内容浅薄,而且所载信息要么是些无关痛痒的话,要么就是一些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东西。由此可见,尽管民国时期传教士们在推动教育和社会改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他们通过出版物来影响中国社会的努力却不是很成功。”可想而知,二十世纪上半叶汉语基督教文学方面的成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1949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大陆当然谈不上基督教出版,那八十年代之后整个大陆基督教出版状况如何?迦恩在《过去20年中国大陆基督教图书出版回顾》一文中把大陆基督教图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八十年代初期,人们认为“圣经是毒草,基督教是鸦片”;第二个阶段指八十年代后期,“人们认识到基督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前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基督教可能为我们社会的思想、学术、政治等提供新的资源和新的思路”;第四阶段为九十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基督教不仅是文化,更是生命和信仰”;二十一世纪初为第五个阶段,“知识界开始关注真正的基督教是什么,真正的信仰和生命的关系是什么”。最后,作者说:“长期以来,基督教信仰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而今天,中国知识界正开始思想重建、文化重建的努力,我们基督徒当怎样介入其中,参与文化的更新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但愿我们不再缺席其间”! 此文简短剀切,令人深思。

曾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基督教文化译丛”的游冠辉在《近三十年大陆基督教图书出版: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图书出版大体包含了四种关切,这四种关切是:捍卫无神论的意识形态,批判基督教迷信、虚伪;探讨基督教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用;从‘自由基督教’的角度,阐发基督信仰对于个体生存和人文知识学的意义;从传统基督信仰的角度,阐明基督信仰的本质及其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文化的意义”。在“展望”中,他提到“我们期待未来的基督教出版能立足以下四个方面”:“一、阐明圣经的启示真理”,这方面的出版包括“圣经背景、圣经词典、圣经概论、圣经神学、释经学、圣经注释”等;“二、继承教会的大公传统”,这方面的出版包括“教会历史、教义史、历代基督教经典”等;“三、回应时代的文化挑战”,这方面的出版包括“福音布道、护教学、处境神学”等;“四、见证基督的荣美生命”,这方面的出版包括“灵修、家庭、婚恋、亲子、励志、辅导、工作”等方面。

上述展望方面很多,不过却没有包括汉语基督教文学,不能不说是极大遗憾,更可见出汉语基督教文学出版的异象和负担还没有深入人心。

近几年,大陆以基督教图书为重心的文化出版公司越来越多,全国的基督教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据说目前已有两百家(就在写此文的过程中,就有一家基督教书店“路得书坊”在笔者所在城市开始营业),汉语基督教图书也有几百种之多,仅仅以诺公司2007年推出的基督教图书就达七十种以上。但重视汉语基督教文学的公司和隆重推介汉语基督教文学的书店却并不多,当然,这方面的书也廖若晨星。

阅读方面的状况

要建设汉语基督教文学,除了创作、出版和推介之外,还需要读者们捧场。目前,华人基督徒所读基督教图书,多是翻译作品。这当然很有必要,因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毕竟很短,需大力借鉴与吸收。但大家伙一窝蜂儿全在读翻译作品,这就令人担忧了。想当年,韩国的汽车业比中国落后多了,但他们咬牙下决定:坚决不靠进口国外现成的汽车,而是优先发展国内汽车业。结果,几十年过去了,韩国汽车业已基本接近世界水平,但中国汽车业还是惨不忍睹。思路不改变,再下去几十年还不照样拾人唾余,当人家的加工厂和推销市场!

迦恩在一篇《教会流行什么书》中提到中国教会读书风气一是跟在美国畅销书后边跑,二是读“永远的《荒漠甘泉》”,三是“养生图书大行其道”,总之视野非常狭窄,阅读深度和广度都极其匮乏,因此他才挑战基督徒读者说:“对基督徒来说,最核心的阅读自然是神的话语——圣经,而其余的属灵书籍都是对上帝话语的呼应,或欣赏,或反思,或应用,或瞻仰,或默想,或挑战。我们的阅读够深度吗?我们的阅读够广泛吗?我们的阅读除了满足自己的属灵需要,还能面对时代的挑战吗?一个朋友说,我们中国教会需要奥古斯丁式的人物,为基督赢得这个时代,我心有戚戚焉。我们有这样的基督徒群体作为酝酿奥古斯丁的土壤了吗? 让我们拿起来读吧!”

有位基督徒出版公司负责人粗略计算过,按大陆有八千万基督徒来算,每个基督徒每年投入大陆近两百家基督教书店的购书款大概是一毛二分钱,照八百万之众来算,每人每年购书款也不过一块两毛钱左右。在这少的可怜的书款中,摊到文学作品头上的钱又有多少?每个基督徒自己当然心知肚明。

当然,汉语基督教文学决不能孤芳自赏,关起门来只是让基督徒欣赏,其实还应该打开门,步入广大非基督徒心灵深处。除了宽松的出版环境和善意的阅读空间外,对基督徒作家们来说,最根本一点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神学修养,在《圣经》真理和基督信仰方面进深,有“敬虔的生命”,又有“纯正的教义”,同时又能提高文学修养,使得基督的真道成为汉语的肉身,使美成为灵性的感性显现,吸引一般读者大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在《宗教与文学》中早就写道:“一部文学作品是否伟大不能纯粹从文学观点去评判;虽然我们必须记着:它是否文学则一定要从文学的观点去评判。” 文学固然不能只是文学,但首先必须是文学。作家铁凝倒看得很准,她在《小说月刊》撰文《坚硬的都市 朴素的心》说:“小说对读者的进攻能力,不在于诸种深奥思想的排列组合,而在于小说家在富于生命的气息中,创造出思想的表情及这种表情的力度和丰富性。”“我想,我必须有本领描绘思想的表情而不是思想本身,我的小说才能有向读者进攻的实力和可能。”这是真知文学奥妙者言,不妨发布给所有基督教文字工作者们。

不管是写,是出版,还是阅读,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汉语基督教文学在大陆这块辽阔的土地上遍地发芽、生长,又能处处开花、结果!

结语:春天不是读书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也不是写作天。多少回,因要陪着女儿欣赏春色,贪看盛开的樱花和紫荆花,竟不时中断此文的写作,不长的文字写了多天。

此文不惮王婆卖瓜之嫌,分享本人对汉语基督教文学的负担。因为讲的是“文学”,特意“轻装上阵”,没加繁琐注释,连写法也避免“八股”腔,特此声明,并对文中造访的诸位师长、同工表达诚挚谢意。

最后,诚邀诸君一起思索、一起同行。

2008年烟花三月之际
改成于草长莺飞的江南

对未婚同居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 Stephen

一份由广东省社科院的研究人员所发表的调查论文中,研究者指出,据媒体对上海、广州、北京等50余所大学的4109名男女大学生抽样调查,反对同居的占31.3%,完全赞同的占19.8%,48.9%的学生属于中立派。而对全国24个省市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座谈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的占28.4%,任其自然的占57.6%,只有13.5%的人明确反对。研究者据此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可以接受。1 可见,同居现象在当前这个时代,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个可以被多数人在观念上接受的现象。

观念上可以接受,但具体行为怎样?人民大学一位潘教授的实证调查显示,在全国大学本科生中,未婚同居的学生占5%。而西安对五所高校800名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有7.02%的学生有同居行为。可能在其他的青年一代的群体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相似的统计数字。这些数字表明,相对于多少年前将未婚同居看作是羞耻的行为相比,现在人们关于同居行为的看法正在发生很大的转变。人们把两性间的关系看得更加随意。这种观念也多少影响到教会中年轻的兄弟姊妹。因此从基督信仰的角度对这种观念做些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未婚同居的合法性

1、“爱是同居合法性的基础”

在调查中对未婚同居持支持或者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多数认为只要男女相爱,同居就是可以接受的,不一定要“一纸婚书”。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两个人认为他们之间是有爱的情感的,那么,即使没有结婚,在一起同居,或者有性的关系,这是两人彼此相爱的自然结果。毕竟,人是需要爱的,爱本身没有罪过。爱是让两个人可以生活在一起,可以有两性关系的基础,婚姻不过是一个外在形式而已。

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形成的一种婚姻观,即一种爱的理论,认为爱是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当事双方是否可以在一起生活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婚姻观对于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一个婚姻得以建立的唯一理由就是双方出现了爱。按照瓦特(Jeffrey Watt)的说法,“宗教改革由于对独身制度之优越性的批判,而强调了婚姻生活的尊严。但启蒙运动把婚姻向上又高抬了一级,让爱成为选择配偶的最重要的标准”。2 而当代的人们又向前迈进了一点,当婚姻被看作是一种束缚人的形式时,爱成了人们可以同居在一起的合法性基础。

不过,问题在于,人们对于双方之间何为爱的情感,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发生的某种扭曲在于,处于其中的人们很容易把一时的浪漫情感,一时的激情冲动,看成是爱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这样的扭转:两性的关系本要以这种激情为基础,却发现人们时常为了追求这种激情而先行发生两性关系。

2、“从伦理学上来说,同居是两个人自愿的选择,属于个人的私事”

在启蒙运动之后,个人主义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流。在伦理及价值的选择方面,个人完全可以有自主的权利。这个意义上,选择同居在法律和道德的层面上是合法的,因为它只是涉及到个人的私人领域的事情。这种伦理学的准则是,只要没有影响或伤害到其他人,我想怎样做都可以。这是一种结果主义的伦理学。

不少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同居是个人的权利,不存在什么对错”。即使看到周围的同学在外面同居,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生活学习,对他们还是抱宽容或者接受的态度。所在校方一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对于当事者来说,即使他们认为这是个人权利,多数人还是不愿让太多的亲人、朋友或者同事知道。这使得两个人的共同生活收缩到可以只有两个人知道、可以只涉及到两个人的范围。当然,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旦当他们之间发生问题,没有多少人可以帮助他们的时候,选择分手也就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

3、“性关系不过是人的日常需要的一种而已”

还有一些同情未婚同居的人认为,性的关系就如人吃饭穿衣一样,只是人满足自己一种日常需要的活动而已,不需要把它看得那么神秘,也无需像过去的传统那样把它看得那么神圣。如果还是固守于过去的传统,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适应当今迅速进步的时代。在这个唯物主义占据主流的时代,生理的需要无疑是人们当正视的事实。

从生理的层面来看,如果穿衣是满足人的一种生理方面的需要,吃饭是满足另外一种的话,那么,性的活动就满足人的一种生理需要来说,也完全具有一种合法性。究竟是选择婚姻、还是同居来满足这种日常的生理需要,就如同我们是选择吃米饭、还是吃面食一样。只要是两情相悦,不损害到他人就可以了。

况且在今天的时代,生理的需要完全可以和人生活的其他方面拉开距离。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像是一个多面体的世界中,性可以和这个人做,饭可以和另一些人吃,工作可以和完全不同的一群人一起完成,等等。这就是生活,是现代人所享受到的多维度的自由。就像是泰坦尼克号设计制造时被期待的那样,其中的16个隔离舱,即使是其中的一个进水,也不至于全船沉没。

二、基督教方面的看法

1、真正的爱与盟约相伴

真心的相爱通常表现为甘心情愿地为对方牺牲自己,甘愿用誓言来约束自己。这个意义上,真心的爱与承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这种承诺的最高程度就是在上帝面前所立的誓约,这构成了婚约的基本要素。这个意义上,基督教所说的婚姻并不排斥当事双方要有爱的情感,而是肯定这种爱的情感如果是真实的,就一定会与认真圣洁的誓约相融洽,难分彼此。在这个意义上,婚姻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形式,婚姻是当事双方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盟约,正是在这种生命的盟约中,我们才见识到何为真实的爱。

对于很多同居的人来说,很流行的一个理由是,只要有爱情,何必用某种约定来约束自己?这种不愿受到约束的态度让人有点怀疑这种在“爱”的名义下是否真有爱的实质。如果只有通过同居一段时间,才能够测试出来,那么说这同居是建立在爱的情感的基础上就非常勉强了。同居在很多情况下,是对对方的爱还有所保留的产物。

2、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承载着社会责任

当婚姻关系蜕变为两个人的同居关系时,婚姻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的属性被遮掩了。同居关系常常只为两个人所知道或者认可,并且其所具有的不稳定性,使其比较难以承载通常需要婚姻才能够承载的社会关系及其责任。

一般的婚姻关系中,它通常需要通过双方的家庭认可、亲友的见证、政府相关部门的注册等等。这都表明婚姻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通过上述的关系,这个婚姻与其所有的其他社会关系相连接,而成为社会建制的一个部分。正因为这个原因,它才可以承载所在社会赋予它的社会责任,比如生儿育女的责任。而对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来说,同居关系也是脆弱到无法承载的。

用路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婚姻是一种受祝福的神圣的呼召,在被造领域中有其自身的权威与责任,因而与教会及国家相并列。3 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家庭,其应该在教会、国家及社会中有一个榜样性的见证,显明出一个彼此相爱的、负责任的、生活节制的家庭是怎样的家庭。在这个家庭的领域,尽管人们不是在修道院里,不是在教会里,人们同样是在过着一个有着神圣呼召的生活,是对在教会中认识的那位神的事奉,是对自己生命的操练。

3、婚姻是一种 “ 一体 ” 关系

当人们把性的关系降格到生理需要的时候,与某个人的性关系可以成为双方生活的很小一部分,就如吃某种东西,或者穿某种衣服只是这个人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一样。当事的双方似乎可以只在这个需要上发生关系,而不一定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关系。

然而,基督教角度看两性的关系,则是从两个人成为一体的整体关系中来看其中的性关系。这里所说的 “ 一体 ” 不只是指两个身体成为一体。其实身体的共享只是一体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个双方的一体关系还包括:双方在所有物品上的共享,在亲友圈子方面的共享,在思想观念上的共享,在情感梦想方面的共享等等。只有在这种共享基础上的一体关系中,身体的共享才达到其真正性快乐的意义。但同居常常是把双方生活中的其他的方面与性生活的方面分离开来。

人们往往把现代生活中的多维度化看作是一种现代人生活自由的表现,而不是将其看作是生活分裂的表现,尽管人们常常生活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分裂的苦恼之中。这个时代的人往往把自己生存的价值与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领域关联起来,只能够用其中的某个领域的成果,工资、住房、汽车、岗位、或者性关系等来满足自己生存在这个巨大城市中某个角落的生命意义。有个哲学家说得不错,这个世界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座架。是的,没有抓住救主伸出的大手的人,只能是被肢解在这个座架上。生活中很多领域的事情个人是都经历了,没有看过的景象也都看过了,没有吃过的东西也都吃过了,梦中曾经乞盼的人现在也得到了。但它过去得是那么快,回头看的时候,它在生活中好像没有留下什么。似乎在生活的平面上压上去的面积越大,在上面留下印迹就越浅。

为了保存一点可怜的完整性,人们只能是把自己包裹起来,让自己缩进自己的小世界之中。你看,在这个世界上,我可以不靠别人,我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自己爱读的书,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其他的东西,包括这一段时间的同居,都不过是一时的需要而已,并不影响我有一个自己的生活。非常悖论的是,在主耶稣看来,正是这得着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
1 孙蕾、郭显超,“ 大学生同居现象浅议 ”。

2 Jeffrey R. Watt, The Making of Modern Marriage: Matrimonial Control and the Rise of Sentiment in Neuchâtel, 1550-1800, Ithaca: Corna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69-270.

3 参见,Gustav M. Bruce, Luther as an Educator,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9, p.123.

C.S.路易斯论婚姻和爱情选文两篇 / 汪咏梅 译

基督教的婚姻观建立在基督的教导之上,基督说丈夫和妻子应该被视为一个单一的有机体(这就是 “ 一体 ” 这个词在现代英语中的意思)。基督徒相信,当基督这样说时,他不是在表达一种观点,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正如一个人说锁和钥匙是一个装置,小提琴和琴弦是一种乐器时,他是在陈述事实一样。人这台机器的发明者 1 告诉我们,它的两半——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是要成对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只是性方面的,而是整体的。婚姻之外的性关系之所以可恶,是因为那些沉溺其中的人试图将一种结合(性方面的)与其他方面的结合分离开来(这些结合原本应该和性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基督教的婚姻观并不是说性快乐有什么错,正如饮食上的快乐没有什么错一样。基督教的意思是,你不应该将这种快乐孤立起来,只想得到这种快乐本身,正如你不应该只想得到品尝的快乐,却不想吞咽、消化,嚼一嚼就把食物吐掉一样。

因此,基督教教导说婚姻要维持一生一世。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教会的观点不一,有些教会绝不允许离婚,有些只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勉强允许。基督徒在这种问题上意见不一确实令人非常遗憾,但是对于普通的平信徒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教会之间在婚姻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比任何一个教会与外界达成的共识要多得多。我的意思是,它们都认为离婚就像一场外科手术,像把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剖开,有些教会认为这个手术太大不宜进行,另外一些教会承认这是万不得已时铤而走险的一个补救措施。它们都同意这不像生意上的散伙,甚至不像战场上做逃兵,这更像锯去人的双腿。它们都不赞同现代人的离婚观,即认为离婚只是更换伴侣,什么时候大家觉得彼此不再相爱,或其中一方爱上别人,都可以离婚。

在考虑这种现代观念与贞洁的关系之前,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考虑它与另外一种德性,即正义的关系。如前所说,正义包括信守诺言。每一个在教堂结婚的人都当众许下郑重的诺言,要与伴侣白头偕老。信守这一诺言的义务与性道德没有特别的关系,它与其他的诺言一样,都必须履行。倘若真如现代人一向所说,性冲动与一切其他冲动没有区别,那么,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其他冲动一样对待它。其他冲动的放纵要受诺言的约束,性冲动的放纵也应该如此。要是说因为性冲动和我们其他冲动不一样,而是很容易被点燃起来,那我们就更应该小心,不要让它一发不可收拾,以致走上不忠之途。

对于这点,有人可能回答说,他(她)认为在教堂许下的诺言只是一种形式,他(她)根本没打算信守这一诺言。那么 , 我想问,他(她)许诺到底想欺骗谁?欺骗上帝吗?这也太不明智了。欺骗自己吗?这也明智不了多少。欺骗新娘或新郎或对方的双亲吗?这是背信弃义。我认为 , 更多的时候这一对新人(或其中一方)想欺骗的是大众。他们想不付代价就享有婚姻带来的那份体面,也就是说,他们是骗子,骗人。他们若仍以骗人为乐,我对他们无话可说。谁会将贞洁这个既高尚又艰难的义务加在那些连诚实都不愿做到的人身上呢?倘若他们醒悟了,想要诚实,已经许下的那份诺言会约束他们。大家看到,这个问题属于正义而不是贞洁的范围。对于不相信永久婚姻的人,未婚同居也许比空许诺言要好。诚然,(在基督教看来)未婚同居是犯了奸淫罪,但是两错相加不等于对,发假誓无助于人的贞洁。

“ 相爱 ” 是婚姻持续的唯一理由,这种观点其实没有给婚姻作为契约或承诺留下任何余地。倘若爱是一切,承诺便不能增添什么,承诺若不能增添什么,便不应该去承诺。奇怪的是,当相爱的人真的继续相爱时,他们自己比那些谈论爱的人更清楚这点。正如切斯特顿 2指出的,相爱的人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要用承诺来约束自己。全世界的爱情歌曲都充满着永远坚贞的誓言。基督教的律法不是要在爱这种情感之上强加某种异于这种情感自身本质的东西,它要求相爱的人严肃地看待这种情感本身推动他们去做的事。

当然,我在爱对方时因爱而许下的 “ 只要活着就对他忠贞 ” 的诺言,在我即使不再爱他时也对我仍然具有同样的约束力,要求我对他忠贞。承诺一定与人能够做到的事、与行动有关,没有人能够承诺继续保持某种感觉。倘若如此,他还可以承诺永远不头痛、永远感觉饥饿。你也许要问:两个人既然已经不再相爱 ,捆绑在一起还有何意义?对此我们有几点正当的社会理由:为孩子提供家庭;保护妇女(她可能为了结婚,牺牲、损失了自己的事业),使男人不能够在对她感到厌倦时随时抛弃她。还有一点理由我深信不疑,只是解释起来有点困难。

这一点之所以难以解释是因为,有很多人我们无法让他们认识到 B 比 C 好时,A 可能比 B 更好。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只从好与坏的角度,不从好 — 更好 — 最好或坏 — 更坏 —最坏的角度。他们问你是否认为爱国是件好事,如果你回答说 “ 爱国当然远比个人自私自利要好,但是它不及仁爱。爱国若与仁爱相冲突,应当让位于仁爱 ”,他们就会认为你在回避这个问题。他们问你怎样看待决斗,如果你回答说 “ 宽恕一个人远胜过与之决斗,但是,和一辈子与之为敌、暗地说他的坏话以泄私愤相比,决斗又要好得多 ”,他们就会抱怨你不愿意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我希望我以下讲到的内容不要引起任何人的误解。

我们所谓的 “ 相爱 ” 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状态,从几个方面来看还对我们有益。它帮助我们变得慷慨、勇敢,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不仅看到所爱之人的美,还看到一切的美。它(尤其是一开始)让我们纯动物性的欲望退居次要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爱是色欲的伟大的征服者。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否认,相爱远胜于通常的耽于声色或冷酷的自我中心。但是如前所说,“ 人所能做的最危险的事就是从自己的本性中任意选择一种冲动,将它作为自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服从的东西 ”。相爱是好事,但不是最好的事,有很多事不及它,但也有很多事高于它,你不能把它当作整个人生的基础。相爱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但是它终归是感情,没有一种感情我们可以期望它永远保持在炽烈的状态,我们甚至无法期望它保持下去。知识可以永存,原则可以继续,习惯可以保持,但是感情转瞬即逝。实际上,无论人们说什么,所谓 “ 相爱 ” 的那种状态往往不会持续。如果我们把 “ 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这个古老的童话故事的结尾理解为“ 在随后的五十年里他们的感觉和结婚前一日完全一样 ”,那么,这个结尾讲述的可能是一件从未真实,也永远不会真实,倘若真实便令人非常讨厌的事。哪怕只在那种激情中生活五年,也没有谁能够忍受。你的工作、食欲、睡眠、友谊会变成怎样?当然,“ 不再相爱 ” 未必意味着不爱。第二种意义上的爱,即有别于 “ 相爱 ” 的爱,不只是一种情感,它还是一种深层的合一。它靠意志来维持,靠习惯来有意识地增强,(在基督徒的婚姻中)还靠双方从上帝那里祈求获得的恩典来巩固。即使在彼此不喜欢对方时,他们也能够保持对对方的这种爱,就像你即使不喜欢自己仍然爱自己一样。即使在双方(如果他们允许自己的话)都很容易爱上别人时,他们也仍然能够保持这种爱。“ 相爱 ” 首先促使他们承诺忠贞,而这种默默的爱则促使他们信守诺言。婚姻的发动机靠这种爱来运转,而相爱则是启动这台发动机的火花。

当然,如果你不赞同我的观点,你会说:“他没有结婚,对爱一无所知。” 你很可能是对的。但是在说这句话之前,你一定要确信,你对我的判断确实源于你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对朋友的生活的观察,而不是来自小说和电影中的观念。这一点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做到。我们的经验彻底地受到书籍、电影、戏剧的浸染 ,要想把自己确实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里分离出来,需要耐心和技巧。

人们从书本上得到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如果找到了合适的人结婚,他们就可以期望永远 “ 相爱 ” 下去。结果,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再“ 相爱 ” 时,他们就认为这证明自己找错了对象,因而有权利更换伴侣。他们没有意识到,更换伴侣之后,新的爱情就像往日的爱情一样会立刻失去魅力。生活的这一领域与一切其他领域一样,开始时会有一些激动,但是这些激动不会持久。小男孩第一次想到飞行时很激动,等到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真正学习飞行时就不再有这份激动;你第一次看到某个可爱的地方时很激动,当你真正住到那里时,那份激动就会消逝。这是不是说不学飞行、不住在美丽的地方更可取呢?绝对不是。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只要你坚持下去,逝去的那份最初的激动都会通过一种更内在、更持久的兴趣得到补偿。更重要的是(我很难用言语告诉你,我认为这是何等地重要),正是那些乐意接受逝去的激动、安于这种冷静的兴趣的人,才最有可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发现新的令人激动的事物。那位学会飞行、成为一名出色飞行员的人突然发现了音乐,那个定居在美丽风景区的人发现了园艺。

基督说一样东西不先经历死亡就不会获得真正的生命,3 我认为这正是他想表达的部分意思。竭力想保持那份激动毫无用处,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此。让那份激动逝去,让它死亡,经过那段死亡期进入随后的内在兴趣和幸福之中,你会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新的激动的世界里。如果你决意要让激动成为家常便饭,极力以人为的方式保持它,它会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稀少,在余生中你会成为一个百无聊赖、大失所望的老人。正因为很少有人明白这点,所以你才会看到,很多中年男女在新的前景在他们眼前展现,新的门户在他们周围敞开时,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逝去的青春。与永无止尽地(绝望地)寻求幼年初次戏水时的感觉相比,学习游泳要有趣得多。

我们从小说和戏剧中得到的另一个印象是:“ 坠入爱河 ” 完全是一件无法抗拒的事,如同麻疹,恰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为相信这点,一些已婚之人在发现自己被新相识吸引时,就自甘坠入情网。但是我倾向于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至少在一个人成年之后,这些无法抗拒的激情要比书本中描述的罕见得多。当我们遇到一个聪明、美丽、可爱的人时,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欣赏喜爱他身上这些美好的品质,但是,这种爱是否应该转变成我们所谓的 “ 相爱 ”,难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吗?毫无疑问,如果头脑中充满了小说、戏剧、感伤的歌曲,身体内充满了酒精,我们会把感受到的任何一种爱都转变成恋爱,就像路上有一条车辙,所有的雨水都会流进去,戴着蓝色眼镜,见到的一切都会变成蓝色一样。但是,那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选自《返朴归真》第六章)

现在,我要从讨论爱情中的肉欲成分——性爱,转向讨论爱情整体。在此,我们会看到同样的模式再度出现。正如爱情中的性爱并非真正以快乐为目的,爱情也同样不以幸福为目的。我们也许会这样以为,但是在接受考验时,爱情证明的恰恰相反。大家都知道,要想拆散一对恋人,靠竭力证明他们的婚姻不会幸福是徒劳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毫无疑问,他们往往不相信),即使相信,他们也不听劝阻。因为在心中有爱时,宁愿与心爱的人分担不幸,也不愿意在其他条件下享受幸福,正是爱情的标志。一对恋人,即便成熟而有经验,知道破碎的心灵终究会愈合,也能够清楚地预见,只要铁下心肠熬过眼下分离的痛苦,往后十年几乎肯定比现在结婚要幸福,他们也依然不肯分离。这一切的权衡算计都不能影响爱情,正如卢克莱修冷静的、非人性的评判不能影响性爱一样。即便一个人非常清楚地看到,与心爱的人结婚不可能导致幸福,婚姻给他带来的只能是:照顾无法治愈的残疾人,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含羞忍辱,爱情也始终毫不犹豫地说:“ 我宁愿这样也不愿分离,宁愿有她而痛苦,也不愿没她而幸福。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心碎也愿意。” 我们内心的声音若不这样说,那就不是爱情的声音。

这是爱情的伟大之处,也是爱情的可怕之处。但是,请注意,像前面提到的性爱一样,这种伟大也有一种戏谑的成分与之相随,爱情同样是无数笑话的主题。即便一对情侣的处境非常悲惨,任何一位旁观者见到,都忍不住潸然泪下,他们自己在贫乏之中、在医院的病房里、在监狱探视的日子里,有时候却能够意外地从自我解嘲中感受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在旁观者(而非他们自己)看来,真是伤心之至。我们若以为嘲笑一定是敌意的,那就大错特错了。除非有了孩子作为嘲笑的对象,否则,情侣们会不断地彼此解嘲。

爱情的伟大中潜伏着危险。爱情一向以上帝的口吻说话。他全身心地投入,将幸福置之度外,超越了对自我的关注——这些,听起来仿佛都是来自天国的消息。

然而,就其本身而言,这不可能是上帝的声音。因为,尽管以那样伟大的口吻说话,表现出那种自我超越,爱情仍然是既可能趋向善,也可能趋向恶。如果我们认为,比起导致忠实、成功的基督教婚姻的爱情来,导致犯罪的爱情在品质上永远要低劣——更具动物性或相对微不足道,那就太肤浅了。因为爱而残酷地虐待伴侣,发假誓骗婚,甚至相约自杀或谋杀对方,这种爱不大可能是飘忽不定的情欲或懒散的感情。它极有可能是爱情,至真至诚,具备了爱情的一切伟大之处,只要不放弃爱的对象,乐意作任何牺牲。

历史上一直有一些学派,他们认为爱情的呼唤确实是超世俗的,其要求是绝对的,并极力为这种绝对性辩护。柏拉图会说,“ 坠入情网 ” 是两个灵魂在尘世的相认,这两个灵魂先前在天上时就已经被挑选出来,彼此配对,遇见所爱的人就是意识到 “ 在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相爱 ”。作为比喻来表达情侣们的感受,柏拉图的说法确实很美妙;但是,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结果。我们将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天上那个已经被遗忘的生活中,事情的安排并不比尘世高明。因为,爱情可能让最不合适的人结为配偶,很多不幸的(事先就可以预见到不幸的)婚姻是恋爱婚姻。

今天,更有可能为人们接受的理论,是所谓萧伯纳的浪漫主义(萧伯纳本人或许会称之为 “ 超生物学的 ” 浪漫主义)。根据这种理论,爱情的呼唤是生命力,即 “ 进化的欲望 ” 的呼唤。生命力令一对情侣如醉如痴,为的是替超人寻找父母(或祖先)。它既不考虑他们个人的幸福,也不考虑道德规范,因为它另有目的:使人类这一物种趋向完美。在萧伯纳看来,这个目的远比个人的幸福、道德规范重要。但是,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它却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们,是否应该遵从这种生命力;如果应该遵从,原因何在。迄今为止,对超人形象的一切描绘都令人退避三舍,人们完全可能当即发誓独身,避免冒险生出这样的超人。其次,这种理论必然会导致这样一个结论,即,这种生命力并不太明白它(他或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据我们所知,两个人之间存在爱情,或两个人的爱情热烈,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后代特别令人满意,甚至不能保证他们会生育出后代。决定生出优秀儿女的,是两脉优良的 “ 血统 ”(牲畜饲养人所说的 “ 血统 ”),而不是一对亲密的情侣。无数个世纪以来,儿女的生育很少取决于双方的爱情,倒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安排的婚姻、奴隶制和强暴。在这漫长的世代中,生命力究竟在干什么?难道它刚刚才萌发了改良人种这个美妙的念头吗?

无论柏拉图式的还是萧伯纳式的爱情超越主义,都于基督徒无益。我们不崇拜生命力,对先前的存在也一无所知。当爱情以最肖似上帝的口吻说话时,我们千万不要无条件地遵从,也不要无视或企图否认他类似神性的一面。这种爱确实很像大爱本身,在它之中确实有与上帝接近的地方(因相似而接近),但未必就因此有趋向上的接近。在对上帝的爱和对世人的仁爱许可的范围内受到尊崇,爱情可能会成为我们趋近上帝的途径。爱情的全身心投入为我们的本性所固有,是我们对上帝和人应该怀有的爱的典范。正如在自然爱好者看来,大自然赋予了荣耀一词以内涵,爱情也赋予了仁爱一词以内涵。基督仿佛借助爱情对我们说:“ 你应该这样,以这种大度、不计代价,来爱我和我弟兄中最小的一个。” 当然,对爱情的有条件的尊崇,因情况而异。有些人必须彻底放弃(但不是鄙视)爱情,其他人则能够以爱情为动力和典范,开始婚姻生活。在婚姻生活中,仅有爱情永远不够,爱情必须在更高的原则的不断锤炼和巩固下,才能够生存下去。

但是,爱情一旦受到毫无保留的尊崇和无条件的遵从,就会变成魔鬼。这种尊崇和遵从正是他所要求的。对我们自身的利益,爱情如天使般地置之度外,但对上帝妨碍他的一切要求,他会如魔鬼般地反抗。因此,正如一位诗人所说:

恋爱之人不为好心所动,阻拦只会增其殉道之心。

殉道这个词很恰当。几年前,我在著书论述中世纪情诗时,描述了其中奇特的、半虚幻的 “ 爱情宗教 ”。当时我很无知,把这当作一种近乎纯文学的现象。现在我有了更深的认识,爱情本质上就有成为宗教的倾向。在所有的爱中,达至巅峰的爱情最酷似上帝,因而也最可能要求我们去崇拜。就其本身而言,爱情总是倾向于将 “ 恋爱 ” 转变成宗教。

神学家们常常担心这种爱有偶像崇拜的危险。我想,他们是指情侣们可能会把对方当作偶像来崇拜。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危险,在婚姻中肯定不是。婚姻生活平淡舒适、实际又亲密,产生偶像崇拜是很荒谬的。爱情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情爱的形式体现,情爱中产生偶像崇拜也是很荒谬的。我想,一个人只要曾经体验到那种对自有永有者的渴望,哪怕是曾经梦想能够拥有这种渴望,即使在求爱中,他也不会认为心爱的人能够满足这种渴望。作为朝圣的同伴,即朋友,心爱的人拥有与你同样强烈的渴望,在这个意义上,他也许与那份渴望有关。你为此感到高兴,他也会对你有所帮助。但是,如果将他作为渴望的对象,(恕我直言)那就太可笑了。在我看来,真正的危险不在于情侣们会把对方当作偶像来崇拜,而在于他们会把爱情当作偶像来崇拜。

我当然不是说他们会为爱情筑坛,向他祷告。从大家对主耶稣的这句话——“ 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 ”(《路加福音》7:47)——的普遍误解中,你可以看到我说的那种偶像崇拜。从上下文,尤其从前面债主的那个比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句话的意思是:“ 她爱我之深,证明我赦免她的罪之大。”(主耶稣这句话中的 for 的意思,与 “ 他不可能出去了,因为他的帽子还挂在门厅里 ”这句话中的 for 相同。“ 帽子在 ” 不是人在家的原因,而是人在家的证据。)但是,许多人对这句话却另有理解。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他们首先就想当然地认为,她的罪是贞洁方面的(就我们所知,她的罪可能是放高利贷、做买卖短斤缺两、虐待儿女)。于是,他们就认为,主耶稣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赦免了她的不贞,因为她爱得如此之深。” 言下之意,伟大的爱情可以为他所导致的一切行为开脱罪责,进而对这些行为近乎认可,最后差不多奉之为神圣。

我们若指责情侣们的某项行为,他们会说:“ 是爱促使我们这样做的。” 这时候,请注意他们的口吻。一个人说 “ 我因为害怕做了这事 ”,或 “ 我因为生气做了这事 ” 时,口吻完全不同。他是在为一件事寻找借口,他认为这件事需要别人原谅。但是,情侣们很少这样。注意一下他们说爱这个词时是怎样地激动、近乎虔诚。他们与其说是在寻找借口,不如说是在诉诸权威,这种告白几乎是一种炫耀,其中还可能含有蔑视的成分。他们感觉自己仿佛是在 “ 殉道 ”。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的言语所表达的其实是对爱情之神的忠诚,这种忠诚虽遮遮掩掩,却坚定不移。

弥尔顿诗歌中的大利拉说:“ 在爱的律法中,这些理由一向被视为正当。” 在爱的律法中,这是关键所在。“ 在爱中 ”,我们有自己的 “ 律法 ”、自己的宗教、自己的神祗。在真正的爱情面前,违抗他的命令就如同叛教,而(按照基督教的标准)真正的诱惑,却以对爱应尽的义务——准宗教的义务、虔诚的狂热行为——的口吻说话。在情侣心目中,爱情建立起自己的宗教。本杰明 • 贡斯当注意到,爱情如何在数周或数月之内为情侣们创造一个遥远得仿佛无法追忆的共同过去。就像《圣经 • 诗篇》的作者们不断地重温以色列的历史一样,情侣们也不断地带着惊奇与崇敬之心重温这个过去。这个过去其实就是爱情宗教中的旧约,记载着自远古一直到他们首次知道彼此是情侣那一刻,爱对自己所拣选的一对人的审判和怜悯。在那以后,新约开始,他们现在处在新的律法之下,活在(爱情宗教)相应的恩典之中。他们变成了新人,爱情之 “ 灵 ” 取代了一切律法,他们绝不可令其 “ 担忧 ”。

在爱情宗教中,他们以前不敢从事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得到认可。我指的不单是或不主要是不贞洁,对外界的不公正、不仁义同样可能得到认可。两个人可能会抱着近乎献身的精神对彼此说:“ 我拂逆父母、抛弃孩子、欺骗配偶、置患难中的朋友于不顾,都是为了爱。” 在爱的律法中,这些理由一向被视为正当,爱情崇拜者甚至可能在这种牺牲中慢慢体会到一种特定的美德。在爱的祭坛上,有什么祭品比一个人的良心代价更高的呢?

这种爱情说起话来,其声音仿佛来自天国,而自身却未必能够长久。这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在一切爱中,爱情最为短命已是臭名昭著,全世界到处都能听到人们抱怨爱情变化无常的声音。令人困惑的是,这种变化无常与他声称永恒交织在一起。既然相爱,就打算终生忠贞,也承诺终生忠贞。爱的誓言不请自来,无法阻止,男人开口发誓时差不多都说:“ 我会对你忠贞不渝。” 这几个字并非出于虚伪,而是出于真心,任何经历都不能使他摆脱这种幻想。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一些人,他们每隔几年就会恋爱一次,每次都真心地相信 “ 这次是真正的爱情 ”,心灵不再漂泊,自己找到了真爱,对他 / 她会至死不渝。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这样承诺是对的。坠入情网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拒绝接受爱情的短暂并不为错。纵身一跃,爱情就翻越了自私这堵厚重的高墙,使欲望本身变成利他的,将个人的幸福置之度外,而将另一个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生命的中心。我们不费吹灰之力,自发地履行了爱人如己的律法(虽然只是对一个人)。这是一个榜样,一次预尝,如果我们让大爱占住我们的心,没有其他东西与他争竞,我们对所有人一定都能够做到爱人如己。恰当地加以利用,坠入情网甚至可以为此做准备。单纯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跳出 ”情网,是一种反救赎(disredemption,倘若我可以造这个恶心的字眼的话)。爱情被逼去作出他自身无力兑现的承诺。

我们能够一辈子活在这种无私的自由之中吗?一星期都几乎不可能。即便在最好的情侣之间,这种崇高的境界也是时断时续。正如皈依宗教之后会出现的那样,过去的自我很快就会证明,它并非像假装的那样是一具僵尸。无论在宗教皈依还是在恋爱中,过去的自我都可能暂时被彻底击倒,但是,他会很快起身。倘若不是站起来,至少是撑起胳膊;倘若不是吼叫,至少会恢复以前无礼的抱怨或乞求的哀鸣。而性爱也往往会退回至纯粹的肉欲。

但是,一对夫妇如果 “ 理智、有修养 ”,这种退步就不会对他们的婚姻造成破坏。那些婚姻肯定会受到威胁、甚至有可能遭到毁坏的夫妇,都是将爱情当作崇拜的偶像,认为爱情拥有神祗的力量,像神祗一样信实。他们期望感情替他们尽一切应尽的义务,而且永远替他们尽义务。这种期望一旦落空,他们就责备爱情,更多的时候是责备伴侣。其实,爱情在立下山盟海誓、让你偶尔一瞥其中的美景之后,便 “ 完成了自己份内之活 ”。他像教父教母一样,立下誓言,实现誓言的任务则落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那偶尔的一瞥所见的美景日趋一致。在爱情消逝后,我们必须承担起爱情的工作。这是所有好情侣都明白的,尽管那些不习惯深思或不善言辞的人只能用几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表达,如,“ 是好是歹一起承受 ”,“ 不抱太高的期望 ”,“ 讲究点实际 ” 等等。所有好的基督徒情侣都知道,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只能借助谦卑、仁爱和上帝的恩典。他们也知道,这其实是整个基督徒生活在一个特定角度的反映。

像其他的爱一样,爱情就这样揭示了他真实的地位,只不过因为他更有力、更甜蜜、更可怕、显得更高雅,所以,这种揭示更引人注目。爱情单凭自己不能有所作为,但是,若想保持爱情的本色,他就必须有所作为。爱情需要帮助,因而也需要加以规范。不服从上帝,爱情之神不是死亡,就是变成魔鬼。倘若在不服从上帝时,爱情无一例外地死去,倒也罢了。问题是,他可能会活下去,将两个相互折磨的人无情地拴在一起。双方都因为爱恨交织而遍体鳞伤;都贪婪地想要获取,却坚决拒绝付出;充满嫉妒、猜忌和怨恨;都力争占上风,决意要自由,却不允许对方自由;靠 “ 吵架 ” 度日。读一读《安娜 • 卡列宁娜》,不要以为这类事情只发生在俄国。情侣们惯用的那种夸张——恨不得一口把对方 “ 吞下 ”——可能近乎事实,令人不寒而栗。

(选自《四种爱》第四章)

————————————————————–

1 指上帝。——译注

2 切斯特顿 (1874—1936),英国作家、护教学家。——译注。

3 参见《约翰福音》12:24——“ 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 , 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译注

离开 连合 成为一体——读《我愿意》/ 李岩

刚刚接触到《我愿意》一稿的时候,我还是个没有成家的小伙子。在两年的反复编辑过程中,我也开始恋爱,并且最终结婚。当杜华德(WalterTrobisch)这一套经典婚姻指导书 ( 另一本是《我爱上了一个女孩》) 终于面世之时,我已经结婚两个月,而此时正好也是教会中另一对伴侣婚礼之时,这套丛书就作为婚礼的礼物赠送给所有的来宾们,深愿有更多的人能从中蒙福。

在大多数人眼中,基督徒总是比较重视婚姻家庭的。书店畅销书榜上,也总会摆着那么几本婚姻家庭类的辅导书。在这个黄色泛滥、人欲横流、工作繁忙、性观念混乱的现代城市中,这些书指导、激励着一批批基督徒努力活出美好婚姻家庭的见证。而婚姻家庭辅导也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城市教会中方兴未艾。我自己在预备结婚的过程中,也参加过多次的辅导课程。

而在自己的阅读经历中,《我愿意》一书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诚如此书的推荐者,海外著名基督教学者林慈信博士把这本书列入“ 影响我一生十本书 ” 的书单一样,《我愿意》对我而言,也可以称为影响我一生的书,因为它直接指导着我进入恋爱和婚姻。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此书是杜华德牧师写作于上世纪 70 年代,30 多年来,被翻译成世界多国文字,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我曾经与一个来自非洲加纳的年轻王子(现在也是一位牧师)谈到此书,他对杜华德的这两本书也是非常推崇,可见这本取材于非洲的书,至今在非洲的年轻人中拥有许多的读者。

《我愿意》一书与大多数婚姻指导书不同的是,它是一次辅导的真实纪录,如作者所言,本书之内容并非出于构想,一切都是真实的故事,所有对话也都是真实的纪录。

作为一名编者和读者,最渴望的就是发现故事并讲述故事。在我们读了许多诸如《XX婚姻圣经》、《XX 婚姻宝典》、《XX 婚姻十大法则》之后,我们所盼望读到的是,在这些美好原则之下所指导出来的活生生的生命改变的案例。

本书中至少提到了五个婚姻辅导的真实案例,其实加上杜牧师自己后院起火的那次,应该算得上是六个案例,而最后一个案例也向读者表明了就如医生也会生病一样,婚姻顾问的婚姻也会出现危机,让读者为他们捏一把汗的同时也明白,所有的原则在对付婚姻危机时并不是像念魔咒一样来使用,而是要用一个真实改变的生命来活出来。

在杜牧师三天的讲座期间,他所面对的辅导问题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米利安和提摩太这对未婚夫妇。米利安无论在教育程度、薪水和年纪上都比未婚夫要高出一些,所以,他们虽然已经订婚但却不能确定是否要结婚。

第二个是一个被包养的可怜女中学生法迪玛,她因为自由恋爱而被家人赶出门,曾经一度沦为娼妓,过着悲惨的生活,后来又被一个在非洲短期工作的欧洲人包养下来,她渴望婚姻,而这个白人却只需要一个性伴侣。

第三个是在这三天讲座期间替他开车的摩利士,因为不想让寡居的母亲无人照顾而一直在努力工作,使得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一拖再拖。

第四个是辅导请他来做讲座的当地牧师但尼尔和爱丝特,这是最典型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婚姻问题,就是丈夫过于忙碌于工作,所以表面上的相爱因为缺乏分享和约会已经有了裂痕。这也是繁忙地飞来飞去帮别人解决婚姻问题的杜牧师自己要面临的危机。

第五个是电话中策应接线生如何对付她那酗酒的丈夫,杜牧师兵出奇招,告诉接线生与她的丈夫做一个交易,如果他想要她再生一个孩子,就停止酗酒。

这五个婚姻案例个个都不同,而且是在杜牧师做讲座的三天时间内同时进行辅导的,作者解决种种婚姻难题,精彩纷呈,甚至比小说情节更引人入胜!

当然,如果此书只是一本婚姻辅导案例集子,并不能成为一本世界经典婚姻指导之作。书中所谈及的案例,虽然颇有代表性,但就如托尔斯泰所说,“ 幸福的家庭个个都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故事都不同 ”。有限的几个案例并不能照搬到所有读者的生活当中,所以此书的第二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在自己的辅导中运用了《圣经》的永恒之道,从而使这本书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一般来说,基督徒的婚姻家庭辅导书都是以《圣经》为本的,比较着重上帝对婚姻的计划、心意,但主要内容还是讲一些提炼出来的婚姻指导原则。但从来没有一本书像《我愿意》这样,直接从《圣经》的信息入手,也以《圣经》中羔羊与新妇的婚配为结束。可以说,全本书的内容除了杜牧师的私下辅导,就是他的讲道文稿!

在三天的讲座时间内,杜牧师只讲了一节经文:“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世记 2 章 34 节、马太福音19 章 5 节、马可福音 10 章 7 节、以弗所书 5章 31 节)”

正如杜牧师所说,这句很简单的话是论及婚姻关系的,话虽然很简单,涵义却非常之深。好像一口很深的井,里面充满着清澈的泉水,你随时可以放下你的水桶,一生汲取不尽,每次你都可以打到清澈可口的水。

在讲座中,杜牧师谈到《圣经》中的基本婚姻观念:离开、连合、成为一体。虽然几乎所有的基督徒婚礼中牧师都会用到这处经文,但没有人像杜牧师一样,把对经文的分析详尽到标点符号的地步!

离开: 离开 ” 是指一件公开而合法的行为,一定要这样婚姻才能成为婚姻。只有 “ 离开 ”,才可以叫父母和儿女的爱有一个可以发生滋长的空间。

连合:希伯来原文中 “ 连合 ” 这个字就是“ 胶合 ”。夫妇如同两张纸,用胶贴起来,假如你想要把两张贴牢了的纸分开,你就要把两张纸都扯破了。连合也就是爱的意思,但那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已经下了决心的爱,是成熟的爱。叫那下了决心的人忠心不贰,对一个人忠心且愿和这个人分享自己的整个人生。

成为一体:夫妻肉体的结合也是出于上帝的旨意。“ 成为一体 ” 比只是在肉体上结合的含义更深。它是指两个人能够分享所有,连恐惧、成败都包括在内。“ 成为一体 ” 的真意,就是两个人在身体、灵魂和精神上完全合一,但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人。这是婚姻中最大的奥秘。

句号:儿女对婚姻是一种恩赐,然而那是额外的恩赐。儿女的地位就是在 “ 离开、连合、成为一体 ” 这个三角形的中心。而《圣经》所揭示的婚姻的秘诀就是 “ 爱的入口 ”,此处,杜牧师用了一个三角形来形象地表示这种经典之爱。

通过对 “ 离开、连合、成为一体 ” 乃至句号的分析,杜牧师建立起一种基于《圣经》而又历久弥新的婚姻观念,并从中发展出对 “ 婚姻、爱情、性 ” 的复杂三角关系的分析,进而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提出了婚姻的三个入口:婚礼的入口,性的入口和爱的入口。

而《圣经》所揭示的婚姻的秘诀就是 “ 爱的入口 ”,此处,杜牧师用了一个三角形来形象地表示这种经典之爱。

( 恋爱中的男女,可以按这个图在双方面以同样的进度去发展。走向忠实与婚姻的每一步,应当与向温存和亲密方面前进的脚步一致,直到最后,就可顺利地由爱的入口同时到达那两个角——婚姻与性的结合。)

今天的世代,从婚礼的传统入口已经不多见,然而从性的入口进入婚姻却似乎成了通则,甚至连年长的父母也都默许儿女们任意的婚前性关系。《圣经》中所揭示的爱的入口,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的神圣庄严、圣洁美丽的婚姻的可能性。

全书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杜牧师最后一次讲道,也是当地教会的主日礼拜那天的信息,我在阅读之中,深深被震撼,杜牧师用到了以弗所书 5 章 31 节中同样提及婚姻的经文: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一个人离开他的父亲——我是讲论基督,因为他爱我们,基督在圣诞节离开他的父亲。他成为了一个人——马槽里的一个婴儿。不因为他和上帝是同等的而逞强,反而克己、谦卑、顺服而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一个人离开他的母亲——我是讲论基督。因为他爱我们,基督在受难日离开他的母亲,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另外给了他母亲一个儿子,他对她说:“ 妇人,看你的儿子 ”,而对约翰说:“ 看你的母亲。”

一 个人和他的妻子连合——我是讲论基督。因为他爱我们,基督就和我们——教会,他的新妇连合,和我们永远相厮守,不可分离。

圣经用婚姻的关系来表明基督和教会的结合,“ 因为羔羊婚娶的时间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 ”,( 启示录 19 章 7 节 )“ 我又看见圣城……就如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 ”。( 启示录21 章 2 节 )

二人成为一体——我是讲论基督。因为他爱我们,他就和我们成为一体,正如头和身子合而为一。他和我们分享一切。我们的东西也成为他的,我们的财产成为他的财产,我们的恐惧成为他的恐惧,我们的痛苦成为他的痛苦,我们的罪行成为他的罪行,我们的刑罚成为他的刑罚,我们的死亡成为他的死亡。

他所有的一切也成为我们的,他的丰盛成为我们的丰盛,他的平安成为我们的平安,他的喜乐成为我们的喜乐,他的饶恕成为我们的饶恕,他的无罪成为我们的无罪,他的生命成为我们的生命。

现在的人们确实越来越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的辅导,然而,在这方面我们纵然要学习各种技巧,甚至说话、行动等等的应用和操练,但真正符合《圣经》的辅导,一定是把人引到基督那里,正如耶稣所说的: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耶稣是我们所有人生问题的答案。杜牧师此篇讲道,把那些盼望解决自己婚姻问题的人的眼界提高到耶稣基督身上,是对他三天来婚姻讲座的一个完美总结,也给了所有寻找解决之道的人一个美好的盼望。

《我愿意》这本书,以《圣经》信息开场,以基督的爱结束,不仅可以使我们学习到婚姻之道,同时也能在自己的灵性上有一个进深的思索。所以我们还要谈到这本好书的作者,杜华德牧师,他是一位著名的婚姻家庭顾问,他与他的瑞典 — 美国裔妻子在非洲工作了多年,也在欧洲和北美作了许多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讲座,他美好的灵性影响了这世界上的许多人,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正如圣经所说: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然说话(希伯来书 11 章 4 节)

(《我愿意》,(美)杜华德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年 7 月)

重建两性关系的合宜之路——读《回归矜持》 / 仲夏

《回归矜持——重寻失落的美德》(A Returen to Modesty: Discovering the Lost Virtue)是一本反思美国后现代性文化的书(1999 年出版,2000 年再版 ),与其题目相形成趣的是,此书的影响力并不矜持,它被形容为 “ 一枚炸弹 ”,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出自一位年仅 24 岁的漂亮的犹太裔女学生温蒂 • 沙洛特之手,她当时还是一名尚未毕业的研究生。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作者以大量的生活观察实据,包括作者自身的成长历程和见闻,并参考大量的传媒报导,加上对宗教、哲学、历史的旁征博引,从柏拉图、卢梭到蔼理士、弗洛依德,从犹太经典到时尚杂志 Glamour、Vogue、Elle,以充足的理据和深入的思考,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美国自六十年代以来的性文化实质:三十年的性开放以及女权运动,其实都充满对女性自身的蔑视。作者追根溯源,指出否认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是其主要根源。由于过度追求男女平等和一致,而导致羞涩、矜持等女性特质被抛弃,使女性在性开放中深受其害。作者更令人耳目一新地指出:回归男女两性的矜持(modesty)品质,是重构男女在社会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上的合宜之路。全书的言论大胆、辛辣、幽默,充满深刻的洞见,是一部剖析美国性文化的具革命性的惊世之作。

作者首先分析 60 年代性革命以来美国的性文化存在的问题。从小学开始实行以避孕为主导的性教育,使幼童过早失去天真无邪的童年。过于简单地认识性行为,过早撕开性的神秘面纱,将羞涩和童贞看作不必要的障碍,使幼童自小视性为家常便饭,结果反而导致学校的性骚扰、早期性行为现象增多。而年轻一代流行的后现代性文化,鼓励女性以衣着暴露、打扮似妓女为时尚,以一夜情为炫耀,以多性经验、多男友为乐事,而贬低贞洁,以无性经验、无同居男友为羞耻。年轻人视性交如同握手,如同飞机在空中加油,不必涉及情感,约会则是浪费时间。调查结果表明,性开放 30 年来,婚前性、婚外性、友奸、性骚扰、色情等现象都较从前更为严重。

在这样的后现代性文化中,女性身不由己地附和潮流,但她们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作者尖锐地指出,“ 在性革命的背后充满对女性自身的蔑视(misogyny)”(88页),“ 后现代的性文化对女性并不友善 ”(8页)。性革命和女权主义解构了传统的女性特质,所有传统的女性特质被看作是男女不平等的标志,是男性主导的文化强加在女性头上的,因而是不真实和不公平的。于是,女权主义给女性开出的解放之路就是:男性化(107页)。女性被理解为要像男性一样,只要性,不要爱;要开放、洒脱,任何的专情、矜持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可耻的,被看作是病态的。作者感慨,“ 现代社会的女性有很多的自由,可以做医生、律师,参军,加入垒球队,可以外出工作,将孩子托管,可以流产,可以发生婚前性和婚外性行为,可谓随心所欲 ”,但奇怪的是,社会却 “ 不允许她做一个女人 ”(167页)。后现代的性文化要求女性不应有情感上的需要,不应爱上和她上床的男人,不应对爱情、婚姻有浪漫的期望,不应选择留在家中相夫教子,总而言之,女人不能再做女人(stop being a woman)(237页)。

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性革命和女权主义者都否认男女之间存在差别,认为两性的特质不过是后天的文化建构,甚至否认男女存在生物意义上的差别。他们追求的已经不只是男女的平等(equality),而 是要求男女完全一样(sameness)(160页)。60 年代性革命的伟大发现,是女性和男性具有同等的性欲,在追求性满足上毫无 差别(undifferentiated)(115页)。但事实上,这种理论只是给予男性更多理由,可以堂而皇之要求女性满足其性欲冲动,其结果是使女性成为无需付费的妓女。女性主义者 Sally Cline 在反思性革命时也指出,性革命是一个 “ 滥用性器的年代 ”(Genital Appropriation Era),“ 女性的身体被更多的男性唾手可得,它带来的不是女性的解放,而是男性性混乱的合法化,是性与爱的分裂 ”(192页)。它漠视女性对性的要求与男性并不相同。作者认为,女性的性欲未必低于男性,但重要的是,女性的性欲与男性是不同的,女性对性的欲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情感上和心灵上的,仅仅是身体的性并不能满足女性。1994 年的一个调查表明,男性希望一年内有 6 - 8 个性伴侣,而女性只希望有一个性伴侣。男性在认识一周后就希望发生性行为,而女性至少要长达数月。还有 1998 年的一个调查表明,49%的女性后悔与太多的男性上床,只有 7%的女性希望与更多的男性上床(90页)。可见,后现代性文化的实质是将男性的一套性价值观强加在女性的身上,是一个完全按照男性规则进行的游戏,女性在其中并未享受到真正的乐趣,而是真正的受害者。女性自身的特质被扭曲,真正的欲望反而被压抑。

否认男女之别,导致的是男女社会关系秩序的混乱,社会备尝道德堕落的恶果。美国 75%的高中生有性行为,离婚率最高达50%,作者引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从 60年代到 90 年代,不能与生身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翻了一倍,到上世纪末,“ 有 50%的孩子不能在睡前和他们的父亲道晚安 ”(201页)。

性革命和女权主义都否认男女之别,女权主义试图以法律为武器纠正混乱的秩序,结果引发更多两性的冲突和伤害,两性之间更加缺乏尊重和信任。新兴起的反女权主义者(antifeminist)承认男女之别,却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无能为力。作者指出,“ 回归矜持是我们的出路 ”,这样才能结束两性之间的战争(139页)。回归矜持,不仅是承认两性之间的差别,并且看到这些差别蕴藏着美好的意义,可以重构两性之间的和谐(140页)。

Modesty,在汉语里有羞涩、矜持之意。作者引用哈夫洛克 • 蔼理士的定义(1899)将其解释为:矜持,暂且可定义为一种几乎出自本能的慌乱,从而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特别是在两性相处的过程中;矜持于两性皆然,于女性更为突出,因此,这种心理几乎可看作是女性的第二性征(1页)。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与异性相处时的脸红、害羞,端庄的举止,对贞洁的重视,这些都是矜持的一种表现。作者指出,矜持是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一种本能的反应,它承认女性在生理上的柔弱,是女性对自身的保护。女性在性方面的矜持,使女性免于成为男性物化的性对象(sexual object),从而使两性关系超越性驱动的层面,进入神圣的结合之中。矜持是承认女性在对性的期待上与男性有根本的不同,并对这种期待给予保护和引导。它维护了女性的尊严,使女人作为女人与男人一样是平等的(108页)。矜持是女性的本能和特质,卢梭认为,对女性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她矜持(88页)。

女性的矜持并非对性欲的压抑,相反,矜持所压抑的是表面的诱惑——那种唤起一夜情的诱惑,却点燃了持久的爱欲(172页),它以含蓄保留了性的神秘,以隐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它证明了 “ 道德本身是性感的 ”(193页)!书中举了一对严守犹太教礼仪的青年男女为例,他们在婚前从未触碰对方,但他们所流露的幸福感却令作者感动落泪。

作者指出,靠法律来调节两性关系会适得其反,而回归矜持才是对两性关系最好的调节。矜持于两性皆然,实际上,就是两性之间的互相尊重。男性的矜持,常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殷勤有礼、敬重有加,它由女性的矜持引发而来,是男性在女性的矜持面前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校,它尊重女性对性的不同期待,并将保护这种期待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荣誉,它是男性作为男性,与女性建立深入、而不单是身体的关系的成熟标志。“ 一个不尊重女性的矜持品质的男人,不是完全的男人 ”。(150页)两性的矜持使得两性的差别得到尊重,并使两性之间建构和谐、美好的关系成为可能。

矜持被性革命和女性主义者视为男性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是女性依附男性的表现,是社会强加在女性头上的文化建构。这种误解正是由于性革命和女性主义者无视男女的差别,追求男女一致的单性社会,女性的脆弱和期望不仅得不到保护和尊重,反而被嘲笑,并且以男女平等的名义给予抹煞和扭曲。对矜持的误解,使得男性更加不懂得尊重女性,蔑视女性的倾向更加严重,这正是现代社会大量性骚扰、友奸案发生的首要原因。

回归矜持,不仅仅是恢复一种古老的美德,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对女性的蔑视和压迫,回归女性真正的本能和特质。保守主义者对女性的贬低和压制,以及女权主义打着性自主、性开放的旗号加给女性种种不实的权利和特质,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作者更提醒人们,要警惕第三种对女性造成伤害的潮流: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强调个人权利,六十年代的口号是 “ 只要感觉好就去做 ”;自由主义者强调隐私和信奉不干预原则,强调性行为是非常私人性的抉择,社会不应给予任何的价值评判,甚至父母也不应引导子女的性价值观,以致青少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指导,“ 我们的文化只给你留下避孕套就转身走掉了 ”(195页)。甚至出现父亲开车送女儿和她的男友去酒店开房,父女乱伦也无人感到吃惊,女孩被男友性虐待至死而无人干预,“ 我们似乎根本不是生活在一个社会里面 ”(197页)。这个社会对 “ 我们要成为怎样的男人和女人 ”、“ 男人和女人应当有怎样的美德 ” 等问题视若禁忌,青少年似乎可以随心所欲,独立作主,事实上却是迷惘的一代,他们在性方面不得不迎合潮流,而又无法承担由此而来的伤害,不少人更为此抱憾终身。作者痛切地呼吁:“ 我们的母辈祈求解放,而我们祈求干预! ”(202页)

作者指出,社会有责任引导青少年,让他们知道应当成为怎样的男人和女人。同时,不应把回归矜持 “ 仅看作是个人的美德和抉择 ”(228页)。个人的抉择并非如自由主义者所认为是中性的,一个人的抉择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抉择,一个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盛行的社会,会使持守贞洁的女性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发生真正的改变,回归矜持才是有意义的。

经历了 30 年的性开放,女性的矜持和许多传统的美德一样,早已被性革命和女权主义者弃若敝屣,但作者坚信,几千年的女性传统美德不应被 30 年的性开放所否定。作者并非只是做哲学意义的探讨,她也是个行动者。她在研究生期间不怕同辈非议仍保留处子之身。她曾积极上书校方,要求取消男女共享的浴室而终获校方同意。本书出版后,2005 年她联同 20 位女性开辟了名为 “ 矜持地带 ” 的博客网站(www.modestyzone.net),呼吁人们回归矜持,尝试用一个古老的美德冲破 30 年性革命带来的迷思,全面挑战现代社会以赤裸裸的性满足为中心所建构的两性文化。

反观大陆的性文化,我们发现其深受后现代自由性爱风气的影响。弗洛依德的理论和西方性    开放的观念在大陆影响深远。九十年代大陆开始进入性开放时期,从安顿1998 年出版的 《绝对隐私》可以窥见一斑,很多女性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失去贞操和与人同居,非常之随意,令人吃惊和叹息。到 2003 年,木子美在网上公开性爱日记,一些大城市如北京的离婚率直逼 50%,全国婚前性行为高达 60%,大陆目前的性开放已经超过香港,正在追赶美国的水准。但是,我们是否要重蹈美国性革命的覆辙?性自主、性开放是否真正的两性幸福?何为合宜的两性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掩卷深思。大陆的性教育数十年来只是中学阶段开设的生理卫生课程,仅从医学卫生的角度,并不涉及心理和道德层面。青少年无从接受两性教育、情爱教育,没有婚姻辅导,他们在性行为方面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传媒和同辈。很多人热衷于性开放,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何为性,何为爱。很多人被性欲所辖制,以性行为取代婚姻、友谊等亲密关系,结果错失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事物。性学研究领域充斥自由性爱论调,如李银河女士在媒体上鼓吹自由性爱,支持婚前性行为、“ 一夜情 ”、“ 换妻 ”等,甚至赞同男女平等要从 “ 同宿共厕 ” 做起,从根本上否认男女差别。这些言论不仅会助长自由性爱的风气,还会冲击传统的家庭婚姻制度,带来道德的混乱。大陆的性道德危机已经到了一个严峻的时刻,如果能以美国的性开放为前车之鉴,重新反思两性关系,反思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何重建两性的美德,就可以避免很多性道德问题的产生。

笔者认为,对性开放除了抵制和批判,还应积极着手正面的理论建构,这样才能真正影响社会。因此,我们十分需要像《回归矜持——重寻失落的美德》一类的书籍,帮助人们更深地认识两性关系,认识传统的美德。笔者十分希冀此书能早日有中文版出现。

(《回归矜持——重寻失落的美德》, A return to modesty: discovering the lost virtue, Wendy Shalit, New York, Free Press, 1999, pp291.)

适婚而未婚,怎办?! / 滕张佳音

一、适婚而未婚的挑战

在马太福音 19 章 10—12 节,耶稣指出不嫁不娶是一种的领受,而在哥林多前书 7 章 7节,保罗劝勉教会的弟兄姊妹像他一样守独身,并同时指出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也有不同。“ 领受 ” 在原来的意思是有能力接受到神给我们那值得羡慕为天国而守独身这最高层次的情操。然而这却不是人人靠自已有能力去领受的。

其实,一个人能结婚与否取决于神的带领。然而除了神的旨意外,其中也牵涉到人的领受与取向。而在教会中,未婚的弟兄姊妹多不愿意接受独身的说法,只说现时仍是单身去形容自己的状况。为什么弟兄姊妹会害怕用独身这词汇 ? 因为适婚而未婚的过程中委实有很多挑战,而我们害怕去面对这些挑战,加上来自父母亲友各方面的压力和环境的冲击,造成我们心理上的困难。

首先就是自卑,多少自觉不够好才不能结婚,年复一年,年华飞逝,就更添自卑感。另外一种心理上的困难是孤单,尤其是女性,一般盼望可以依靠或依赖别人而支撑自已的人,看见别人一双一对的、而自己却仍是形单只影,有时真会孤单得发慌。此外,也会面对生理上的困难,例如情绪的低潮,女性最普遍是月事引致周期性的低潮,又或许思想上偶有出轨的倾向等。如果处理不当的话,有些信徒可能会陷入色情刊物和图片的试探中,甚至沉溺在自慰自渎、不能自拔的恶习里,不知不觉地被情欲捆绑了。另一种可能是将生理上的需要投射在第二或第三者身上,这也是一种危机。遇到某个可能的对象,就容易陷入不必要的遐想、不健康的单恋或暗恋当中,影响自已的身心灵。若不及早醒悟,可能发展出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内心的挣扎不易平伏,有些人在精神上也会出现问题,需要接受专业的辅导及治疗。

另外,心理上的困难也容易造成我们对同性朋友有着极大的占有欲,若不警觉,严重的会发展成同性的恋情。所以,在适婚而未婚的过程里,要留心面对这些挑战。

二、适婚而未婚的自我省察

适婚而未婚的人需要常常自我省察。首先要认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有孤单感、失落感和空虚感。要明白一个正常的人,是会有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偶有情绪低潮、渴望结婚的冲动和性的困扰等现象。就算有为天国而独身的领受,也不是说我们从此以后对男女感情事就变成无动于衷、对情欲试探就免疫了?!事实并非如此,独身的人一样有他 / 她的需要,只是我们如何靠主圣洁自处。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周期性低潮只是一种现象。我们无须内疚,反要将它的规律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已这不是自己真实的需要,只是人生理上周期性的一种低潮而已。但如果真的出现情欲的挣扎时,我们要检视真正的自己,有没有越轨的思想、有没有主动地去犯罪、甚或沉溺在罪中之乐中呢?如果在行为上已犯罪,就该第一时间在主面前对付这罪;如果是思想上的软弱,就要像保罗明白这场灵欲之战的真理。

我们虽然偶有堕入肉体的软弱中,若不是自己愿意的、更不是故意的,但却在痛苦挣扎之中,须明白一颗认真追求认罪、悔罪、离罪的心灵是主所喜悦的(诗34:18)。只要真心对付罪,在基督里是不被定罪而得着释放,且立志要靠主不顺从肉体、只服从圣灵(罗7:18—80),将身体献给主作义的器具,而不再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了(罗6:12—14)。

多操练祈祷,就能影响我们潜意识的倾向,且在神的话语中去面对自已身体上、生理上及心理上所带来的挣扎,多思想这位圣洁光明至高的神,也求他加力量帮助我们胜过种种的试探,用他所赐的智慧和方法去战胜情欲的泛滥。

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检示自已,留意自己有否不正常的倾向?例如:性格有否渐趋主观和偏激?或试图扮演另一种性别角色?有否逐渐养成一些怪癖?或心态上渐趋孤僻?当看见弟兄姊妹有对象了,自已会为他/她感恩?还是诸多批评、有意无意地盼望他们分手呢? 我们欢喜出席别人的婚礼吗? 看见幸福快乐的家庭时,心里的感受怎样呢?自己对异性会不会过份敏感呢? 会不会觉得别人常常注视自己、对自己有倾慕,只是没机会说出口而已?有否造梦也梦见自己与这异性结婚、甚至亲热……透过这些自我检察,避免自已陷入身心灵困扰、甚至情欲捆绑之中。

三、单身的优点

在哥林多前书7章保罗提到了单身有很多的好处,但谈到婚姻时,却指出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与此同时,保罗也指出结婚的人必受苦难,例如怀胎的苦、生产的苦、教养的苦等。但论到单身则可以无所挂虑,已婚者需承担家庭的责任、经济的担子、忧柴忧米、挂心孩子的成长等,所以单身无所挂虑是何等快乐的事。主赐单身的可以殷勤地事奉主,专心的为主,单单讨主的喜悦,没有分心的事情。而结了婚的人则要学习彼此顺服,彼此相爱,讨对方甚至对方家人的喜悦,因此有许多分心的事情需费周张。例如:笔者也可以见证结婚之后,相比过去四十六年单身的日子,的确多了许多事情叫自已分身不暇,决定事情也必须考虑到配偶的需要及尊重配偶的意见,真的没有单身时那么的专心。因此我常感谢神赐我过去四十六年单身的生活,使我可以全心全意服事他。所以,如果神继续容让我们单身,那是好事,无须因单身而自怨自艾。

7章10—11节保罗又指出已婚的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婚,所以未结婚的还有盼望,结了婚的如果不是嫁娶到一个好的对象,所面临的苦难,需要付上许多代价去忍耐和迁就。配偶是最“贴身”的对付,使我们生命有更刻骨铭心的磨炼与成长。就连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深切经历后也幽默地自嘲说:若婚姻不美满者,可以成为哲学家!

因此,不要轻言嫁娶,误以为脱离单身就必得幸福,可能婚后的苦难更大,宛如逃离一个火海却跳入一座刀山。7章20和24节保罗劝导我们要守住自己的身份。7章26—27节告诉我们不要切求改变现今这身份,安于现今神所赐给我们的身份。神若安排,我们就进入结婚,否则,不结婚也是一个智慧的选择。

所以要开心积极地善用我们今天有的时间去事奉神,若然有一天神真的为我们单身的预备婚姻,我们便可喜乐和健康的进入婚姻的关系中。守住现在的身份,不要强求或妄求改变,神是我们的天父,他会为我们的人生有了最好的安排。

四、如何建立一个健康快乐的单身生活?

第一是美化生活的环境。美化家居,令自己喜欢回去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就算单独生活,也要像个家。将它打理得舒适,并不一定要花许多钱,最重要的是使它有生气,务必让自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单身的也可以与人分享居所,例如与家人同住,或与一个相熟的家庭同住,或与同性的肢体共住。可以相互照应,也在与人相处的生活中,使自己的性格得以平衡。

第二是安排适当的娱乐。单身的工余时间并不是刻板枯燥乏味的。培养一些兴趣,也可以让自己有多元化的发展。这些兴趣可以令自己的情绪得以舒缓,例如下厨、阅读、听音乐、种植、插花、养宠物、旅行和运动等,最主要的是使自己身心健康平衡。

第三是寻找生存的意义。找一份自已觉得有意义的终身职业。是自已可以投资人生的、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令自已生活充实的、也可以增加自信的工作,避免让自己陷入自卑自怜当中。事实上,世间也有许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例如:救援、教育和服事老弱孤寡等工作。要找一份可以发展所长又具意义的终身职业,或先去进修装备自己,准备参与服务人群、建设社会。好的职业令自己觉得很有存在的价值。当然,我们更可善用工余的时间去追求属灵的事、装备自己、热心投入事奉、参与传福音抢救灵魂,或在教会中牧养群羊等圣工、为天国的大业而努力,这是最具永恒价值的工作。

第四是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人需要有正常的人伦关系,要学习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国人注重天伦亲情,不要因为自己信了主而与未信主的家人关系疏离或对立。家是我们的根,有正常的的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而未信主的家人的灵魂也是十分宝贵,

我们要学习主道成肉身的生命与生活态度,愿意与他们同住,给他们看见主的真实,我们也可享受天伦之乐。

第五是要建立同侪的友谊。不要孤芳自赏,学习广结朋友,无论是主内或外面的朋友。我们须建立主内同性的知己灵友,可以沟通相同价值观和属灵的事情。在平辈中学习彼此信任、彼此聆听、彼此支持,建立真挚的友谊。而广结教外朋友,使我们有作见证的机会,以免基督徒生活变得狭隘。

第六是寻找具体爱的对象。万一父母、朋友、亲人都已经不在或因各种因素离开,我们不妨考虑领养孤儿,或学习照顾家族中的后辈子侄,透过与孩子(们)相处,用爱心、用钱财、用时间培育孩子(们)成材,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

最后,必须保持与神的关系,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人本有丰富的感情,要将我们的爱情浇在主的脚前,好像马利亚打破玉瓶、把香膏献给主(约12:3)。就如雅歌书所说的,神是我们的良人,是我们的朋友(歌5:16),是我们可以倾诉的对象。所罗门王有成千妃嫔,最后他发现日光之下一切都是虚空的,反要敬畏日光之上的真神(传12:13),然后他就进入传道书之后雅歌书所说的,要与神建立好像良人与新妇这样灵密的关系,常常等候主随时再临(歌8:14)。我们要将感情升华,明白父神有永恒的计划。地上的婚姻有一天总会过去,羔羊的婚宴才是最终极的(启21:2)。地上才有夫妻关系,在天上是不嫁也不娶了(太22:30)。求主帮助我们爱主更深、灵性稳定、靠圣灵能力胜过情绪、胜过肉体的情欲,有健康的身心灵。做一个喜乐的单身贵族,享受神所赐我们劳碌得来的份(传5:18)。又要操练单独的艺术,学习不一定要有人陪伴在旁,也可以靠主独乐乐。不要受结婚与否的问题所困扰,要认识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份。婚姻要出于神旨意才好。勿误以为结婚之后就能解决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困难,勿为结婚而结婚,不要羡慕人有我有而降低自己的标准,特别是信仰的标准,因为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地,也不必自我要求过高,拒人于千里,两种极端也是不好的。但愿我们无论在单身或已婚的日子中,凡事都能荣耀我们在天上的父神,阿们!

(本文根据腾张佳音师母的录音整理而成,由腾师母授权在本刊刊登。)

妻子回家四年整 / 劲涛

外出回家,我和孩子玩了一会儿,他去和小朋友玩,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心里竟然感到一种寂寞和惆怅。昨天在教会里,满有能力地宣讲信心的重要,今天,自己的信心哪里去了?

妻子到外地学习,要有四个半月的时间。这本是我提议的,为了妻子在灵命、真理上有更大的长进,我决意付出代价,支持妻子出去学习。但是,此刻,妻子刚走半个月,自己在家时,却常常有一种寂寞和孤独,还有四个月,好像很难熬啊。结婚之前,我本来是独立性很强的,结婚十一年,特别是妻子辞去工作,回到家中这四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依赖妻子,和妻子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体。

我们是 1995 年在一个弟兄家认识的,后来我邀请她参加我带领的查经聚会。几个月后,神很清楚地感动我,使我相信她就是神为我预备的伴侣,我们开始约会交往,那时我就和她分享了我的负担,我觉得将来有一天我会辞掉工作,专心服事主。神给她信心,也让她看到教会的需要,她当即就表示愿意支持我将来有一天全心服事主。我们1997 年初结婚,不久就在家里设立了查经小组,1998 年的复活节,第一次给 8 个姊妹施洗,开始建立了现在的教会。

1998 年的夏天,在妻子的支持下,我请长假离开了工作六年的会计岗位,走上了全职服事神的道路,这是神多年来放在我心里的负担和感动,我也深信神会顾念我们一切的所需所用。随着教会的成长,人数的增加,教会的需要也越来越大,我的事奉越来越忙。而妻子在大学当老师,也是很忙,孩子小,又要照顾家庭,能与主亲近相交的时间真是不多,信主多年,连圣经还没有通读过一遍。

2002 年夏天,妻子又一次见到她的属灵母亲,被她的智慧、温柔、爱心所感染,看到自己灵命的贫乏,当时就有感动想要辞去工作,使自己可以更好地在主里长进。我当即表示支持,觉得她能和我同心服事主,真是太好了。我一直深信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32—33 的应许:“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后来妻子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她自己的父母,也告诉了单位的领导,大家一番好心相劝,妻子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没有力量坚持辞职,而我当时也是很不成熟:妻子愿意辞职,我支持;她软弱,又想回去上班,我也没有坚固她的信心,觉得上班也是好的,完全让她自己来选择和面对,没有真正负起作头的责任。结果妻子留下继续教她的学生。

2003 年 9 月的一个晚上,我出去聚会,妻子接到一个姊妹的电话,姊妹讲述了自己在心里、生活中很多的问题、难处,她虽然信主,却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姊妹和我妻子交通之后,心里得到了安慰,而她却不知道,神透过她的电话,让我的妻子再次看到教会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小羊,很多属灵的孤儿无人顾念,虽然妻子一直大力支持我的全职服事,但是她自己参与教会服事很少。神再次把辞职的感动放在妻子心里。我回家后,妻子和我分享了她心里的感动,我们开始一起祷告,为此寻求神的旨意。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几乎天天为此祷告寻求神,我们不敢再冲动草率地行事。那几个月我们常会在周一我休息那天,用半天时间来交通讨论妻子辞职的事情,讨论这样做的目的、好处,以及会遇到的阻力、所面临的挑战。好多次我们一起禁食早餐,一边交通一边祷告。妻子自己也有更多的禁食和祷告,寻求神的旨意。到2003年底,我们心里已经非常确信妻子也辞掉工作和我一起服事神是神的带领。

我们也做好充分准备,要过俭朴的生活,同时也深信神会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双方的父母和家人,那时只有岳母和妻子的妹妹信主,岳父和我的父母及三个兄弟都没有信,我们的父母会不会急出病来?他们会不会因此离神更远?身为神的儿女,我们真的不愿意父母因我们担惊受怕。但是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又必须爱主顺服主胜过爱我们的父母(路14:26)。我们迫切地为父母祷告,心里得到确信,相信主会保守他们的平安。

学校放寒假了,接下去就是春节,我们心里装着“伟大”的决定,和大家一起惴惴不安地过节。等节日过完了,从外地回来的我的三个兄弟和妻子的妹妹都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先和信主的岳母谈,神给她平安,能够理解和尊重我们的决定。再和岳父谈,尽管他说“我不支持、不反对”,但是,我们心里能够感到他的不解和担忧,即使是岳母,也同样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啊。

接下去和我的父母谈,他们生气、震惊,我的父母大约有一周时间不能很好地吃饭睡觉,特别是母亲,那最疼爱我的母亲。母亲给我们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我们阐明各种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也是心情沉重。我也给母亲回了一封长长的信,讲述神给我们的种种恩典,表达我们的信仰和信心。我们也迫切地为我们的父母祷告,求神安慰他们的心,使他们能够理解尊重我们的选择,也特特求神保守他们的身体,除去他们的担忧,他们若急出病来,我们真觉得无法面对他们。

妻子辞职的事,和双方的父母都是我们夫妻一起谈的,而且是我来主讲。接下来妻子要自己去面对单位的领导了。她的系主任百般挽留,既肯定她的工作能力,又表示系里对她的需要,还表示可以减少她的工作量,甚至说,再给妻子一两个月,让她好好慎重考虑。妻子回来真是动摇了,领导这样地挽留和看重,真让她难以推辞。难道非辞职不可吗?也不是每个传道人的妻子都辞去了工作,大部分的信徒不都在一边工作一边跟随主吗?在学校工作也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向学生传福音啊。

这一次,因为我们事先有很多的祷告,我的心里很确定妻子辞掉工作是神对我们的带领,就坚定地鼓励妻子完全顺服神的旨意。神对他的每个儿女有不同的计划,大部分的人,要一边工作一边服事主,这同样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我深信,神召我全时间来服事他,现在又召我的妻子扶持我、帮助我,和我一同来服事他。我们生命的主权在神的手中,我们顺服造我们的主的旨意度过这一生,才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人生。我们能蒙召全心来事奉万主之主,万王之王,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有福啊。

没有再等,妻子正式辞职了。

岳父母很快就平安地接受了女儿的辞职。不久以后,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反对无效,你们继续好好过吧。”感谢神赐给他们平安!感谢神垂听我们的祷告。“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前5:7)

一晃四年过去了。妻子辞掉工作后,逐步承担起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和大部分照顾孩子的事,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参与教会的事工,开始参加同工聚会,带领初信栽培和姊妹课程,也常去看望一些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也有更多的时间灵修、读经、祷告、读书、写日记、参加各种学习,每天也是很忙。我觉得她的生命有很大的成长。她常觉得自己还没有在教会里全职服事,而是在家里做全职的母亲、太太,而我也越来越享受有这样一位帮手,使我可以更加全心地投入在神的呼召和使命中。

妻子不像过去,有时会提起这个同事已经买了车,那个同事住上了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有时看到她欣然地穿起别人送的旧衣服,我的心里不能不感到难过。但我相信,神会在天上,纪念他儿女的奉献,为他们预备荣耀的冠冕。信实的天父也一直在顾念、供给我们一切的所需所用。从妻子辞职那年起,教会就开始供给我们生活费用,有需要的时候,神还常感动一些肢体来资助我们,使我们感受到神信实的爱,也感受到弟兄姊妹的爱。这些天妻子不在家,有几个姊妹做好饭给我送来,昨天还有几个姊妹专门来帮我收拾房子。我真的没觉得自己过得多么艰苦,倒是常常感受到神的供应是丰丰富富的。

这四年,我们的生命在挑战、试探、冲突中成长。这四年,教会在经历了很大的冲击后成长;我和同工在经历了很多的摩擦之后更加相爱合一;我们夫妻也在经历过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后,更加成熟,更加珍惜对方,更知道自己的角色。没有捷径和坦途,每一条道路都是十字架的道路,都要舍己。但我知道,有慈爱的天父在前面为我们导航,任何惊涛骇浪都必安然度过。比起四年之前,我觉得现在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勇气,也更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让我们非常感恩的是去年我的岳父查出肺癌后,信主了。神为他预备了中国最好的胸外科医生来本地为他做手术,手术很成功,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而且不用做化疗。岳父经历神的恩典,信心非常坚固,已经受洗,而且按时聚会。这些年岳父母一直在钱财、照顾孩子上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岳母的信心也有很大的长进,在教会里积极服事,六十多岁了,去年还和几个弟兄姊妹坐长途汽车去千里之外的地方短宣。妻子的妹妹也常给我们支持。我们和我自己的父母及哥哥弟弟也相处得很好,父母也常在生活上帮助我们,并为我们照顾孩子。为这一切,我们真的感谢神的恩典和怜悯。

我们常常为我的父母和三个兄弟祷告,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们也会信靠我们荣耀的救主耶稣基督,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安慰。我相信,神会纪念我们双方的父母家人因为我们而受的担忧和挂虑,赏赐他们、祝福他们。

回顾我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确实犯过许多的错误,但是有几件事我真是感到自己做对了:那就是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和我的妻子结婚、放弃工作服事主、支持妻子辞职回家。

茫茫大海中,有两支小船相遇了,他们决定把两只船靠在一起,并肩航行。七年之后,他们决定放弃一只船,两个人共同驾驶同一只船,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快更好地航行。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

天国里仍要与你在一起 / 陶李

从懂事起看到的家庭生活模式,几乎都是夫妻之间的不合,见面就是指责谩骂,三天小打五天大打,鸡犬不宁。听到女人们的家常无非是 “ 他可不是个东西,凑合着过吧,为了孩子……”,男人们的则是 “ 怎么就找了这么个娘们儿……” 夫妻之间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亲和,更不要说尊重和爱了。

那时在想长大的人(尤其是女人)真是奇怪,为什么要结婚成家,难道就是为了找一个伴儿一起来度日?寻觅到了生活依靠和经济来源,与此同时却招致了丈夫的指责打骂。难道婚姻生活就是为了天天的吵闹,日日的猜忌?成天你娘家长我妈家短的讥讽闲言打发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好像上辈子彼此结下了孽缘,今世的结合就是为了要还对方的债。也怪,我生活的那个环境中夫妻之间就是那样,可能是人以群分的缘故吧。总之,每每想到回家,心就莫明地缩紧。想到长大后有一天我也要走进这样的世界,成为女主角,身体里面就会发冷。

赤裸裸的现实让我很早就懂得了甜蜜爱情与美满家庭只能出在小说中,是作者对现实无望而在虚幻中的杜撰。虽然有这样的 “ 真知灼见,” 却没有办法抗拒内心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流行的言情小说让我的心灵有所寄托,脑海中勾勒排演着似乎就是我未来的生活的那一段段场景,来慰藉那还不懂得情感、婚姻、家庭为何物的我。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人必须走这一步进入婚姻,那么我也无法幸免,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做了结婚的打算。不过我的前提是一定找一位不会动粗的人结婚,那些动辄口出恶言、挥手打老婆的家伙统统滚一边去吧。现在想来真是可笑,我对婚姻的唯一奢望就是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至少在起初是这样想的。

奇妙的是,我的身边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位异性,他的想法几乎和我一样,“ 不要吵架 ” 是他对婚姻的期望。

1999 年我们在同一家公司认识,相同的看法使我们彼此吸引。虽然那时我已经信主,祷告、读经、聚会却都没有规律,里面的新生命自然也很弱小。不过和他交往的时候,我曾求问神如果这个人是他所预备的,那就让一切都顺利吧。我的祷告非常简单:“ 主啊,如果我们之间的交往没有波折的话,我就认定他是你赐给我的。”

半年后,2000年2月14日,我们领了结婚证。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让人脸红心跳的誓言,没有你侬我侬的吸引,甚至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祝福祈盼。一切都是我们想要的那种——淡。

婚后的生活让我非常满足,我们不吵架更不打架,也少有冷战,真有 “ 举案齐眉 ” 的感觉,友好得有些见外。周围有好些同事和朋友非常羡慕我们的结合,我美滋滋地享用着别人的艳羡,也认为自己是幸运儿 —— 在上有耶稣,在地有神赐的他。

婚后我尝试向丈夫介绍耶稣,拉着他和我一起去聚会。但是我自己的信仰尚处在游离的状态,是典型的 “ 身在教会心在世界 ”,怎么希冀丈夫能够认真对待基督教呢?况且我也没有为丈夫信主得救献上恒切的祷告。在这种看似平静、内在外在生命均无任何改变的生活中,我们过了两年。

2001年在我们新购的房屋中,一向身体不好的我受到了攻击,成天恶梦缠身,感觉有无数眼睛看着我,有无数恶鬼变换着嘴脸来找我,无论白天夜晚,自己根本不能独自在家里。加之体虚无力,夜间盗汗,精神恍惚,周日更有理由不去聚会。弟兄姊妹经常关心问候,并且为我们代祷,然而我的日子软弱,力量欠缺,心想着:“上帝啊,你不是光明使者吗,为什么你不能为我征战,却让魔鬼来挟制我,你干什么去了?”在痛苦中我认为祷告无用,即便祷告了却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索性也懒得去祷告亲近神。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行尸走肉,没有想法没有盼望没有感情,没有,什么也没有,不时冒出“死了算了,活着一点儿意义没有”的念头。

几个月后的一个周五晚上,丈夫终于同意让弟兄姊妹周六来家中为我祷告,他想看看我们信的这个神,究竟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奇迹在我家发生了,一直扬言不反对基督教却也要信佛教的丈夫,竟然在我的床边与弟兄姊妹一起低头念叨着什么,结束时竟也“阿们”起来。那天我睡了一个好觉,没有被恶梦惊醒。第二天是主日,平时的他会劝我身体不舒服就别去聚会了,可那天他却一反常态,拉着我:“快点儿起来,快点儿去聚会,我跟你一起去,快点儿……”

感谢神,就这样我的丈夫接受了耶稣。可是此时我们还没有共同的灵修生活,彼此的生命里也保留了太多自我的东西,仍然活在“一只脚世界,一只脚信仰”的状态。

现在想起当时与丈夫交往的经历还真有些后怕,因为当时自己聚会也不稳定,对“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的真理更说不上了解了。虽然我当时没按真理的教导去寻求婚姻,但是神怜悯了我,让我丈夫后来也信了主。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要奉劝单身的弟兄姊妹在寻求婚姻的道路上一定要谨守主的教导,慎重行事。

2002年我们参加了教会第一期的夫妻婚姻辅导课程。“婚约似血约,神设立的不可分开;二人成为一体不分彼此,丈夫是家庭的头,妻子是帮助者;丈夫要像爱身体一样爱妻子,妻子要顺服丈夫如同顺服主;夫妻之间要礼貌、包容、要请求谅解……”这些真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知在聚会查经时读了多少遍。在我的经历中它们就像是以前读过的小说,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情感境界,不是现实。可在那次课程中,我从牧师和师母的分享中惊讶地发现,原来基督徒是可以活出这样的真实,可以经历这样的甜美,可以品尝到主设立婚姻的美好滋味。

仅仅听了半天的课程,我们俩人就坐不住了,中间休息时在房间中议论,这些即熟悉(指字面上熟知)又陌生(以前在别处从没听说过,更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传授)的讯息似奔放的河流不断冲击着我们思想的堤岸,推翻了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他说:“试试看,反正也来了,看我们有什么得着没有。”

接下来的两三天里,我们按着圣经的教导,彼此悔改,彼此饶恕,彼此剖析……痛!痛!痛!根本找不到词语可以描述我们当时的心情,两年的婚姻生活里,原来我们根本不曾有过生命的交流,不曾有过心灵的碰触,不曾知悉彼此的真实性格与心意……太可怕了。这两年我们是怎么过的?曾经让人羡慕的婚姻原来却如同草木、禾秸的豆腐渣工程,风雨袭来后,外表的富丽堂皇渐渐消退,只留下断壁残垣让人徒然感叹。眼前的他,陌生得让我心痛。曾经以为,没有吵闹谩骂、没有互相指责的殴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婚姻生活,神亦怜悯我们并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为什么会痛?这痛是为什么呢?我们不曾拥有过又怎会有失落的痛呢?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明白了我们缺少的正是神放置在夫妻之间的“真实的身心相委”,这种心灵深处的需要,是人无法逃避的天性,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掉,有时会刻意逃避。原以为“心灵受伤”是那些小资们的顾影自怜,他们动辄就把“伤害”挂在嘴边,不想自己这一次也受了伤,伤害竟来自自己深爱的丈夫,没有彼此相委的生命让我们的婚姻不过徒有其表,伤痛之时我们彼此坦诚:我需要你的需要。

感谢主,让我们在短短的几天里重新认识了彼此、认识了婚姻。像初次见面的恋人一样,我俩重新开始接触并了解对方,在弟兄姊妹的见证下我们立约宣誓,忘记背后,重新开始我们的婚姻生活。

课程结束之时,我信誓旦旦,原本不争不吵的我们现在有了神所赐的婚姻宝典,我们一定会真正幸福的。况且,我们知道婚姻的经营不是靠人的维系,而是要一起到神的面前来。只是我们再一次在听道和行道的事情上“自己欺哄自己”(雅1:22),虽然我们知道这个宝贵的真理,却没有力量去行出来。

又是看似平静的生活,周日聚会,中间不参加任何小组团契,聚会结束不愿与肢体交流,我们仍做着“星期天基督徒”。在家里也没有一起读经的习惯,更没有一起祷告的经历,原以为满足的心灵又开始有被掏空的感觉。

2004年我们婚姻生活首次“触礁”。在处理实际的琐碎问题时,我们曾引以为荣的平和被打破,表面的温良也被撕裂,婚姻辅导课程中所学习的原则亦被碾碎在我们的苦毒中。神的教导不知去向,我们之间充满了指责、怀疑、冷战,互相看对方都如同眼中的梁木碍眼。彼此攻击得更甚于不信主的夫妇,我想我们完了,反目成仇后对彼此尽是否定与放弃,也许只有离婚能够救我们脱离这个苦海。

一边想着离婚解决问题,另一边却有个声音柔和地提醒我们,“为什么不找弟兄姊妹咨询一下呢?”挣扎中我们请教了一些弟兄姊妹,但答复如出一辙,“在主面前你们要彼此认罪,同心合一地祷告,求神恢复你们的关系,求神在你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上开道路,要相信神依靠他……”怎么就没有实际有效的快捷方法呢?我们期望神能快刀斩乱麻,把我们从这种痛苦中拯救出来。在极不情愿中我们也祷告了,可是依然没有解决问题也看不到任何好转的迹象,我们的关系依旧处在破裂的边缘,连这个被大家奉为“灵丹妙药”的祷告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最后我们心照不宣地决定放弃。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这时有弟兄姊妹主动来与我们谈心,并不住地为我们祷告。我们自己的心虽然不愿意祷告,但在祷告的环境中也没有办法,碍于情面只能坚持。就这样,肢体为我们代祷,我们自己也分别为着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祷告。神托住了我们,让我们对放弃婚姻的决定感到羞愧,更让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神的渴慕。我们知道若不读经祷告,若不花时间与神亲近,我们的心就会不安,没着没落的。可是肉体的惰性让我们不去作所愿意的善,倒是去作我们不愿意的恶。神的律与肢体中犯罪的律不断交战,犹如保罗当年喊出的“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3)

大概是我们“积怨”太深,想和好的心也过于迫切的缘故,挣扎了半年左右,我们发现婚姻关系仍在原地踏步。我们找不到话题来交流,彼此面对时总会感到各自心中高筑的城墙。我们不知道如何走进对方,心情好时微笑寒喧,心情坏时形同陌路。我们不能谈彼此的家庭等问题,这类的敏感地带多得不可胜数。

一位姊妹为我们介绍了基督徒心理辅导教师,我们找到了她。在谈话后,我们知道了问题的所在——虽有信仰,却游离于世界,“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6);虽是夫妇,却彼此封锁心灵,出现“我说东他提西,我捡芝麻他拾石子”的抓狂。我们之间根本没有相同的轭,更没有同负之。

老师教我们要交流,要打开心扉;负面的问题要正面表达;要学会感谢对方,要……

难啊,彼此对坐,找话题为了交流而交流,就像审讯室里的警察与罪犯,一攻一防,一进一退。小心翼翼中,我们感觉自己已经黔驴技穷,靠自己的力量我们只能够走这么远了,神啊,你快快动工吧!

2005年我们被邀请到教会的一个家庭小组里查经,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团契生活。小组长对组员提出要求,夫妻每天坚持在一起读经,无论时间长短,但一年内要通读一遍圣经。这是作业,听说还会抽查,不读怕没面子又不能撒谎,再说从心理辅导老师那里领来的任务也是每天练习彼此交流,与其每日静默对坐倒不如一起读经。

按照教会聚会的模式,我们读经前先唱两三首诗歌,以一个祷告开始每天的读经操练。起初每晚的读经不过十几分钟,大约能读两章经文,房间里时时能听到他一节我一节的诵读声,终了各自祷告睡觉。几次过后,读经的乐趣愈来愈大,我们交流的内容自然就有了,再也不似以前那样没话找话说。

“我想唱那首……”
“跑调了,快找回来,完了找不着了,明天赶快学一下,挺喜欢这首的……”
“上帝真有意思,记这些人名家族干什么呀……”
“不知道,但一定有意义的,那些传道人牧师什么的,就这些人名都能讲出一大篇道,不知道参考了多少东西,继续念,今天要把这几章都读完了,昨天就读得少,要补上……”
“停,看这节经文让我想起来了,今天……”
“好了好了,打住,先把这章读完……”

我们有话题了,不用搜肠刮肚去找,不用顾虑这话是否给对方带来伤害,不用担心这样的谈话是否会造成误会。是神,融化了我们冰冷的心,这种变化来得如此自然,以致过了一些日子我们才察觉到。共同读经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对方的性格倾向,思维规律,处事态度;共同的祷告中,我们了解彼此的心思意念,能体会对方的忧喜,担待彼此的软弱,分享彼此的愉悦。更奇妙的是,以前不敢提及的敏感事件在讨论中很自然地释放出来,且有了共识。

我们惊喜地发现,以前为交流而预备的种种相处之道和关系小窍门,不用刻意表现,均自然地流淌出来,令我们的关系锦上添花。我们能敏感于圣灵的带领,真实地接纳自己,尊重对方;我们彼此说造就的话,指责少了,夸奖多了,信任多了,怀疑少了;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们的关系得到恢复,感情日日加深,不仅仅是表面的祥和,内心隔阂也被完全拆除,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夫妻不再是二人,乃是一体的了”。

夫妻之间一起读经祷告,让我们的信仰生活有根有基。聚会迟到会不好意思;听道不行道,会羞愧自责;不参事奉就没有归属感……我们的共同点越来越多,会为教会及弟兄姊妹的需要代祷,会一起哭泣彼此安慰,一同喜乐彼此勉励。这是我们一直没有想过、梦里也没出现过的。神所设立的婚姻真是美好的。“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玛4:2)

“哥,你说天堂里我们还能在一起吗,我得跟着你。”
“谁说的,天上不嫁也不娶,我们都是弟兄姊妹,一起赞美神,谁跟你一起呀,大家都赞美神。”
“那都赞美神总要有个秩序吧,如果是前后排我就站你前面,左右的话,我也要挨着你。”
“那是神安排的,我们祷告吧,神要是让我们站在一起,我们就能站在一起。”
“哥,天堂里我仍要与你一起,在极大的荣耀里赞美我们的主,我们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