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漂泊的灵魂 / 小雪

前天早上,收到同学的电话,告诉我小宇凌晨跳楼自杀了。

小宇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兼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我曾开玩笑说:我的朋友分为三种,一是能在他面前哭,二是能在他面前醉,三是能在他面前睡。第三种朋友已经不再有了,而他是第一兼第二种朋友为一身。

上大学时,我第一次跳舞是和小宇。那是进校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在未名湖中的石舫上。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50 多人,大多还很面嫩,彼此也不熟悉。于是,中秋联欢会的形式是击鼓传花,传到谁谁出节目。花传到每一个人手里的时候,都像烫手似的赶快扔给旁边的人,生怕留在自己手里成了祸害。怎么那么寸,偏偏那花到我手里时,鼓声停了。我有些耍赖,将花往旁边人怀里一扔,死活不认账。同学们起哄,让两个人一起出节目。我旁边站起来一个高高帅帅的男生,法国绅士般的鞠躬行礼。出于礼貌,我也只好站起来。这下,气氛热烈了,在《青年友谊圆舞曲》的伴唱下,我们一起跳了两圈快三步。从那以后,我成了小宇周末的固定舞伴。后来我和小宇的下铺男生谈恋爱了,每到周末,小宇总是要向他的下铺恳求:大哥,借舞伴用用……

大学毕业20 周年聚会。当圆舞曲的音乐响起,小宇再次向我伸出了胳膊。渐渐的,大学的同学们都停下了舞步,看我们两个人跳得沉醉。那是我最后一次跳舞。

和小宇的缘分不仅仅是跳舞。我们曾经在一起吃过那么多次饭,喝过那么多的酒。每一次吃饭喝酒,都是听他滔滔不绝地谈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直到同学少年;每一次吃饭也都是从兴致盎然到我泪水长流。我们有那么多共同的经历可供回忆,有那么多共同的熟人可供谈论,还有最珍爱的朋友一禾供我们缅怀……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怎么会是他呢?

他不是我们中间最潇洒的人吗?他挥金如土,他美女如云,他高朋满座,夜夜杯中满,天天客不清。

他不是我们中间最风光的人吗?该读书的时候上北大。毕业之后当编辑,没两天就把名作家们侃得团团转。全民经商的时候下海,春风得意,财源滚滚。官场、商场,路路通吃。

他不是我们中间最聪明的人吗?他是我们同学中间唯一用小说代替毕业论文,而且一稿就通过了的。这小子记忆力惊人,就在他去世的前几个月,他收到老同学送给他的诗集,十几天后,趁着酒兴,他抓起电话,念起老同学的诗句,还特别让身边的人证明他没有看书,是凭记忆背诵的。45 岁的人了啊!

他不是我们中间对老人最乖顺的人吗?只要母亲在家,他总是要回家吃饭。不仅如此,如果他请同学朋友的客,总是不忘记问候同学朋友的父母。一次,他到我家附近,邀请我出来小聚。饭后,他特别点了两个菜,让我带回家给老人吃。

可是,怎么就是他抛弃了公司的同事和部下,甩掉了朋友和同学,置八旬老母于不顾,精心策划,毅然决然地从22 层高楼上纵身一跃?

听别人转述,他留下的遗书中说:今天看得见明天,明天看得见后天,没有意思……

我不知道,每一次灯火昏昏,杯盘狼藉的时候,我面对的那个口若悬河的人是不是内心里另有话却总也说不出来;我不知道,每当我放肆地让眼泪流过面颊时,那个不停地给我说开心话,逗我破涕一笑的人是不是内心里无数的眼泪无处去流;我不知道,每一次他那么真诚地夸赞他的朋友这样那样优秀的品质和出众的才华时,他的内心是不是找不到可以安歇的驻足之地。。

我不知道死亡是怎样掠过小宇的身旁,死死地攫住了他。

在我少年的时代,一次因为和男同学打架,被老师责令在全年级做检查。那时,我觉得我是个奋起反抗的受害者,受到这样的待遇不公平。在那个全年级开大会的上午,我偷偷溜到顶楼,站在面对操场的窗户前,想象如果从这里跳下去,死在这近一千人面前会是怎样的结局。想象那种骚乱,心中似乎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挡住了我的勇气,让我没有迈出那一步。幸好班主任老师也放了我一马,只要求我在班里面做检查。

成年后,婚姻的失败曾经让我多次泛起死的念头。但是,孩子还年幼,父母已老迈,责任逼住了我的任性。我不敢让死亡的念头停留在心里。于是,我对自己说:你干什么都可以,怎么堕落都可以,就是不能想死。不过,堕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我曾经和小宇一人一瓶白酒喝上半夜,痛哭一场,然后自己找个屋子歪着去了。而小宇则守着电视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我曾经在一首《踏莎行》中写道:“ 醉不成欢,醒后分散”,写的就是我和小宇的缘分。

我想,死亡好像是我头上的一片乌云,是友情的风吹散了它。但是,为什么带给我保护的人,自己却被死亡的绳索套牢了。

我教会里的一位弟兄告诉我,他曾经经历过非常相似的状态。那时,他已经是某公司的高层,有足够他花的薪酬,基本不用操心的事业,刚刚结婚。似乎一无所求,一样不缺,但是他就是不开心。和小宇一样,他也是整夜整夜开着电视,直到自己困极睡去。他经常半夜开车在北京的四环路上飞驰,油门踩到底,只盼望出个车祸一了百了。他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不是疯了就是自杀。于是断然辞职,随妻子到加拿大留学,在那里成为了基督徒。

我一直是一个对灵魂的事情不敏感的人。我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层面的沉重和压力,可以感受到情绪和感情上的波动和微澜,却感受不到一颗灵魂无所皈依的漂泊无助。基督徒总是强调要有一颗爱灵魂的心,而我总是说:我对灵魂没有负担。然而,小宇的死让我伤痛的恰恰是他灵魂的孤单无助。难道一定要用生命为代价才能医治我的麻木,让我感受到灵魂的存在吗?

大学同学中,小宇和世仁、一禾自称“ 三剑客”。同学们戏称:世仁喜欢抨击时弊,是我们班的头脑,一禾感情丰富细腻,是我们班的良心,而小宇健康开朗,是我们班的胃。

世仁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多久,就在官厅水库溺水而亡。那是我们同学中第一位死亡者。世仁家在外地,经济上也不宽裕,丧事基本上是我们同学在帮助操持办理。火化的那一天,在火化车间的外面,有一个小房间,与火化车间一板之隔。木板下面有半米多高的空档,人要弯着腰才能看见火化车间里面的情况。世仁的亲属和单位同事都已经离开了,只有同学们陪在世仁的遗体旁。所有的人都席地而坐,没有人说话,只是看着阳光一寸一寸地从墙上爬到地上。

火化车间的师傅出来了,看着我们这些不哭也不说话的人有些奇怪,也很体谅,没有坚持撵我们走。轮到世仁了,师傅把世仁的遗体拖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开始动起来了,世仁的遗体盖着白布单子,缓缓向前。世仁走到尽头了,遗体突然向下坠落,所有人的心好像都向下忽悠了一下。传送带的尽头是一辆平板推车在等着遗体。师傅推起遗体到火化炉前,打开炉膛口,很麻利地将遗体送进去又将平板车抽出来。炉膛里的火苗燎着了世仁身上的布单子,一下子旺了起来,卷出了炉门外面。师傅“ 哐当” 一声关上了炉门,把火苗截断在炉子里面。

走出火化车间,回头看了看八宝山高耸的烟囱,一缕白色的烟雾,那或许就是世仁吧?

一禾走在了89 年的那场风波之中。一样的地方,同学们也是一样地送一禾走。只是一板之隔的板子下面已经封死了,再也不可能看见火化车间师傅们的操作了。不过,我知道,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得到,在心里,清亮亮的。

现在,轮到小宇了。

世仁不在以后,一禾对我说:当官厅水库的水平静之后,他总不能相信世仁就这么走了。他总觉得这是世仁开的一个玩笑,他会突然从什么地方跳出来说:哈哈,吓唬你们呢!

一禾不在以后,小宇总是对我说:三剑客就剩下我一个了。

现在,他终于追随他们去了。

曾经以为一禾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灵魂,却不明白他怎么能和小宇这个亦正亦邪的家伙形影不离,除了他们都绝顶的聪明,什么使他们惺惺相惜?

今天我才明白,绝顶聪明的人是会敏感于灵魂存在的人吧。

我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

后记:

四十多岁了以后,突然被人问道:你相信人有灵魂吗?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对于一个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灵魂是个被我们用烂了的词汇。每一个使用它的人,都像趟过这条河,给他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些什么。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不相信灵魂还从哪里谈信仰?但是,什么是灵魂?

我知道它不是我的情绪,情绪会转瞬即逝;它不是我的感情,感情被打动的时候,我会判断这种打动来自技巧还是思想;它不是逻辑思维,经过训练的归纳、推理、判断;它不是理性,也不是感性,甚至我也不能偷懒说它是这一切的总合。但是,我知道,它在。当我被一种神圣庄严打动的时候,我知道,它在;当我被一种温柔怜悯感动的时候,我知道,它在;当我被一种羞耻惭愧笼罩的时候,我知道,它在。

我把对小宇怀念的稿子传给几个朋友,朋友给了我很多的安慰。一位女朋友特意在长假期间到我家来,陪伴我,用她的心理学知识疏导我。

另几位朋友回复给我了他们的感受:

看了你发来的文章,有许多感慨。这世上,还是有那些为灵魂生活的人们,只是我们极少能够了解他们。你和他如此熟悉,也该知道得多一些。或许,你,或者另一个人,在那一瞬间可以让他不这样做。那一坎过去,又是一番天地了。当然,生活常常没有也许。

愿神安息那些孤独悲伤的魂灵,在黑暗里安慰他们。 带着悲惋的叹息前行,生命才更真实。

三生世界,并不会缺少谁或多余谁的,他们重归于一地,重逢重聚,只是时间问题,而我们反倒只能面对日渐稀缺的怜爱悲悯和日甚一日的冷漠无情。

我不知道一个灵魂是否有自决权,所以无法判断逝者决定的正确与否。对于亲近者,我们只能去祝福,去怀念罢。我愿您在坚定的追寻中能获得足够的勇气和希望,我也赞成您关于孩子和父母牵挂的感受,那是所有作用于人的力量中最温暖的一种。剩下的我认为就是如中国的道家们认为的,应取法于自然,有一颗可以和宇宙心灵沟通的小小的心。

有一位弟兄回复我的信件只有一句话:稿件看过了,我流泪了。

我听到了灵魂的回声。

梦幻与真实 / 宋军

由沃卓斯基兄弟(Andy and Larry Wachowski)导演的《骇客帝国》(The Matrix)堪称1999 年最引人入胜的影片之一,印象最深刻的是看过之后那种似懂非懂的感觉。该片绝非普通意义上的科幻或动作片,尽管从这两方面来看都属佳作。其意境深远发人思考,的确值得一看再看。

 

影片始终在轰击着人们头脑中的固有观念—— 真实,向人们发问:“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 是司空见惯吗?是理所当然吗?

主人公尼奥(Neo)是名年轻的电脑网络黑客,他觉察到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但却说不明白、无法解释;他发现了Matrix(大陆译为“ 矩阵”,港台译为“ 基体”),但却不知它究竟是什么。疑问不断困扰着他,促使他不弃不离地寻找着答案。

答案在这个世界中吗?闯入尼奥生活中的神秘女子崔尼提(Trinity)的话非常耐人寻味:“ 答案在天外面,他在找你,要是你乐意的话,他会找到你。”

终于尼奥见到了摩菲斯(Morpheus)——一个可以给他答案的人。摩菲斯首先指出尼奥无法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 正是这世界蒙骗了你的眼睛,使你看不见真相。” 进而又点破了尼奥在这种处境中的实质性身份:“ 你是个奴隶,尼奥,你像大家一样天生被奴役,天生被禁锢,所以你没有嗅觉、味觉和视觉,思想被禁锢住了。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告诉你什么是Matrix,你只能自己去看了。”

摩菲斯伸出的两只手中各有一颗药丸:“ 你吞下蓝药丸—— 就此打住,你会在床上醒来,像以前一样活着;吞下红药丸—— 就留在奇境里,我会引你去兔子洞的深处。记住,我只给你看真相,没别的。”

的确,对世界抱有疑问、寻求答案是一回事,但是否有勇气面对真相又是另一回事,因为真相必会改变一些东西,甚至颠覆一个人的生活。

揭开真相是一种选择。

尼奥选择了红药丸,红色象征着兴奋,同时也警告着危险。

 

尼奥被带到电脑程序中,他抚摸着身边的红色皮沙发:“ 这是真实的吗? ”

摩菲斯:“ 什么叫真实?如何定义真实?要是你的意思是指触觉,是指嗅觉、味觉和视觉,那真实也只是你大脑中的刺激信号。” 打开电视,看到高楼大厦、人流涌动。“ 这是你所熟悉的,这是20 世纪末的世界,你一直生活在梦的世界里。这个才是当今存在的世界”,换频道,展现出可怕的残垣断壁,“ 欢迎到现实的荒漠中来! ”

答案是尼奥生活的世界其实是电脑制成的梦幻世界——Matrix,原本的世界已遭毁坏,拥有人工智能程序的机器人控制了人类的身体及其意识,并将人类变成其能源的提供者——“ 电池”。

真相颠覆了尼奥的世界,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尽管痛苦他仍选择了真相。

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生活在真相中,因为脱离虚幻的世界,从被其奴役走向真理的自由,就意味着与结构性的虚幻以及所有属于它的人为敌。

摩菲斯清楚告诉尼奥这个代价:“Matrix 是一个系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一旦进来了,四周一瞧会见到商人、教师、律师、木匠……,我们想要拯救他们的思想,但是在办成之前他们仍然是系统的一部分,也属于我们的敌人。你应该明白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拔掉插头,而且许多人由于已经适应了,已经离不开这个系统了,因而也会捍卫它。……要是你不属于我们就属于他们。”

唤醒沉睡者有时是残酷的,真相往往不比梦幻安逸、舒服、快活,真相使你得自由,但也令你陷入争战、危险甚至绝境,一些了解真相的人还有机会选择再次回到梦幻当中,哪怕他深知那是虚假的。

影片中的告密者西非尔(Cypher)是一个对真相感到厌倦的人,他告白说:“ 我厌倦了!我厌倦战争,厌倦打斗,厌倦这条船,冷冰冰的每天老是吃那种粘乎乎的东西。” 而他在虚拟世界的餐厅中叉起了一块汁多味美的“ 牛排”,坦言道:“ 我知道这牛排并不存在,可是当我把他放进嘴里的时候,Matrix 会告诉我它有—— 多嫩、多鲜美,这9 年以来我算是明白了,” 他将肉放进嘴里咀嚼着,“ 糊涂是福啊! ”

于是,西非尔以出卖同伴作为回到人体电池状态的代价,在Matrix 的虚幻世界中他所期待的变化是“ 我不想变成以前那样,明白吗?想成为阔佬,成为有点名气的人,比如说演员。” 对方的应许非常慷慨:“ 什么都行! ”他明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这也是一种选择。

 

什么是真实?

当崔尼提极力提醒西非尔Matrix 极不真实时,西非尔却一口咬定Matrix 比“ 这世界”真实。

真实确然存在,然而对于选择接受还是拒绝的人而言,一切都成了信心的问题。

觉醒的尼奥以信心选择了真实,而信心也成为他战胜虚幻世界的力量源泉。在受训过程中,他需要学会抛开过去的观念,包括恐惧、疑惑、不自信,放开思想,适应一个新人的样式,了解自己真正的能力—— 速度、力量和反应,其秘诀就在于洞悉并否定虚幻。

尼奥曾遇到一个小男孩,惊讶地发现他正凭空使一个汤勺变弯。小男孩告诉他:“ 不要试图将汤勺弄弯,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要尝试实现那真实(only try to realize the truth)。”

“ 什么真实?

“ 这里没有汤勺。然后你便会发觉,并不是汤勺弯了,只不过是你自己弯曲了而已。”

 

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这是电影《骇客帝国》留给我们的问题,需要我们用信心去选择。这个问题挑战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固有观念:物质是第一位的;眼见为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就是力量……许多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经由各种渠道灌输并沉淀在我们头脑当中的所谓常识和“ 真理”,极其需要反思与深究。

一旦将梦幻当作真实,人生就陷入黑暗。于是,寻找出路成为必然。

所幸寻找的,就被寻见。当某日,有人告诉你一个真相:有一位神,他爱你,爱到一个程度,甚至将自己也给了你,替你死在十字架上,并且复活。

这人还将告诉你自己因相信这一真相所经历的种种奇妙故事,也力劝你接受这份爱,使你的罪得到赦免,脱离死亡获得永远的生命。

的确,这消息好到难以想象,但却颠覆着许多以往的观念。一扇大门已为你打开,需要你凭着信心走进去,去发现真相。

西方艺术音乐与教会音乐 / 陈摇

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基督教音乐,但它们并不能划上等号。两者之间有合有分,互相影响。西方文明的“ 两希” 源头之希伯来的音乐传统来源于旧约圣经,经文中记述的音乐主要被用来崇拜上帝。其中,从摩西五经中最出色的一首史诗“ 摩西的凯歌”(又称“ 海之歌”或“ 芦苇海之歌”,为庆祝耶和华上帝战胜埃及的两首诗歌之一,出15:1—18)到大卫王“ 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撒下6:14);从大卫王及他的儿子所罗门王建立分工明确、声势浩大的圣殿式音乐崇拜到流离失所的犹太人各自聚集起来在会堂里吟咏诗篇,旧约犹太人的音乐传统深深影响着后来居上的基督教世界的音乐发展。

当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交融碰撞之时,基督教会的建立就容纳了这一切。信徒们在狂热的反对和迫害浪潮中,将自己的歌声和祷告像星星之火般燎原。使徒保罗教诲信徒要 “ 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这里,诗章指旧约圣经中的《诗篇》;颂词指配有音乐歌颂上帝的歌词;灵歌指信徒自己有感而发的歌唱,三者都在基督教崇拜中使用。保罗指出用什么来赞美上帝,并要求“ 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林前14:15b)。这些话语都成为教会音乐发展的指南针。公元313 年“ 米兰敕令” 的颁布以及公元325 年尼西亚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教会随着政治地位的扭转开始占据各方面的主导垄断地位。

在一段时间内,犹太教会的传统继续被基督教礼仪吸收:犹太人在会堂崇拜时训练领唱或独唱也成为基督教的规则,唱诗班可以在新的教堂中继续施展才华。音乐因为赞美上帝而被允许存在,教会稳定坚固的高墙使西方艺术音乐起源—— 格里高利圣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延伸和传承保护。

当格里高利圣咏出现时,欧洲古典音乐的大幕正式拉开。中世纪所孕育出的哲学和音乐如同夜莺的歌声飘荡在所谓“ 乌云黑暗” 的上空,这个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藏。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宗教礼仪,将莫扎拉比、安布罗斯、高卢、凯尔特等仪式融入罗马仪式中。这导致后来的学者将这一时期无法考证的礼仪音乐以“ 格里高利圣咏” 命名统归于这位教皇的名下。不过在一幅著名的绘画里,可以看到教会对这件事的看法:格里高利一世是从化作鸽子形状的圣灵嘴里听到了这些赞颂上帝的歌曲,因此圣咏归于其名下理所当然。这样的宣传显然有圣化个人魅力的效果。

圣咏从开始的单一线条,慢慢发展到多声部的奥尔加农1。中世纪晚期的复调音乐由巴黎圣母院乐派发扬光大,这里成为当时最有创造力的艺术中心。当逐渐规范的弥撒发展为教堂里最重要的礼仪时,弥撒曲也成为教会音乐的主要代表,它们通常有两种形式: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中世纪晚期14 世纪法国新艺术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纪尧姆· 德· 马肖创作了一部著名的《圣母弥撒》,他将五段常规弥撒乐曲从仪式中独立出来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弥撒曲这一体裁,这部作品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首部四声部常规弥撒。整个中世纪,教会思想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普通百姓并没有将宗教生活视为不同于世俗生活的特殊部分,两者间的界限是模糊并包容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情形有了变化,以往独占优势的宗教音乐已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15 世纪的音乐家一般服务于国王或贵族的小教堂、教皇的小教堂或大教堂的唱诗班,这个时期的作曲家还主要是教士类型的音乐家。16世纪,当宗教改革风暴席卷全欧洲时,教会及其整个文化将面临着彻底转变的景况。

马丁· 路德本人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在他的宗教改革中保留了部分的天主教礼仪和音乐,因为这种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宗教礼拜仪式中可达到神秘和崇敬的崇拜效果。路德还保留了大量天主教信仰的学说基础,但他在传统弥撒仪式的框架中突出了教育性的原则,所以其中的音乐结构也几乎全部保留了下来。路德本人也为一些赞美诗作词谱曲,他的代表作是《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路德对礼拜音乐看法的出发点仍然是长期存在的传统教会音乐,不过他也十分热衷于使用简单悦耳的德国民间音乐、拉丁文或德文的祈祷歌曲、校园歌曲、童谣或是圣诞颂歌,从此这些简朴生动的音乐便在基督教世界里广泛流传。

欧洲宗教改革的另外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源于瑞士,代表人物是加尔文。加尔文对社会有深刻的怀疑,以至于他对礼拜也产生了疑问,他甚至疑心艺术品和人工制品会分散人们对教会的注意力。因此,加尔文教派中除了一些圣歌的书或一二首颂赞歌曲以外,不允许在教堂演唱任何其他的经文,而和声性的歌唱和乐器的使用则更被明令禁止。

1562 年出版了一本《日内瓦诗篇》,由泰奥多尔· 德· 贝查将151 首诗篇全部译成了法文,音乐家路易· 布尔热瓦为它们配乐。这本书对新教世界甚至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影响可谓巨大,许多著名的作曲家从中借用过主题以配写成复调音乐。《日内瓦诗篇》启发了无数创作者对诗篇配乐的灵感,其旋律也占据了世界各地颂赞歌歌本的大段篇幅。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对音乐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诞生了一种更为紧凑、强烈的圣乐,这一时期被天主教会称为宗教音乐的“ 黄金时代”。15 世纪,常规弥撒的仪式越来越趋向音乐化,对位法技术兴起,著名的音乐家有纪尧姆· 杜费、若斯坎· 德· 普雷等等,“ 黄金时代” 地位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帕勒斯特里那,其代表作是《马尔切利教皇的弥撒》。

“ 欧洲三大教会—— 天主教、路德宗和加尔文教派的音乐三足鼎立,它们关于仪式和音乐的争论至今仍有余音:天主教会中,人们只听不唱;加尔文教会只唱不听;而路德宗的信徒又唱又听,且同时进行! ” 2

教会音乐的成熟期正处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早期,声乐和器乐都蓬勃发展。歌剧诞生,还有其他的大型声乐体裁—— 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协奏风格的宗教音乐。器乐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声乐。

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写过很多的宗教音乐,不过使其扬名的还是他的世俗音乐作品。海因希里· 许茨这位生于巴赫之前并热衷于意大利音乐风格的音乐家,创作了他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而圣经几乎是他所有现存音乐的本源。许茨的圣经剧单纯而富有表现力,他最好的作品除了三部受难乐外,就是《基督临终七言》(是一部协奏风格的宗教音乐)。

巴洛克晚期巴赫和亨德尔共同代表了巴洛克音乐最辉煌的终结。亨德尔将清唱剧发展到了最高峰,他的代表作有《弥赛亚》、《创世记》、《四季》等,虽然同时代也有很多优秀的清唱剧作品,但都无法与亨德尔的《弥赛亚》所取得的成功相抗衡。巴赫最彻底地体现了路德宗教会的传统,他是西方文明造就的伟大作曲家。巴赫的创造力极其丰富,写作速度也令人称奇,他被认为是最后一位全心奉献教会的伟大音乐家。而路德宗教会在18 世纪末经历了特别迅速和痛苦的崩溃,直到20 世纪才得以复兴并重建它的巴洛克音乐传统。

在英国,原来在基督教的精神生活和音乐领域一度繁荣的复杂华丽的皇家小礼拜堂音乐,在经历了王朝复辟到17 世纪末这一英国历史上严峻的时期以后,从高峰跌落到了谷底。直到18 世纪中叶,随着卫理公会教徒和福音派教会教徒的出现,情况才出现了改变。随之涌现的大批赞美诗使人们重新转向教会礼拜,赞美诗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基督教礼拜音乐的风格,也成了直到现在的教会礼拜的核心。

英国的艾萨克· 瓦茨被誉为“ 赞美诗之父”,他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艾萨克的作品广泛流传的原因是因为诗中浓缩了强烈的个人信仰情感体验,而这种表达完全被礼拜会众所认同,并且他的赞美诗简朴真实能与人们所熟悉的旋律形成完美的组合。另外,卫斯理兄弟尤其是查尔斯· 卫斯理的6500 首赞美诗也对无数人产生了影响,他们坚持认为配合赞美诗的音乐应该简洁明了,并能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演唱。约翰· 卫斯理与路德一样很乐意改编各地的流行曲调,他们的诗歌简单易唱,这成为日后基督教赞美诗发展的准则。

自从宗教改革开始,西方音乐的发展天平就向世俗化倾斜,艺术音乐从此就离开了教会的庇护和约束。继格里高利圣咏、弥撒曲和神剧(清唱剧)之后,专业化的音乐创作和作曲家们已经不再为教会服务。“ 当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兴起的时候,基督教与其乐曲很少进行科学上的释疑,就逐渐地游离到文化的外围。”3 教会艺术从主流地位中退出。这个时期作曲家(如贝多芬等)艺术化和个性化的宗教音乐,通常被排斥在基督教礼拜仪式之外。而教会音乐(也是世俗音乐)的一个巅峰代表—— 巴赫的作品,也由于复杂和过于戏剧化,始终未能在后来路德宗教派的复兴中占有太重要的地位。艺术性太强的宗教作品变成了音乐会欣赏,虽然美妙高深,但是却失去了敬拜上帝的意义,音乐本身从礼拜的手段成为了礼拜的目的。这样的情况自然是艺术离开教会的历史所趋,世俗社会从此成为艺术音乐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舞台。

音乐的高度艺术化和礼拜音乐实用性的强烈矛盾,使19 世纪的教堂减少了与艺术音乐的联系,这直接导致了各教堂的音乐创作水准严重下降。对新教来说音乐应该像布道一样,有情感的说服力是第一,音乐的艺术品质则排在第二。在19 世纪基督教新教信仰复兴运动中,福音歌曲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简单的信息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音乐的实用性被提到了一个高度。20 世纪是一个相当不稳定且多变的时代,受大环境的影响,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崇拜形式和音乐风格不仅时常改变,并且出现了多元化的因素。各种风格的音乐语言,都能在基督教的歌曲中看到。

西方艺术音乐从最初教堂里圣咏的吟唱源头,发展到教堂外古典、浪漫主义的创作高峰,开始了代表欧洲艺术经典的辉煌时期,最终与基督教传统分道扬镳。艺术音乐与教会音乐的关系从中世纪的二者合一,发展到宗教改革时期的水火不容,到了今天它们共同地走向多元化与世俗化的音乐风格,为了各自的美学理想和终极目标而摸索着前进。

——————————

1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2 [ 英] 安德鲁· 威尔逊— 迪克森,《基督教音乐之旅》,毕韦、戴丹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年,79 页。

3 同上,122 页。

消遣与人生——读《帕斯卡尔与人生意义》/ 月桂树

很久以来,心理上拒绝去读什么人生指南、生活意义之类的书,能有什么人可以有资格去指摘别人生活的意义么?这样的拒斥也并非毫无道理,现在想来,除了把人生的意义建基于对至高神圣造物主的信仰之上,什么样人生意义的解答能让人折服?难道是那些被快思手们炮制出来流行于书市、报摊的生活诀窍、人生捷径吗?当然不是。然而读毕这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帕斯卡尔与人生的意义》,才发现,谈论人生意义不再如此举重若轻,而竟然可以如此字句扎心!

曾几何时,在这个快餐时代,人生意义的思考已经演化为生存技巧、处世之道的讨论;对人生的追问似乎只是在医院里、病榻上的悲叹。沿着帕斯卡尔严肃的追问——决不迁就人们的虚荣或者让它搅扰我们面对真实的内心——对人生的沉思开始于面对铁一般沉重的现实:多数人曾经或者正在过着一种冷漠和逃避的生活,对人生的所来和去向,抱着“ 我不知道,也不在乎” 的态度。然而人生问题是如此地重大,人们何以能如此呢?如作者惊奇地问“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绝大多数毫无盼望的人怎样避免认识到自己毫无盼望呢? ”答曰:消遣。

何谓消遣?茶余饭后的休憩、劳顿之余的放松、工作和学习之外的游戏……这是我们惯常理解的“ 消遣”,它转移我们太集中的注意力,松弛我们过于紧张的神经,让我们从劳作的困顿中暂时解脱,让疲惫的身心稍稍放松——然而这样的消遣又常常是与勤奋相悖,我们确定人生有意义的事项乃在于工作,消遣在时间精力上都在缩短正面意义的奋斗——我们心里难免如此纠缠争战,过度的消遣总是与懒散、惰怠、逃避、缺乏进取心联系起来,在大多数人眼里,沉溺于玩乐是可耻的,而对事业和学业的专注和勤奋才是一个人建立意义艰苦却值得尊重的正途——而这一切,在不认识上帝的生活里,却变味了,正是这些被人们笃信不疑的人生价值之路,恰恰是人沉溺最深的一种“ 消遣”。任何一种专注,当它妨碍了人们认识和把握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时候,它便化作一种逃避的途径、一个虚幻的庇护伞。恰如帕斯卡尔所言,人生当是身体、智识和灵性全备的人生,对任何一个方面的过分专注都会妨碍人们认识同样宝贵的其他方面,而灵性的缺失却是最容易发生的情形。世间多少才华横溢、精力旺盛、专注而持之以恒的人竭尽全力不让自己有丝毫松懈,以此来避免虚无,然而瞬间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却常常在稍稍驻足的时候闪念而过——这种挥之不去,避之不及的恐惧让一个人更疯狂地投入眼前视线所及的事业,就好像一个吸食毒品者,对毒品的需求剂量越来越大。帕斯卡尔说得好,“ 猎人想要的并不是他追逐的那只兔子,而是追逐本身。” 停止追逐,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会让一个人不快。除了我手头所做的事情可以证明人生还有些意义之外,我整个的人生当依托在何处呢,既然人生匆匆如旅人过客,生命短暂如落日浮云,这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念头非但让人不快更让人恐惧,惟有让自己随着世界高速旋转,沉浸在学业、事业、婚姻、家庭事务里,来摆脱那念头的纠缠。在一个消费至上的时代,我们曾拒绝沉溺于肉体的消遣,我们用自以为有意义的方式为自己建立意义,通过疯狂工作拼命奋斗来寻求意义,然而反观这不要思考人生的人生,我们竟然都在“ 消遣” !我们对肉身消遣的鄙视,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之举,不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疯狂的工作中,都一样是在逃避人生意义之严肃思考。况且,我们竟然被这消遣堵塞了通往认识上帝之路……

其实,回首人生路,已经有与我们同龄的人悄然退出这人生的筵席,而令人感伤的是有人甚至没有来得及体味自己的人生。苏格拉底说,“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不曾认真体味过痛,无缘感受永在的爱,不知所来也无所谓所去,如此的人生,一切劳碌皆是枉然!

掩卷沉思,不由地问,面对真实、面对上帝,难道真的是如此之难吗?主耶稣的声音平静如溪水:

“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13)

这也恰恰应了帕斯卡尔的那句话:信仰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对追寻信仰的人,上帝总是给他足够的光明让他能够看到上帝,对不信者,又总是给他足够的幽暗让他看不到上帝。消遣也好,逃避也罢,被拣选的终会无处可逃,那本属于光明的人总有一日会从消遣的沉溺中清醒,从此走向光明。至高神圣者的旨意要行在地上,谁可以阻挡呢?

一生只为此事来——读《兄弟相爱撼山河》/ 常青

当现代人忘记了上帝的存在的时候,很多历史事件的深层意义就向人们掩藏起来。说到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过去只知道那是一场宣告了拿破仑时代彻底结束的战役,谁会想到它竟会与我们视野外的一个重要事件相关呢?

当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欧洲列国于1814 年齐聚维也纳召开和平会议的时候,各国的大使都知道英国大使卡斯特里的皮包中有一份《废除奴隶贩卖条约》。于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避开这个话题,使卡斯特里始终无法把它拿出来。然而正在这时,拿破仑从被流放地潜回巴黎,他不仅受到英雄式的欢迎,法国的军队也因此重新向列国摆出决战的架式。让现代人不明了的是,拿破仑回来后,在忙于重整军队的同时,所做的一件事竟然是当众宣布“ 愿意立刻放弃法国的奴隶买卖”。欧洲列国在从胜利的情绪中醒来后,再一次把希望寄托在威灵顿公爵的身上,并随着拿破仑表示,他们也有同样的意愿。于是,卡斯特里终于有机会从他的公文包中把那份文件拿了出来。在文件被签订后,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开往战场,两个月后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拿破仑第二次被流放,他的时代终于彻底结束了。

当我们思想拿破仑回来的这一百天,除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横尸战场,究竟对法国、欧洲及世界有什么意义时,今天似乎才找到了答案:这个事件让欧洲列国签订了《废除奴隶贩卖条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除了感叹于上帝在人类历史中掌权,还能有什么别的更深刻的感受吗?

这就是我们从《兄弟相爱撼山河》这本书中了解到的历史。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了解到历史事件本有的深层意义。不过,更进一步的思考还让我们看到,上帝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显出这样的作为,也是因着有一批愿意把自己摆上的基督徒。上帝借着那些忠心地向他摆上的人,将自己的作为显现出来。《废除奴隶贩卖条约》之所以会在欧洲列国中被签订,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从人的方面来看,是经过了一群基督徒26 年艰苦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废除贩卖奴隶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发生在1807 年2 月23 日的英国议会,那天英国议会终于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废除奴隶贩卖法案。就是从那天算起,这个胜利的取得也是经过了18 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这个历史性的场合,人们去找那位这场运动的主角威伯福斯时,发现他跪在议院的一个角落,正泪流满面地喃喃说道:“ 主啊,历史在你的手中,我们不过是你手中的器皿……”(126 页)

贩卖奴隶在欧洲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当时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天经地义、让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是在有人不顾一切地指出它的问题,并将其败坏展现在公众的面前时,这些事情才为千夫所指、万人所恶。但谁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在这场废除贩卖奴隶运动中,为什么威伯福斯,以及后来被称为克拉朋联盟的人,能够站出来?唯一的答案是:他们甘心地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威伯福斯最初去英国议会任职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官场中的尔虞我诈,这让他极度地沮丧,一度想要从议员的岗位上逃走。但他是主的一个门徒,他寻求上帝的帮助。在1786 年复活节的早晨,他经历到上帝的恩典加给他的力量,决心重返议院。他当时的认识是:“ 第一重要的是,我要回到工作中,认识上帝把我放在这个位置的目的,而不当逃兵。”(15 页)这一事件成为威伯福斯一生的转折点,成为他日后在议会中发挥自己既是主的门徒又是国家众议院议员之作用,成为上帝之手所能使用之器皿的起点。让自己委身在一个可能是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这是一个人能够听到上帝对他的召命的前提,是一个主的门徒能够被主所用的前提。对于多数主的门徒来说,能够为主所用,可能并不主要是在教会中,而是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当一个人不再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求取自己功名的途径,那么,这个人的工作岗位就会成为荣耀上帝之名的地方。用现代人能够明白的话来说就是,他的工作,无论在人看来是多么重要或是卑微,都会成为上帝改变他生命的场所,成为上帝介入人类历史的场所。

当然,即使人们有了从上帝来的召命,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其活出来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从威伯福斯对废除贩卖奴隶所作的一生的努力中,我们也看到他时常因为所遭遇的困难、挫折,甚至生命的威胁而陷入到沮丧中的情景。在这些处境下,他不仅从上帝那里得到安慰,也从教会,特别是那些和他一起战斗的克拉朋联盟的弟兄们那里得到激励。如果说上帝在成就历史中他的作为时使用的是那些一生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服侍他的人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常常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异象的群体。对于克拉朋联盟的基督徒们来说,他们的一个共同信念就是:“ 克拉朋的这一小群基督徒坚信,人的基本自由与价值,不是任何政治、经济与社会阶级能够剥夺的。……这种坚信,凝聚了这些基督徒。”(50 页)这样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团队构成了上帝在历史中彰显自己作为的器皿。一个作为在历史上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是需要一个团队。这就像是一个团队一同在一条漫长的路上奔跑着,不断需要有人换到前面去做领跑的工作一样。

能否成为上帝在历史中使用的器皿,还在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上帝在人类历史中拥有主权。让奴隶自由,这个影响了人类历史的重要事件,不是来自经济、文化的自然进步,也不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成果所促成,更不是国际政治的谈判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这一群的基督徒出于他们的信念所持续努力的结果。他们坚信人类的活动必须符合道德与良知,坚信回到上帝面前才是一切法律的起点。他们拒绝把政策的改进交给一个自然进程,拒绝只谈改进对奴隶的社会福利,拒绝只是解决局部地区的奴隶自由化,拒绝使用军事革命或者暴民运动的方法,而是坚持不懈地、完全以立法、投票的程序来彻底废除奴隶的贩卖,使得贩奴活动在迈向巅峰之际戛然而止。(51 页)

今天,就是在很多基督徒看来,信仰也只是个人的私事。基督教的信仰只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心理安慰。教会生活作为一种宗教生活,只是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人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一点而已。我们还像圣经的作者及古代的教父们那样,相信教会是“ 真理的柱石”吗?我们还相信在教会所服侍的上帝的启示中蕴藏着能够改变一切的真理吗?我们还相信我们作为上帝的仆人,靠着上帝对我们的呼召与带领,通过我们的言语与行为,能够让真理在那些人们久已习以为常、视其为天经地义的社会恶习中显明出来吗?虽然教会在这个世上的存在,其最终的使命并不是要改良这个世界,而是要关注人的灵魂,使之去认识基督,为基督的再来作好预备,但社会关怀也是教会在这个世上存在所不能够回避的一个责任。而就个体的基督徒来说,在自己的工作中服侍上帝,更是其不能逃避的人生责任。

上帝启示的真理是普世性的,他的作为也是普世性的。尽管我们会失败,尽管有上帝召命的人们也时常会因为环境而经历沮丧,但上帝不会失败,他对人类的关怀不会改变,他在人类历史中的作为也不会停止。只不过,有时他会等待,等待他所召的人预备好。在人类的历史中或者上帝的眼中,26 年可能只是一瞬间,但在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命中,却可能是其一生最宝贵的、能够为上帝工作的时间。上帝在成就其历史中的作为时所寻找的,就是那些一生只愿为上帝作好一件事的人们。他们的一生只为此事而来,只因上帝在此事上对他们的召命而有意义。

(《兄弟相爱撼山河——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张文亮著,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年)

“这就是加尔文!”——读《加尔文传》/ 游冠辉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茜亚· 凡赫尔斯玛所著的《加尔文传》(This Was John Calvin),深深为上帝奇妙的作为而赞美,为加尔文荣耀的见证而惊叹。赞美、惊叹之余,我随手记下一点读书心得,以为共勉。

一、归正前的奇妙装备

加尔文14 岁的时候,在巴黎的马尔什学院上学。在这里,他遇到了科尔耶迪。这位出色的法国教师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拉丁文和法文基础。此后,他发奋学习拉丁经典、逻辑学以及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等人的著作。19 岁那年,他离开巴黎到奥尔良学习法律。不到一年,加尔文的拉丁文就学到了可以做老师的水平,教授不在时,就让他教课。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精通希腊文同时又在研习路德思想的德国教授沃尔默。加尔文在沃尔默那里学希腊文,然后用希腊文研读圣经、阅读各种希腊文书籍。这时候,加尔文最大的心愿是做一名人文主义学者,能够享受宁静的写作生活。22 岁左右的时候,加尔文突然被信仰之光照亮:“ 上帝突然降服了我,改变了我的心,我即刻之间燃起了强烈的愿望,要在真道上长进。”(27-28 页)这一转变打破了他所寻求的宁静生活。从此,他便不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在了上帝的手中。加尔文转变之前所有的教育都是上帝对他的装备。这些装备为他后来解释圣经、阐明基督教神学体系、建构教会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加尔文的经历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和盼望。今天在中国,许多人都是走了许多弯路以后才接受基督,因此难免为自己过去蹉跎岁月而心生感叹。谁能想到,在全能者的手中,我们蹉跎的岁月竟能成为他所使用的宝贵资源。因此今天,我们不必再为过去浪费的青春而懊悔。使人复活的主能叫我们过去的经历也成为圣洁,合乎主用。

二、苦难中的存心顺服

他全然将自己生命的主权交在救赎他的上帝手中。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苦难,然而,他没有埋怨上帝。为了持守纯正的信仰,他被迫长期流亡在外。他深深地体会流亡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说:“ 这在人眼里看为何等痛苦的事,上帝却将它变为十足的喜乐。”(47 页)他在斯特拉斯堡的时候,日内瓦邀请他回去当牧师。那是曾经驱逐他的城市,是“ 天底下最可怕的”、在那里他会“ 一天死一千次”的地方。但他还是顺服了。他把自己视为“ 被杀的祭牲”,只要是他的主差遣他,他就愿意去。他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面对这样的患难,他说:“ 上帝自己是一位父亲,他知道什么是对儿女最好的。”(133 页)他40 岁的时候,失去了他深爱的妻子。他几乎被悲痛压垮。在给朋友法雷尔的信中他写道:“ 我将尽全力不让自己被悲痛完全淹没……愿主耶稣坚固我……若不是主,这样沉重的苦难早就压垮我了。但他扶起跌倒的,使软弱的变为刚强,让劳苦担重担的得力量。他从天上向我伸出他的手。”(138页)就是在这样的患难中,他也没有放下神交托给他的工作。他的朋友维雷在给他的信中惊叹道: “ 您怀着一颗如此破碎的心… … 竟然… … 履行了您的一切职责, 甚至比以前做得更好。”(139 页)他常年体弱多病。在给医生的信中,他说:“ 这20 年来,头痛从未离开过我。关节炎、痛风病使得四肢关节几乎残废。肾结石太大排不出,给了我尖刀般的疼痛。胸口像压了铅块,每一口呼吸都必须付出努力。”(187-188 页)可他却肩负着牧养、教导、治理、写作等多重的任务。他没有因疾病的围攻而抱怨上帝,更没有以疾病为理由放松对上帝的侍奉。临终前,他在给法雷尔的信中说:“ 我为基督而活,也为基督而死,我已知足!无论生、死,基督自己是属他之人的奖赏……”(193 页)

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的基督徒。虽然我们都知道,耶稣说,我们在世上有苦难,我们跟从他要背十字架,但是,当具体遇到苦难时,我们总要问:“ 神啊,你是慈爱的,又是全能的,为什么你要让我经历这样的苦难?你的慈爱在哪里? ” 倘或我们是真心求问上帝,那并不可怕,上帝也必以他的方式回应我们。然而,许多时候,因为上帝没有按我们的愿望帮助我们,我们就埋怨上帝,甚至远离上帝。我们在加尔文的身上看到了“ 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的保罗,看到了“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的耶稣。我们要成为荣耀上帝的器皿,只有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接受他所许可的一切苦难,并且在苦难中仍竭力忠心,以至于死。这不是我们凭血气所能做到的。求主怜悯我们,像怜悯加尔文一样。

三、一生传扬真理的激情

从加尔文被上帝光照的那一天起,他的心中便燃起了追求真道的热情。他为了新教信仰而被迫流亡。在流亡中,他写下了《基督教要义》。此后,他一直扩充此书,直至将基督教教义系统、清晰地阐明为止。他在各种侍奉的繁忙之中,准备了他的讲章、书信,写下了那些伟大的著作。他与异端论战,认同处死否认三位一体、破坏教会的异端分子塞尔维特。今天我们也许不赞同他的态度,但我们无法漠视他捍卫真理的热情。他自己愿意为真理而死,因此也认定亵渎真理、破坏教会的人罪当受死。为了真理,他自己面对逼迫,丝毫没有退缩:“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天上主人的法律对我来说是那么宝贵,我存一颗清洁的良心来维护它,地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使我畏缩,哪怕后退一步! ”(140 页)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他都在用他的笔与异端和逼迫作战。在临终前,他语重心长地对日内瓦教会的传道人说:“ 至于教义,我一直忠心地教导,上帝也赐我恩典让我写作……这是我尽了我的能力、尽了我的忠心所做的,我一直活在这教义中,也盼望在这教义中死去。愿你们每个人都在其中得到至终的保佑! ”(192 页)他用上帝给他的恩赐,写就了《基督教要义》,阐明了基督教真理的体系,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神学遗产。

相形之下,今天我们应该深深感到汗颜。我们很少有人了解这份宝贵的遗产,甚至也没有去了解的愿望。今天,许多基督徒不读书,或者只愿意读一些带有成功神学色彩、只重实用的书。看一看基督教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不难了解有多少基督徒关心真道,愿意为真道而战。“ 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可以为真理扬起来。”(诗60:4)愿我们能效法加尔文,做真正敬畏上帝的人,愿付生命的代价将真理的旌旗扬起来。

推荐阅读书目 / 本刊编辑部

1.《认识神》,巴刻(James I. Packer)著,福音证主协会,2004 年

本书是巴刻众多著作中最为脍炙人口和深具影响的一本。英文版最早于1973 年出版,如今在英文世界已卖出超过一百万本。《认识神》是一本探讨系统神学与灵修神学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标示着福音派神学和灵修神学两者结合的努力。如作者所言,“ 人若要认识神,须在理智、心灵和生命中多体认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文字浅显易懂,没有太多高深的神学术语,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神学传承。

2.《祷告》,哈列斯比(O. Hallesby)著,道声出版社

哈列斯比是北欧敬虔主义的神学家,他的灵程经验丰富深刻。虽然他神学造诣高深,但他的作品决不只谈理论,乃是注重生活实际经验,行文简易,适合各种灵程的信徒。这本“ 祈祷” 的书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本书共有11 篇,每篇篇幅不长,但每一句话都带着属天的启示和恩膏,足以让诚心学习祷告的读者,进入祷告的实际经历。这是一本哈列斯比本人祷告经历的精华。

3.《怎样研读圣经》,陈终道著,中国信徒布道会,1988 年

本书是以例解而非理论为主的大众化释经学著作,作者按照讲、熟、明、解四个重点,以180 多个例解,教导信徒怎样研读圣经。作者反对片段的经文研究,反对“ 私意” 解经,提出用心读圣经远较钻研“ 读经法” 更重要。

4.《标杆人生》,华理克(Rick Warren)著,使者出版社,2006 年

坊间很多流行的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总是建议你以自己作为探索的起点,但本书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开端。你必须从神——你的创造者,以及你被造的原因—— 为开始。本书共包括40 章,作者极力建议读者每天只读一章,通过40 天的灵修旅程,帮助读者了解活在世上的目的,以及神在你身上的那不可思议的计划—— 你是被神所造,也是为神而被造;你不仅为了此时此地而活,更为了永恒而活。

5.《改变带来医治》,亨利• 克劳德(HenryCloud)著,中国学园传道会,2003 年

相信很多基督徒都曾经或者正在受到各种情绪上的困扰:忧虑、孤单、关系破裂而伤心、怨恨、以及自己不胜任之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不外乎神学和心理学。然而,本书作者却不想陷入争辩中,到底是神学还是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他从自己的生命和专业上认定了四种神的属性:与别人相处;与别人分离;分别善恶;有成人的担负。本书解释了这四个方面的发展,面对成长的阻力和完成它的技巧。成长需要时间、祷告和努力,此书可以纾解你成长的痛苦。

6.《一千个怎么办》,葛培理(Billy Graham)著,吉林省新闻出版局,1992 年

本书是葛培理博士的精选问答录。数十年来,葛博士通过他的“ 问答信箱” 回答各国读者的难题,这些难题包括恋爱、结婚、子女、就业、经商、太空、死亡、科学、来生等等。这些依据圣经基础作出的答复,帮助少年人走向成熟,破碎的家庭得以重圆,迷惘的生命得着更新。相信读者会从这些答问中受益匪浅。

7.《 基督教神学(增订本)》(卷一、二、三),艾利克森(Millard J. Erickson) 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3 年

本书(共三卷)是一套道学硕士程度的系统神学教科书。作者自身的立场是福音派,但在处理每个议题的时候,对所有观点持公平开放的态度,并做一丝不苟的分析。本书内容除了神学理论外,还有不少属灵和牧会的应用。这一增订本增加了最新的观点和申论,并提供了阅读指引。卷一包括“ 导论” 和“ 神论” 两大内容,卷二包括“ 人论”、“ 罪论” 和“ 基督论” 三大内容,卷三包括“ 圣灵论”、“ 救恩论”、“ 教会论” 和“ 末世论” 四大内容。

8.《基督教伦理学》, 贾诗勒(Norman L.Geisler)著,天道书楼,2003 年

这是一本以基督教伦理为题的书,该书和以往的伦理学作品相比,虽然有连贯的地方,但无论是结构、内容,还是许多的构想,都是崭新的。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伦理理论分析,包括“ 非律论”、“ 处境论”、“ 一般论” 等七个章节;第二部分是伦理问题解答,谈论在社会上最引发争议的“ 堕胎”、“ 安乐死”、“ 死刑”、“ 战争”、“ 同性恋” 等九个话题。正如作者所言,“ 我们基督徒不能冒昧地在伦理上发出半信半疑的声音,将神的话语勇敢地应用在这些问题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9.《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施密特(Alvin Sechmidt)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作者以社会学家的严谨,从生命尊严、性道德、妇女地位、慈善、医疗保健、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许多现行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督教渊源,阐明了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本书还指出,在世俗主义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后现代社会,基督教对文明的积极影响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10.《戴德生—— 挚爱中华》,史蒂亚(Roger Steer)著,福音证主协会,1994 年

本书是对戴德生传奇一生的客观翔实的记录,从作者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读者可以看到这位神所重用的仆人,五十年来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并倾尽全力以基督的托付为己任,给中国大地上深处黑暗世界的亿万灵魂带来福音的曙光。再没有谁能像戴德生一样,愿意为神的缘故,完全献身给中国。

在家务中与主相亲 / 徐艳青

主阅读我一切的心思,知道并鉴察我一切的意念。他是我的良人,我的朋友,乐于将我心里所思所想的告诉我。 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到了周末更是如此,在这个时代无论什么人都被各样的忙碌裹挟着前行。我们目前两口之家的生活相对简单,但也很忙碌。周间上班,回家后基本上什么都不愿做了。周六家里开小组祷告查经,周日作礼拜,间隙日常购物,偶尔人情来往,真的感觉好像没有闲暇。没有闲暇收拾、打理自己的里里外外,内心渴望做的许多事情也一直没有时间做,这样想来的时候常常感到莫名的焦虑。 借着弟弟搬家的机会,我又开始收拾、打扫房间,也为将来我们搬家做点清理工作。收拾、清洗、归类……似乎以前没有觉察到自己有这么多都快忘记的东西,收拾完了再拖地,看到家里收拾干净时心里开始很快乐,拖完地时就准备多拖一次,在干净的基础上更干净,在悦目的基础上更悦目,这种感觉好像常常不由自主地使我在做家务时陷入一种追求之中,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尽管这样我的家看起来还是乱了点。工作要进入尾声时我的心思随着清洗的水流缓缓流出:这忙碌的一天我做了些什么呢?打扫卫生吗?收拾清洗一些可用可不用的旧东西?不管怎么说我也算是职业女性了,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今天的工作好像很不划算,区区打扫、清理房间类的工作,好像找个钟点工也会比我干得又快又好,也比我便宜多了,即使加上经过我清洗以后仍然可以使用或收拾起来送给别人使用的物品价值算起,从经济的角度看好像也不值(呵呵,收拾的旧东西也没有值钱的)。一句话:我今天的所有的工作,从经济学上讲不划算。(这样的经济账我以前好像和我妈妈算过,大学时嫌她在老家种地不合算,帮她算账劝她别种地,不如省出时间做点别的工作划算,我妈最终还是遵从她怎么也理不出的原因继续种地。)即便不算经济账,我省下这些家务活的时间可以做多少我一直都期望自己做的事情,比如:拾起久违的笔,记录一下心情和灵感,捕捉心灵的音乐,那会给我带来多少喜悦和难以描述的自豪啊。主啊,告诉我,哪种更有意义呢?天国里您怎样衡量价值呢?您不觉得我每天的洗衣、做饭、收拾家的琐碎埋没我的其他天赋吗?主啊,您怎么看待呢? 我的心思缓缓地流淌,如同安静的小溪流。在静默思想中,我看到从古至今多少人的天赋(或说潜能)如同冰川隐藏在大海深处,而能浮露出水面的在天地间闪耀着瑰丽的色彩,而我只平凡如路旁的一朵小花。主啊,对那些掩藏在水面下的沉睡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能量,您不觉得可惜吗?我知道许多伟人也只是挖掘了自己小部分沉睡的潜能而已。对此您又怎么看待呢?安静中我的思想触及到许多绚烂的花朵如同人各样的天赋,缤纷着人的眼目。无论这些花朵在阳光下绽放还是在黑暗中等待开放,都分成两类——一类只是愉悦、满足自己,尽管有炫目的美丽,却没有芳香去滋润他人的灵魂和生命的需要;另一类不一定是美丽、炫目的,但是却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常驻在他人生命的深处,满足着他人需要的同时也反射出上帝的荣美。这些想象又让我看到我大学时曾写的散文与诗歌,悲叹、呻吟着莫名的情感的泡沫,就算有一点点的瑰丽,又能帮助谁呢?除了激起人的莫名的情感和自恋的叹息之外又能解决什么呢?一切的劳作如果不能给人带来光或者反射出光来,那这劳作无论多么绚丽都不是上帝所看重的,在天国的天平上一称会比空气都轻的。而若是主所赐予的天赋又怎好埋在地底下呢?认识主、知道主的心后也不敢埋在地底下了,因为他说有的还要再加添,没有的连他以前有的都要夺去。主啊,赐给我辨别的心和勤勉的心吧。 在思想的空间我又看到我今天在家务劳动中发现的…… 多少当时搜罗、购买时兴奋、珍惜的物品在买后不久就束之高阁,在沉灰的角落中悻悻如呆瓜般地沉默了。一切的美丽都会成为过去,一时眼目所喜悦的并不一定是生活中最需要的,物欲的贪恋也跟着潮流变幻。随心所得的这些东西在岁月中反而成为负累。那些曾经在这些物件上闪耀的、亮晶晶地吸引我的眼和心的,已在时光中黯然了。可买、可不买的东西要尽量不买,能加重生活复杂性的东西也尽量不要,生活真的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每次打扫卫生兴起时,我心里总渴望能做到完美,在干净的基础上更干净,悦目的基础上更悦目,但角角落落总是有弄不完的脏东西,如同人性中的罪一样无论如何也清理不完,靠自己真的清理不完。有时清理的同时心里会有声音告诉我除非我把这房子重新粉刷了,或者把房子推倒重新盖,即使把房子推倒重盖,也只是在局部干净一会儿,这个世界更多的地方都是不干净的。我没有洁癖,但当这样的念头袭来时我就想我打扫卫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主啊,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怎样的清洁才是好的呢?在想象中我看到一个清洁、温馨的房子,不华丽但是舒适,不是一尘不染的但是干净温暖让人乐意居住,且来往方便。哦,这是主给我的标准了。 家务是什么样的?家务活真是琐碎的,作家务需要智慧吗?为什么我常收拾,家里还是容易乱呢?在安静中我看到家需要的条理性,对家庭每个成员特别是女主人要求的条理性。工作几年以后我意识到工作需要梳理,东西摆放需要条理(意识到了还缺乏执行力去实践出来)。家也有同样的需要。整理,归类,东西用完后复位,把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不常使用的东西单独放置……起初必定需要很多整理的工作,而这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功课。我通常的做法是把东西随便一塞,外面打扫清理一下,这样见效很快,可以使家得到短暂的光鲜,但是心里感觉是堵着的,因为很快就会原形毕露。工作和家务是何等相似,想真正彻底解决问题又害怕解决问题,需要的时候总是简单打扫一下,以一时的光鲜示人。清理源头需要乱上一段时间,但是会得到长久的果效,而日常生活需要把好习惯日复一日地保持下去,这应是整理家务的好办法吧。 写到这里我感谢主让我在家务中也学习人生的功课,如果真找了钟点工,我大概就不会有此体会了。但是我想在精力和体力顾及不上的时候找钟点工帮助做部分的家务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女主人能清楚地了解家中的方方面面,钟点工作为一个家务活的执行者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作为家的女主人我们要清楚的就是在人生的诸多角色中,哪个角色是非我莫属,无人可替代的。我想家庭关系中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姐姐(或妹妹)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关系中永远也无法被别人替代的角色,但是其他角色,比如:工作和教会的服侍等也是很重要的。求主赐给我智慧的心,能以能力束腰尽好当作的本分,并享受成长的喜乐。

上帝的女儿不愁嫁 / 真言

中国有句古话说,“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意思是公主不愁嫁不出去,嫁是一定要嫁的,除非这公主要出家。最近和一些姐妹聊起婚姻大事,发现有的姐妹是急切地要嫁人,有的姐妹对此没什么感觉,好像这个问题对她们来说并不重要——周围这么多大龄姐妹作伴,有什么大不了的,似乎大家也都麻木了。我没有机会和每一位姐妹都谈,但是很多单身姐妹脸上的刚硬似乎也向我说明了她们的绝望和无奈。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见到喜乐温柔的单身姐妹,她们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我29 岁受洗,现在我35 岁,还是单身。我常常想,神啊,什么时候,你才能让我遇到我的先生呢? 什么时候我才能体会做妻子,做母亲的幸福呢?

读圣经以赛亚书,多次读到神对信靠他的单身男女的称赞:“ 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的儿女更多”(54:1);“ 太监也不要说:我是枯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56:3-5)。神的话说得这么清楚, 我们的神是不说谎的。那么,单身的人的儿女在哪里呢?他或她的名又怎会更美呢?

对我而言,单身意味着我永远对爱情有最神圣的追求和渴望,我渴望神会让他的爱通过一位弟兄充分地体现出来—— 当然,神是源头,弟兄只是管道,正如我也是神的管道一样。然而,在这个黑暗罪恶的世界里,这样一份神圣光明的男女之爱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是的,大部分人都结婚了,但是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得到这样一份与神圣婚姻相称的爱情,而是在两个人累积的罪中一起痛苦,后来又添上孩子,虽然小生命的出现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不久,孩子就成为不幸婚姻的无辜的受害者——有的父母离婚了,有的父母虽然没离婚,但是孩子是在一个充满仇恨和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是的,传宗接代的任务完成了,人们或多或少也体会了做父母的喜怒哀乐,可是,我们传给孩子的,是那份能存到永恒的生命吗?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我们真的履行了神的管家的职责吗?

最让我伤心的是,有些姐妹在认识神之后,因为抵挡不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的压力,和不信主的小伙子谈恋爱,最后嫁给了不信主的先生。很多人认为,她们是可以感化丈夫的。现实摆在面前:教会的姐妹比弟兄多,所以,很实际的做法就是和不信主的男人结婚,这样,既完成了婚姻大事,又可领人归主并培养敬虔的后代,岂不是一举数得吗?可是结果往往不是这样。她们的丈夫和孩子并不会因为家里有一个基督徒就信主,而她们自己却很可能离神越来越远。是的,魔鬼很善于诱惑夏娃的后代,他总是把一样看似不错的东西放在她的面前,挡住那真正宝贵的上帝。

人希望自己有后代,其实这也反映了人对永恒的一种渴望。但是,真正的永恒只有在上帝那里才有,地上再大的家族也传不到永恒。我想,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单身的人真的在有生之年,鼓舞激励了更多的人追求真正的永恒和人生的真理,那么,虽然他们没有肉身的儿女,但是他们的家族是可以存到永远的。所以神说,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没有儿女的,他们的名比有儿女的更美。

人对爱情的追求是神圣的。姐妹们更是盼望一份浪漫温柔、体贴入微的爱情。其实,现实的婚姻中,很少有丈夫能完全满足女人的感情需要。虽然没有一个看得见的英俊骑士时刻护卫在我身边,但是我能平安地走到今天,我身边的每一个善意的人的善意的举动,不都是爱吗?是的,这和我们想象的浪漫的男女之爱不同,但是,我们先前对爱的自以为是的理解和神对爱的定义又是多么不同啊。神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写到这里,我想到的不是一对身着婚礼盛装的新婚夫妇,而是一对白发苍苍的、相互扶持的老年夫妻。

当你急切地想结婚的时候,你只会吸引一个同样急切结婚的人。自然,你们结婚了,但不幸也随之而来。婚姻需要恒久忍耐的爱,不是火烧火燎的爱——其实那不是爱,那是一种人的生理和情绪反应。一旦进入婚姻,每个人都会意识到,婚姻的真谛是恒久忍耐的爱。

有的姐妹说,既然婚姻如此艰难,周围又没有看到合适的人选,我的年龄又一年年大起来,那干脆,我就不想这件事了吧,反正想也没用。我自己也常常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我们总是习惯给神规定时间来实现我们自己对婚姻的设想,尤其是姐妹们:35 岁就是高龄产妇了,45 岁以后就不太可能生孩子了——这种压力更是直接。虽然,我们读过亚伯拉罕和撒拉的故事,神让一个已经绝经的女人和一个老迈的男人生出了他们盼望一辈子的后裔,而我们,就是这两个人的后代——可是,一回到我们属世的现实中,我们就忘记了他们这个真实的故事,而开始划地为牢地过着没有盼望,没有自由,没有喜乐,也实在是不荣耀神的日子。

除非是神感动我们要独身,我们不可自己硬着心肠要独身——我们要始终仰望神对我们的带领。

上帝的女儿不愁嫁!你的身份是尊贵的公主,你继承的是永恒的产业。有无地上的婚姻不能改变上帝口中所出的话。人类的文化传统,家中长辈的说法,你自己的固执——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神的话存到永远。

当你不再为婚姻焦虑时,你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比如唱歌,锻炼身体,也因为如此,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自信。当你不再对婚姻和情感麻木时(其实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忧愁),你会更加温柔细腻。是的,也许你会受伤,但是你将经历真正丰盛的生命,你将看到你在神眼中的宝贵,你也能更客观地看待男人的优缺点,不管你单身的时间有多长,你都是一个美丽、温柔、智慧的女人,是一位与神同行的公主。

我常和朋友说,如果神让我90 岁才做新娘,我也会欢欢喜喜地去的——那可真是一个奇迹啊,而在90 岁还能有一颗作新娘的心,这也是只有神才能创造的奇迹!

送别父亲 / 许国永

坐在父亲的灵堂里,看着父亲的遗像,心中似乎已经没有了悲伤。这张照片是大姐挑的,照片中的父亲很慈祥,眼中带着一丝微笑,抿着的嘴角,透着几分自信和得意。大姐说挑来挑去也就这张照片比较满意。这张头像其实是一张合影的局部,那张合影我在父亲生前也曾看过。合影里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父亲,旁边是一个瘦瘦的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这个女人当然不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已经于六年前离开了人世。

这个女人是我父亲去年找的一个老伴,她在我家有很多称呼,我们兄妹五个客客气气地叫她“ 姨”,叔叔和婶婶稍带亲热地叫她“ 嫂子”,外甥们略显生涩地叫她“ 外婆”,当然,她还有另一个称呼“ 奶奶”,可它只出现在父亲的口里,我的侄女从来不愿叫她“ 奶奶”。

几年前听闻父亲要找老伴时,我的心里很难过,因为自己已近三十尚未结婚,可父亲却要再娶了,想到此事,心中就很不是滋味,甚至觉得父亲这样做对不起我们那死去的母亲。但转念一想,“ 母亲已经去世了,生活还得继续,活着的人还得照样吃喝拉撒睡,父亲也不例外”。这样想时,心中似乎也能接受了,但却带着几分无奈。那年春节,从北京回家过年,一进家门,看到年迈的父亲那苍老且透着落寞的面容,心中不禁感慨:“ 找就找吧,只要他有个伴就行。俗话说:‘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嘛。”

去年年初的一个夜晚,我正坐在一个朋友的自行车后座上往公交车站赶,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端,父亲怯怯地告诉我他找到老伴了,并说他对那个阿姨很满意。我心中也挺为他高兴的,毕竟他找了好几年老伴,现在终于找到了。父亲说完后,还把话筒递给了那个阿姨。我坐在朋友的自行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那个阿姨说着话。打完电话后,自己说过什么竟然一句也没记住。

没过多久,通过姐姐们的电话,我才知道家里已经“ 硝烟弥漫,战火不断”。父亲和姐姐们的关系越来越僵。先是二姐从我家搬走(二姐一家这几年一直在我家照顾父亲),后是三姐和大姐各自与父亲大吵一架。从她们的电话里我得知,矛盾的原因就是那个阿姨刚到我家不久,父亲就给她买房买保险,前前后后共花掉六七万元。那一阵,一听到家里的事,我就心乱如麻。也常在电话里劝父亲,希望他做事要把握分寸,要顾及儿女们的感受,但父亲总把“ 儿女不孝” 挂在嘴边。我的电话,非但没让他消气,反倒让“ 局势” 火上浇油。

过了几个月,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我对这个阿姨的印象却大打折扣了。去年七月,我休假回家一趟,待了几天。阿姨对我倒挺客气,第二天就做了我爱吃的蒸面,甚至偷偷地将我的衣服洗了,我对她的印象稍有改观。那些天,父亲脸上常常堆着笑,有时还跟那个阿姨开几句玩笑。看到父亲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那种喜悦,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只要父亲快快乐乐的,他愿意怎样就怎样吧。

今年过年回家前的一周,几个基督徒朋友在我家聚会,我们学习了圣经以弗所书6章1 - 4 节:“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我们一起讨论,今年春节回家应该如何孝敬父母。轮到我发言时,我告诉大家,自己给父亲和他的老伴各自买了一件唐装,并打算回家后多讨他们的欢心,多听他们的话。

初一那天,天气微冷,父亲硬是穿上了那件暗红色的唐装,后来连着几天都不愿脱掉。甚至说明年初一时,还要穿上。阿姨倒没怎么穿,估计她怕引起姐姐们的不悦。但我却发现她每次回老家时,必定要把它穿在里面,心中不禁暗喜。

吃饺子、放鞭炮、走亲访友、轮流到三个姐姐家吃饭,一家人喜气洋洋,看得出父亲心中很是高兴。但是我却发现这和和气气的背后似乎波涛暗涌。终于有一天,侄女的一句“ 我一辈子只有一个奶奶,而那个奶奶已经去世了” 打破了家中的平静。爷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剑拔弩张。二人谁也不甘示弱,最后,一个在屋外,一个在屋内,大哭不止。第二天早上,同样的一幕又在家里上演了一遍,一家人不欢而散。

初六那天,我骑着三轮车让父亲坐在前面从叔叔那里回家,父亲告诉我今年姊妹们处得挺好的,轮流请其他的兄弟姊妹到自己家中吃饭,并希望从今年开始形成一个规矩,儿女们能够在他百年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团结起来。父亲背对着我坐在三轮车上,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看到他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和那宽宽的肩膀,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但却不敢哭出来。那天刮着风,父亲在车上一直嘱咐我,“ 骑慢点儿,别累着”,还告诉我,“ 阿姨总说买这个三轮车没用,看,今天就用上了。”

回到家中,跟父亲聊了许久,父亲把他给阿姨买房买保险的考虑和原委详详细细地告诉我,他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让阿姨没有后顾之忧,跟他相伴,安度晚年。父亲还告诉我,他特别能理解我说自己是因为孤独而信主。“ 我也很孤独啊,所以想找个伴儿。” 就在那一刻,我彻底地理解了父亲。我也把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了他,并告诉他我们五个孩子都非常爱他,大家出现矛盾是因为彼此没有相互理解,沟通的方式也不对。菲菲(我的侄女)也非常爱他,跟他吵架是因为她还是小孩子,以她现在的年龄,很多事情是理解不了的,但日后必然能明白,希望他不要把小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我还跟父亲说,希望他能活到七十多岁,并跟他相约,一定要等到我结婚并且用他自己的钱为我买一份结婚礼物。

跟父亲聊天之后,他就去午休了。那天下午,我就坐火车回北京了。不想这一别竟是永诀。就在我回北京两周后,父亲在三月九日下午午休时一睡不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人算不如天算,父亲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可就没有算出他会那么快地离开人世。若是提前知道这一切,他可能不会再娶。无奈世事难料啊!

昨天,送父亲的遗体去火化,哥哥手捧父亲的遗像和我并肩站在去殡仪馆的卡车上。初春的天气依然很冷,阵阵的寒风,吹得我双腿瑟瑟发抖。看着那熟悉的街道,想起了六年前的夏天我和哥哥在同样的街道上送别母亲。想到母亲不在了,如今父亲也没了,不免心生悲切,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卡车经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鞭炮声响过了一个又一个路口,我的心如那迎面的寒风一样,越来越凉。卡车经过汽车站时,我突然意识到那天是礼拜天。如是在北京,我都要在教会聚会,和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一起唱诗敬拜神,并向神祷告。一首赞美诗仿佛在我的耳畔响起:

我有一位最好朋友,他就是主耶稣,他使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好比山谷中百合花,洁白纯净芳香,惟有救主耶稣圣名最完美。痛苦悲伤他怜悯,忧患时他安慰,他对我说,他永住在我心内。

他除去我一切烦恼,担当患难忧伤,战胜试探,他作我坚固保障。为他我愿舍去一切,抛弃心中偶像,他用全能臂膀保守我安康。纵使亲朋离弃我,撒但试探引诱,依靠耶稣,心中平安有希望。

他必永远不离开我,时常陪伴身旁,我必信靠耶稣,效法主榜样。他是磐石给我力量,使软弱变刚强,心灵饥渴,他赐吗哪作灵粮。将来升天见主面,同享极大荣光,到达快乐彼岸,生命水流长。

他是山谷中百合花,灿烂明亮晨星,他使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

是的,纵使亲朋离弃我,他却永远不离开我。父亲虽然不在了,但还有一位天上的父亲在那里永远地看顾我,他就是那位天地万有的主宰、创造一切并让我经历这一切悲与喜的永生的神。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不再悲伤,站在哥哥的身旁,我开始默默地在心中向神祷告:“ 慈悲的天父,爱我的救主耶稣基督,感谢你在万人中拣选了我,我曾经污秽,多行不义,你却让我成为你的儿女,让我成为圣洁。我要感谢你,感谢你让我经历丧母又丧父的悲痛。我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有你的美意,虽然母亲不在了,父亲也没了,但我再也不会孤独,因为我知道,不论我经历顺境还是逆境,你都与我同在。感谢你赐给我父母和四个兄弟姊妹,让我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你让我的父亲和我说那样的一席话,我会牢记他的遗训。感谢你让我明白什么才叫爱,什么才叫孝顺。让我知道,爱就是要舍己,不求自己的益处,完全为对方着想。孝顺就是从内心深处去理解自己的父母,聆听他们的教诲,爱他们,并爱他们所生的每一个孩子。主啊!求你不要让我沉浸在悲伤之中,求你让我坚强地活下去。我愿意做全家的守望者,愿意为自己的全家来祷告,让他们能够继续彼此相爱,做正直的人,并能认识你这样一位充满爱和怜悯且大有能力的独一真神。主啊!感谢你让我在这样的时间,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来向你献上这样的祷告,我会记着向你所发的誓言,永志不忘!愿一切的荣耀、颂赞、尊贵和权柄都归给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