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方法漫谈(下)/ 孙明义

相关文章:灵修方法漫谈(上)

一、灵修的具体方法

当我们已经准备好要来操练灵修的时候, 我们就来谈一下具体的灵修方法。

1、 灵修的三个条件

要操练灵修, 首先要预备好如下与灵修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直接决定了个人灵修的质量或者果效,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灵修的条件。

首先, 你要给自己确定一个能够独处灵修的时间。如果你只是打算每天有时间了就灵修, 不需要为自己固定一个时间, 那么很可能的一个结果就是, 灵修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不了了之。就灵修主要是默想神的话来说, 你确实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思想神的话语; 但从培养一个灵修的习惯, 让自己比较快地进入到灵修的状态中, 全神贯注地思想神的话语这个角度来说, 在操练灵修的开始就选择每天的一个固定时间来灵修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一天中可以选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话, 我们建议你尽量选择早上的时间来灵修。圣经中有不少早上与神亲近的例子。大卫就曾说:“ 耶和华啊, 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 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 并要警醒” ( 诗5:3)。另外,“ 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慈爱之言, 因我依靠你; 求你使我知道当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诗143:8)。就是说,早上灵修,不只是人的精力比较好,更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有意义的是,早上灵修意味着我们把神赐给我们的这一天从一开始就献给神,求他慈爱的声音来引导,真正使自己这一天的生活是一个在主里分别为圣的生活,为我们这一天能够过得胜的生活做好预备。

如果你说早上我很早就要出门,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灵修。我们的建议是:你可以比原来早起30 分钟.如果你每天能够保证这30分钟来与神沟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操练。你过去早上越是在紧张忙乱中渡过,那么现在你越需要改变这种忙乱的现状。早起,安静地预备, 灵修完后,带着平安与信心去面对这一天的生活。当然,为了保证你的睡眠时间,你可以早睡30 分钟。所以你灵修的时间安排会改变你的生活时间表。它本身对你的生活就是一个挑战。有信心面对这个挑战吗? 耶稣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可1:35)。

其次, 你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灵修的地方,就是能够在确定的灵修时段中不受打扰的地方。它可能是你居所中的某个单独的也许是学生宿舍的一角, 也许是院的一棵大树下,或者是任何其他的地方,只要在那里能使你有一段时间可以不受干扰,单独与神在一起就可以。不受干扰的意思就是,即使你出声唱诗祷告,也不会有谁注意你。

摩西在一个叫会幕的帐棚里单独与神相见。你与神见面的会幕在哪里呢?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与神单独会面的会幕吗?可能你会有疑问:我们真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与神会面的场所吗?是的,你可以在任何地点与神会面,向 倾诉。不过,对于一个灵修的最初操练者来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在你生活中被分别为圣的地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安静下来,进入到与神相见的情境中。有一个分别为圣的会幕,是你生活中所在处所被一点点分别为圣的开始。

第三,当你早上洗漱完毕,来到你的会幕中的时候,你还需要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圣经—— 神的话语。如我们上次所说,灵修是借着圣经与神沟通。安静地思想不是要陷入到自我的沉思中,而是要去思想神的话语。

从这个角度说,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带那种有注释的研读本圣经。研读本圣经对于你查考圣经很有帮助,但在灵修中,却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引到经文的注释,而非神的话语上.另外,我也建议你使用“ 白板” 的、没有划过太多地方的圣经来灵修.就是说,如果一本圣经上很多处已经被你划过,或者已经被你在很多地方写上了以往听道读经时的感想,那么,你最好不用这本圣经来灵修,它会把对神话语的思想引导到你以往的理解中去。我们的盼望是,你这一次思想神的话语会有你这一次新的看见。让神的话语“ 每早晨都是新的”(参哀3:23);让我们在每早晨都能够看到神对现在这个处境下的我的引导。最后,如果你的英文不是太好,建议你最好也不要用英文或者双语的圣经来灵修。你的注意力可能会被吸引到语言上,而不是神的话语上。

2、 如何灵修

如果你已经预备好了上述三个条件,每天准备用20—30 分钟的时间来灵修,那么,你每天灵修的过程大致是如下的一个过程。

(1)预备你的心(3—5 分钟)

你可以用3—5 分钟的时间来预备你的心。我们上次也谈过,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要我们的心安静下来。这通常是一个安静的祷告,告诉神你愿意在这一天的开始来到神的面前;愿意把下面的时间放在神的手中,求神安静并预备你的心;求神借着圣经向你说话,并用他的灵来感动你,引导你对 话语的思想与回应。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开声作这样的祷告。

如果这样的祷告还没有让你的心里安静下来,你也可以尝试唱诗的方法。在操练的时候,建议你能够唱那些可以背着唱下来的短诗,特别是能让人与神亲近、安静祷告的那些短诗。如果是很多段的那种短诗,你可以只唱其中的一个段落。要是你没有可以背唱下来的短诗,你可以在其他的时间学习着背唱一些这样的短诗。你会发现如果你能够背唱一些短诗的话,对你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祝福。清晨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你醒来,会发现你的里面涌动着某段熟悉的旋律,甚至会有很想脱口唱出来的感觉。如果是这样,顺从圣灵在你里面引导的工作,就唱这个时候涌动在你里面的短诗。你可以小声地唱,也可以在里面默默地唱。记住,如果能够唱清楚歌词是更好的。你也可以在唱诗的过程中或者结束时,作上述预备的祷告。

(2)默想的方法(10—15 分钟)

然后,你打开圣经用10—15 分钟的时间来思想他的话语。要注意的是,每天灵修的经文不是随意选择出来的,通常是按卷逐章逐节顺序灵修思想的方式。上次我们曾提到,灵修式读经侧重于对神话语的默想,所以如果你这一段时间选择某卷书(比如马太福音)来灵修的话,你可以按着经文顺序,每天用这15 分钟的时间来思想数节的经文即可。按照经文自身的线索,一般不超过半章或者一章。第二天是接着头一天截止的那节经文开始读。在读的时候,不要像你平常读书那样用扫描方式去读,而是要速度比较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通常一段的经文可能会读上好几遍。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开声读出来。

当然,这段时间不是都用在读的上面,而是更多用在默想上面。慢读只是让我们能够注意到我们平常快读时没有注意到的经文细节,并且让我们能够记住所读的经文,以便我们可以在心里去思想。涉及对所读经文的默想,你可以按照如下的两种方式来操练。

第一种方式是在慢读时思想每节经文的含义。读第二遍的时候,就有意地在读完一节时,停顿一下,来思想这一节的经文,直到今天截止的那一节。第二种思想的方式是,在慢读的过程中,用心去体会今天是否有哪一节经文最打动你。你可能在第一遍慢读时还不是太确定,这时你需要读第二遍。如果有一节经文在今天让你有些感动,就集中去思想这一节经文。

对经文的思想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经文的细节、含义及场景。但第二个方面更重要,就是神借着今天灵修的经文要告诉我什么,要提醒我什么。你可以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去思想今天灵修的经文:

有什么罪是神所提醒我的?

有什么应许是我应当去抓住的?

有什么榜样我可以效法?

有什么命令我需要遵守?

神又让我对祂有怎样的新的认识?

这里列的是可能涉及的方面,你不一定照着这里列的问题去逐个思想,更可能的情况是顺着圣灵的引导。不过我们心里需要明白,神是洞察我们内心的神,知道我们的处境及需要。“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诗139:2—3)。虽然我们不是每天都能够明白他借着我们思想的经文要告诉我们什么,但我们相信,这一段时间 让我们读到这些的经文一定有 针对我们处境及需要的美意。

(3)回应及写灵修笔记(5—10 分钟)

上次说过,灵修的要素就在于我们能够与神有互动性的交通。如果神是借着圣经向你说话,那么你会用神话语在你内心中的感动来向神祷告,这就是我们的回应。你可以用余剩的5—10 分钟有这样回应性的祷告,并且如果你养成了记灵修笔记的习惯,对你会更有帮助。

其实在实际的操练中,你不必把你对神话语的回应都集中在这个阶段。如果你是用逐节思想的方式来思想神的话语,你可以在这个思想的过程中,只要心中有感动就随时向神倾诉:或者认罪,或者赞美,或者感恩,或者立志。然后再读下面的经文,再按着圣灵的引导在神面前倾心吐意。直到时间快到为止。如果你今天思想的方式是集中在一节有感动的经文,那么你可以在一段时间的思想后,就这节经文带给你的感动对神有一个回应的祷告。在神的面前倾心吐意,时间的长短及是否要面面俱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顺服地按着圣灵在里面所做的感动的工作去回应祂。

用灵修笔记的方式来总结你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准备一个灵修本,标上每次灵修笔记的时间.笔记的内容大致涉及到三个方面:今天感动你的一节经文,就是你今天的“ 金句”;你今天读经的感受;以及你如何把这种感受落实应用在当下的生活里。这三方面可以简单到三句话,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把它写得更为具体。感受的概括可以尽可能简单,但应用却要尽可能具体,否则不会被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也就达不到灵修的真正目的。

应用的行动是根据感动而发的;应用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例如,如果神在经文中提醒我要向某个人认罪,或者使我想到某个得罪我的人而让我去宽恕他,那么我的应用就是当天要主动与那个人联系,尽快与他和好。如果神借着爱人如己的话,使我想起某个有困难的朋友,那么我会决定今天抽时间与他联系或者看望他,看是否能够帮助他。

二、灵修的例子

下面就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为初开始学习灵修的弟兄姊妹提供一个参考。祷告预备自己的心:

主啊,感谢你又赐给我这新的一天。我把这一天放在你的手中,特别把这一天的开始放在你的手中。我愿意来到你的面前与你交通,求你帮助我,安静我的心。求你在下面的时间中,让我能够聚精会神地读你的话语,并带领我思想你的话语。求你用你的话语来感动我,并引导我向你倾诉与祷告。我渴望多认识你,明白你的心意。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读经文:约翰福音1:1—5。

先慢读这五节经文一遍。然后第二遍用逐节默想回应的方式,边读边默想边祷告。

读第1、2 节。默想…… 祷告:主啊,我知道你是永恒的神,超越时间。世界未造以前,你一直存在,你就是一切的本源。我赞美你,你是那么伟大,但还是赐我儿女的权柄,让我能亲近你,能认识你。

读第3 节。默想…… 祷告:主啊,我知道万物都是借着你造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DNA 都是你美妙的设计与定下的秩序。你的创造让我敬畏,它实在是彰显了你的智慧与能力,是我的理解与想象所不能够穷尽的。为此我要赞美你。

读第4 节。默想…… 祷告:主啊,你就是生命的源头。在我还没有与你的生命有份的时候,我的里面只有黑暗而没有光。感谢你把生命赐给了我,让我借着这生命之光看到我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看到生命真正的源头与未来的去向。感谢你把平安喜乐及盼望都随着这生命赐给了我,让我不再活在黑暗之中,并带领我走平稳的道路。

读第5 节。默想…… 祷告:主啊,这世界确实还充满着黑暗与罪恶。这个世界不认识你,不敬畏神,并且有意地要抵挡神。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家人和朋友对我信你不理解,其实他们是在抵挡你。主啊,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够从黑暗的权势下出来,认识你,并接受你作他们的救主。

再把这五节经文重读一遍,抽出今天让你有感动或者特别有意义的经文,作为今天灵修读经的“ 金句”。结合这一节经文,想一下你如何能够把它具体地应用在你今天的生活之中。

写笔记:

 日期:2005.4.21,6:45am
 经文: 约1:1—5
 金句: 第3 节
 观察: 神是满有智慧的神, 是创造了这个奇妙的宇宙世界。蓝天, 太阳,每朵花的色彩都是神的创作。 我也是的创作,必定关心我的一切。
 应用: 今天,我要特别注意周围的世界。看到那美丽的花朵,或者落日的余晖, 多想想神创造的奇妙,把真实的赞美献给祂。

三、灵修习惯的操练

1、 现在就开始

这次我谈了不少灵修的方法。我要补充一句,对于你的灵修来说,方法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个渴望亲近神的心。对于并不那么想操练灵修的人来说,了解这些方法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对于真正渴慕神,想要通过灵修来与神相交的人,灵修方法对他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当然,我们也不要指望借着灵修的方法,去走灵修操练上的捷径。其实就像学习绘图一样,基本技法只是给初学者一个入门的基础,一个让人蒙训的师傅,当你真正去绘图的时候,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使用了怎样的方法。就灵修来说,引导你操练灵修的真正的老师是圣灵;而灵修对你的挑战是:你是否愿意顺服,借着灵修去体贴和认识神的心意。换言之,灵修对人真正的挑战就是:你是否愿意开始,并愿意去坚持。

如果你现在决定开始或者恢复你的灵修生活,那么你可以今晚就做好准备,把圣经和笔记本放在桌面上,调好闹钟,明天早起与主会面.作为开始的帮助,你可以用下面的30 段经文,来做你今后30 天的灵修经文。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对你以后的灵修会更有帮助。

第一天 约翰福音1:6—13
第二天 约翰福音1:14—18
第三天 约翰福音1:19—28
第四天 约翰福音1:29—42
第五天 约翰福音1:42—51
第六天 约翰福音2:1—12
第七天 约翰福音2:13—25
第八天 约翰福音3:1—15
第九天 约翰福音3:16—21
第十天 约翰福音3:22—36
第十一天 诗篇1
第十二天 诗篇5
第十三天 诗篇15
第十四天 诗篇23
第十五天 诗篇34
第十六天 诗篇63
第十七天 诗篇84
第十八天 诗篇96
第十九天 诗篇111
第二十天 诗篇119:1—8
第二十一天 诗篇146
第二十二天 马太福音6:5—15
第二十三天 马太福音6:19—24
第二十四天 马太福音6:25—33
第二十五天 以弗所书1:1—14
第二十六天 以弗所书1:15—23
第二十七天 以弗所书2:1—10
第二十八天 以弗所书2:11—22
第二十九天 以弗所书3:1—13
第三十天 以弗所书3:14—21

 

如果你能够坚持这30 天的灵修,那么你就在你的灵修生活中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以后你就可以照着这种灵修的方法去灵修任何一卷你渴慕并喜欢的圣经书卷了。不过,在开始的一段时期,我们还是建议你先选新约的书卷来灵修,比如先灵修某卷福音书之后,再选一卷新约书信灵修;然后再选第二卷福音书,之后再选第二卷书信等。

2、 灵修习惯的培养

经过一个时期的操练,你是否感受到你与神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你是否有大卫那种盼望着朝见神的渴慕:“ 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诗42:2)不过,你也要有心理准备,因为灵修与你的灵命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你很可能会遇到魔鬼的攻击,它会设立各种障碍使你放弃与神的见面。具体地表现为,在经历了开始的一段甜蜜时期后,可能会有所懈怠,灵修显得好像不再有那么多的收获,你的工作生活似乎又有很多事务让你无法进入灵修,时间上更是忙得抽不出时间。所以,坚持灵修本身就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对此我们心里要有着清楚的意识。操练灵修的人都会知道,把灵修坚持下来,培养出好的灵修习惯,是需要依靠神去面对的一个大的挑战。正是在这个挑战中,当我们坚持下来,培养出好的灵修习惯时,我们属灵的生命才会从中经历到突破与成长。

在操练灵修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每个阶段的问题可能也有所不同。不过,只要我们有渴慕与神相会的心志,相信神都会带领我们去解决。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问题,这里的解答只是供你参考。

(1) 我早上很难起来进行灵修。

要早睡才能早起。也许你有晚睡的习惯,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肉体是爱偷懒贪睡的。有些信徒不能早起灵修但能够准时上班;有些学生不能早起灵修可以很早起来背英语或准备考试。这说明人的价值观还有待改变,还要更多地认识灵修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其实生命的改变就意味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具体地说意味着你生活时间表的改变。你可以用一个闹钟,并把闹钟放在手够不到的地方。总之,如果是你想要做的事情,你一定会找出时间来做。

(2) 我灵修时很难全神贯注,一旦闭上眼睛去思想经文,不是想起很多平时想不起来的事情,就是会打瞌睡。

你要花时间预备你的心。找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用唱诗来帮助自己预备。起床洗漱后,可以做些简单的身体运动或者深呼吸使大脑供氧充足并活动起来。另外,坐很舒服的椅子也比较容易打瞌睡。对付注意力不能集中,你可以用出声地读经、出声地祷告来帮助自己保持注意力。如果在思想的时候想起了某件当天要做的事,可以随手把它记在你的本子上,然后把它从心中放下。如果一段时间有点走神,意识到的时候,只要顺从圣灵的引导回到经文的默想上来就是了,不必有太多的挫折感。

(3) 有一段时间灵修,思想经文总没有什么感动,让人感到没有什么收获。

开始操练灵修,很少有人每天都有感动,因此坚持灵修才变成一个挑战。如果你以渴慕的心坚持,相信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不要关注在收获上,而要关注在享受与神沟通的安静,及向神倾心吐意的释放上。

几点建议是,如果是你不理解灵修中的某些经文而没有感动,那么就把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有机会去问牧师或者长老,你只要思想那些你有感受的经文就可以了。其次,学习一点默想的技巧。可以用祷读的方式把读经与你自己及你的祷告关联起来。例如,“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造的。生命在 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这一段经文你可以读为:“ 我是借着 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我的光。主啊,我要感谢赞美你…… ” 这样可能会引导你进入到更多的思想中。另一个建议就是,在某些时候,可以与其他信徒一同灵修,彼此鼓励,分享心得。有与你一同成长行路的属灵的伙伴也是十分重要的。

(4) 我能否用其他的灵修资料来灵修,比如《荒漠甘泉》或者《竭诚为主》?

这些灵修资料对于开始操练灵修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在生命的某些阶段来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但没有任何一本灵修书可以代替圣经。灵修书只是他人灵修的心得,生命在幼小的阶段需要他人的供应来喂养自己,但生命总会成长到一个地步,那时你需要自己从神的话语中得到供应。生命成熟的表征之一就是,人能够自己灵修,并且将自己的灵修心得与别人分享,以彼此鼓励。

(本文参考引用了卓弟兄所写的《天天与神相处》。全文结束)

退修·恢复·爱/曾淼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过了一个紧张备考的12月上半月、一个丰盛而短暂的圣诞/新年假期,明天我就要开始一个新的学期了!不可思议吧?刚考完试那会儿,我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新学期;但是我发现,越临近开学,兴奋越少,焦虑越多。这学期我选了四门课,几乎所有人都说我疯了,劝我别这么干。当然,我是考虑了很多因素才做此决定,并不是脑袋一热、或是为了逞能;但我也丝毫没有把握这一定可行,因为上学期三门课都上得呼哧带喘,最后期末考试得了三个B(有+、-之分)。曾经有人问我:你害怕“亚洲式不及格”(Asian Failure,就是没得“A”)吗?我说不啊。但是当最后一水儿的“B”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地焦虑。有些东西是那么地潜移默化、深入骨髓,就好像我到了这边置的第一个物件儿就是电饭锅——以前觉得吃西餐没问题,来了以后才发现离了米饭活不了哇…等我吃上第一顿“米”饭以后,心里立刻踏实了。

为着这“四门课”的斗胆尝试,新年伊始我就开始仔细地为这学期规划时间表,同时也为这一年做一些计划(期间,眼前浮现过刘官长老一张一张展示年度计划的画面),其中有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决定。第一,坚持每天早上至少灵修半个小时;第二,每天晚上跟一个新搬来、同在维真读书的同屋一起祷告;第三,每个月至少拿出一天退修。第一条听起来很夸张吧?神学生难道每天连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非常惭愧地讲,在时常手忙脚乱的上个学期,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被我挤掉、或挪走的就是灵修时间。所以一个学期下来,我深深认同了临走前小白牧师给我的警戒——“神学院不负责你的灵性”(哥顿神学院院长语)。以前,好歹我还有同屋、小组、祷告会、晨祷、牧师长老等诸多的属灵拐棍,现在在属灵支持大幅削减的情况下,必须操练独立地寻求神、亲近主,养成良好的灵修习惯,并且找属灵伙伴互相督促。

刚过去的这个周六,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又换车又搭船地去了一座岛上的退修中心。岛上本来就人烟稀少,大清早更是山泉叮咚,鸟雀啼鸣。一座座的木屋,穿插在高大笔挺的松柏林间。走到半山腰,就可见不远处经松柏勾勒、显出参差轮廓的几座山,以及山脚下的一湾湖水,被薄雾衬托得如同水墨画一般。一天半的时间里,除了按照惯常的程序读经、祷告,大部分时间做的就是忘了时间,静默,躺在床上听雨。傍晚五点,圣公会背景的老两口按着他们的传统带领礼拜,退修者自愿参加;下午三点,跟老两口中的妻子——经验丰富的属灵导引者约了谈话;吃饭时间热好自带的便当、坐下谢饭,很自然地就说出“感谢主和我一同用餐”;第二天早上起来,晨祷、背了一章圣经、按要求清理好自己的房间、自由奉献,下山。

中间那场谈话是很特别的。约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是想:好不容易逮到一位属灵导师,机会难得,总得聊两句。两人坐下默祷了一会儿,我说,大概就是觉得属灵上、文化上都有点找不到方向。一想到很快就要见到同学了,心里就开始打鼓——有时因为没有自我介绍就上去跟人搭讪而碰了一鼻子灰,有时跟人相谈甚欢之后转作被视而不见,还有时被人邀请参加聚会、却因自己赶不完作业只好一次次地拒绝;那些见了面不知道要说什么、坐在一起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的场面,总是让我不知所措… 简单说来,就好比蜗牛丢了触角,猫咪没了胡子,整个儿找不着北了!这些事发生得多了,某一天就会倍感孤独;如果刚好有人愿意、且有时间倾听,辞不达意地还没说到一半,我就越发沮丧了,只好每每在退缩的边缘向神求援说:求你使我不要封闭…

这样跌跌撞撞地挣扎了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容易紧张,容易嫉妒,容易自我保护。同屋换了一批,房东的女儿写了十几条的“家务制度”,我看了就烦。跟她说了几句,不通,就冷漠疏远了。明明知道神的应许是平安,有时却生生够不着它。我把以上的这些感受跟那位长辈说了一些,她说:“冬天地底下的东西还没长出来,我们看不太清楚神在做什么。你的生命现在就处在这个季节。清晨,试着用静听的方式诵读圣言(Lectio Divina),用心灵的耳朵去聆听主在对你说什么;晚上,跟你的同屋一起分享、祷告时,可以省察(Examen)今天愉快的事有哪些、不愉快的事有哪些,感到有归属感的事情是什么、感到被排斥的事情是什么。把好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都说出来,然后献上感恩,让这一天在平安中结束。” 后来我继续在自己的房间里默想、祷告。到了“感恩”的部分,为着十件事感谢神以后,再往下想好像有点困难。但是安静了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事情源源不断涌自心底,开口向神献上感谢和赞美。神的恩典,实在是藏在万事之中!

回想山上这两天,雨绵绵,雾蒙蒙;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倒是下山之后,有一种不同的感受——来之前的焦虑、惧怕、担忧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悠然,淡定,放松。此前为之着急、痛苦的那一切、一切,突然就都变得很容易接受了——在这个跨文化的环境中,我给自己、给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彼此适应、互相了解,没有人要故意冷落我;四门课我暂且尝试两周,如果实在跟不上,就承认自己不行,到时还可以免费换课或全额退课;十几条家务实在都是些很基本的活儿,是我因为学习的压力就不愿意再承担其他责任,超负荷的部分可以好好跟同屋沟通…就这样,神出人意外地全额给足了我新学期所需用的恩典!

这时我才明白,退修把原先慌乱的脚步放慢了下来,再把它调得均匀、调得稳健。原来平静安稳,是唯独属于神的节奏。只有在神的节奏中,才能重新恢复爱的力量——正如《经历神》的作者王牧师说:独处,是为了更好地进入人群。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处在不同的人生季节中。有人处在复苏、绽放的春天,也有人处在挥洒、结果的夏天;有人处在成熟、丰收的秋天,也有人处在蕴藏、等候的冬天——正如《传道书》三章11节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我想教会也是这样。

说到季节,想起一首心爱的诗,里尔克的《秋日》(冯至译本)——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他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尽管不是手书,但这也算得上是一封长信;
尽管秋日已过,但是这里的冬季,听雨独好。
每天都在为你们祷告的,
曾淼
2012.01.09

《竭诚为主》选文二篇/章伯斯

12月29日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约6:66)

有时,上帝通过他的话语借圣灵赐下异象,使你心里惊恐震撼。倘若你不行在那异象的亮光之中,就会陷入受自己想法捆绑的境地,而主从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不顺服属天的异象,会使你成为与耶稣基督毫不相干的观念的奴隶。你千万不要看着别人,说:“他有那样的想法却事事亨通,为什么我就不能有?”你要做的是行在赐给你的异象之光中,而不是与他人相比并论断他们,他们怎样想,是他们与上帝之间的事。你若发现自己历来喜好的观点与属天的异象相抵触,因而为自己的观点辩解,有些东西就会在你内心滋长,那就是:“这观点归我所有,我有权利这样想。”可它不是从耶稣基督而来。主耶稣一贯反对我们这样想,因为这是与他自己背道而驰的万恶之根。他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拥有之多)”(路12:15)。我们若不明白这话,是因为忽视了主这教导潜在的涵义。

我们喜欢躺在那里,沉醉于往日经历的美好回忆。新约若借上帝的光照启示了一个标准,你达不到,又不觉得应当努力达到,这便是倒退的开端,因为这显示出你的良心对真理没有反应。某个真理一经向你揭示,你就再也不是原来的你了。这一时刻不是标志着你作为主耶稣真门徒,继续与他同行,就是标志着你作为离弃主的人,在离他“退去”。

1月2日

“亚伯拉罕…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11:8)

你是否有过像这样“走出去”的经历?如果有,当别人问及你这是在做什么的时候,你必是拿不出合乎逻辑的答案。在基督徒的侍奉中,难以回答的难题之一就是——“你准备做什么?”你无从得知自己要去做什么,唯一知道的是,上帝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要不断校正自己对待上帝的态度,看它是否将你和盘托出,完全交付上帝使用。正是这种态度使你能不断因他而惊喜,因为你永远不知上帝下一刻要做的事。每天清晨醒来,摆在你面前的都是一个建立在对上帝信心之上的“走出去”。“不要为生命忧虑…(也不要)为身体忧虑”——不要为那些在你“走出去”之前曾经忧虑的事而忧虑。你是否在问上帝,他要做什么?他不会告诉你的。上帝不会告诉你他要做什么;他要向你启示的是,他是谁。你是否信赖一位行神迹奇事的神呢?你是否愿意先顺服他,直到你对他所做之事丝毫也不再感到意外呢?

假如上帝是你在亲近他时所认识的那位神,忧虑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要让你的生活态度成为信靠上帝不断“走出去”的生活态度,让你的生命随处带着不可言喻的魅力,这是最让主耶稣称心的了。直到你在信心上与上帝不再有任何阻隔之前,你只能学习凭着所信的、所领受的、所经历的“走出去”。

经历自己的死/孙毅

昨天小白牧师发邮件说,今天(8月10日)是户外敬拜的第四个月。小白牧师是学计算机的,对数字比较敏感。他的提醒在我的心中引起共鸣。其实这几天我也在想,四个月的时间过去,这确实是值得感恩、纪念与思想的事情。

我们所经历的这四个月有如一次旅行,神让我们沿途看到各种景色,也经历了多个事件。这些现象或事件,至少神让我们在这个旅程中经历,都给事情赋予了一种特别的意义。其中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户外的这段期间,我们看到和经历到死亡。本周二早晨,天明牧师的母亲平安地回天家;之前还有杨建弟兄的母亲、国永弟兄的女儿等,还有曾在我们教会的勇华弟兄、蒋弟兄,以及谢伯伯、杨阿姨、斯托得牧师这几位普世教会的老一辈。在我们经历这些肢体离去的时候,我们是否对死亡有更多的思想与认识?我们是否经历到自己的死亡?感谢主,他让我在这几月的旅程中,那么真切地经历到自己的死亡。

对于死亡,中国人的传统是尽量地避讳不说,能不遇见就尽量地不去思想它,就好像它不存在一样。而希腊的哲学家,则是用尽人生的智慧去预备这件将来的事情,如苏格拉底所说,哲学就是预备死亡的智慧。但对于一个基督的门徒来说,死亡对他来说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就如圣经明确告诉我们的,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因此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但对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尽管死亡作为一个事实已经发生,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经历。当然,对已死之事实的看见与经历需要时间,但作为基督的门徒,经历已死对于生命的成熟却是十分重要的。倪柝声弟兄信主七年后,有一天神开他的眼睛,让他真实地看到自己已经与主同死的事实。据他后来说,他当时快乐得几乎受不了,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喊着说:“赞美主,我是死的!” 他说他当时真想走遍上海的街道,大声向每个人喊出他所发现的这个如此真实的事实。

当然,神让每个人对已死的看见与经历可能会有多种方式。感谢主,让我在这次户外敬拜过程中,因着他在此种处境下所加的恩典,让我真实地经历到自己的死亡。对这种已死的经历,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享。

经历死,首先是真实地经历到舍己,就如基督对他的门徒所说,若有人要跟从他,就当舍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路9:23)。因此舍己就是经历自己与主在十字架上同钉的死亡。在通常的处境下,我们多以为自己能够为主放下一切,直到有一天试验临到,才发现那些被自己和世人当作是认同自己是谁的那些东西是如此难以放下,好像一旦没有这些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一样。是的,其实神的心意就是要让我们经历过面对这个世界,自己什么都不是,这就是死的意思。只是我们凭着自己,真难以经历到这一点。感谢主,他知道我的软弱,他自己把我放在一种处境中,让我被动地经历到舍己。

若不是神把我放在这个被限制的处境中,我不会想到放弃自己的工作。虽然我在理智中说过门徒身份先于学者身份,但我知道工作构成了我在这个世上生存的重要意义之一。因此,当最初那个月我不能去上课,当我看到有可能失去这个工作时,我在主面前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才知道原来把门徒身份放在第一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中国这个社会,职业是身份的主要标志,就如JC与看管的人常说,你都混到(副)教授了,和那些人有什么可掺和的。在他们的眼中,好像教会中多是不务正业的人。确实,一个没有职业或社会身份的人,在这个国家不过是所谓P民。当你决定把门徒作为第一身份时,看来就是要准备好在这个社会中作一个P民,并付出相应的代价。感谢主,尽管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让我失去这个工作,但他让我在内心里与这个社会中所谓的P民站在一起,就如他当年在世间自愿地与罪人在一起一样。

因此经历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已死的人可以把每天当作是最后一天来度过,因为他已经放下了应该放下的东西,他不需要再用这些东西来表明他的存在。如果今天是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天,职位可以放下吗?写作可以放下吗?家人还有没有交待的吗?感谢主,借着前一段随时可能被带走的处境,让我把认为应该给家人交待的事情都交待了。在这样一个生活坐标系下,一些本以为不能放下的事情,最终也还是放下了。虽然经历了一点挣扎,在这个被看管在家的外力下多少有点被动的成份。就像去年底预定的今年下半年出去访学数月的计划,开国际会议的计划,之前虽然非常盼望,也还是以这种方式放下了。当这些都可以放下时,才发现自己经历到在他里面没有牵挂的平安。

其次,经历死乃是经历到自己完全的无能为力,就如基督所说,离了他,我们就完全不能作什么(约15:5)。过去遇到问题时,也会先祷告,在祷告中总会有一些解决的办法,不管是出于神的还是人的,有办法就让人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教会在华杰的那几年,由于神的祝福与保守,教会发展顺利的时候,自己心里的乐观助长了人性里的骄傲,反映出来就是,总以为可以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直到神让我们经历到建堂的艰难。

对于守望建堂,在2009年12月22日教会付完全部款项后,我们没有能够进去。这之后的整个2010年直到现在,神通过这长时间的熬炼,算是让我们切身地经历到,除了仰望他之外,我们自己已经完全无能为力。虽然户外敬拜既不是教会主动所为,也不完全是为了建堂的需要,但既然神带领我们走到了这一步,那么,现在除了坚持户外敬拜外,对于建堂的结果,只能是在交托中仰望等候主的作为,人已经不能作什么,这就是人的完全的无能为力之状态。

其实,若没有神的保守,人凭自己是无法处在这种状态中的。没有具体的方案,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不知道事态会怎样发展,这种情景在肉体中常本能地激起焦虑。焦虑就是对无力控制进程或处境、在某种处境下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本能反应。而解决这种焦虑的下一个本能反应就是尽快找到解决方法,不管它是否真能解决问题。感谢主,经过被神所熬炼,让自己经历到死,就是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对已死的人,本能的焦虑不再激发出本能的反应。而一个对自己完全失望的人,才会完全地去仰望所倚靠的主。知道虽然自己不能掌握进程,但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谈论和经历自己的死,是让我们悲观绝望、心若死灰吗?当然不是!作为基督的门徒,经历自己的死只是让自己回到基督里面,完全地藏身在他的里面。并且我们相信圣经上告诉我们的,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罗6:7)。已死的人对主有真切的盼望,相信在他的里面,我们会经历他的复活。

谨以此文与教会里所有在这四个月期间经历到家人、肢体及自己死亡的每一位弟兄姊妹共勉。愿我们纪念神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恩典,并期待与他一同经历复活的能力与荣耀。

 

(生活随笔,思想系列01,2011年8月11日)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兴梅 红梅

神啊,我心坚定,我心坚定。
我要唱诗,我要歌颂!
我的灵啊,你当醒起!
琴瑟啊,你们当醒起!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诗57:7—8

兴梅的分享:

一直对晨祷有负担,一直希望把自己早晨的时间分别为圣,教会的晨祷几年来没去成一次,一是离家太远,坐车折腾,起得又太早,担心身体吃不消。二是地铁早班车对于晨祷来说还是晚了点。但去年3月8日那天实在按捺不住心中对晨祷的渴慕,决定无论如何第二天要去一次。晚上把家里一切安顿好,想着即便去晚了能够参加一会儿也行啊。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醒来后莫名其妙地坐不起来,脖子支撑不住头,四肢也不好使,除了头脑还清晰外,其他都不听使唤了,折腾了好几个医院好几个科室,连核磁都做了,诊断结果没大毛病,是颅压低,脊柱供血不足,似乎是眩晕病,但就是怎么治都不好,躺了二十多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后也没再敢试图去晨祷了。但是这个负担一直在心中。

在教会的这段特殊时期里,我的心每周日都随着进出派出所的弟兄姊妹而震颤,心里常常不能平静,尤其几位牧者和弟兄姊妹离开的事情,像天明牧师的牧函所说“就像一场大地震,震动了整个教会,也撞击了几乎每一位守望弟兄姊妹的心灵”。心灵所受到的打击,很难完全或清楚描述,简直像崩溃一般,眼泪止不住地流??虽然知道每个人的看见不一样,领受也不一样,不能论断谁,但就是难过。紧接着各种声音随之而来,自己有时也陷入论断的罪中。持续几天后,心情一直郁闷不欢,提不起劲来,祷告也没力量,但记得一次听道中听到,度过属灵黑暗的秘诀之一就是要做当做的事。所以我依然坚持每日灵修,慢慢地靠着主理顺、消化了些,而且警觉到也实在不能上撒旦的当,撒旦往往会在我们最软弱,最烦心时来攻击我们,踏我们一脚,撒播各种谣言,所以在郁闷颓丧时我们就更要来赞美来祷告,在神前求力量!时刻儆醒自己的身份,时刻抵挡它对我们的搅扰与攻击!我高举主耶稣的圣名来赞美祷告,我奉耶稣的名击败撒旦!我明白了现在要做的不是沉浸在痛苦当中,这样的痛苦和论断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身陷其中的弟兄姊妹受很大的亏损。想想对肢体的分离我们的天父比我们更痛苦,我们该如何来替天父分担呢?对,做我们该做的,用主那属天的爱去爱我们的弟兄姊妹,无论他们在哪儿,他们都是我们的家人,无论撒旦如何来破坏,我们都要来爱!除了对已经离开的祝福外,对有个别犹豫不决的我们就更要用爱来挽留,无论她们如何选择,爱别无选择!除此以外,要谨守口舌,随时说造就人的好话,尽力使众人和睦,不要再在罪上有份,不要再在伤口上撒盐。同时提升自己的灵命,竭力追寻神的带领,寻求神的指引。那怎么来提升呢?我内心深处对晨祷的渴慕又一次被激发出来,如果能把早上的时间分别为圣,用更多的时间来亲近神,寻求神,让神就目前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自觉不可思议的事情向自己说话,岂不是更应该做的?虽然知道凡事神必有他的美意在,不是徒然发生的。但你不紧紧抓住神,怎么来体会慈父的心肠呢?

有一个周末我们全家去外地过节,整个旅程中我时常心不在焉,内心深处特别挂念教会的事情,脑子不断地转,求神拓展我的思路,给我特别的带领。突然一个念头闪现在眼前,有一种感动,晨祷不见得一定去教会,如果有姊妹们有感动,是不是可以一起在家里晨祷呢?固定好时间,分头行动,然后再电话祷告,不是也可以吗?想了一圈小组的姊妹,突然有感动想给红梅打电话,虽然在外地是长途,第二天回家联系也行,但是这种沟通想法特别迫切,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想着红梅按说是睡了,这个电话对我也是个印证,如果关机了就算了,明天我再问别人,意外的是红梅还没睡,心里特别激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后红梅也有感动,她也曾想过要早起,因为孩子小,担心自己坚持不了。我们俩一拍即合,相约第二天再沟通下细节,第三天就开始正式进行晨祷。激动之余赶紧向神献上感恩!也为着这种新兴的晨祷来求神带领。

第二天到了家赶紧和红梅分享晨祷的细节,至于要选什么内容,怎么进行我们都还没思路。这时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见一个姊妹在其他教会的小组中学习的教材,我觉得非常好,就让姊妹帮复印了一本,她前一天刚给我。我就跟红梅说我刚拿到一本书,叫《每日与主同行》,不错,问她可否愿意用这本书,每天半个小时,如果可以我去复印。没想到红梅说她也有那本书,还是几年前跟她父亲要的,曾看过一阶段,后来因为生孩子不得已停下了。神真是太奇妙了,两本书就这样巧合地连在了一起。感谢主,连灵修的材料都给我们预备好了,又是一拍即合,回想起来真是个神迹啊!红梅提议第一天五点半先试一次,然后再决定怎么做。就这样我们敲定了第二天早上的晨祷过程,五点半我电话震她,然后我们俩一起来读经,二十分钟后再电话分享,祷告。从《创世记》开始,先试试。

第二天早上,我按着定好的点,五点二十起来,找好适合祷告的地儿,把资料放好,然后把水烧上,米糊做上,冷水洗下脸,电下红梅,就开始读经。我们各自拿着圣经和这本书,从头开始,细细地品读。第一次早起,心思还不是太集中,就拿出每日记事本,把分心的和临时想起的紧急待办的事写在本上,过后再安排,这样分心的搅扰就解决了,不必占用我宝贵的时间。时间差不多时,我给红梅打了电话,一起分享我们的领受及看见,真是有太多话要说了,各人看法不同,分享后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印象,真是太美好了!之后我们又分别来祷告,为着教会、牧者、走的牧者、弟兄姊妹、家庭、各人的灵命等,凡心里的负担都可以带到神的面前来。六点十分时,孩子快要醒了,所以我们商量暂停,忙完早上的事再联系,这样我们的第一天电话灵修部分胜利告终,重担得脱落,轻省地来面对一天的生活。享受、满足、期盼。把爱人孩子送走后我又做了我的其他作业,祷告后小睡了一会儿,这时红梅打电话过来继续分享内容及晨祷感受,我们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好像还有好多话要说。晚上参加祷告会,跟李红要了教会晨祷的资料,这样我们的晨祷除了自己的内容外,又能跟教会接轨了。心里不住地为着神的带领而感恩!

第二天我们俩的晨祷决定提前到5点,以相同的方式如约进行,不过有了些许更新,红梅家用电脑不方便,所以我们以主祷文结束后我又把教会晨祷资料分享了一下,两人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白天的时候我又有一种感动,这样的电话灵修虽好,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电话费用肯定不低,因为我们总像有分享不完的话。突然想起动感地带的号有(1+4)亲情套餐功能,如果买一个动感地带的号把灵修的姊妹们加上,5个号码绑定在一起,主卡每月21元外,其他四个号都不需要扣费,而且主卡与副卡,副卡间通话也不需要再收费。越想越好,就赶紧买了一个号,把红梅加上了。我们还预计在小组里再加2个有晨祷负担的姊妹,两两配对,这样就避免了晨祷因着长期的电话费用负担而受拦阻。感谢神的奇妙带领!

第三天我们就开始了免费电话灵修,很爽啊!没有了这个顾虑我们的分享祷告更加畅通。有一天在晨光发现了一本书,叫《圣经里的女性》,女性灵修书,觉得很好,买回一看,很适合分享,书有点厚,但是重点突出,所以在我们这样的读经过程中涉及到女性时,我就提前预习下,把重点划好,在晨祷中再分享下,让我们对这些女性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联系实际,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取其长补己短,如果有反例,也让我们在教养女儿时吸取教训。

在学习过程中,开始我们两个在一起时还会说下我们个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如对教会里一些事情的看法。后来我们基本上没什么个人的看法去探讨了,把一些所谓想不通的事情都放在祷告里,远离口舌对神的不敬,对此我们心照不宣。一些论断的感觉好像都消失了。而且很多经意的延伸跟教会目前的现状也有一些连接,让我们对教会前面的带领更加清晰,对我们个人眼界的拓展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自己比较忙,上了几个学习班,回家后需要复习,探访的事情也依然在做,事情非常多,但我自觉做得井井有条。知道自己身体不佳,所以如果不外出下午就再睡二十分钟来提力提神。如果回来晚了,也插空休息一会儿。不知为什么以前有睡眠障碍的我,现在却是倒头就睡,虽然时间不长,睡后也特别清醒。记得有一次看着时间数算着孩子还有四十分钟到家,但当时头就开始犯困了,为了晚上更有精力服侍爱人孩子,赶紧上床进入睡觉状态,二十分钟后醒来,把家人进屋要吃的水果洗好,十分钟熬好绿豆汤,还有点儿时间,再次在神前安静心后,微笑迎候亲爱的家人。感恩啊,靠着神,效率真是倍增啊!这都是晨祷后的果效。晨祷后我们的夫妻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祝福。以前我“仗着”自己身体不好,总找点爱人的小茬,无故发通小火,有时错了还对爱人不依不饶,耍点小脾气,对孩子有时也不耐烦。自晨祷后,对孩子更有耐心了,对爱人也更体贴了,也把爱人默默无闻承担的、我自认为应该受照顾可以不用去做的家务自然地接过来,这样爱人就不至太辛苦。活干多了,也没觉得累,做事还比以前麻利了,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当自己做得不对时,马上就能感受到圣灵的提醒,于是就能够主动认罪悔改,及时道歉,而且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过后心情不但不受影响还感觉特别顺畅。对我自己来讲,没有绷劲,或是为了守律法去表面和好,完全是自由的状态。这个变化让爱人也甚感惊讶。

目前我们俩已经把《创世记》灵修完了,当我们自然地这样每天亲近神时,回头一看我们的收获真是颇丰啊,身体也没有预先想得那么累,有时去参加祷告会回来得晚,有时突如其来的事情也导致我们晚睡,但在别人眼中我这不堪重负、令人堪忧的“癌体”不但没被损坏反而更有精神了,真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有神的带领我们凡事都能做!但为了健康之故,我们依然在操练早睡。

心得:无论多忙,两觉不能少,而且要早睡,才能有俱佳的状态。

验证:爱人时而的称赞表扬,也是最佳奖赏。

最近晚上跟爱人一起的睡前灵修也添加了新内容,就是把我早上学的东西重点再叨唠一遍,他也有所触动和思考。

感谢主借着晨祷带给我和红梅莫大的恩典和祝福,我们无限感恩!我们每天都在祷告求神让我们这样的学习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万事互相效力,只要你愿摆上自己,神都能让我们靠他做环境的主,时刻寻求神的带领永远都没有错!

期盼我亲爱的弟兄姊妹早上能以亲近神开始,灵命提升了,一天的生活都会特别舒畅,效率更高了,家人的关系更亲密了,生活中无形会得到很多的祝福。愿神兴起更多对晨祷有负担的弟兄姊妹,让我们把清晨最美好的时间献给神,让我们每天清晨都能得听神的慈爱之言,神给你的恩典是无法衡量的!

愿神的祝福临到每一个愿意为他而活的儿女!

 红梅的分享:

端午节主日的晚上,兴梅打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正和弟兄姊妹们在曙光派出所等一个弟兄。她说:“鉴于教会这种情况,我们每天五点起来灵修吧。”我说可以吧。答应完以后心里又有些担心,因为平时我的睡眠不好,睡得晚早五点起来怕太累,商量之后定五点半尝试一个星期再说。当时她还在外地,说等周一回来再给我打电话,周一果真来电话了。提出来说用《每日与主同行》这本书灵修。如果我没有她可以在电话里读每天灵修的内容。我突然想起几年前和我父亲要过一本同名的书,不知内容是否一样,当我们核对完以后一看两本书完全一样。真感谢神奇妙的预备!

第一天开始是五点半,听到兴梅打电话叫我起床时,觉得困极了,真想接着睡啊,可是不行,姐妹还在另一头等着我呢。赶紧起来洗洗脸精神点,然后开始读经。我也在想明天一定要我先起来叫她吧。读完经后我们打电话分享,越分享越有亮光。之后为自己家人、教会等祷告。她在和我分享教会晨祷的内容,再给我读《圣经里的女性》这本书中涉及到的当天灵修的人物。这样一看五点半开始时间根本不够用,于是我们又商量第二天从五点就开始,而这意味着我得定四点五十五的闹铃 。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结束后心里充满了喜乐,觉得一天的开始是姊妹俩在主里一同度过的。神的恩典实在是够我们用的。我们只是比平时早起不到两个小时。却从《创世纪》的人物中学到了顺服神的恩典。我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我们。他为我们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到,耳朵未曾听到,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其实在找我们谈话的政府官员们说到一些严厉话语的时候,还有我们的牧者们长期被看管着的时候,我最亲爱的同胞肢体们被迫搬家,被迫辞职时,我心里何等地难过。我多么想与他们一同经受这样的苦难。我能做什么呢,只有祷告,我想我们今天的遭遇所显示出的,不是我们多爱主,不是我们多么有信心,不是我们多么愿意摆上,更不是我们为主多么能吃苦,实实在在是神爱我们,他选中了我们,是主的爱吸引我们,使我们愿意赴十字架的路,在苦难中我们更应该同心合意抬起头来仰望我们的主。灵胞远比同胞亲。求神兴起守望众肢体,让我们一同来更加地亲近主,就像一首歌中所写的“有谁能与我们的主相比”,主啊你最美,虽无佳形和美容,却有荣耀永放光辉。你是谷中的百合,你是沙伦的玫瑰,你对罪人总是笑微微,万膝必来向你下跪。让我们定睛在主的身上,我们才不至于被环境打倒!

个人灵修——自我牧养的一种方式/游冠辉

清教徒牧师巴克斯特说:“基督徒的技巧和责任的很大部分,是做一个向自己讲道的好讲员……每周听别人讲两至三篇的道是比较合适的量;但是每天向自己讲两至三篇的道通常是太少了。”读到这话,我感到十分震惊、羞愧。今天我们离清教徒的标准太远了。一周听一篇道对于每个基督徒来说是正常的。一周要听两三篇道,那就需要参加更多的聚会,或者上网或者找光盘来听。听别人讲道还好理解,可是向自己讲道,这怎么讲呢?其实,自我牧养就是向自己讲道。我们通过个人灵修、读经、研经、属灵阅读来获得圣经的信息,在默想中将这些信息融进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向自己讲道。如果我们养成每日稳定的灵修习惯,每天通过灵修我们可以向自己讲一篇道;如果我们每日读经的时候,能够默想其中触动我们的经节,也可以获得一篇信息;如果我们每天能读几页好的属灵书籍,我们又可以获得一篇信息。当然,在今天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里,一天要向自己讲两三篇道的确不容易。但我想,一个人至少每天要向自己讲一篇道,这是我们每日的灵粮。这篇道可以透过我们每日的个人灵修来获得。

我们习惯于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总是以各种活动或节目来填满自己的心灵,不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面对真实的自己。安静能使我们脱离世界的喧嚣,让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面对真实的自我,并通过默想和祷告回归到上帝那里。

“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诗5:3)

如果你心里充满了忧愁和挂虑,清晨醒来的时候,你首先听到的不是窗外小鸟的啁啾,而是你心里的喧闹。起床洗漱之后,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到神的面前来亲近他。将一天开始的时候分别出来亲近神,是为了让我们一整天都保持活在上帝面前的意识,就像将七日的头一日分别出来敬拜主一样,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怀着敬拜主的心过一周的生活。早上分别出来的这段时间是我们默想主的话语、倾听主的声音的时间,也是我们向主祷告祈求、倾心吐意的时间。我们心里牵挂的事常常会占据了我们的心思。有时,我们一起来,便想去做我们心中牵挂的事。但是,在这个时候,你要抵制这种诱惑,记住,早上起来后的这段时间是你与神约定好见面的时间。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不要把这段时间用来做别的事情。

首先是预备心来到神的面前。我们可以简短地静默祷告或唱诗敬拜来安静自己的心,除去心中纷乱的意念,放下心中各样的挂虑,让自己的心思能集中在主的身上。

灵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默想神的话语,因为“默想是心灵消化真理以获得滋养和力量的途径”(巴克斯特语)。《诗篇》开篇就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1:2—3)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棵树一样,神的话语就是那溪水。没有溪水的滋养,树便会枯干。

默想不是通读,而是集中在较短的经文上反复思想。每次默想经文的长度一般为一两段。深入的默想则更短,有时候一个小时只能默想一两节的经文。

默想的第一步是理解经文的涵义。将要默想的经文读一两遍,先明白这段经文在上下文中的意思。然后反复诵读、观察、思想,求圣灵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神话语中的亮光。一些关键的经节特别需要反复诵读,每一遍可以把诵读时的重音放在不同的单词上。

“光必须发出热量”。光有头脑的理解还不够,还需要让显明出来的真理进到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的心被真理激动,从而火热起来。这就是默想的第二步,巴克斯特称这第二步为独语(soliloquy),就是在神面前对自己说话。换句话说,独语就是向自己讲道。把神话语中显明出来的真理热切地向自己传讲,让这些真理从头脑中进入到心中。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的过程。我们借着默想,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用神的意念来更新自己的意念。

第三步是回应祷告。当我们头脑明白了神的道,心里被神的道所感,渴望活出真道,接下来便要借着祷告向神表达我们的悔改、感恩、颂赞、祈求等。在回应的祷告中,我们特别需要在神面前立定心志愿意顺服他的道,并求神赐给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活出他的道。

例子:

灵修经文:

“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是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

反复观察、诵读这节经文,我们可能看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默想:(1)基督替众人死,也替我死;(2)他要我不再为自己活,乃为他活;(3)他不仅替我们死,也替我们复活。

这些点都可以是我们默想的内容。我们可以默想每一点,也可以默想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当然也可以把几点结合在一起默想。

 默想话语:

我原是个罪人,犯了很多的罪,是当被判死刑的。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受死,用他的宝血将我买赎回来。我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基督的。我是基督的仆人,是他的奴隶,对自己的生命不再有主权。基督才是我生命的主。

过去,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我活着是为了满足自己人生的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不能再为自己而活。他为我死,我为他活。

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察验自己。

第一,今天,从总体上说,我是否把自己生命的主权交给了主?我活着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满足主的心意,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我是否把自己当做活祭献给了神?如果没有,我就需要在神面前悔改,并反复对自己传讲,主为我死,我为主活。然后,借着祷告,将自己生命的主权交给主。

第二,如果我整体的人生目的是为了荣耀主,那就需要察验,在我们实际生活的具体领域,我是否凡事以耶稣为主?我是否让主进了家门,但自己手里还攥着各个房间的钥匙,不把房间的钥匙交给主?我的婚姻是由基督来做主吗?基督是我家庭的主吗?我的钱财、我的时间是完全属主的吗?我说愿意为主而活,当主要我舍己摆上的时候,我真的摆上了吗?

我发现自己整体而言愿意为主而活。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我并没有完全让基督居于首位,时时刻刻为他而活。在有压力的时候,我很想逃避,不愿意承担主所加给的责任。我还是想过得舒坦一点。还有,经上说,“要爱惜光阴,因为这世代邪恶”,但我还是常常浪费时间,尤其在有压力或状态不好的时候。我还没有实际地将每一分钟都当做是属主的,当按照合主心意的方式来使用。……

  回应祷告:

主啊,想起自己过去犯的罪,想起这些罪可能带来的后果,我心里感到不寒而栗。你用自己所流的宝血,涂抹了我的过犯,使我成为新造的人。当你以圣灵开启我的眼睛,让我认识了你的时候,我就在你的面前立下心志说:“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是顺境还是逆境,是结婚还是单身,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我都愿意一生一世跟从你。”之后,你又不止一次感动我,激励我重新确认对你的委身。今天,我依然对你说,主啊,我愿为你而活。可是主啊,还有很多地方,我并没有完全让你来做主。我甚至不愿意时时活在你的面前,因为活在你面前的时候,我就不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生活。有时候,我禁不住还是想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不让你完全占满我的生活。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我很容易选择逃避。你为我受苦,但是我却害怕痛苦,不那么愿意为你受苦。主啊,求你不要厌弃我,帮助我一点一点胜过我的软弱……

信心与祷告/倪柝声

《马可福音》11:12—24那一段故事的上下文,讲“祷告应当信”是相当清楚的。主耶稣和门徒从伯大尼出来,他饿了,远远看见一棵无花果树,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但是树上竟没有果子。主耶稣就咒诅它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第二天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门徒就希奇,对主说: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主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人祷告的时候要信,因为你信你所求的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什么叫做信?你信你所求的是得着的,就必得着。我盼望人信主后,第一个礼拜,就知道什么叫做信。应该一起头就能信。主说,你们无论求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一、信就是得着

我们作基督徒的人,常常犯一个错误,在老基督徒中,也有这一个错误。主在这里说,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我们基督徒,不是有信心必定得着,应该是有信心是得着。在这里有两种的信心,有两种可能的信心。主耶稣说我们“得着”是用过两次,一次是“是得着”,一次是“必得着”。如果用黑板就把它写起来,一边写“是得着”,一边写“必得着”。主耶稣所说的“信”,是挂在“是得着”上,这叫做信。什么叫做信?信,就是信是得着。

许多老信徒把这一个“信”字,从“是得着”上拿下来,挂在“必得着”上。我们祷告主,相信必定得着,这一个信心大得很。我祷告主,叫这一个山挪到海里,我相信一定挪到海里,这一个信心大得了不得。但是,这一个信心却从“是得着”的头上拿下来,戴在“必得着”的头上,像戴帽子一样。我们应当把信戴在“是得着”上,不是戴在“必得着”上,我们把这个帽子戴错了地方。主说一切信必得着的,不是信心。圣经里面,另外有一个信心,这信心,是“信是得着”的,不是“信必得着”的。这二个绝对不一样。不止初信的人得学,就是信了二十年的人,还得学。你们自己得清楚,“必”是要的意思,比“要”还要厉害,但是不够。

我信主,是余慈度小姐带领的。她后来生病,乳房上长瘤,一天流出许多的脓。那时我刚刚得了一个医治。她听见我得了医治,就写一封信,叫我到江湾去看她。她信心顶大,说,我相信神一定医治我的病。我说你不能说,相信神一定医治你的病,这不是信心;主耶稣不是把信字挂在必字上,这不是信心。我们谈了好久,后来我就回来。过了两个月,她的病越过越坏。

你们知道,长毒瘤是相当痛苦的,肉腐烂,细胞不知道破坏了多少,又臭又苦。初期的时候,医生说可以开刀,后来就是要请医生开刀也没有用。但是她说神会医治她。我说,这不是信心。在她旁边其他的西国教士也和我争辩。他们说余小姐信心大得很,我说这不是信心。我说,她要相信神医治了她,这才是信心。不是神要医治,乃是神医治了。真的信心,是信神医治了我。神要医治,神必定医治,那是盼望。信心都是对付神的现在和过往;只有盼望,是对付神的将来。我相信神明天要医治我,这就是我盼望神明天要医治。

两个月后,一天,我收到余小姐一封信说:我一定在两三天之内要起床,我相信神必定医治我,所以我必定起来。那几天,我相当忙,人也累,不能去看她,就复一封信说:信心在前,行为在后,这一个行为是活的;行为在前,信心在后,这一个行为是死的。这是基本的原则。人是先有信心,后有行为。先有行为,后有信心,那一个信心不行。我指明给她看,你如果相信我得了医治而起来,这一个起来是活的。感谢神!他医治了我,所以我从床上起来,这是活的。因为我相信神是医治了我。我如果想,我应该起来,神会医治我,请你记得,我靠着我的行为来保那一个医治,那一个医治是死的。

第二天,我赶去看她,我请求她不要爬起来。我说:你如果得了医治,爬起来可以。你如果要爬起来得医治,不可以。你看见这是基本的分别,你如果得了医治,爬起来是可以的。圣经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你如果爬起来,觉得神必定医治你,结果一定不行。你盼望用行为来叫神医治你,第一天行,第二天就不行。那一天她看见了,她没有爬起来。当然后来她慢慢地去世。

所以,什么叫做信?信,是因你有一种的情形说,神已经听了我的祷告,不是神要听我的祷告。当你跪在那里祷告,就是这么一下子,你说,感谢神,听了我的祷告!感谢神,这一件事情好了!这叫做信心。这叫做信“是得着”的。你或者跪在那里祷告,爬起来,你说,我相信神一定听我的祷告,这一个一定不行。你再一定几下,也不发生事情,你的一定并不生效。如果替一个病人祷告,他说,感谢神,我得了医治!也许热度还是那么高,一点没有改变,只因里面清楚,就没有问题。有的人说:唉,我相信主一定医治我的病!你试试看,后面还得有许多的一定。

主耶稣是说,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不是说信必得着的,就得着。掉一个头就不行。弟兄们,你们看见那一个窍门吗?真实的信心,都是“已成了”,是感谢神,听了我的祷告!

二、祷告的两段落

对于初信的弟兄,我有几句经历的话对他们说,在祷告上,要分两段:

第一段是从没有应许,祷告到有了应许;从没有神的话,祷告到有了神的话。所有的祷告,起头的时候,都是求神,一直求,一直求,花三年也是祷告,花五年也是祷告。像莫勒有一个祷告,一分钟神就听他;有的祷告了七年,神还没有听,他花了那么多的工夫在那里祷告。这一段是祷告的期间。

第二段是有了应许,一直到应许的实现;有了话语,一直到话语的成功。在第二段里面,不当祷告,应当赞美。

在头一段里面,是祷告;在第二段里面,是赞美。在第一段里面,是从没有话祷告到有话;在第二段里面,是有了话就赞美主,一直赞美到东西拿到手为止。这是祷告的秘诀。

世界上的人,起头祷告的时候,手是空的,这是起点;终点是感谢神,东西来了,神听了我的祷告。世界上的人所看见的祷告只有两点:一点是我没有,我跪下去祷告;一点是我祷告,神给我东西。比方说,昨天我到主面前祷告说,主啊,求你给我一个表。过几天,主给了我一个表。这就是从空手到有东西,只有两点。

但在基督徒身上,当中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信,这是世人所无的。我祷告求一个表,到了有一天,我说:感谢神,他已经听了我的祷告。我里面清楚,我有了;但我还是两手空空。过几天,表就到手了。教外人只看见两点,基督徒必须有三点,当中的一点不可少。教外人,只有无表、有表两点。基督徒在无表和有表中间,还有一点,那一点,就是神给我话,神给我应许。

在教外人中间,在属肉体的人中间,他们只看见无表、有表这两点。在我们中间,有表和无表之中分两段,第一段,从没有表到得着应许,第二段从得着应许到得着表。在无表和有表之间,就是有了神的话,有了神的应许。祷告的第一段,是求主给我一个表,祷告到有一天,神说:我给你一个表。你得着了应许之后,就赞美神。第二段,就是说,感谢主!你已经给我了。也许到第三天,到第四天,表才拿在手里。但是在灵里面,是前四天已经得着了;在手里面,是后四天才得着的。基督徒应当有这一个灵里面的得着。如果没有,你一点信心都没有,你一点属灵的窍都没有,你没有路走。

盼望初信的人,能够知道什么叫做信心,也学习祷告。也许祷告了三天、五天、一个月、一年,一直祷告下去,还是两手空空的,可是心里面有一点把握了,事情成功了。可是,那样还不够,还要赞美神,一直赞美到东西拿到手为止。换一句话说,人应当尽力量在神面前求,一直求到得着信心为止。可以说,头一段是从没有信心祷告到有信心;第二段是从有信心,一直赞美到有东西。或者我这样说,从没有东西到有信心,这是第一段;从有信心一直赞美到有东西为止,这是第二段。

为什么分作两段呢?人从没有东西,祷告到有信心了,如果再祷告,信心就祷告跑了。所以,一有信心之后,就只能赞美,不能祷告,如果祷告,信心就失去了。从没有东西,祷告到有信心;从有信心,就赞美到有东西,不应该祷告了。如果再祷告,就会从有信心祷告到没有信心,也就没有东西。“必得着”是经历上的得着,“是得着”是在当中。信了不是祷告快得着,乃是要用赞美来催他,不是用祷告催他。神既说给我们,我们还能说什么?你里面一有把握说得着,你还求什么?只能赞美。在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都有这个经历,就是祷告到一有信心,就不能再祷告下去。你只能说,主,我赞美你!可惜有的弟兄没有知识,神已经应许了,还在那里祷告,以致祷告到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一个最大的损失。

你守住那一个信心,赞美说,主,赞美你,你听了我的祷告!主,你前一个月已经听了我的祷告!所以你们要晓得,《马可福音》11:24的话是何等的宝贝。全部新约,没有第二个地方像这个地方,将信心显明得这么彻底的。“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你把这里的话分作三点:一是祷告,手里一个东西也没有;一是信,东西也没有;一是信心有,东西也有。初信的弟兄,如果能够看见这一件事,他就能真的知道什么是祷告。祷告在他身上,是一个厉害的东西。

——————————

1     本文节选自倪柝声著,《祈祷与读经》第3章“祷告”。题目为本刊编辑所加。

晨祷的溪流/祖潘

永刚、我还有其他的五位弟兄姊妹,跪在地上围成一圈。这是晨祷讲道结束后开始为教会祷告的一幕。从上周四起,永刚代替天明牧师负责每周四的晨祷讲道,持续三个月,以给牧师沉淀休整的时间。永刚的加入立即给晨祷带来了生机,这生机主要不是来自讲道,而是源于我们常常在集体祷告时容易忽略的而由永刚补足的一点:彼此靠近。

以前的晨祷大家都是自己找一个地方独自跪着祷告,上周四永刚接受了我的请求,带领我们为教会牧者同工祷告,这可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至少我可以不用前一天绞尽脑汁写祷告题目了。从那天开始,永刚让我们靠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一起跪下,一起默想,一起祷告,一起聆听神的回应。如此这般靠拢俯伏,让我在祷告中越发感到自由,越发能感受到那位爱我者的临在,晨祷成了更新和享受的好时光。

“好,我们现在一起为教会的牧者、同工还有各项事工祷告。我们稍微花长一点的时间,为自己有负担的某位牧者或事工开声祷告。”永刚温柔的话语把我们带到了神面前……等大家的声音静下来后,永刚作结束代祷。听永刚祷告是种幸福的享受,你会发现那种如胶似漆的甜蜜滴进嘴里,流进心里,因而浑身不由得轻轻颤抖。永刚向父神请求赐同工们灵里合一,生命复兴,然后一一提名为牧者的生命祷告。温柔谦卑的恳求从教会到个人,从每一位弟兄姊妹到牧师长老,那声音是柔和的,如溪流般缓缓的。突然,与神的交谈提到了天明牧师,提到了他十几年的教会服事,提到了他的疲乏、他的劳苦,他比许多人付出了更多却不被理解……这时,溪流在呜咽,它停了下来。他哭了。他深爱着他的弟兄,他为他牵挂,渴望为他分担些什么。他知道主告诉他十字架的道路有劳苦, 跟随他的人要受苦,但一想起与他的弟兄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还是忍不住哭了。永刚尽力抑制自己不哭出声来,留下一段静默,留出空间来让耶稣按手在他身上,为他拭去眼泪。

一滴滚烫的泪落进我心里,我觉得心在融化。

永刚的泪让我认识到爱我的神是何等顾念我们,当他的儿女受苦时,他一定也在为我们难过。其实岂止是难过,他正与我们一同受苦。“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可6:34)“怜悯”,不是俯就和暗示距离存在的同情,那是感同身受的真情流露,不,更准确地说,那是参与到其中后的分担与承受,借着被爱激励后产生的勇气和力量去承受因参与带来的伤痛。

永刚在啜泣,我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我发现自己好贫乏,好虚伪……

有位牧者给祷告下了一个定义:祷告是认识自己和认识神。它始于谦卑地认识自己,终于认识到神的应许。今天永刚带领我们一起祷告,让我进一步认识神,也更深地认识了自己。清晨在主面前,我们来到他跟前放下生活在这个时代中一切的伪装和戒备,舒展紧握的双手之后,完全呈现出本来的无助和脆弱,也因这无助和脆弱,我们竟然能够靠拢在一起,围成一圈,一起跪下,一起默想,一起祷告,一起聆听神的回应。

爱是温柔的,它是敞开并要求靠近的。敞开意味着在信任中交付彼此的软弱,因而两颗破碎的心才能靠在一起。正如卢云所说:友谊只存在于彼此将各自的软弱和伤痛交付之后。其实,我们自己最大的真相是:人是关系性的存有。首先是与神的关系,其次是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彼此需要、彼此依赖,这是人本性的存有。然而,这个倡导竞争与打拼的世代要求人们握紧拳头处处设防,人与人之间难有坦诚信任。我们怎样才能靠近一些?怎样才能活出天国里应有的靠近相爱?耶稣在山上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是的,虚心,承认灵里的贫乏,舒展拳头,可以让我们彼此靠近,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更靠近神。 最令人惊奇的是,我们越是靠近神,就越靠近他人。

永刚哭了,为了天明,向着神。

我们跪在一起,向着神,靠得更近了。

(转载于守望教会网站论坛)

极早醒起/王怡

各位在圣灵里警醒的弟兄姊妹:

平安!

上周六会堂的晨更有14位弟兄姊妹参加。我知道有两个相邻的家庭,也约着一起在周六晨更。司布真牧师有句名言:“清晨醒来,没有见神的面,决不先见人的面。”记得刚信主时,读《箴言》6章,“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还有26章说:“懒惰人说:‘道上有猛狮,街上有壮狮。’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惊出一身冷汗。这些话生动刺耳,像菜市口的刀斧手。因为那时,我每天的平均起床时间都在9点以后。一个传道人说,爱主不爱主,就看你何时躺下,何时起床。爱床多一点,就多睡一点。爱主多一点,就早起一点。

学习圣经辅导时,有个功课,要选择自己性情上的一个罪,如上瘾、苦毒、不良习惯等,进行一次悔改与突破的自我辅导。我选的是睡懒觉的功课。最初,我以自己是夜猫子作借口,后来读《诗篇》5篇,“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还有88篇,“耶和华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我不能再骗自己,因为我知道上帝喜悦基督徒早起。吗哪只在早晨降下,以色列人起晚了就要饿肚子,基督徒起晚了就要使灵魂挨饿。我原以为工作到深夜是讨神喜悦的,证明我殷勤忙碌。但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来,恋床,就是恋世界。贪睡,就是贪爱自己。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来,就是和上帝对着干。

就像上帝创造了男女,现代人却说,男女都一样。上帝创造了昼夜,现代人却说,昼夜都一样。上帝应许了一座不夜城,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在那里没有灯,因为城里有羔羊的荣耀。但我们却住在一座人造的不夜城中。晚上不寐,早上不醒。在这里,理想都是黑白颠倒的,工作让我们成为疯狂的老鼠。早上起不来的人已不再是人,而是夜枭。换言之,人类不是进化了,而是物化了。对动物来说,清晨没有特别的意义。清晨和恩典无关,和使命也无关。但人类有神的形象,在主耶稣的宝血里,基督徒被赎回了这一形象。因此,唯有对基督徒来说,清晨才具有生存之外的特别意义。

没有晨更的一天,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没有清晨的人生,就像人被掐走了豌豆尖。我在侍奉中有许多预备和亮光,都来自晨更时和晨更后的默想。尤其周六的晨更,是一周中更为特别的。因为这是周末的开始,若不来到主的面前,将这两日献给主,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一种生活轨道的转变,无论我们有什么特别安排,我们都可能事与愿违,比前五日更深、而不是更少地进入一个原本想脱离的世界。

对我来说,周六的晨更,也是主日侍奉和安息的开始。如果有一个日子对你很重要,你不可能不提前一天开始预备。曾有人说,他很忙,只有结婚那天才有时间。我说,如果有一份工作,是让你连结婚前一天都不能停下来的,你就要赶紧辞掉那工作。但那份工作很重要,很有前途啊!我说,既然那么有前途,何必结婚呢?

是啊,既然周末忙不过来,何必上教会;既然深夜不能入睡,何必有晨更;既然这辈子这么重要,又何必上天堂呢?

主说,你们要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舍己是很具体的,有时舍金钱,有时舍时间,有时舍前途,有时舍人情。舍,就是要证明,这个世界没什么了不起。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熬夜,唯有基督值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加班,唯有基督值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们拼命,唯有基督值得。

晨更,是我们对一个贪婪世界的布道,对一个沉睡世代的信仰告白。

晨更,就是坚持对自己传福音,并坚决认为自己每天都是乞丐。

愿和你们都在清晨极早醒起的仆人

王怡长老,
写于2011/1/17

蹬掉脚下的那块石头——加尔文《基督教要义》论基督徒生活/孙毅

一、“金书”在《基督教要义》中的位置

1、为何要先讨论“基督徒生活”

今天我们会从一个专题的角度来探讨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以下简称《要义》)的丰富内容。确实,他的这本《要义》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与主题,如果我们只是笼统地谈的话,可能会很难深入进去,不易理解他要传递给我们的那更为深刻的思想。

为什么要选“基督徒的生活”这个在第三卷中讨论的主题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个论基督徒生活的部分,即《要义》三卷6至10章(或6至8章),在历史上常被称为“金书”,被认为是加尔文这本书中非常重要、影响非常之大的部分,常被作为单行本来出版。其二,我也想借着与大家一同探讨这个部分,来纠正对《要义》的某种误解,即单纯地把这本书当作是一本系统神学的教科书。教科书是20世纪才出现在大学教育中,并且只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加尔文的《要义》对于系统神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本书并非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系统神学教科书。按加尔文写作本书的用意来说,它是一本指导书:指导敬虔之人如何去过一个敬虔的生活,指导信徒如何去阅读和理解圣经。总之,它是与一个想要真心寻求过敬虔生活之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书。这是我们今天首先选这个专题来一同探讨的主要原因。借此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只有带着这样的用心去读他的这本书,才可能读进去。

     2、“金书”所处位置的意义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讨论“基督徒生活”这个部分(金书),在《要义》第三卷中被放在信心(2章)、悔改(3—5章),以及因信称义(11—18章)、基督徒的自由(19章)这两组主题之间。我相信,作为加尔文一生都在不断修订的书,他不会随意地把这个主题放在这里,放在这个位置一定有他的考虑。如果要按我们今天的系统神学,我们会把“基督徒生活”作为称义后的成圣过程来理解,因此会放在称义之后的位置。为什么加尔文会把这部分放在悔改与称义之间来讨论?换言之,为什么他会在讨论因信称义前来专门地讨论基督徒的生活?

今天,我们有时会比较狭义地将《罗马书》中所说的“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10)简单地理解为:只要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就会得救;好像一个人不需要经过什么悔改,也还不知道什么叫悔改,只要在口里跟着带领者作一个决志的祷告,心里认为自己已经相信了耶稣是基督(可能还分不清是头脑相信还是心里相信),就认为自己已经得救了。这样就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恩典变成了一个廉价的恩典。

但在加尔文这里,信心结出的果子首先是悔改。悔改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根本转向,其中既有这个人对自己的痛悔与绝望,也有从神赐信心中来的圣灵的安慰。有此经历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把这个过程看成一个轻松的过程,就如某种十分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达——人生的一次华丽转身;而是一个在痛苦中挣扎到死去活来的过程。用一个比喻,就如一个人站在悬崖边的一块松动的石头上,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他的生命迟早会随着这块石头一同坠入到望不见底的深渊中。他只有两个选择,或者随着这块石头一同掉下去;或者抓住从上面放下来的那根藤条。而后一个选择并不只是手抓住藤条就算完了。悔改所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人是否愿意作出一个决定,在他还有足够的力量抓住藤条之际,蹬掉脚下的那块石头,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给这根藤条,由它把自己荡到对面那块更为坚实的磐石上。内心中没有经历过蹬掉脚下石头所带来的焦虑与挣扎的人,不会从“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只有经历焦虑与挣扎后还愿意作出这个决定的人,内心中才会知道“心里相信”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信就不是头脑中的信,而是从心里出来的信。因信称义是就这种信而言的。

因此,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个以悔改为起点的生活,是一种“悔改的生活”。当然,这种生活也是我们称义后所过的成圣的生活。悔改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或一劳永逸的。

二、敬虔即意味着一种圣洁的生活方式

现在让我们进入到三卷的6章,看一下基督徒生活的基本样式。在加尔文看来,基督徒生活是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的生活。

    1、敬虔的基本含义

在当时的拉丁语境下,Religion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宗教”,但在更直接的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敬虔”。加尔文在他的这本书中常把信徒称为“敬虔的人”。因而他这本书的主题,由其书名引来的一个可能理解,就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指导书”。在1536年版的标题中,这本书就被描述为“包括几乎一切敬虔之要义”。其实从内容上来看它比较接近于一种教理问答手册,试图更加贴近信徒的实际生活。不仅结构上比照了路德的教理问答,形式上也被设计成一种开本较小而可以直接放在口袋中的生活指南。

加尔文在三卷6章的1节阐明他写这个部分的主要意图时,这样说道:“我只要阐明敬虔的人如何被指导过一种正直的秩序的生活,为此我想简要地立定一个普遍的准则,使信徒能用来鉴察自己的责任,这样就足够了。”在这个意义上,基督徒生活的总的特征就是敬虔,或者以一个敬虔的心去过一种圣洁的生活。因此,对于敬虔的理解就十分重要。

我们有时对敬虔的理解过于狭隘,以为敬虔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内室的祷告多么火热,对圣经多么熟悉,在教会中的服事多么殷勤;即主要是从“属灵的”方面来理解敬虔。这当然是敬虔的主要方面,但如果我们对敬虔的理解中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圣俗之区别,那么,这种理解相对宗教改革家们的理解就显得狭窄了。中国本土教会自20世纪10—20年代出现时,主要受到敬虔派与灵恩派的影响。由于这些神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家庭教会都倾向于从“内在属灵的”角度来理解敬虔,即把敬虔与内里生命的光景紧密联系起来。

但加尔文理解的“敬虔”,不只是指一种内里生命的火热,而同时表现为一种敬虔的、建立在圣经教导之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加尔文式的敬虔,从内里角度看,主要体现为内心对神及其话语的敬畏;从外在角度看,这种敬虔表现为一种可见的生活方式。因此,一个敬虔之人的生命既有内里心思意念的更新,也表现在外在义的生活行为上。在6章2节,加尔文直接强调这爱义与行义两个方面都出于神:“首先,神要我们爱义,虽然这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倾向,神却能赐给我们,并将之刻在我们的心中;其次,神给我们立定行义的准则,免得我们在行义的热忱中偏离真道。”

    2、基本动机/动力是追求圣洁

追求过一种圣洁有秩序的生活,在加尔文看来,其基本的动机不是想靠圣洁生活与基督联合,不是想靠着自己的善行去赚取在神面前的义,甚至是要求得他的喜悦;如果是出于这个动机,那么这种生活就是一种律法主义支配下的生活。我们常使用“律法主义”这个词,但我们需要在上述含义下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在加尔文看来,我们能够过一种圣洁有秩序的生活,乃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基督所洁净,与基督的联合正以此圣洁为基础。因此,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动机是,过一个配与他联合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蒙的恩相称。福音书让我们看见,不是彼得努力做了什么使耶稣上到他的船上,乃是耶稣先上到彼得的船上;当彼得顺服地照着他的吩咐做了之后,彼得受到祝福;而当彼得认识到他是谁,才说:离开我,我是一个罪人。

既然追求敬虔生活动机是出于感恩,出于要过一种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活,目的是为了印证自己已经成为神的儿女,那么过这种生活最基本的样式就是效法基督。如加尔文所说,神使我们得儿子名分唯一所附带的条件是:我们的生活要效法基督的样式。因为唯有在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身上,才能最好地彰显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式的。

3、每日的操练

这种生活方式是可以操练的,即在真道的基础上,落实在日常每天的生活中,并且显明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今天看来,这种操练是为了让生命有所改变,更接近耶稣基督的样式;免得我们只是有过高过多的属灵知识,懂得评论或批评他人,自己却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是当今知识时代的人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敬虔派在讲生命的操练时,确实同时讲内在属灵生命与外在的生活,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但一种被误导的敬虔派传统,似乎只是强调个人内室里的操练;一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就以是否有圣灵的感动来作自己的依托。尽管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事,从最终的意义上看,是要看圣灵的引导;但在人还不是那么明白圣灵的引导的情况下,照着神的话语去做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操练。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处境下,即使内心没有意识到圣灵的感动,可能充满了自己的挣扎和不情愿,但若是神的话语要我们去做的,我们还是要照着圣经的教导去操练。

在加尔文看来,人生命的转变是一生的事情,要落实到每天日常生活的操练之中;因此,人生就是一个走向天国的旅程。我们既不应当懒惰,以至生命没有什么转变;也不当对自己失望,似乎看不到生命中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当在神的真道上不停息地努力前进,我们不可因自己缓慢的速度感到绝望,因为即使我们的进度与所盼望的不同,但只要今天比昨天更进步,我们就不至于一无所得。”(三卷6章5节)

三、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加尔文从三个方面描绘了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自我否定、背负十架、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方式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架成为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信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

    1、自我否定

加尔文区别了自我否定中的两个关键步骤,这可能是我们以往不太注意的。

第一个步骤就是人要离弃自己,为要使自己能用一切的才能服事神。这种离弃是哲学家们完全不能理解的。哲学家对人生的讨论涉及不到这个部分,因为这个在他们的视野之外。只有基督教的哲学才涉及到人这方面的真理,而这是根据圣经所得出的。从这里所用基督教的哲学这个词可以看到加尔文过去所受的人文学科的训练。在《要义》中的很多章节里,加尔文常常和哲学家对人的教导作对比,告诉我们从圣经中来的哲学要远远高于一般哲学家的教导。这里基督教哲学的意思就是基督信仰中的人生道理,这样的人生道理来源于圣经。其实这个圣经的基本真理就是关于生命的基本真理,也就是主耶稣告诉我们的,凡是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就会失去生命,凡是失去自己生命的就得到了生命。

注意这个地方强调的自我否定的第一点,不是否定做这件事,或者做那件事,这个是次要的,那已经是第二个步骤了,那里才涉及我们要在做的每件事情上寻求神的心意,在事情上如何寻求神的心意,以及由此形成合神心意的想法、计划和愿望等。第一步就是否定你自己,就是整个的生命,整个的你,这就是我刚才所用的比喻,就是我们站的这块石头松动了,我们要不要把它踢开,抓住一个东西,荡过去站在一个更坚实的地方。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这其中我们会产生以下的焦虑:这个石头如果踹下去的话,我站在哪里呢?它是整个生命的支点,大家注意到这个比喻要说的,是整个的你、你的整个生命、你的整个生活需要被否定。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不抓住另外一个东西的话是不可能让自己悬空的;人也不可能悬空,如果我手头上没有抓住东西就把石头踢下去的话,那我肯定就摔下去了。所以我的信心就在于我抓住的这个东西是牢靠的,如果是山上顺下来的一根藤条,我拽一下觉得还可以,这个就需要你的信心。所以否定自己需要信心,需要你抓住一个东西,并且相信那个东西是你一直可以抓住的;另外,如果你的脚还放在石头上的话,你就是抓住了藤条,它也不能把你带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把石头踢开,一旦凭着信心踢开了,这根藤条一下子就把你带到另一个地方,对面那个踏实的地方。

圣经里是如何来讲这个转变的呢?其实就是悔改的转变,保罗比喻说,过去我们是生在野橄榄树上,跟救赎、神所拣选的以色列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因着神的怜悯和基督的救赎,我们被从那棵树上剪掉了,是完全剪断了,拿过来接到耶稣基督这棵葡萄树上。所以耶稣在《约翰福音》中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这根枝子如果不接到葡萄树上,它就死掉了,因为它是完全被剪断的。所以枝子必须接到葡萄树上,从葡萄树上得到营养才可以结果子。这两个步骤必须要发生,我们才能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哪两点?第一,剪断;第二,接上。然后枝子才能活。没有这两点的话,枝子只有死路一条;剪掉之后没有接,枝子也是死的。这就是悔改带来的重生,剪掉和接上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是否有这样得救的确据,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深切理解和经历了在基督里的悔改。

按我们今天的神学解释,这是一种身份或主权意义上的彻底转变。即便我称义的时候没有那么深切的经历,但客观上我们的老我已经死了。主观上我们是随后经历到这种变化的,可能我们受洗之后一年、两年才慢慢经历到里面的死。我自己是属于比较慢的那种,我当时受洗的时候不是那么清楚。有时候我们经历很重的恩典,但是自己其实不是那么清楚。所以这是我们今天应该注意到的,不要把这样的恩典变成廉价的恩典,我们要在我们内在的经历中经历我们的死。其他的宗教如何去经历这种转变呢?(我只是在对比,我并不说其他宗教也要经历这里说的悔改。)前一段时间听到北大的高才生出家,带给社会很大的震动。我在没有信主之前非常羡慕出家,认为出家之后就可以摆脱过去一切的东西,给过去画个句号。在其他宗教里死并不一定带来复活,但是在基督信仰里与基督同死就一定经历到他的复活,因为主耶稣已经复活。我们内在需要经历“出家”,你给自己的过去画了一个句号;过去所有的理想、梦想,都终止了,生活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基督里你是一个新造的人,这个就是加尔文所说的第一个步骤。否定自己,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只是说在某一件事情上放下自己,然后再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放下自己,那是不行的。

一个人只有完成了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才对他有意义,即不再寻求自己的事情,而是做合神旨意的事情。这个步骤所侧重的要点是人学习将所从事的一切事情、计划交在神的手中;学习交托。如果已经经历到第一个步骤,经历到与世界的分别,就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进入到这个世界,即明白神对他在某个岗位上的呼召,从而操练在某些具体的行业与事项上去跟随并荣耀基督。这样,以后在世界中所做的事情才可能从根本上被算在基督的名下。

加尔文不只是说明了自我否定的含义,同时也从两个层面或角度说明了认识及操练自我否定的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借着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并操练自我否定。在加尔文看来,圣经中要我们爱邻人,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自我否定的话,我们不可能行出这个命令。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下意识所表现出的无法克服的问题就是骄傲。我们下意识地认为我们比其他人强,这是我们骨子里无法抹去的。你就是在别人面前说话再谦虚,你再有意地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但是心里面仍然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加尔文认为这是我们所有罪中最重要的一个罪,它造成我们和其他人交往的障碍,也是拦阻我们去实践爱邻人的最大的问题。我们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怎么才可能做到看他人比自己强,做到真正地爱他人呢?关键就在于是否经历到了自己的死,经历到了对自己的绝望,经历到了重生;如果经历到了,你就一定会经历到他人比你强,那个时候你爱他人才有可能。经过这一关,为着帮助他人的缘故,神可能会给你更多的恩赐。他赐给我们一切恩赐并将其托付我们所附带的条件是:他要我们用这些恩赐使邻舍获益。“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

其次,操练的第二方面是我们和神的关系。如果没有经历到自己的死,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向神祈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一旦神给的是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我们肯定会抱怨,在这里加尔文强调,我们必须经历到自己的死,才能与神有一个合适的关系。在这方面,常遇到的一个试探就是,我们非常害怕并厌恶贫穷与卑微的生活处境。因此,我们常下意识地把财富和荣誉当作是神祝福的标志。然而,我们里面下意识把自己打扮成追求长进,或者为教会而做,为某个属灵的目的而做;如果我们确实经历到自己的死,那么这些是真实的;但如果还没有经历到自己的死,这些都只不过是借口,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富足、自己被其他人承认;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最恨恶的是贫穷,最恨恶的是不被他人承认,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那个,我们在上帝面前所求的往往都是这些。只有当我们在神的面前经历到死,我们才可以平安、甘心乐意地去接受神为我们安排的每一种处境,即便是贫穷,即便是不被别人承认、众叛亲离,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出于神,我们就乐意接受,这样的关系取决于对自我否定的操练。

2、背负十架

“背负十架”作为基督徒的生活,是每个基督徒必须面对的一个功课,是一生的操练。我过去的理解稍微有点不太确定的地方,以为否定自我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我刚才提到,首先发生客观的变化,然后是主观的承认,照这个理论,确实在称义的一刻,就有了重生,在客观地位上讲是一次性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从加尔文的讲法来看,他主要是从主观经历方面来谈自我否定,这样,自我否定就不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逐渐明确,借着操练能够更加确定。所以自我否定到后面,在操练中主要是借着背负十架来操练。敬虔的人想有更高的追求,即成为基督的门徒,那么,神也会借着苦难来操练他们。

 为何要背负十架?

背负十架在多数情况下是指我们遭遇到的是我们不想遭遇的苦难,我们不得不背负这十字架,不是我们主观选择要去经历我们所不愿意经历的苦难,苦难有些是来自环境、外在逼迫的。承受、经历这些苦难、背负十架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加尔文认为神是要借着苦难来操练凡愿意跟随他的门徒。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苦难来操练门徒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耶稣基督我们主的生活样式,他的生命就是这样。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甘心地顺服父的旨意,为我们这些人背负十架。因此,凡为父所收养并视为配与他联合的人,都当预备承受苦难。我们从苦难中得到的安慰是,与基督的苦难有份,就与他的荣耀有份;与他的死有份,就与他的复活有份。

十字架的苦难对我们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勒住我们心里傲慢的本性,操练我们的顺服和忍耐。换句话说,按照我们自己的本性、过去的老我,我们不可能凭着自己活出顺服和忍耐,加尔文即便是世界上最敬虔的人,如果没有经历十字架的考验,那么他也会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只有经历过十字架对付的人,才能够学习完全依靠神,没有经历过十字架对付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的罪性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经历到十字架。
即便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也是借着苦难学习了顺服,我们今天也当借着患难学习忍耐,借着患难学习顺服,好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更加完全,好让我们能够学习更加依靠神。

概括起来,关于经历十字架,加尔文讲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除非经历十字架,否则我们不能完全依靠神,他所说的自我否定的第一个方面,用上面的比喻来讲,我们可以完全抓住那根藤条,脚可以松,这并不是凭着我们自己,而是往往需要苦难和磨练;二是只有经历十字架,生命才能够得以完全,更加顺服忍耐,除去我们生命的渣滓。在这个地方,加尔文跟哲学家的看法作了一个对比。即从苦难的角度,讨论了斯多葛派对忍耐的理解。斯多葛派对忍耐的理解往往是将其理解为被动的;忍耐就是我别无选择,不得不去经历。因此,斯多葛式的忍耐操练的目标是,既然我们是在一个无可奈何的世界,我们去学习面对命运,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动情,波澜不惊,非常“酷”的形象,用一个负面的词语来表达,就是达到一种麻木的状态,这就叫忍耐。而基督徒所说的忍耐与他们不同,保罗举出两个方面,一是与哀哭的人同哀哭,在忍耐及经历痛苦的时候可以在神面前释放出来。主耶稣说,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哀恸完全可以表达出来,但是是在神面前的表达;第二是主动去预备,这种心态是相信我们所有经历到的,即便是苦难,也是出于神的公义、公平和恩典。在经历神的管教或者外在逼迫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抱怨,至多是当作神的管教而感恩;但这还不够,还要在这过程中经历神的公义、公平,借着管教让你的生命更加完全,并借此感恩。当你经历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就是忍耐,是从神而来的忍耐,是与哲学家的忍耐完全不同的。

3、默想永世

加尔文对默想永生的谈论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今世的基本态度;另一个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基本行事原则。

对今世的基本态度:轻看,不要去爱。不是恨恶,而应是在感恩之中的轻看。一方面,为着神在现实生活中所给予的祝福感恩;另一方面,也知道这并非是神给我们的最好东西。

加尔文用了两个字来描述基督徒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态度:轻看。就是圣经所说,不要爱这个世界。轻看就等于不爱世界。注意,轻看不等于恨恶这个世界,轻看是带着上帝给你在这个世界的祝福和感恩来看这个世界;轻看是和感恩的心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过去曾经有过追求和梦想,希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是神让我们有人生的回转,把这一切都放下,但神依然赐给我们所必需的:赐给我们食物,赐给我们衣服,赐给我们的房子,赐给我们朋友等,如果神赐给我这些,我就享受神的祝福;但如果神没有赐给我一个房子,与人合租,我也把这当做是神给我的一个祝福,几个人住在一起也是很快乐的。带着感恩知足的心来轻看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

这个基本态度可以转换为我们的行事原则。加尔文这里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原则是有的好像没有,这依据的是保罗的话:“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因此,我们在什么境况下都当知足,“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1—12)这是轻看态度具体表现出的行事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作神的好管家,把你从事的职业当成神呼召你从事的天职。这个原则与和邻人的关系稍有关涉,当一个人经历到了舍己,神会通过祝福你来祝福其他的人;这也涉及到对恩赐的看法,神给你恩赐主要的目的不是祝福你自己,而是要祝福其他人,也即教会的肢体和生活中的邻人。如果你真的经历死和复活,你就可以蒙神的使用;就如你在一家公司做事情,在几件事情上通过考验证实你是可靠的,就会得到重用一样,在神的面前真的经历你的死,神会加给你恩赐,使你成为神的管家,透过你去服侍其他的人。这样,你所从事的某种行业或做的某些事情就可能是神特别交托给你去做的事情,为的是服侍神,成为他的管家;你所做的成果,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服务其他人。这就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涉及到的那个主题,宗教改革的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节俭的精神,作上帝管家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在其发展早期,不是每一个铜板都沾着血;早期资本主义是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到了后期背离了基督教的精神后,才变成赤裸裸的谋利的手段。所以从基本行事原则上来看,把你所做的工作、所从事的行业当成是上帝对你的呼召,把神给你的祝福交托,使自己成为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管家,这是个基本原则。

第三,预备/喜乐地面对死亡。今世行事的原则不是只涉及和世界的关系,也体现在你随时可能离开这个世界,随时可能面对耶稣的再来。涉及到如何看待死亡,积极面对将来的生活,面对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的生命。从本性上来说,上面所说的每一种操练,否定自我、背负十架、默想永世中都会面对人罪性中非常顽固的那些部分。而到了这里,我们所遇到的人罪性中最顽固的东西就是我们害怕死亡。害怕死亡使我们不能积极面对死亡,不能乐观地面对死亡之后的生命。道理上似乎都明白,死亡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死亡就是一扇门,一个人从这里迈出去就进入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但理智上明白是一回事,下意识恐惧是另一回事。一旦遭遇到死亡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这里,基督徒生活的操练就是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这要借着圣经的教导,带着从圣灵中经历到的喜乐与盼望,更多明白神预备了更好的,思想死后的生命对我们是多么美好。如果我们花时间去思想这个方面的话,我们就会理解保罗所说,不是乐意脱去这个,乃是为了穿上那个。我们并不追求早一点离开这个世界,脱离地上的帐篷,但如果到了神接我们去的时候,我们也能随时积极喜乐地离开这个世界。总之,积极预备主随时可能再来,面对在生活的每个时刻我们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是基督徒在今世生活的一个必要态度。

————————————————
1    本文是根据孙毅长老于2011年1月15日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文字经过本人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