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季号卷首语

第三届世界洛桑宣教大会已经告一段落,但本次大会对于中国教会的影响却会长远持续。虽然中国教会的参会者没有能够整体赴开普敦参会,但我们相信,中国教会却以未能“到场”的方式参与了这次洛桑大会;以缺席的方式“在场”于整个开普敦会议。虽然一些参会者只走到了机场,离开普敦还有千山万水,但在基督里,我们已经与世界其他基督的教会、与所有从世界各地去的弟兄姊妹相连在一起。

当然,这次中国教会的参会者未能赴会,相信也有神的许可。在他奥秘的旨意中,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寻求和反省的地方。中国参会者本想把这次大会当作是中国教会在世界教会面前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但现在,事实显露出中国教会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教会,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教会走向世界宣教的路途上,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学习。

这次中国教会已经在学习的一个功课就是不同类型家庭教会之间的彼此接纳、支持与连接。借着这次洛桑大会的筹备、代表的推选,各地区的传统型教会、团队型教会、城市新兴教会及专业团体在耶稣基督这位教会元首里,在要同心回应世界教会借宣教士带给中国教会无数恩典这个心愿上,在要合意将福音传向地极的大使命中,走到了一起,一同见证了本次大会所要寻求的在基督里的合一:“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2:20—21)

但中国参会者被阻也将中国教会一个长久以来让人心痛的分裂再次显明出来。六十年过去,不少人以为这个分裂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次事件却让我们看到,作为基督耶稣的教会,若不是“被建立在使徒与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各房都无法联络得合式。造成中国教会分裂的,既不是本次国际洛桑大会组委会,也不是这些被阻的中国参会代表,而是那干涉中国信徒宗教信仰自由的公权力,以及依附并效忠这种公权力的“三自”组织。六十年来,正是这种非教会性的官方行业组织像一个插入中国教会的楔子一样造成了中国教会的分裂。这个非教会行业组织不仅使“三自”下的地方堂会失去法人地位,掳去其自治与自传的权柄,占有其自养的教会资产,同时也意图如此地控制整个家庭教会,从而作为中国教会的代表,使中国教会不是连于元首基督,而是连于拥有世俗公权力的凯撒。

愿神怜悯中国教会。我们不知道中国教会的这种分裂何时才会结束,但我们知道,只要连于元首基督,认识神的儿子,中国教会必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我们相信,有一天中国教会必以其长成的身量出现在世界教会面前,在“整全的教会把整全的福音传向整个的世界”这个大的使命中承担她当承担的责任。

本期主题是“洛桑事件”。我们知道,反思洛桑事件对中国教会的长远影响还需要时间,但我们相信,把现在所经历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正是这种反思的良好开始。但愿中国教会在经历洛桑事件后有更好的成长。

2010年秋季号卷首语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旧约十诫中的第一诫就明确地告诉与神立约的百姓,除了这一位与百姓立约的独一真神之外,百姓不可有别的神。在新约中,主耶稣把这种独一性以更为直观的话语表达出来:“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6)不可有别的神就意味着,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不能够爱世上的任何事物,包括家人、朋友、财物、党派以及国家,甚于爱我们的主。他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我们就不配作他的门徒;因为,这是我们得着永生的唯一途径:“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

虽然在道理上,每个信徒对此似乎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我们都明白,由于人的罪性所带来的自欺,我们常以为自己爱基督胜过爱世上的一切,但所做的却是把世上的许多事物放在这位独一的主前面。所以每一个真正爱独一神的人都需要经过试验,就如当年神要亚伯拉罕献出他的爱子,耶稣要那个有钱的少年官放弃他的产业一样。如果圣灵光照,在这样的试验面前,我们人性中平常不被我们意识到的那种自欺就会暴露无遗。

在守望教会建堂过程中,守望每一位神的儿女多少都经历了这种试验,有的是从金钱奉献方面而来,有的却是从家人、单位、政府部门的介入方面而来;虽然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具体的或不同的,但性质上却有一致性:每个人是否为着耶稣基督把自己摆上,为了荣耀那独一的真神而参与到这建堂的事工中。

在建堂事工的开始阶段,虽然在守望教会“建堂动员报告”中就建堂的意义有四点阐明,其中也涉及守望的异象以及突破环境所带来的历史意义,但一开始可能多数信徒会从自身稳定聚会的需要来理解这个事工;有些弟兄姊妹由于看到我们人的软弱,甚至认为把建堂放在那么高的历史意义上去理解似乎是过于高看守望自己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这由不得守望教会,而是要看那位掌管历史者要怎样使用这个教会。

随着政府部门的介入,守望进驻所购新堂一事陷入僵局,守望教会建堂的社会历史意义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以至建堂一事,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教会内外被关注的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在这个层面上,守望建堂直接触及到当今中国社会的政教关系。尽管守望教会的诉求是要有自己稳定的聚会场所,但其中所涉及的宗教场所和宗教团体是否需要认定或审批,以及如何认定或审批,却直接指向政府自上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所制定的宗教政策,具体说就是政府宗教部门据此所制定并仍然在执行的宗教条例。如果从客观结果上看,随着守望建堂问题的解决,政教关系能够随着那些部门条例的调整而进入到新的趋向合宜的时期,这确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无论对于中国社会还是教会都是极大的祝福。

其实,当下宗教部门条例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除“官方宗教团体”的独家代理地位(即家庭教会只有加入“三自”爱国会才可以有“合法的”身份或场所)的问题。守望教会如果以挂在“三自”的名下申请聚会场所,可能早就进驻到新堂中了。但这个要求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被政府用强力执行都没有实现,相信今天不管用什么方法也不会实现,因为这种政教关系触犯到基督信仰的一个基本准则:“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这从信仰的层面显出守望建堂的更深层意义:那个地方,包括不能进驻那地方本身,都在以一种公开方式向世人昭示着守望及中国教会是一个唯独遵从耶稣基督的教会,不会因为一时的好处而牺牲教会的根基。这是那位独一的神对整个中国教会的试验。在上世纪50年代的那次试验中,就那么多的牧者和信徒投入到签字及控诉运动中,中国教会及神学院全面退出可见的社会生活来说,我们不能够说中国教会及格了。但感谢神对中国教会的怜悯,他在中国教会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19:18)。如果上一代神的儿女,在他们那种处境下,是通过隐密聚会的方式,不惜代价地显明他们对独一真神的忠诚,那么在今天,守望及新一代的中国教会正在通过公开聚会乃至建堂,向这个世代不惜代价地告白我们的一神信仰。感谢神,这个试验是神给守望教会的机会,也是给中国教会的机会。

本期的主题是守望建堂。在回顾整个建堂的历史过程以及教会和弟兄姊妹在其中所经历的神的恩典与作为时,我们主要想再次反思教会建堂的意义和其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期让我们除了感恩之外,还能够看到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样的功课,特别是在此基础上,看到神正在给中国教会展开的一幅更为宏大的画卷。为此,我们既收集了守望建堂的一些历史资料、弟兄姊妹的一些见证,也有一些神学方面的反思。为了更全面的展示,我们也收入了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尽管我们不一定认可每篇文章的观点,但我们相信,对于每一位真心参与并反思建堂事工的弟兄姊妹来说,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荣耀那位独一真神的名。

2010夏季号卷首语

在《以弗所书》4章中,保罗讲到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有神所赐各样的恩赐及职分后,特别强调这都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2—13)这里“成全”一词可以更确切地译为“装备”圣徒。因此保罗在这里谈到的是教会当有的一项重要使命或责任:使每一位圣徒在其中得到装备,好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今天我们可能会受到这个时代特有的消费主义的影响,把教会当作一个满足自己某种心理或情感消费需要的场所。但从保罗对教会使命的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教会不是一个俱乐部,给人提供心理的愉悦;不是一个商场,人在这里可以找到满足自己消费的某种产品;不是互助团体,其中成员可以提供彼此的心理安慰。教会更像是一个家,每个人在这里是作为儿女得到生命的喂养;教会更像是一所学校,圣徒在这里得到真理的装备与造就;更像是一个军队的训练基地,或登山者的大本营,为那些出去打仗或登山的人提供休整或给养。教会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消费,而是为了装备我们以建立基督的身体。

教会的责任是使每位圣徒得着装备,好让每位圣徒都可以尽自己在这个世代的本份。这个本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位圣徒在教会中尽自己的本份,参与教会的服侍,使教会这个团体作为基督在这个世上有形的身体,能够像山上的城、灯台上的光那样去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另一方面,每位圣徒也当在自己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尽自己作为基督门徒或其国度活的使者的本份,见证和服侍主。正是在尽自己本份的服侍与生活中,我们得以长大成人。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我们在世上的工作同样当有来自于神对我们的呼召,其所具有的服侍神的神圣意义,与教会工人蒙召在教会中服侍主是没有区别的。教会的工人在教会中服侍要接受装备与训练,同样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服侍主也要接受装备与训练,好让我们能够等待、聆听并清楚神对我们工作的呼召;知道我们在世上的工作怎样能更好地为他作见证。其实,我们如果是蒙召选择一份工作,我们就知道,这个工作的首要意义不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荣耀神的名,并因此让自己的属灵生命能够在其中得到造就。

有时我们表现出的一个极端是,我们以为在工作中的成功就是对神的名的见证。其实我们对基督之名的见证,常常不是在世俗价值观判定出来的成功中得以实现,这反倒会成为我们追求自我成功的一个借口。当我们因为过度工作而忽略教会生活,缺少在教会中的装备时,我们并没有因此使基督的名得到荣耀,而是使我们属灵的生命遭受亏损,我们会因此缺乏打仗或登山的力量。

本期的主题是思想职场与服侍的关系,特别关注到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职场中来服侍神,见证我们主的荣耀。其中不仅涉及如何从基督信仰的角度对工作意义有全新的理解,也会涉及我们在职场服侍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愿神能够借着这些分享与见证,让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意义有重新的了解,对自己以往职场中的服侍有更多的反思,好让我们真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各尽其职,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2010年春季号卷首语

在《哥林多前书》中,保罗曾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9:16—17)在保罗看来,传福音是基督给他的托付,自去往大马色的路上接受了这个重大的托付后,他的生命中就再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就像是一个奴隶,迫不得已地去完成主人交托给他的使命,知道他如果不努力去做会有怎样不好的后果。尽管主人出于其信实,在交托给他这样的使命时,也会保守并赐给他相应的恩赐,来帮助他完成所交托的使命,但在保罗看来,传福音对他来说不是有机会就尽量发挥其这方面恩赐的问题,而实在是一个不能够推却的责任。

这个传福音的使命是单单托付给保罗的吗?显然不是,主耶稣所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的命令,是给所有门徒的。作为他的门徒,我们每个人都是他差派到这个世界中的大使,其使命就是要传扬他所成就的福音。当我们选择了要成为他的门徒之后,这个福音使命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是别无选择的了。传福音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欠了福音的债,因此传福音并没有什么可夸口的,反倒是不传福音对我们来说便为有祸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从消极方面看到的传福音的迫不得已性,当我们选择被动地去做这事时,它便表现为一个推脱不掉的责任。我们时常为着我们没有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这个责任而承受着不安或责备。但当我们主动地去完成这个托付时,“就有赏赐”,或者如主所应许给我们的,“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主动地去做这事呢?这样既完成了主的托付,又得着了主与我们的同在。让我们的生命在经历对主命令的顺服中而有所长进,经历到福音与爱从我们之中流淌出去时所带给我们生命的滋润。

我们时常抱怨主没有与我们同在,远离我们,或许这是因为我们常陷在自己的事务之中;我们时常感到自己生命枯干疲惫,没有力量去做所当做的事情,或许这是因为缺少滋润和激发我们内里生命的推动力量。其实这种力量的唯一源头是神的话语及对这话语的遵行。如果说默想神的话语会让我们内里的生命得着滋润,那么,照着他所托付我们的去传扬福音,就是真正推动我们生命前行的动力。就是说,没有哪种事情对我们生命的激发会比传福音更大,对我们生命成长的推动会比传福音更甚。

本期的主题是基督徒的福音使命。我们希望本期在这个方面的神学思考及生命见证提醒并激励我们一同去践行神给我们的这个大使命;盼望在这样的践行中,不仅我们每个人得着主的“赏赐”,而且中国教会也因着经历主的同在有更大的复兴。“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

2009冬季号卷首语

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由于圣灵降下后的大能工作,教会建立并且规模开始迅速扩大。随着“门徒增多”,教会治理方面的问题突显出来,以致抱怨的声音达到使徒面前。使徒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思路并不是几个人 自己商议一下,指定几个执事或者同工去解决那些急需处理的问题,然后事情就了结了。他们召集了所有的门徒,要他们从众人中“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来管理这事。在这个过程中,使徒们只做了两件事 :提出了资格标准,并且在众人选出了七个人之后,“使徒们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徒6:1—6)

这段记载为新约教会的治理提出了很好的模式,其中既涉及到不同职分的分工:有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的工人,也有以管理饭食为事的工人;也涉及到承担教会职分的工人的产生方式:教会按照使徒提出的标准,通过选举来印证谁是神要使用的工人。

中国教会多年来一直以“回到使徒时期”为自己建造教会的口号,但似乎并没有因此对教会中明确的职分分工及选立方式产生共鸣,而是对教会建制或组织化进行淡化。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多重的。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习惯于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某种亲情或友情中处理事情,或者在把众人视为要按规则行事的集体时,下意识地把个人(自己)例外出来。也有神学方面的原因:习惯于在个人感受中寻求或经历圣灵的引导,而将组织或建制视为对抗圣灵引导的因素。当然更多的是历史的原因:特别是在上世纪 50—70年代之间,家庭教会的人数较少,且处于较为严酷的生存环境中。

然而,随着近些年教会规模的迅速扩大,教会组织或治理的原则问题再次被提到教会带领者的面前。教会的转型或建造需要我们反省自己对教会组织化的观念,并从圣经中寻求教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对于新约教会来说,这些基本原则更多且更直接地反映在新约圣经中,揭示出圣灵普降后在一个有秩序的基督身体中的工作原则。忽略这一点,我们可能就会下意识地被一种“摩西情结”所支配,即看自己是神所独自呼召并托付使命的“摩西”,看其他的人都在山下,只有自己一人在山上;或者像以利亚所说的,所有以色列人都背弃了神的约,只剩他一个人在为主大发热心。在这种情结中,显然耶路撒冷会议那种“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在一个群体中寻求圣灵带领的治理模式就可能会被排除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本期的神学主题是“教会制度建造”。我们试图在神学层面探讨当下堂会型教会的一些基本治理理念。其中涉及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组织秩序是否与圣灵的引导相冲突?圣灵除了在我们个人的感受中带领我们之外,是否还会在一个同工团队中工作,借着在团队中彼此的印证来带领教会?本期的内容,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但愿它能够有益于对教会治理模式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2009秋季号卷首语

中国家庭教会是在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教会。由于神自己的作为,家庭教会目前似乎已经走过了一个阶段,而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期。特别是在城市,新一代神的仆人及教会正在兴起。家庭教会以往被简单地称之为“非三自教会”、“地下教会”的时期已经过去;教会正日益走出相对封闭的私人家庭,逐渐进入到这个社会的公共领域。在这个背景下,家庭教会的身份认同问题就突显出来;新一代的教会如何继承以往家庭教会的属灵传统则成为我们所当关注的问题。
家庭教会以往主要是以其“不是”什么而被指称的,例如她不是“三自系统的教会”,或者她不是得到政府认可的公开教会等。以这些“不是”来理解家庭教会之所是,在有些情况下会发展出一种简单的思维:凡对方所赞同的,我们就反对;凡对方所反对的,我们就赞同。这是“文革”时期流行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其实是把自己建立在对方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自己独立的根基上。一旦对方消失了,自己这方也就失去了身份认同的参照或基础。今天,家庭教会已经不再需要以其与“三自”的对立、与政府的对立、或者与世界的对立,来表明自己是家庭教会。
其次,家庭教会之为家庭教会,并非由其聚会的外在场所是私人家庭来决定。如果只涉及家庭场所问题,就是试图要以此赋予家庭教会一种“家人与朋友”的私人性质,从而使其与社会公共领域完全隔离。其实,我们不需要把与世界的隔离看作是家庭教会的主要特征。家庭教会作为具有社会公共生活属性的社会团体,完全具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义务与权利。并且正是在这种参与中,教会将其作为群体当有的社会见证显明出来。
因此,家庭教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根基既非那些她所不是的对立方,也非其聚会场所或其中聚会的人,而在于她所依靠的耶稣基督,在于她被托付的神的话语,在于其所承载的两千年来教会的大公传统。对中国家庭教会属灵传统的反思不应只局限于中国教会所经历的上世纪50年代后的这一段历史,而应当放在整个中国教会成长的历史中,放在神的普世教会的前提下进行。
我们并不期待这种反思的目的是要找到中国教会特有的属灵传统;而是期待在每一代中国教会的历史中,看到神在他自己的教会中所留下的属灵印记。其实在各时期可能有的不同印记中,也一定存在着普世教会共有的那种印记:与基督一同背负十字架,一同走十字架的道路。在神的眼中,神的教会只有一个。中国教会是普世大公教会的一部分。
中国教会不应当是带着民族主义色彩的教会。不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会。历史上,当民族性成为教会的特质(如二战前的德国)时,教会就失去了耶稣基督这一根基。如果确有中国教会的“本土化”进程的话,这个进程乃是神自己在数代中国教会的历史进程中所做成的工作,而不是某一代人刻意所能够做成的工作。
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很难划分出哪些属灵传统是中国家庭教会所特有的,并对这种特有传统给出准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生命的印记上对家庭教会的特征给出一些现象方面的描述。本期神学思考栏目中所选的前几篇文章中,不同的作者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些生命的印记给予了描述。这些描述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教会转型的过程中时常提醒自己,警惕是否偏离了以往家庭教会的传统。
例如,家庭教会的传统注重个人重生的生命,特别是内在生命的更新与成长;在教会群体中,表现为肢体间有深入的生命的相连,有那种生命共同体式的团契精神。今天当教会向制度化的“堂会型”教会转型时,如何保证其肢体间能够建立相互的生命连接?
例如,家庭教会传统有着为主及其福音真理甘愿将生命摆上,甘于为主受苦的心志;有着能体恤更多民众的需要,且愿意与社会最低层在一起的不怕吃苦的精神;也有着向地极广传福音的普世眼光。在当前世俗化、消费化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有那种乐于为主吃苦的心志?我们是否眼光完全向内,只看到自己教会的需要,只注重制度化的建设过程,而失去了乐于走出教会把福音传到地极的心志?
例如,家庭教会传统坚持教会自主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强调政教分离的原则,以及与这个世界相分别的原则;不随从这个世界的风俗,时刻提醒自己站稳在耶稣基督这一根基之上;不与任何具有政府色彩的或者非教会性的机构相联合。这是否依然是我们今天在与政府对话的过程中,在愿意参与这个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例如,家庭教会传统强调终末论的神学立场,从基督快要再来的角度看待今世的生活。在当前世俗化、消费化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能够保持一个清楚的、在此世寄居的基本生存态度?
这里只是现象性地列举,其中核心的因素就是:教会在这个新的时期中是否仍然能够与基督一同走十字架的道路?这依赖于我们的里面是否有同一位圣灵的引导与感动,正如保罗所嘱咐提摩太的:“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地守着。”(提后1:13-14)守住善道,在我们的里面需要有与我们的父辈相同的圣灵。尽管以利亚留下的衣服可以帮助以利沙渡过约旦河,但以利沙成为神人以利沙,确实正如他所求的,乃是因为“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
本期神学思考栏目对于中国教会属灵传统的反思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教会与世界关系的反思。相信不同作者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文章会给关心此问题的读者带来启发。但愿这些问题能够继续地激发我们神学上的思考。

2009夏季号卷首语

在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保罗为在他们中发生了连外邦人也以为耻的淫乱而责备他们说:“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2)细想一下就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的哥林多教会还有什么自高自大的呢?他们为着这样的事发生在他们中间还真有什么“自夸”的吗?书信中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究竟为此自夸什么。
在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保罗为在他们中发生了连外邦人也以为耻的淫乱而责备他们说:“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2)细想一下就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的哥林多教会还有什么自高自大的呢?他们为着这样的事发生在他们中间还真有什么“自夸”的吗?书信中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究竟为此自夸什么。不过,生活在今天这种极为崇尚个人自由、把所谓爱的感觉加以神化的时代,在这个并不理解何为宽容却不时把宽容挂在嘴边的时代,为这种淫乱的事、或者今天更常看到的婚外同居这样的事而自夸倒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够容忍和接纳这样的人不正是表明了我们的宽容与爱吗?我们能够让这样的人在我们中间而其余的人不致受到影响不正反映了我们教会的成熟吗?如果我们心里真有这样的自夸,那么保罗的提醒是十分明确的:“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林前5:6)确实,今天可能不少中国教会对保罗这样处理教会中出现的罪的问题,即“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感到十分的陌生。他是不是真有点言语粗俗、没有爱心?这样的处理方式今天还适用吗?
本期我们所选加尔文“论教会纪律”一文正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今年是这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诞辰500周年,本刊愿以选登他的一些重要文论的方式来纪念神的这位仆人。虽然他并没有把教会纪律算作为教会的基本标识之一,但他还是认为教会纪律就如教会骨架上的肌
肉,是无论哪个时期神的教会都不可少的。在本期的选文中,加尔文阐述了教会纪律的三重目的:其一,教会拒绝以恶名来羞辱基督,因为他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属他的;其二,教会通过纪律的执行防止这种恶的酵在这个群体中漫延,因为即使是在信仰的群体中,每个人也都可能犯罪;其三,以执行纪律的方式让犯罪的人感到羞愧而能够悔改,“当他们感觉到这杖所带给他们的痛苦时就能醒悟过来”。所以最终,教会纪律的执行是为了将犯罪者挽回;不仅明白真理,并且帮助他活在真理之中,这才是对他最大的爱。
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教会认识到,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已经失去公共道德底线的时代,教会纪律对于帮助信徒过一个圣洁生活的重要性。本期所选北京守望教会“关于教会纪律执行的访谈”可以说反映了教会在这个方面的实践中的初步体会。“北京守望教会纪律”2008年修订版自去年底公布后,开始在教会中认真地执行。因此,这篇访谈可以让我们了解教会在执行纪律时的处理方式、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取得的结果。
为了纪念加尔文诞辰500周年,本期还约了几篇与加尔文及改革宗思想有关的神学文章。陈佐人在其文章中对加尔文所作的回归历史式的入骨刻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神的这位仆人,澄清以往对他著作、日内瓦的实践所产生的一些误解。小约翰对加尔文遗产的盘点相信会对我们很多人有启发。或许文中对其遗产的四点概括还可以丰富或扩展,但其中所提到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继承加尔文及改革宗的思想精髓,而不是随意使用这个宗派的名字当作自己标新立异的资本,则有更现实的意义。
虽然教会纪律以及过一个合神律法的生活并不一定要被看作是改革宗传统中最重要的核心,但却是我们本期探讨的重要神学问题。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已经靠基督的恩典摆脱了罪与死亡的辖制,不再生活在律法以下,为什么还要受教会纪律的约束,还要受律法而不是圣灵的指导?方镇明的文章从加尔文盟约神学的角度回应了这个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因律法的生活、而是因基督十字架的恩典在神的面前称义,但一旦我们得进入神恩典的盟约中成为神的儿女,就因此有活出与神儿女身份相称之生活的责任。而在这个方面,冀诚所译“论律法的教导功用”一文特别阐明了律法,尤其是加尔文所说律法之第三方面的功用,对于神儿女有一个与自己身份相称的成圣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圣灵正是借着神自己的话语在我们的心中工作,让我们借着在生活中对神话语(律法)的操练明白圣灵对我们的引导。
反省加尔文及改革宗的传统,其实心中所关切的还是其对中国教会的意义。孙明义的文章,对照中国本土教会所流行的“无建制”的教会观,考察了加尔文对教会建制的看法,并试图作出如下的概括:教会秩序是保证教会显明其基本标识——纯正地宣讲上帝话语及正确地施行圣礼——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会中,圣灵不只是在个人的服事中掌权,更借着教会秩序在整个教会中掌权。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教会秩序之体现的教会建制不能不成为中国教会当反思的问题。新恩的文章则从更广泛的角度讨论了加尔文思想对于后世、包括对中国教会的意义,并“斗胆”对当下处境的中国教会提出了三项建议,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在灵性操练栏目,侯士庭的文章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加尔文的灵性世界。就如加尔文对自己的认识,他本性中有敏感、害羞、畏缩的一面;要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他更愿意过一个避开人群安静研究的生活,但当神的手把他推上宗教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时,他还是让自己顺服在神的心意下;把自己的生命全然摆上,去仰望神的怜悯与使用。加尔文并非刻板到只知道谈论神的律法,其实他更是一个强调圣灵之工作的神学家。同样,在他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清教传统也不是让人成为“律法主义者”,而是内含着非常深厚的灵修传统。本期所选“清教徒的默想实践”只是让我们一窥这个宝贵灵修传统中的一斑。在当下我们被忙碌所捆绑的生活中,借着默想的生活来脱离世务对于心灵的缠累无疑是极有益的操练。我们也期待中国教会的灵修传统,不只是在敬虔派传统中,同时也在清教传统中吸取更多宝贵的灵性资源。
在敬虔生活栏目中我们会看到三篇动人的见证。只要是真实经历神的见证,都一定是会打动人心的。若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话,我们肯定不会主动进入到那种可能给人带来愁苦的境遇,但也正是在这种处境中仰望我们的主,那位乐于赐恩给他儿女的神就一定会让人经历到他的信实。杨安溪老弟兄的“大学时期的争战”一文,相信很多大学生弟兄姊妹读起来一定会感到熟悉,虽然他那个时期已经距我们有半世纪之遥,但我们还是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遭遇到的是相同的争战。
本刊虽然很重视加尔文及改革宗思想中极为丰富的属灵传统,但无意成为鼓吹任何宗派思想的喉舌。本期推荐游冠辉的“司布真与极端加尔文主义”一文,希望以此引起对改革宗传统、特别是所谓加尔文主义的反省,以防止一种“主义”进入到极端的情况。其实作到这一点
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到这种思想传统的源头。可以说《基督教要义》是加尔文最重要的著作,是想要理解他的思想的人所不能不读的一本书。“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简介”一文可以帮助弟兄姊妹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期文化透视的主题是80后的一代人。布拉的“80后,青春即将落幕”一文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到这一代人。这一代人之所以引起关注,因为他们是第一批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身受过从小学到高中各种考试制度的摧残,进入社会时发现自己又无可选择地身处一个拜金主义的时代。他们虽然幼时可能受到多人的呵护,长大后却发现自己极难与他人相处;虽然外面的需要常会得到满足,里面却时常满了孤独与空虚;生命总像是刚开工的一片零乱工地……虽然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要神的怜悯与医治,但我们还是恳求神借着他的教会来关心80后的这一代人,特别在这一代人中兴起他的工人,让生命经历过改变就能够承担起责任与托付,从而让神的教会,特别是经过五百年前的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新教传统,能够在这一代人中更加兴旺.

2009春季号卷首语

“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基督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愿意为主撇下一切所有的。为什么一定要撇下一切所有的才能够跟从主?原因是,如果我们不愿意放下,在挑战到来的时候,就总还是会下意识地抓住自己那些东西,会心怀二意;而“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雅1:8)。

或许我们自以为愿意为基督撇下一切,毕竟撇下一切首先表现在我们的意愿层面。问题是,一个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心志上的这一意愿在他的现实生活中会是真实的,而不是一种自欺?如果这个人说,“主啊,我的信不足,求你帮助我,不要让我在一次大的争战中需要全然摆上时,才发现自己没有预备好”,那么他当怎样操练放下一切呢?

要操练对基督的委身,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委身教会。人若说自己愿意全然委身基督,却不愿意委身地上有形的教会(理由是教会有问题),他就是在自欺,就如约翰说:“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一4:20)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真把教会看作是基督在这个世界中的有形身体,那么委身教会的程度就代表我们委身基督的程度。大致说来,对有形教会的委身可以有如下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人们只是有规律地参加教会的主日敬拜,或者还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如复活节或圣诞节的活动等;第二个层次,不仅如此,还规律地参加教会的家庭小组,并且参与小组与教会的一些事工服侍;第三层次,不仅如此,还通过成为教会的会友或其他职分,包括小组长、执事、传道、长老、牧师等,承担一定的服侍及决策上的责任;第四层次,不仅如此,还在教会的理念及异象层面上保持认同,参与神对教会带领的印证。

我们会发现,对教会的委身每上一个层次,都不仅仅意味着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标志着我们更愿意放下自己,在心思意念上更多地与教会认同。当然,除了教会外,我们还可以在家庭或工作等场所操练委身。不过,作为栽培生命、装备圣徒的学校,教会仍是基督徒最初操练委身的主要场所。就如一个孩子还没有长大、或者一个学生还没有毕业之前,他还不太能够明确并且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一样,一个基督徒若没有经历在教会中的成长和委身操练,他就不太能够明确并且承担起基督对他的托付。神给我们每个人的可能是不同的托付,但不论是什么样的托付,都需要我们的生命成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担当起来并且委身其中。

本期的主题是委身教会。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去思想的主题。希望本期刊登的这组文章能帮助读者认识到委身教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委身教会的生活中,随时预备好放下一切,直到见主面的时候。

2008冬季号卷首语

今天我们听到主耶稣差派我们进入这个世界中去的呼召了吗?还是我们只听到了我们不属世界的断言?今天我们真的带着主所托付的使命进入这个社会中了吗?还是我们仍然徘徊在这个社会生活的边缘?……
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面对将要暂时与他分离的门徒们,举目向天上的父祷告说:“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约 17:15—18)在这里,主耶稣求父使门徒们脱离那控制世界的恶者,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中分别出来,就是用真理的道将他们分别为圣。不过,主耶稣没有求父让门徒们离开这个世界,反倒要将他们差到这个世界中来,就像父差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中一样。与世界分别不等于与世界分离。

其实,不属这个世界并不意味着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不离开这个世界并不意味着只是被动地等候着主的再来。与世界分别的目的是为了主动进入这个世界,而进入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要从中分别出来。在从中分别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谁,才听到主的呼召和差遣,从而作为“基督的使者”带着主所托付的使命进入这个世界中。今天我们听到主耶稣差派我们进入这个世界中去的呼召了吗?还是我们只听到了我们不属世界的断言?今天我们真的带着主所托付的使命进入这个社会中了吗?还是我们仍然徘徊在这个社会生活的边缘?进入世界或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与我们在真理中成圣的深度与广度乃是成正比的。如果在生活领域,我们把主托付我们进入世界的大使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向更多的人重复同样的话语,或者主要限于教会的福音聚会及短宣活动,我们进入的深度还不够;如果在文化领域,我们把基督信仰进入本土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用中国传统的术语对教义进行重新表述,或者用教义附和地去解释中国传统的文化经验,我们进入的深度还不够。在真理中成圣不只是意味着我们记住了一些圣经的话语或真理,更意味着这些真理已经活化在我们的生命中,改变了我们的心思意念,并且进一步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有价值观指导的、能够被人看到的生活方式。

这种在真理中成圣的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就开始在文化的深度上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它所涉及的领域决定了进入社会生活的广度。盼望有一天,这种生活方式会把对永恒真理的执着寻求重新带入大学校园;会把对有上帝形象的人生命的尊重带入矿山;会把从无亏的良知出来的诚信带入中国的食品行业;会把从基督而来的对痛苦无助之病人的怜悯带入中国的医药领域;会把对社会公义的不惜代价的追求带入司法体系;会把甘心作为他人仆人的心志带入政府机关。

本期的主题是教会的文化使命。如此之大的主题让人惶恐不知从何说起。感谢各位作者对这个主题的关注及赐稿。所辑文章仅表达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不代表本刊立场。但愿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探讨有助于中国教会对其文化使命的思考。

2008秋季号卷首语

当约翰的门徒把耶稣所做的事情告诉身陷牢狱中的约翰后,约翰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 那两个人来到耶稣那里,说:‘ 施洗的约翰打发我们来问你:“ 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 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耶稣回答说:‘ 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路7:18-23)

耶稣作为神的儿子、父所差来的弥赛亚,他的来到同时意味着神的国临到这个世界;而他的来到及神国的来临,有一些可以让人看见、被人听见、叫人辨别出来的记号,因为这些证据已经在圣经中被神先行派来的先知预言出来了。这些证据表现在让人不仅听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福音,而且看到了以往从未看见过的人得释放的现象。表明天国的临到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某种异质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进入到人的生命中和社会的生活里;并且关键在于,天国所带来的改变是可以被世人看到的。

在今天这个末后的时代,教会现在成为神国在这个世上仍然临在的表征及使者。作为神国的使者,今天教会需要反省的是,教会是否把神国的作为与应许只是局限在了“ 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我们特别需要自问的是:今天教会能够让这个世代的人看见什么?教会有什么可以让人们看到后感到希奇和诧异,并因此见证神国已然在这里?

或许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行出耶稣所行的神迹。在这些闻所未闻的生命得释放的神迹中,我们看到的是神的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神的怜悯与圣爱。这是一种舍己而不计回报的爱,一种超越了血缘与亲友关系的爱,一种特别显明在遭遗弃的弱势群体身上的爱。这种爱邻人如己的爱已经进入到每一个跟随耶稣的门徒的身上。它不只是改变了这群门徒的生命,也借他们新建立起来的义的生活方式而从他们的生命中流淌出来,流向周围的人,特别是流向那些被人遗忘甚至遭人厌弃的人。或许关爱这种弱势群体不会得到人们的注意,也不太有机会进入镜头而得到人的赞扬。但正是这样的爱可以让人们认出那些真正跟随耶稣基督的门徒,认出有天国的使者在他们中间。

本期的主题试图关注教会的社会责任。在组稿期间发生了四川大地震。这给我们机会去观察和反思在震后的赈灾与重建活动中,教会在其中所发挥的角色与作用。让我们十分得安慰的是,我们确实看到神借着众多的教会及有负担的神的儿女,在不少地区及有需要的人群中,彰显了他那不计回报的爱,表明中国教会对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已经有新的认识。当然本刊收集到的爱的见证只是极小的部分,反思也只是一个粗浅的开始。但愿这个主题能得到更多且更持续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