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祷告?

Ezra,

你好!

在读经和听讲道中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想向你请教: 关于祷告,John Piper有一篇讲道中讲“为什么要祷告”,他分了几个点来说明。1、神要求我们这样做;2、祷告使我们的喜乐加增;3、祷告是基督徒特殊的权柄;4、荣耀圣父和圣子。在谈到第 3 点时,他说:
Nevertheless,  God has ordained to make our prayers real causes of real events. Real causes. The words of James 4:2, “You do not have because you do not ask,” do not mean, “You would have had anyway, even if you didn’t  pray, since God had a plan and your prayers don’t matter.” “You do not have because you do not ask” means prayer causes things to happen that do not happen if the prayers don’t happen.
(译文:然而,神已经命定使我们的祷告成为真实事件发生的真切原因。真切原因: 见《雅各书》4 章 2 节,“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意思并非是“即使不祷告,无论如何你都会得着,因为神有他的计划,而你的祷告并不重要”。“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是说“祷告使得某些事情发生,而不祷告,这些事情则不会发生”。)
我有两个疑问:首先这样的解释从字面上似乎让人理解为祷告是使得一些事情发生的必要因素。有其他姊妹认为,这样一来,和神的绝对主权及预定论似乎有一些矛盾。我的想法是,人的祷告的确参与了神所预定事件的实际发生;也听过一些观点说这和神的计划不是在一个人能完全理解的空间层面里面。这样想倒也不是那么的冲突。

另一点是,我不知道 Piper 用《雅各书》中的一句经文来论证自己要展开的观点,这样是不是合适。因为这句话是在“不可与世俗为友”的教训里出现的,“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我理解,这样的“求”和“得着”是有一个特定的目标的,就是在神里面生命的更新和洁净。有求必得的,是因为按着神的旨意,这和圣经里其他地方对祷告的教导倒十分吻合。如果单是把“你们得不着,因为你们不求”摘出来解释祷告的权柄,似乎有点把这个“权柄”放大了(我不是指 Piper这样解释是错的,或许我自己的理解更保守一些)。
不知道以上两点自己理解得对不对,想听听你的看法。
另外,在听讲道的时候,越来越觉得需要分辨,不仅是分辨异端,更多的是对一些神学体系下各种观念的分辨。感受是似乎越是神学体系相对完备的属灵领袖,越倾向于用自己的神学观来解释问题。John Piper据说是在美国真正的信徒中影响力最大的。他对上帝的渴慕对我是很大的激励,也希望可以怀着审慎的心态,从他以及众多伟大的神学家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
以马内利!愿神带领和祝福!
Sophia
Sophia ,
你好!
从来信中可以看出,你的思考非常细致,也具有一定的深度,我真的是为此献上感恩。现将自己初步思考和研究后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一、对《雅各书》4:2-3中的“求”的理解

你在信中提及,这句话是在“不可与世俗为友”的教训里出现的,从上下文,“求”与“与世俗为友”的确有一定的联系,但我们也很难将“求”的“特定的目标”直接理解为“在神里面生命的更新和洁净”。从上文(3:13—18 )和下文(4:11)来看,“求”似乎与信徒之间真正的和平与和睦有关。在我看来,雅各在这里告诫信徒要避免的是“妄求”(4:3),劝勉信徒要追求的是积极而谦卑的“求”(4:2,6)。

 二、对JOHN Piper的论证方式的反思

如果以上的解释能够成立,那么我认为,John Piper 的论证的确有欠严谨。
首先,从圣经的上下文来看,很难看出雅各在书信中有意将祷告和权柄联系在一起;
其次,从逻辑上说,“ 因为不求, 所以得不着”并不能够推导出“因为求, 所以得着”。
因此,要论证祷告的权柄或“祈求”和“得着”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因果联系,需要引证其他经
文。

三、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

照着圣经的教导去祈求,是信徒的责任,而祷告蒙应允,则出于上帝的主权、恩典和怜悯。卡森教授对两者的关系有非常好的总结:一方面,神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主权,但在圣经上,他至高无上的主权从未减轻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人类是承担责任的受造之物,但在圣经上,人的责任从未减损神至高无上的主权,也没有使神置身于“偶发事件”之外。(参见卡森著:《保罗的祷告》,潘秋松译,美国麦种传道会,2005年,213-214页。)

 四、分辨、权威以及神学观的影响

我赞同你所采取的慎思明辨的学习态度(林前14:29)。我愿意和你共勉的是,尽管没有一个神学家或牧师的讲解像主耶稣那样完全,但有些神的仆人的教导,比如加尔文、欧文、爱德华兹、钟马田、巴刻和卡森等前辈的著作,已经历了历史的检验或得到了普世教会的印证,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很好的,可以作为信仰生活中的“辅助性权威”。从我有限的了解来看,John Piper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属灵前辈,讲道时常常陶醉在上帝的荣耀之中,听他的讲道,真的使我经历到了对上帝的更多的渴慕。

学习圣经时应尽量避免将自己的意思“读入”圣经的私意解经(彼前 1:20),而追求对圣经文本含义的“读出”,这是诸多弟兄姊妹的共识。然而,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正如唐崇荣牧师所赞同的那样,任何人在解释圣经时其实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的神学观(唐崇荣:《救赎论》,中国与福音出版社,1995年,172-174页),用哲学术语来讲,就是人无法脱离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我们所能做的,是在谨慎运用各种解经原则的基础上,将自己对圣经的解释与上述“辅助性权威”进行比较和印证,保持适度的反省,同时又对上帝的引导和护理之工投入坚定的信靠(来1:3),相信尽管今生所知道的非常有限,但与主见面时定会超越今生各样的限制(林前13:12;约一3:2—3),永远享受与主的同在(帖前4:15—18;启21:1—4)!

愿主赐福你在恩典和知识上有更多的长进!

主内Ezra

遥望春天/书密拉

已近凌晨,窗外依然有喧嚷的鞭炮声。昨晚是除夕夜,从三环路一直到五环路,整个北京城笼罩在烟花的璀璨中,路上到处是纸箱大小的烟花筒。我们一路慢慢地开过去,欣赏也参与着这个预备迎接春天的日子里普通人的欢喜与满足。但我一向容易在繁华热闹里油生感伤,这个时候自然又会想起那些无法参与到这当中来享受春节快乐的人们。

十天前曾经到医院去看望了一个朋友的父亲,他眼神黯淡地躺在床上,费力地呼吸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某个地方,执拗而茫然,让人无措。朋友说父亲是走着进医院的,那时整个人浑身上下还散发着健康活跃的气息,腰身硬朗,腿脚结实。不过才两个月,60 多天,人就已经虚弱得坐不起来了。“很残酷,真的很残酷。”朋友眼里透着无奈。我听着,也只能听着,握握她的手,没什么说的。然后又过了三天,我再去的时候,那张床已经空了,白色的床单孤零零地萎缩在一边。虽然有阳光从窗外无所顾忌地洒进来,照亮了一屋子,但那个曾经躺着的人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依然站在同一个地方,看着那张床,想着人的生命何等脆弱和易逝,无话可说。

上个周日,我有机会搭车与 C 去看望我们共同的朋友的朋友,刚刚 30 岁的 Y。我早就听说 Y 的事,一年前腿上长出恶性肿瘤,几次大手术,截去左脚。刚刚又检查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腰部,可能另一只脚也保不住了。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正躺在床上,苍老的父亲守在一边。他说,抚摸着那条没有脚的腿,如果让他再截去一只脚,他真的无法承受和面对,他真的只想拖着残废的身体从窗口翻下去。他微笑着说着这些话,眼神冷静,面容苍白。我们听了,也只能听着,试图寻找一些鼓励的话来讲给他听,却知道那些言辞既不能说服自己,也无法安慰他。

我坐在床边,就像那天站在那个老人的床边一样,感觉自己是那样地无措和无奈,甚至为自己拥有健康感觉羞愧,我不知道为什么躺在那儿的一定是他们而不是我,至少当时不是;我因自己无法为之分担痛苦感觉羞愧,我不知道如何伸手相助,并且能够支撑在那个合适的地方,使他们不至于因我的笨拙和自以为是增加负担;我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感觉羞愧,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出现在那儿 …… 面对他人的患难,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逃走,远远地逃开。什么都看不见我就能心安了。至少,可以以安然的心过完每一个普通的节日。但我毕竟是看见了、倾听了、面对了,我无法再假装不知道。我仰望询问道成肉身的那一位:“何必非得让我知道这个、看见这个、听见这个…… ?”他没有回答。他似乎是沉默的。我想他们也一定曾经问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偏偏是我?”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知道,他们也未得到答案。

我唯一能够明白的就是,他们的存在与我从一开始就有关系,这关系不是因为血缘,也不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我们最终的结局表明我们是如此地亲如一体——我们不过是尘土的造物,我们曾经由同样的土粒捏塑而成,包含同样卑微的元素,拥有同样的有限与脆弱,就像多恩牧师的那首名诗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可以自全 /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 整体的一部分 /……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 因为我是人类中的一员”。我从那样的眼神里能够体会他们深切的绝望甚至隐在的愤怒,能够触摸到他们尖锐的疼痛和沉重的忧虑,是的,我知道,尽管对此我无能为力,但我因相同的血肉之躯可以理解同样细微深在的苦楚,所谓将心比心,也许这就是我应当看见、听见的原因吧。我相信那位道成肉身的基督对此也知道、体察得一清二楚,因为他就是以血肉之躯进入我们当中的。

我为患难者能做的,除了提供一点儿杯水车薪的资助外,只有祈祷,就像我的健康的右手会为我流血的左手包扎并轻抚一样,在祈祷中将他们全然交付在至高永恒者的手中。从此,我和他们所经历、所遭受的一切不仅只与彼此相关,而且紧密地与他相关。祈祷不是出于孤独者的自言自语,不是出于绝望者的呼天抢地,不是出于怨怒者的诽谤咒诅;祈祷,实在是出于敬畏、感恩和祈望的倾诉——面对至高的造物主,我们不过是尘土的造物;面对永恒的自在者,我们不过是瞬间的存活者;面对肯于为爱付上自己的救赎者,我们不过是自私卑琐的罪人。

在这个短暂的生命之旅中,我仍然要不断地为一些相识者送行,看着他们年华老去、日渐衰颓,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完成身为有灵的活人的生命行程,然后等待着我的行程日满,被那些与我相识的人送别 …… 我们的生命之旅若没有至高者的恩慈救赎,无论健康还是残疾,无论长寿还是夭折,其实都如智慧的传道者所言,不过是“虚空的虚空”。只是,如果不认识他,如何能欢喜地知晓并确认那个秘密呢——在短暂的生命旅程的终点,我们将要通过死荫的幽谷,进入永恒的光明之地,而这,是如蜉蝣的我们活在瞬息的时空中无法完全洞彻和明了的。

这四季的轮回,不仅仅是创造者赋予大自然的秩序,它也同样昭示着死亡与新生的秘密。当满目的枯寂在寒风中了无生趣地蔓延时,春天已经从遥远的天边慢慢地迫近,并必将到来 …… 如此,所有的患难与不公总有结束的一日,那一日,是唯独属于他的大胜之日,那一日,将成为“短暂”结束的时刻,永远的春天将不再是一个比喻,而是——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的事实。

我盼望着,在永恒的春天与那些我送别的和送别我的人们能够不期而遇,有机会诉说在短暂的时空中相逢的真意。

圣经里有记者的工作吗?/许宏

忘记是2009新年祷告会的哪一天了,大约是其中一个晚上结束之后,好好的爸爸在去城铁站的路上半开玩笑地问了这个问题。
那一天,距离好好的爸爸信主不到两个月。在他原先熟识的同事和同行中,信主的很少,他几乎是第一个。
跟好好的爸爸同行去城铁站的朋友,比他早两年信主。他们是在一年多前认识的,那时,他们因为对英国杂志《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的共同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同事,参与创办一份类似的刊物。
如果说这一个群体中信主的很少,对《经济学家》杂志感兴趣而在工作中学习效法的可能也多不到哪里去,在他们各自接近十年的媒体工作中,身边确实没遇上几位。
后来,中国的《经济学家》没能在他们尝试的那个新媒体办成,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就在他们各自离开那份媒体后的第五个月,好好的爸爸信主了。
这当然是好好爸爸的那位朋友求之不得的,本来,他的那位朋友就是冲着传福音来工作的,《经济学家》的招牌说到底还是个幌子,虽然这份有着166年历史的周刊对他来说一直代表着世俗媒体这个行业中最好的标准,无论是它的文章匿名制传统(看重写得怎样而不看重是谁写的),还是清晰的写作,以及不像很多其他媒体那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眼界。
但即使如此,好好爸爸信主还是超出了他的那位朋友的想象,毕竟,这跟喜欢《经济学家》不是一回事,毕竟,在那位朋友受洗之后的两年里,还没有遇上同事信主的,之前也几乎没有遇上。

……长谈

在将近一年的交往中,好好爸爸并没有一开始就从新同事那里听到“主”的事,他们之间共通的地方还是如何将他们认为的《经济学家》令人尊敬的职业素质在自己的工作中落实,而这位新同事去美国报道总统大选的文章也让好好爸爸很感兴趣。
除此之外,那位新同事经常说起“信心”,说是不管报纸办得怎样,前途肯定是好的,原因在于他相信真理得胜。

真正说起“主”的事,是直到他们共事四个多月之后。在共同参加一个亚洲论坛的几天期间,他们有机会把平日工作中的交流推进到各自生活的历史和内心当中。
从筹建时,好好爸爸就是这份新媒体编辑团队的召集人,这是他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最接近他职业理想的一次,而对于他的这位新朋友似乎也是如此。
他们比其他两位同事先期到达会议。那是一个周四的晚上,好好爸爸一边通过电脑上的MSN(网上聊天系统)跟编辑部的同事沟通以确定当周报纸封面的事宜,一边跟坐在斜对面沙发上的同事回忆各自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欣赏《经济学家》的人大约都知道这个杂志(它自称是报纸)的基本立场,就是它的创办人苏格兰人詹姆斯 • 威尔逊(James Wilson)——一名教友派基督徒商人,上学时还因一篇神学论文获过奖——所说的:“我们严肃地相信,自由贸易、自由交流会比任何其他可见的动因都更加促进文明和道德在全世界的扩展。”
这也是好好的爸爸和他的这位同事都认同的。但问题是,这样的话仍然流于空泛,究竟什么才是“文明”和“道德”?究竟什么才是“自由”?为什么这些是重要的呢?这些观念是如何变得重要的?他们的谈话不可避免地要追究到平日工作共识的深层当中。

好好爸爸的这位同事曾经在MSN上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但从来没有这样面对面深谈的机会。他对好好的爸爸这样说:“……可能是我的武断,但我跟以前表达的一样,我相信,我们能有这些判断都是源于创造天地和我们的主宰——神——的工作。神是什么?神是爱,是光,是真理,是生命的源头。人之所以有自由有尊严是因为我们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但人的自以为是使得人背离了神,人失去了神赋予的真正的自由,人面对的是死亡。但即使这样,人依然能够重新获得自由,是因为神爱世人,他为了洗净人的罪让人得救,在将近两千年前,差派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卑成了人的样式,在如今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方传讲得救的好消息,而耶稣基督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却像他自己预言的,在三天后复活,向他的门徒显现,让他们去到全世界传他的话,就是耶稣基督让他的门徒们遵守的,凡悔改而信他的人就能够得救,随耶稣受死而复活,重新回到永生神那里,获得永恒的生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这个传福音的行动一直推动到现在,从西亚到欧洲和非洲,从欧洲到美洲,从欧美到亚洲,而且还要一直持续到世界的末了,直到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他要审判世界。……”

这位朋友还跟好好爸爸讲到了他去的一间教会,是他几年前从一家电视台辞职后经历对自由历史的考察而在无意中辗转找到的,他说这间教会是十几年前一对名牌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夫妇放弃了世俗的前途而建立的,原先是家庭聚会,就几个人,现在是在写字楼里,有上千人,有很多的大学生和在社会各界工作的人,他说这教会就在听从神的话,传讲那个能够使人得救获自由的福音,从可见的社会现象,这是他之所以相信真理得胜的原因所在,他不能想象没有超过人的神的力量的带领,这样的组织能生长为今天的状况。而对他自己,他和他未婚妻是在这个教会一同认罪受洗的,如果没有信主,没有这样教会的生活,他不能想象今天的生活会如此有盼望。

斜对面的好好爸爸是什么反应,他的朋友还记得,就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应,一直在听,没有说什么,这恐怕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人这么跟他探讨工作和人生。反正,信主的奇迹不是在那个晚上。
那天,他们谈得很晚,后来的话题又回到了工作上。在那次出差之后,他们继续经历着工作上的共事和日常的交流,比如,通过其他的媒体朋友共同邀请《经济学家》的主编来访以增进同事们对这个榜样的认识,还有,就是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他们先后去灾区采访,各自到废墟中,面对生死。

又过了几个月,两次长时间的谈话使得好好的爸爸进一步听到“主”的事。一次是中秋之夜,那时,他们各自已经到别的媒体开始了新的工作,谈话是在另一位媒体朋友家中,这次,好好的妈妈加入进来了,律师背景的她比记者背景的丈夫提出的问题多得多,等到四个人从各自的座位上缓缓站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六个小时过去了。那次之后,好好的爸妈第一次一同去了教会,参加了一场弟兄姊妹的婚礼。

第二次的交谈是11月中旬,好好爸爸的那位朋友的未婚妻从国外帮助禁毒和粮食援助的工作回来休假,在好好爸爸妈妈的家,大约下午四点见面,开始也就是随便地聊天,然后是晚饭,然后再看表就是早上五点多了。
几个小时后,下午一点,好好的爸妈来到教会,比他们的朋友来得还早,坐在那里,洋溢着微笑。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来,但这一次,是他们信主以来的第一次。
而一个星期前的周六,好好爸爸的那位朋友和未婚妻在一起祷告,终于忍不住大哭了一场,他们邀请好好爸爸去教会听传道人讲读书,这是他们一直盼望好好爸爸去听的,因为从知识的方面,那位传道人所说的可能比较容易让好好爸爸这样喜爱读书的人更好地理解基督信仰,但是好好爸爸还是没能去,说是要加班,并说对此抱歉。
他们当时没有敢想的是,好好爸爸和好好妈妈竟然在一周之后就信主了,虽然他们的确哭着向神献上祷告求神垂怜打开这对年轻夫妻 的心,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好好爸爸和好好妈妈这么快就信主了,这毕竟真的跟别的事情都不一样。
“那一次去教会参加婚礼,看到的还是人,能感到人的温暖,这一次是感到温暖真的来自于神。”好好妈妈后来回忆信主的经历,好好爸爸则在博客上这样写道:“从现在开始,那个过去的我死了,也应该死了。我曾经相信制度、自由主义可以改变我们所处的这个国家,但是当我在我的朋友的帮助下探寻这一切,我以为可以改变世界的被造物的源头时,我知道自己错了。”

在敬拜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他们的朋友邀请一位在诗班服侍同样有律师工作背景的弟兄跟好好妈妈和好好爸爸在教会的楼下吃饭,这位弟兄读书多口才好,也许因为背景的相似能够回答好好妈妈还没有想清楚的问题。
“问题?没有了。”饭桌旁,好好妈妈直率地笑着说,眼里还含着泪水,很像MSN上的卡通兔斯基(这个比喻来自另一位媒体的朋友,这位朋友还没有信主,好好爸爸好好妈妈还有他们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未婚妻在继续为她祷告)。

……甚好

真的没有问题了?虽然希望如此,好好爸爸的朋友还是有点不相信眼前的景象,毕竟,关于基督信仰,在中秋之夜和那个不到一天前的通宵,他被好好妈妈这位律师集中“审问”了两次,那么多的问题怎能这么快就荡然无存了呢?事实是,在接下来的几周,好好妈妈被一个很大的问题困扰着,直到新年祷告会时还是很痛苦。她的一位特别喜欢的表妹几年前得病去世了,对她是否进天国的问题,好好妈妈一直想知道答案,后来,她询问了差不多她在教会中认识的所有人,从好好爸爸的那位朋友和朋友的未婚妻,那位诗班的弟兄,一位传道人和他的妻子,到长老,到师母,几乎就是牧师没问了。

再后来,她也许仍然有困惑,也许有时还让好好爸爸有点着急,但他们春节回家给家人传福音的时候发现,却是好好妈妈那位失去了女儿的四姨在听到他们说耶稣基督的福音时最能够接受,说那正是她的心声。好好爸爸给朋友发的短信里说:“刚才给家人讲《马太福音》,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得安慰。”
过了两天,好好爸爸又发去一条短信:“哈,法学硕士好好妈妈宣称要做宋尚杰,急坏了家人。”
这已经不让他们的朋友奇怪了。就在他们和那位朋友和朋友的未婚妻在春节前最后一次小组查经之后,好好妈妈坐在她家里的沙发上说,如果神这次赐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求神让这孩子归于主,做传道。他们结婚五年了,还不曾有孩子。
这孩子就是好好,是好好爸爸前不久刚起的名字,说是来自于《创世记》1章31节:“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好好妈妈怀孕的消息就是在这个刚过去的
春节期间由好好爸爸给他们的朋友们传开的。而他们将参加教会的受洗课程,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复活节受洗。
至于好好爸爸和他那位朋友的工作,他们还是记者,在各自的媒体传好消息,虽然时常仍感到这就像在沙漠里撒种。他们面对的是许多跟他们过去的自已那样失丧的灵魂,他们得救了,怎能不传让人得救的好消息呢?
让他们惊奇的是,报道这样的消息却一点都没有偏离记者的本分。而且,这给他们做记者的工作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信心和喜乐,因为经上不是这样记着吗:“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走过呼兰河———远行记忆之一/姜原来

那年,我主持马槽文化沙龙举办了肖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的讨论。(我一直认为,《呼兰河传》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可以毫不逊色地跻身 20 世纪世界文学经典之列。)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在这部作品里,肖红一而再、再而三乃至三而四地这般轻轻地叹息着。
呼兰河是荒凉的。
黑龙江是荒凉的。
关东万里大地是荒凉的。

急流呼啸

生活在人潮如海、寸土寸金的江南都市,是无从想象关东的荒凉的。
当年,经常出入山海关的人都知道,不管坐车还是步行,只要一过长城关隘来到关外,全部感觉会哗然一变。四面望去,处处辽阔荒颓;风声车声人语声,清晰传来;空气也变得疏朗许多。如果你反向而行,从东北入关,则会有相反的感觉:所有的感官系统仿佛经历了一条压缩通道,被悄悄收缩了一下。
暂且不说乡野,那时即使是在东北的大小城市、老工业基地,也到处可见斑驳荒凉。鞍钢完全是一个伏在蒿丛野地里的宏大杂乱的工业巨兽:高炉背后杂草漫漫、炼钢厂前黑草遍布。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市,可即使在它的中心城区,这一块荒地,那一条荒径仍随处可遇。
那时的沈阳边缘,散开着大片大片的荒野。我就读的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占地之巨,据说在全国高校是首屈一指的。其时学院各建筑群之间,是大块大块的野地。学院正门前不远处,有一片怪树丛生、灌木遍地几无人迹的树林蔓延数里,被同学戏称为“野猪林”。有一段时间,我和湖南籍同学老涂在一家工厂实习,天天半夜回校,必须穿过“野猪林”。那 20 分钟的路程里,四周风声鹤唳,一如庄子描述过的情景:“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 者, 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这野风常常把那老涂吓得拉着我直发抖,真是白吃了半肚子湖南辣椒。学院后面更是荒凉至极,那里根本没有围墙(东北许多城郊单位后面都不需要建围墙)。那儿是一片树冠高大的杂树林,漫远地一直伸展到浑河湾边。
浑河是辽宁境内的一条大河,巨川至此拐了个大弯,河水湍急汹涌。一群孩子常在这里玩(今天想来,那正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不上学,辽阔葱笼的浑河湾便是他们的天然学校。他们游泳、捕鱼、划着小船在急流中来回横渡或顺水远行。那时,我也很少上课,常常夹着几本书,心情灰暗地穿过了几无人迹的树林,坐在河边,一边自修,一边看着他们玩耍。“叔叔,你生病了吗?”一个才十多岁的小女孩跑过来问我。从此以后,她常常陪在我身边练她每日的功夫:两掌撑地倒立。她的几个哥哥执行其父的命令,对她每日的训练进行严格的监督,丝毫也不怠慢。她一边倒立着,一边叽叽喳喳地向我说这说那,一双喜鹊般的眼睛在靠近地面的地方闪烁着。每天,我都要从她那儿收听到她家里里外外的详细新闻报道。荒凉的浑河岸边,杜鹃鸟唱得分外清亮。
可是有一天,这些孩子中的一个被激流吞没了,孩子们再也不到这里来了。一天又一天,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岸边,只有浑河在沉沉地呼啸。
大地,与生命,终究还是荒凉了。
20 多年后的一天上午,我费力挤进了地铁一号线。车厢里的人群已经完全被挤成了一车厢的沙丁鱼罐头。一路上,我背后断断续续传来两个女性的声音:一个细弱地抽泣着,一个低声安慰着。最后,其中的一个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心里真荒凉啊。”
这是今天多少人的叹息——即使在这满是人海楼海车海的大都市。

太阳照在呼兰河上

太阳照在肖红的呼兰河上,而不是照在丁玲的桑干河上。一抹暖黄铺洒在北国关东的荒凉大地上,闪烁在呼兰河畔。
出了山海关以后,火车沿着辽宁、吉林一路而去,车站间距离越来越大,人烟越来越稀少,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蛮。到了黑龙江,关东的荒凉也就进入了高潮。
那年,我再次回到黑龙江,准备进入小兴安岭。从省会哈尔滨到小兴安岭北端的近一千里铁路线只有一趟客车,而且是慢车。全程要行驶一天一夜。车厢还是伪满洲国时留下的老古董,半圆形的穹顶,狭小的车窗,条木椅子,列车一开动,车厢便不停地颤动着。列车刚开出哈尔滨站,驶过松花江大桥,立刻隐没在夕阳照耀下的荒原中。
我孤单地坐在车厢中部。空荡荡的车厢那一头,一位衣裳落满补丁的老大娘,一直目光慈爱地远远看着我。我心头一酸,想起家中生离死别的外婆,我不敢再往那儿看,便侧过身望着窗外。
有人拉扯我的衣服,回头一看,一个光着头的小男孩站在我身边。
“叔叔,”他开口说:“你这袄拉口子啦!姥姥让你把袄脱下,姥姥给你缝一缝。”我这才发现自己披的棉袄上绽开了一条大裂缝。“不用了!”我赶忙说,“我有办法。”说着,我打开帆布旅行包,取出里面的橡皮胶,这是我多年在东北颠沛的必备品。我脱下棉袄还没来得及往裂口处贴橡皮胶,男孩就牵着老大娘的手坐到了我对面。
(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特地选择了今天这个晴朗的黄昏写下这段记忆。)
那天,太阳也是这样远远地送来一天里最后的麦黄色余晖。余晖中的老人埋头缝补着我的那件棉袄,她满头一色的银发在余晖中有些许反光闪动。那小男孩像小狗般偎在她身边,在余晖中,用那对只有黄豆粒大小的眼睛看着我。
只有我们三个乘客,列车员到此刻还没露过面。车厢里静极了,只有车轮辗过路轨接缝处发出的轰隆声和车厢的晃荡声一高一低回旋着。
快缝完了,老人才开口问。“孩子,多大了?”“24 了,大娘。”我赶忙回答。
“咋这么瘦呢 ? 脸色也不太好。”她这才抬头看了看我,继续问道,“是南方知青吧?坐几天车了?”
确实,我坐海船,换火车,在路上已经 5天了。我回答大娘。当听说我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她的声音急切了:
“孩子,那儿可荒着呢。这条道上的人都说:‘火车一过康金井,白天镰刀不离身。火车一过金山屯,一半畜牲一半人。’你可得小心!”她停下手里的针线想了想,又对我说:
“孩子,这么着。咱在前面站下,你跟咱回家去住些天,好好调养调养,再进山里去。”我反复解释了必须赶路的原因,好不容易才谢绝了老人。
她仔细缝好衣服,又向窗外端详了一番,对我说:“这车又晚点了,还赶趟。你袄里长虱子了。该清清。叫我这小外孙清清你的头发,肯定也有虱子了。他逮虱子可快着呢!”她拍了拍孩子的头说:“去,替叔叔好好清清。”
我想:自己买通舱票,在海船底舱里挤了两天,一定在那时又沾上了虱子。关东农民中,亲友之间互相帮捉虱子是家常便饭。(说实在的,那场景,和我们今天在动物园猴馆里可以看到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说到这,你可能忍俊不禁了,可朋友,看到这场景,我是永远笑不出来的。因为我和无数中国农民,不是旁观者,而是这场景中的血肉之躯。)此刻,车灯还没亮起。不容我分说,那男孩站到我座位一侧,趴到我肩上,我感到他飞快地翻动着我的头发,有时头上传来牙齿咬虱子的吧嗒声。
天黑时,他们下车了,我坚持着把他们送到站台上。车要开动了,大娘推我上了车,她在汽笛鸣叫声中竭力向我大叫着:“孩子,来串门,大娘等你。咱们屯子打这往北 12 里,呼兰河边 …… 屯,记住了!孩子 …… 求主保守你!”
车门关上,火车开动了。我跑回车厢,打开车窗,伸出头向后望去,那只有一间小房子的孤零小站,和站台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一起,在紫的夜色里伫立着,直到消失在黑暗中。
我再也没去找过这位大娘。在关东大地漫漫的颠沛途中,随时可能遇到病伤、凶险、风霜雨雪,但太阳也随时可能在某一个衣衫褴褛、爬满虱子的角落不顾一切地壮丽升起。正如肖红在《呼兰河传》里所说,正是这些,让人“知道了人生除掉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呼兰河边的篝火

“何其臭的袜子何其臭的脚
这是远行人的袜子这是远行人的脚
家乡啊何其遥远的地方
……”
一直记得这首诗,可惜这首本该出自辽阔关东的诗,却是在小小的台湾岛上写来的。
十几岁便离家远行,多年挣扎在关东荒凉大地,渐渐地养成了喜欢长途步行、漫游遐想的习惯。有时却是为了节省车费,不得已流浪了起来。
那年秋天,我悄悄爬上了一长列木材运输火车想回家。下午,车停在康金井不动了。我只得在高高的敞篷木材顶收起一路读着的《朝花夕拾》,背起背包爬下货车,沿着铁路线向南走去。秋天的原野,是深绿色、金黄色与淡咖啡色组成的镶嵌画。还未收获的农田是金黄色的,收割后野草遍地的农田里的咖啡色块是堆积的庄稼秸秆。
这是关东大地一年中最美丽宜人的季节。我已经在东北 8 年了,还是又一次陶醉在秋天的芬芳中,信步而行。
“咳,赶路的小伙子—— ”, 远处 , 一缕白烟从一堆篝火中升起 , 直竖蓝天。篝火边晃动着几个人影,其中一个摇着一根秸杆在叫我。我走到那里时 , 篝火已经燃尽 , 火堆边已腾出一块地方,铺上了干草。我在那上面坐下,一个汉子先用木棍从灰烬中拨拉出一只硕大的甜菜头,把它拨弄到我面前。其他人随后纷纷拨拉出甜菜头各自吃起来,四周顿时弥漫开烤甜菜的浓香 , 我的肚子也忍不住叫了起来。按当地的习惯 , 款待路人是天经地义的 ,不可道谢。我便捧起烤得焦香的甜菜头啃了起来,每咬上一口 , 又烫又稠的糖汁便溢了出来。旁边递来铁皮勺,里头满满的一勺井水。就这么着 , 喝一口冰凉的井水 , 咬几口热乎乎的甜菜头。吃饱了 , 四外望去 , 只有日落的地平线上有一丛房屋的隐约轮廓。
“那是呼兰县城”, 一旁的老乡告诉我。
可惜的是 , 那时我还不知道肖红 , 没读过《呼兰河传》。一年后,已经离开东北才第一次读到《呼兰河传》,不禁为那时的错失扼腕。很想看看肖红的家,特别是那滋养了肖红的偌大一个荒芜的张家后花园。很想看看呼兰城,那个与卡夫卡《城堡》同样寓意深邃的大坑还在吗?很想看看城外那段呼兰河,那个放河灯、搭野戏台的地方,并在冰凉的清晨,倾听马儿在河边的饮水声。
存在——生命的根本之境其实是荒凉的,一目了然的。在这本原的荒凉之境,人,赤条条地面对简单基本的事实——面对魔鬼,面对罪恶的沼泽,面对上帝,面对救恩的生命树,做出“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而今天,人造的世界覆盖了大地的荒凉,城市的拥挤纷争、现代的汹涌紧迫,人文爆炸式的自我繁殖,极易遮蔽这存在的底色。索贝娄的一部小说,描写了这样覆盖了大地的热闹都市、取代了简单事实的喧嚣大学、驱赶了荒凉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那里心灵的冷漠孤独、灵魂的荒凉绝望,这本书名精准之极——《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人的自以为是创造的世界中那看不见的荒凉,那才是致命的荒凉。诚如莱昂 • 布卢瓦所言,这是基督时代以来人类最深刻的精神危机,在这荒凉之地,“在这万事万物的尽头,人如丧家之犬,走投无路”。更如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所言,此时人已“没有家园,举目无亲,孤孤单单,软弱无力 …… 而人们都必须褪下面具的午夜时刻最终已经来到。”
……
回到家乡上海 20 几年了,仍然常常想起关东,也常和朋友们说起关东。
昨晚,我梦见自己和马槽的青年朋友们行走在荒凉的关东大地。一轮硕大的土黄色圆月如一枚煎鸡蛋摊开在呼兰河对岸的地平线上。墨蓝色的天空下、月光中,是无边无际的一色琥珀黄的原野。
音乐响起来了——马槽沙龙音乐活动中,谈起过一部想象中的作品——一部黑管、洞萧、合唱的三重协奏曲。洞萧吹出的第一个主题低婉孤凄;黑管演奏的第二个主题温暖抚慰,好像当年那位大娘对一个素昧平生的青年讲的最后那句话“孩子,求主保守你!”——许多年后我才明白了那句话的无比丰富温暖 …… 在交响乐团庄严和弦的衬托下,合唱团此起彼伏地唱出经文,如这星空下滔滔远去的呼兰河 ……
“我的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神啊,因这城和这名,都是称为你名下的。”(但 9:18-19) ……
(初稿于1999年末,修订于2009年初)

中国人的节日焦虑因何而来 /薛涌

最近十来年,中国人产生了一种节日焦虑,其中以春节前的焦虑为最。每逢过节,大家总对节日有许多非议。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一来,有关“洋节是文化侵略”的讨论就热起来。一到春节,关于央视春节晚会等的争论又生,今年外加山寨文化。
而我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在日本也住了一年,基本见不到这样的现象。比如,美国的节日非常多,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乃至更现代一些的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马丁 • 路德 • 金节等等,虽然眼花缭乱,但大家一到节日似乎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对自己的节日这样有信心,对外来的节日也就张开双臂欢迎。在全球化时代,过外国的节日也是时髦。比如,每到春节时刻,妻子就要跑到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讲中国的节日和文化。去年我带女儿去波士顿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发现演出是在旁边的小音乐厅,主音乐厅被中国杂技给占了。那时我才意识到:春节快来了。

两相对比,我得出一个也许是过于简单化的结论:不管本土的节日还是引进的节日,中国人对节日越来越不满,甚至有些人一到过节就担忧,就在报纸上写文章抱怨。这说明中国人已经感到节日不能反映自己的价值观念。

为了说明这一点,还是讲个美国生活中的例子。不久前过圣诞节,我们全家虽然都不信基督教,但妻子还是带着女儿到教堂里看了一下,发现牧师在那里回顾圣诞节的历史:中世纪城市中商人力量崛起,赚了大笔的钱,而且大家都是基督徒,到了圣诞就颇为奢侈地庆祝。但他们心里越来越感到不安,毕竟城市里饥寒交迫者遍地都是。如此过上帝的节日,死后还想进天堂吗?这种罪疚和焦虑,促使他们把这个节日变为和穷人一起分享“上帝的荣光”的时刻:给穷人礼物、救济。毕竟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

这种历史记忆是否准确倒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选择了这样的记忆。美国的街上教堂比超市还多。你可以想见,圣诞前后,有多少教堂聚集着多少善男信女来听类似的文化透视 故事。而且,圣诞节前一个月,办公楼的前厅、超级市场门前、健身房入口 …… 到处是给穷人孩子捐献圣诞礼物的箱子,而且都装得挺满。大街小巷,许多人穿着圣诞装募捐。去年老布什夫妇这样带头上街,还上了电视。我感动之余,想教育一下女儿,经她同意后给几个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打电话,希望圣诞之夜能带女儿去服务。结果对方并不是很热心,不太愿意给我明确的指示。后来经美国朋友点拨才明白:那种地方圣诞节不要去,因为人们到这个时候都善心大发,纷纷跑去服务,导致这些救济中心服务人员过剩,连
停车场都占满了。这时去只能添乱。

明白之后,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受教育时背诵的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这个人圣诞节突然积极起来,是不是因为平时好事做得太少呢?不过,不管怎么解释,人家的圣诞节反映着人家的价值观念,所以全社会有一种气氛,乃至把我这个外国人也感染了。

中国的节日,则大多没有这种气氛。20年前北京的朋友们开玩笑说:“过节不过是大家找个借口一起吃一顿而已。”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上馆子解解馋就算生活中的一个小亮点了。在还要挨饿的日子里,过节当然是个盛典了!如今丰衣足食,甚至卡路里过剩,节日也越来越多,大家还是那么个过法,心里自然若有所失。
如今大家为什么对春晚这么有气?春晚实际上也是一餐,满足感官而已。而且这种满足,是填鸭式的,即人家往你耳目中填什么,你就消化什么。吃不饱的人看着被填的鸭子也许还羡慕,吃饱了的人谁愿意当那只鸭子?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去年妻子在圣诞节前去了一次教堂,发现并不是牧师讲,而是每个人上去讲一小段,以纪念自己心目中的一个人。她的奶奶几年前去世,于是她看人家讲,自己也忍不住上去讲:“我奶奶一生命最苦,当年被卖作丫环,后来嫁给主人;可惜刚当上太太,又成了‘地主婆’,跟着爷爷挨斗。总之,什么样的人倒霉她就当什么人。不过她这一辈子,从来不抱怨,对谁都谦让,下农村吃不饱,把饭都让给爷爷,自己耳朵都饿聋了。她去世时我不在身边,也未能把女儿带回去让老人家看一眼自己的重孙女。我总是对她充满歉疚。不过,她这一无所有的一生也许很富足。她对别人总是充满善意,别人为她做一点事情她就受宠若惊。她内心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怨恨。我希望为她祈祷。我常和女儿说,我奶奶信佛,相信来世,也许她已经转世为一个别的什么动物。所以我们对动物都要好。有时我看着自己养的鱼还和女儿说:也许这就是我奶奶吧?一天早晨起来女儿叫我:妈咪,你奶奶饿了!”说到这里引发哄堂大笑。事后许多人走过来说:“故事很感人,我为她祈祷。你的鱼还活着吗?”

看看,按说这本不是我们的节日。但是,在这种氛围下,你会突然有参与的欲望。当你真参与时,你就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春节时,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想用春节表达什么?

谁点燃了央视大火 /查常平

正当我和朋友在讨论元宵节放鞭炮的利弊时,央视副楼烈火熊熊上腾,我心里感到无限痛心!为什么在月明佳节的此夜,却发生如此不善的事件?朋友认为:过节放鞭炮热闹庆祝没有什么不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项目;我说:那是一种陋习应当早日废除,而且,大陆的国人过春节除了集中浪费国民财富(国有单位请客送礼成风、拿纳税人的钱吃喝)、集体赌博外,年年春运既是对乘客的大折磨、也成为铁路一线职工的沉重负担,究竟有多少人享受到过节的衷心喜悦、人性的真诚相契?于是,我们彼此沉默良久。

是落后的国民性,点燃了央视大楼。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节日基本上同人们的肉体需要相关,元宵节吃汤圆、春节吃烧白、中秋节吃糍粑、端午节吃粽子。除了这种物质上的消费外,人内在的精神需要在这些节日中被严重忽略。当然,在一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农业时代,人们通过过节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亲戚之间互相探问、朋友短信真心祝福,那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社会需要与安慰美德。但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鞭炮声中、在热闹中过节呢 ( 北京市 200 多名环卫工人 , 从 2月 9 日晚一直工作到 2 月 10 日 7 时 30 分才将燃放的烟花爆竹残屑清运完毕,共清运烟花爆竹残屑 51.2 吨 ) ?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多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省的精神生活呢?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日本在 1968 年明治维新后,天皇决定废除春节之陋习,改为过元旦。

在投资 50 亿的央视主体大楼北侧的配楼“北京文华东方酒店”里面,烧掉的是我们每个纳税人的钱财;每个纳税人的钱财,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一元一元积累而来。在西部的一所高校,一个国家统招的博士生每月生活补贴为 400 元左右,50 亿能够满足多少博士生的需要啊!况且,那在灭火中失去联系的 7 位同胞此时还生死未卜;况且,我们不能用钱财来衡量人的价值。因为,个人的生命具有绝对的价值。因此,对纳税人的钱财的尊重,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就是普世价值的核心。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在法律里面不倡导对个人财富的尊重,那么,它就没有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想到前几年在西部的成都,人大颁布法规禁止在三环以内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而就是在今年春节前又自己发布公告允许这样做。立法者仅仅几年内就随便否定自己制定的法律,那么,一般公民又怎么可能遵从法律呢?如果法律在立法者中随便遭遇否定,法律的尊严又何在呢?如果法律都丧失了尊严,丧失尊严的法律又怎么能够保护我们每个人?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相信法律本身的尊严,需要呼吁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因为,没有法律,我们就正如生活在房间里没有墙一样会更糟,即使那房间早已是残垣断壁。

如果尼禄时代的罗马城大火象征着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开始,那么,但愿央视大火能够成为国人走向尊重生命的文化觉悟的起点,能够促使人从寻求肉体生命的满足中警醒,更多把目光投向个体生命的精神追求、投向对人生的终极难题的寻思。

刺猬们的合一之旅———读《褥子团契》/布拉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那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汤送进自己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上一个房间一模一样,还是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勺。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地歌唱。
那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那个房间里的人却悲苦?”
上帝微笑着慈爱地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这个故事大概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它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地狱里的人难道比天堂里的人笨吗?不可能。我猜想每次有新人在地狱里报了道、领了长柄勺子、在汤锅边上落座之后,都会发生这样一场对话——
“嘿,我就没见过像你们这么笨的!用这长柄勺子喂自己,一辈子也吃不上啊!”
“那你说怎么办?”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你喂他,他喂你,两不耽误!”
“谁先喂?”
“这个,同时喂呗。”
“我怎么知道他一定会喂我?要是我的勺伸过去了、他的勺不伸过来,怎么办?”
“……”
“要不你先喂我?我肯定喂你!”
“凭什么啊?!”
没有人肯吃亏,没有人肯豁出去,于是每个人继续各自为营。与此同时,天堂里的人们却在尽情地享受群体的快乐。《褥子团契》讲的就是从“用汤勺喂自己”到“用汤勺喂别人”这之间所发生的事——讲如同刺猬般的我们,从试图走近,到互相对扎,再到相拥共舞这一路上的追寻、挑战与盼望。对照我自己在人群中的各种心理、情绪,以及反应,这本书都一一作了解读,并且提出了很多深刻且富有人情味儿的洞见。

人类的困境——团契的瓦解

这个世界早就坏了。如今更以加速度一路向着死亡狂奔。资本主义带来的物质与消费,在西方的路径上,大肆助长了人的贪婪,欲望仿佛从潘朵拉盒子中被放了出来,无限膨胀;而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人治之后,到了文革十年,人心的败坏以集体的方式显露无遗,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被碾得粉碎。20 世纪以来,因为人的自我中心,在整个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属世的各种形式的团契都分崩离析、全面瓦解了。看看结出来的支离破碎的果子,就知道根已经烂到了什么地步。然而,作者奥伯格告诉我们,“渴望归属与连结、爱人与被爱,仍是灵魂最强烈的切望 …… 从托儿所到养老院,终其一生,人都带着这样的特征”。(19 页)
《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在宇宙飞船上貌似已经自给自足了,Wall-E 还留守在地球上衷心耿耿地处理着垃圾。他那么热爱生命、渴望伴侣,简直就像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怪胎,但是当观众看到他跟 Eva 在太空里翩翩起舞时,都会从心里由衷地发出——“太美妙了!”而宇宙飞船上的人类,却对此完全没有概念了!我觉得这一幕绝非“纯属虚构”,而是对人类前进方向的真实写照。影片中的反讽在于,人已经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完全失去了自由;而机器人 Wall-E 却通过老录影带,学习怎样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散发生命的气息,还是死亡的气息,端在乎是否与其他生命有着美好的相连。
之所以团契的瓦解会给人带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在于一方面我们需要相互靠近,因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状况,就是根深蒂固的唇齿相依”(魏勒德语,20 页);而另一方面我们都浑身长满了各式各样的刺——“有拒绝、定罪、憎恨、自大、自私、嫉妒、轻蔑”。一来二去,人们就在自己的四围筑起了又高又厚的墙,无心再为喝到汤做任何的努力。

神圣的社群——合一的美妙

在堕落还没发生以前,在人类与上帝正处于完美的亲密状态时,上帝唯看一点不好,那就是亚当的“独居”。“上帝在人的里面创造了一种‘唯有人类才能填补的空缺’(human-shaped void),是上帝自己也无法代替的。”“你是为社群而造的。这是上帝对你生命的期望。这是人类繁盛的条件。范尼云写道,‘社群不仅是一群人住在一起、彼此相爱。那是心灵复苏之处。’”(42 页)这就是为什么孤独会让人如此痛苦。
在本书的第二章——我认为最美妙的一章,作者捧出了三一论的神学观念。他说这很重要,“因为那告诉我们,在永恒之中,神自己一直经历着社群。社群的观念是根植在神的本质中的。”(45 页)圣父、圣子与圣灵互相内住,彼此之间源源不断地付出并领受牺牲的爱,分别信实而无私地指出彼此的好。
而最奇妙的是,三一真神邀请我们进入他永恒的团契之中!为此他要付上巨大的代价——“圣子要走上十架;圣父此刻要眼睁睁地看着爱子承受极大的痛苦,并因罪与父隔绝;圣灵要来到世上,为人担忧,或是容许人类消灭他的感动。”(55 页)
“至终,如果没有加入圣父、圣子、圣灵的唯一真实自给自足的丰盛团契,每个人类的生活全都会解组。因为这个团契是唯一真正全然自给自足的。所有破碎的生活圈,若要得着痊愈,最后都必须在此得着医治。”(魏勒德语,49 页)现在明白了,地狱里那些用汤勺喂自己的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三一真神的邀请,没有与生命之源本身有亲密的团契。他们是在一起的一群人,而不是社群。
对于已经受邀进入社群的团契之中的人来说,“当代表着三一神的合一——‘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被那真实的教会所珍惜、所守护、所敬重时,三一神就得到尊荣。每当人类容许朋友间、家庭中或教会里有悬而未决的冲突,或默许流言、毁谤满天飞的时候,每当事工领袖自大地抨击其他基督徒,或是希望听信并散播不利于对头的恶言时——每当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被人漠视,三一神就受到羞辱。”相反,“每当你饶恕伤害你的人,鼓励丧志的人,向孤独的人表达怜恤,以爱心说诚实话,与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谈,与对头和好,花时间陪一个孩子,你就在校对自己的方位,对焦于上帝对世人的首要目标——即全心活在神对社群的理想中,去爱那些‘有瑕疵’的人,即使没有达成其他的目标,你都将活出高贵的人生。”(56—57页)
人受造,就是为享受合一的美妙。

褥子团契——忠诚的友谊

 
“褥子”代表瑕疵,代表每个人都有的破碎与不完美。对于那个被朋友从屋顶上缒到耶稣面前的人来说,他的“褥子”是跟他最不堪、最羞于示人的一面连在一起的。作者在此精彩地演绎了他跟他的朋友们的故事,来说明,若要经历生命的医治、灵命的成长、接纳与赦罪的恩典,我们就需要找到这样一个能让我们不怕展露自己的褥子、也为彼此抬起褥子的群体。
“我们往往认为,一旦别人知道我们的弱点,就会疏离我们。但是事实上,深厚关系的连结点,正是我们的弱点。”这个世界不断以它的标准,来模塑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总是以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接纳。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受过伤,所以再也不敢相信了。社群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极限、惧怕与自我中心,也看见立在自己四周的围墙。可是出路其实就在那里!只要凭着信心再勇敢地往前迈一步,就会发现那堵厚厚的高墙已经被拆毁了,立在那里的是一扇荣耀之门。
在王家卫的《堕落天使》中,金城武扮演的何志武,自从五岁那年吃了一罐过期的凤梨罐头之后,就再也没有讲过话。但他本来是一个很开朗、很喜欢说话的人,衬在影片疏离、阴郁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片尾有一段他的旁白——“每天,你都会和许多人擦肩而过,他们可能会成为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和任何人擦肩而过的机会。有时候搞得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行了。”他是这个冷漠、疏离的社会中的一个异数,瞎猫碰上死耗子般撞对了墙,为着那隐藏在背后的温暖,奋不顾身,不计代价。
当一个“有瑕疵”的人跟另一个“有瑕疵”的人近到某个程度时,一定会互相看着不顺眼、会磨到各自的棱棱角角;如果没有恩典,就开始了互相埋怨、指责、用恶毒的话刺伤对方、报复 …… 可是圣经上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 27;17)这就是神把他的儿女放在团契中的心意,乃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炼净,把我们磨得锐利,让我们一天比一天更像他。“神珍视人灵里锲而不舍的特质。”不论是跟雅各摔跤,还是给迦南妇人出的难题,“神希望看到伟大的灵魂——愿意承受试炼、全力以赴、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人,即使山穷水尽,仍紧紧抓住神的美善。”(289 页)
读《褥子团契》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想要拥抱别人的冲动。它揭穿了撒旦的谎言,也挖出了人的罪。它让我的眼睛又明亮了一些,看到别人其实为我做了那么多,而我却没往心里去,所以不觉得感恩;看到我手里攥着定罪的石头,随时想要朝别人扔过去,结果最后都砸在了自己脚上 …… 当看清楚这些以后,做别人的邻舍而不是等着别人来做我的邻舍,就变得容易了许多。通常我们被希望别人改变的念头驱使,然后走进一条死胡同,直到关系破裂。而耶稣的教导是,不管别人多么不对,永远是我先改变;不管别人多对不起我,永远是我先原谅;不管别人对我的伤害有多深,永远是我先寻求和好。怎么可能呢?这不是让我往无底洞里跳吗?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没错,这就是“舍己”,这就是生命之道。
《夺宝奇兵》接近尾声处有这样一个场景:哈里森 • 福特站在悬崖边,不是要自杀,而是要到对面去。前面的深渊那么深,旁边也没有任何能帮助他的,总之就是死路一条。但是他必须过去,他要救他的父亲。在这前有深渊、后有追兵的时刻,他突然想起他父亲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虽然不敢相信,但是别无选择了。他闭上眼睛,心里做好掉入深渊的准备,把脚慢慢地往前迈了一步。就在他把重心移过去的那一瞬间——脚下顿时出现了一条桥!重心从地上移到深渊之上的那一点点距离,就是从“靠自己”到“不靠自己”的距离,是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神为中心”的距离,是从地狱到天堂的距离。坐在汤锅边的人,终于主动伸出了长柄勺子……

世上的见证——基督徒的属灵记号

我们现今所处的是个什么样的世代呢?
这是一个日趋自我的世代——消费主义不断地在给人们灌输“你值得拥有”、“人是主语”、“悦己”,所有商品都指向随时满足我的需要;
这是一个孤独的世代——貌似 Party 越来越多、娱乐越来越多,实际上人人都觉得别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为了躲避伤害,人们用冷漠、退缩作自己的保护壳,一扇扇心门都是紧闭的;
这更是一个爱和信任赤贫的世代——没有恩典,人人在靠自己,爱的账户里仅有的
那一点存款,都不够自己花的,更不够别人抢的 ……
撒旦的诡计就是要把人从神圣的社群中远远地赶走,让人画地为牢、堕入自我的深渊。
在这样一个世代,团契应该成为基督徒的属灵记号。在婚姻中、家庭中、小组中、团契中、教会中,我们要用连结对抗分裂,用合一对抗个人主义,用彼此相爱对抗怀疑、陌生、背叛、隔绝、疏远、冷漠 …… 我们要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竭力保守彼此合而为一的心。
愿我们在三一真神的团契中得着完全的医治和释放,在褥子团契中学会跟神家里的“刺猬们”建立赴汤蹈火的友谊,再在这个世界中不计代价地活出“爱人如己”的呼召。 让我们近些,再近些。

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小组——读《带出健康的小组》 /祖鸿

亨利 • 克劳德和约翰 • 汤森德是中国教会熟悉的两位作者 , 他们撰写的《过犹不及》、《改变带来医治》等作品,已经成为许多基督徒的案头必备,给成千上万的人带来了帮助。但在这本《带出健康的小组》(Making Small Group Work)里,作者展示了人们所不熟悉的另一面:对教会小组事工的热忱和丰富的小组建造经验。在这本书中,他们携二十年的小组建造经验,提出了小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并为小组的运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 相信每一位关心教会小组建造的人 , 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小组是上帝使用来改变基督徒生命的方式

随着中国教会人数的不断增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在教会内部建立小组以满足弟兄姐妹彼此生命连结的需要,为弟兄姐妹提供牧养和关怀。但是,小组运动兴起所面临的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许多开展小组事工的教会并不具有清晰的小组异象,对于小组在教会中的地位及其功用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在教会内存在否定小组功用的不同意见。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小组在信徒生命成长中的作用和地位。用亨利 • 克劳德的话来说,就是神在带领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是否透过小组式的团契生活帮助我们成长;还是说对我们生命成长而言,个人的读经、祷告才是至关重要的,神会透过圣经经文和他自身奇妙的带领使我们的生命臻于完全,而小组式的团契生活并不重要。从圣经的依据和个人成长的实例看,神实际是在同时使用两者,而不仅仅是使用其中的一者。我认为,考虑到圣经经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困难,小组式的团契生活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在团契生活中,我们才清楚地认识到经文特定的含义,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否则,很多我们自以为理解的经文,只不过是死的字句而已。就此而言,小组作为团契生活的载体,是教会作为身体的具体的体现,是神使用来改变生命的根本方式之一。保罗在《以弗所书》4 章说,“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按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这种“各体”的联络、各尽其责、彼此相助,正是在一个人数有限的小组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就此而言,小组是具体而微的教会,是基督所充满的。透过小组承载的特定的职能,弟兄姐妹得以共同面对生命的起伏以及每个人具体的问题,从而生命得以成长。这一点也被个人成长的实例所证实,福音书中耶稣带领的十二门徒,正是一个小组的范式,而正是重点透过和彼得、雅各、约翰这三个门徒的生命互动,耶稣基督坚立了他们的生命和使徒的职分,为他们的侍奉奠定了根基。亨利 • 克劳德认为小组的功用在很多的教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圣经整全的成长观念因此受到了损害,该观点值得我们重视。信仰要触及生命,光靠讲台和个人读经、祷告是不够的:良好的小组将生命带到关系之中,让人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信仰的意义,获得支持承受改变的阵痛并有机会尝试新的社群生活,从而使真实的改变和医治得以发生。

小组在堕落的世界承担和好的职分

那么小组提供的改变生命的进程是什么呢?尽管不同的小组有其特定的重点和目标,如有的小组侧重查经,有的小组强调对特定人群的辅导等,但每个小组实际上都面临共同的问题,从而承担共同的功能,即要在一个堕落的世界里承担与神和好的职分:在一个堕落的世界里,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疏离、羞耻(觉得被论断、定罪从而隐藏真实的自己)、不明白上帝的道路、不顺服、失控等,小组的和好职分正是要帮助组员重新连于神这一生命的本源,透过与小组其他人的连结重新体验和上帝的真实关系,在小组中经历完全的恩典,学习新的原则和方式,更新顺服、学习放弃掌控那些无法掌控的事的同时,学会承担责任和自制。对小组职能的这一认识,对每一个参与小组事工的人都是很好的提醒:首先,小组不仅仅是建立关系的场所,如果仅仅是建立关系(或连结生命)而没有神在其中,或者是忽视了与神和好是人与人关系的前提的话,这些关系很有可能将成为彼此的伤害;其次,小组也不仅仅是教导真理的地方,而是要在真理中实现真正的和基督的联合,从而借着基督与神和好,让基督真实地活在小组当中,这也就是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所说的:小组是属上帝的实在;第三,小组带领人要从小组成员各式各样的问题里面触摸到问题后面属灵生命的实质,即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应当根据神的话语,真实地带领弟兄姐妹建立个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真正帮助弟兄姐妹生命的成长。可以说,与神和好的职分是小组的重心和目标所在,也是小组带领人在层层的现实迷雾中可以依赖的灯塔和方向。如果把小组比作一艘航行中的船的话,“和好的职分是所有小组永远的锚,永远可以寻求澄清和方向之处”,由此,我们不断回到起初,坚定前行。

小组是恩典、真理和时间的平衡

每一位从事小组事工的弟兄姐妹都会发现,让小组运转下去容易,但真正让小组成为弟兄姐妹成长的帮助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好的小组是三种成分的平衡:恩典、真理和时间。 “恩典和真理的平衡”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提法,但真正实行出来却是难之又难。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是恩典和真理!在教会生活中,我常常发现,我们这些承受了至大恩典的人,却常常不懂得如何以恩典待人;我们这些常常对真理津津乐道的人,却往往站在真理的反面。在《带出健康的小组》一书中,作者以牧会的实例,区分了两种恩典:完全的恩典和缩水的恩典。所谓缩水的恩典,是指有赦免,却没有“白白的恩惠”的恩典,就如一个酗酒的人的戒酒计划,尽管别人给予了完全的接纳,却仍然不可能使他戒酒成功,因为他仍然在挣扎着要靠自己,而帮助他的人也在通过执行纪律强化他的这一观念。实际上,他需要的是明白无法靠自己成功戒酒,在他失败时仍然无条件地接纳他,帮助他学会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失败,同时放手让神来医治他生命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无法给予完全的恩典,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经历它,就如同我们没有办法坚持真理,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将真理真实地实行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值得每一个小组带领人警醒的是,平衡本身是一种动态的东西:小组自身有一种趋向不平衡的自然压力,当小组成员自我要求高时,可能会自然趋向真理,而在接纳方面存在问题;当小组成员彼此关系亲密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在坚持真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一种外在的维持恩典与真理平衡的力量至关重要。例如,小带领人可以帮助小组呈现出准确的神的形象,因为耶稣基督本身是恩典和真理的结合,他“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同时,他要小心守望小组恩典和真理平衡的状态,并在不平衡持续过久或严重到会丧失某些东西时及时介入。时间同样是小组良好运作的重要成分。小组所提供的小组情境的时间(聚会时间)是“上帝与组员面对面、并有正经事要做的时间”,以有力的方式使用这一段时间是恩典和真理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人的成长也需要时间,因为改变和成长关乎经验,而不仅仅是知识。每个人敞开、走出阴影和生命改变所需要的时间都各不相同,但重要的是容许一个人拥有他生命所需的足够的时间,从这一角度看,小组帮助弟兄姐妹生命成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彼此忍耐的过程,“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土产,直到得到秋雨春雨”,并且,若是我们坚持努力,“到那时候就要收成了”。
小组的运作是组织和过程的平衡 那么,如何将恩典、真理平衡地带入到小组情境当中呢?原则至关重要,技巧也必不可少。首要的是小组安排的技巧。每一次聚会实质都是两条交叉线的结合:组织(真理 / 结构)和过程(过程 / 经验)的结合,前者指小组的秩序层面和传递真理的方式,包括安全、重要的信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后者指组员之间的互动、情感的亲密性和分享过程。任何一个小组都是组织和过程的结合体,没有组织的小组是俱乐部,没有过程的小组则成为一个教学班,一个好的小组应当是二者的平衡,所谓平衡不是指二者比例一样,而是指根据小组和组员的实际情况决定适当的混合比例,例如新的小组同工和新的小组往往需要较多的结构和内容,以提供有助于进入小组世界的安全环境;而在小组时间较长,组员之间已经具有相当信任感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结构。可以说,每一个小组正是在特定的结构下组员的互动过程。其次是小组带领的技巧。亨利 • 克劳德和约翰 • 汤森德很遗憾地说,很多小组长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受过“进行过程”方面的训练。因为小组带领者的职责不是要成为一个小组的领导,而是要“促成过程”(facilitate process),即充分使用小组正在发生的事促成更多过程的发生,以实现组员充分而深入的互动,并将真理内化到他们的生命当中。这对小组带领者有很高的要求,他必须敏感于小组、小组成员和小组过程的状态,守护过程的进行,并通过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得小组以恩典和真理相平衡的方式有效地进行。好的小组,至关重要的正是小组带领人借着过程让更多的过程发生,让真理真实地进入到小组成员生命的各个层面,影响他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行为动机,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性或情感的单一层面。

良好的小组组长和组员各尽其责

当然,一个健康的小组并不仅仅是依赖于小组组长的带领,小组组长是小组结构的决定者、过程的推动者、恩典和真理的示范者,同时还承担小组聚会时间之外组员的牧养职责,但要从小组中受益,小组组员同样有他们应当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保持愿意成长的心,放弃对小组经验的掌控和刻板的期待,让神和“进行过程”将他们带到前所未至之地,以便扩展人生境界和实现成长;也包括积极参与小组过程,愿意为人所识,敞开自己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反馈;同时还包括在小组里大胆尝试,去学习爱和新的技巧,在学习中去成长,发现并开发新的恩赐,同时真正彼此倾听,相互关怀,相互认罪。所有这些都将使小组的经验成为成长的帮助,并使得生命的改变真实地发生。
正如亨利 • 克劳德和约翰 • 汤森德所强调的,在一个良好小组发生的事情,就是教会本身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首要之务,也应被如此对待。小组运动的兴起,反映这一认识正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尽管我们都会同意建立健康的小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好的小组一定会让我们看到圣经描述的那幅美丽画面:“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愿圣经这首描述弟兄姐妹共同生活的赞歌成为每一个教会小组的真实!

弟兄和睦同居之美善——读《团契生活》/冬青树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
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
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
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就是永远的生命。
——《诗篇》133 篇
1939 年,著名的德国信义宗神学家朋霍费尔(又译潘霍华)写的一本小册子《团契生活》(Life Together)出版。在书中,朋霍费尔阐述了他的团契生活的概念和实质,以及团契属灵生活敬虔操练的原则和关键所在。将近 70 年以来,这本小册子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中广为流传并深受欢迎,感动、帮助了无数人。不过在中国大陆,相比于他“力阻狂轮”的献身义举和《狱中书简》、《作门徒的代价》等著作,这本小书似乎并不太为人所知。但对今日国内教会群体而言,其重要性可以说并不亚于前述两部名著。

对我而言,这本小书给我最大启发的是作者之团契生活的概念和实质。什么是团契?朋氏所给的定义是:团契就是透过耶稣基督,并在耶稣基督里面那一种甜美和谐的生活。(6页)按照这一定义,团契可以是指一切奉耶稣的名聚集的信徒群体——夫妇、家庭、小组、教会、社团,它们都可以被称为团契。所有团契中的信徒都是唯独透过耶稣基督,并在耶稣基督里面,才彼此相属。(6 页)这里边包含以下几点意思。第一,人的本性是社群性的,人不能离群索居。但上帝让我们彼此共聚,绝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免于孤单和找到安全感,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弟兄们的见证中,或在信徒的口中,去寻找他永生之道”(8 页)。亦因为“当我们感到气馁犹疑不决,我们更需要别的信徒,因为我们自己不能帮助自己,只是徒然欺哄真理罢了”(9 页)。朋氏认为,我们需要弟兄传讲上帝的救恩之道(不过他这里所说的“传讲”不仅仅是指牧师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讲道,更指平时信徒与信徒之间彼此以话语将上帝的安慰和勉励,上帝的慈爱和严厉表达出来)。而且为了耶稣基督的缘故,信徒也需要彼此共处,因为“我们自己心里的基督弱于弟兄口里的基督”(9 页)。第二,人都希望能够和别人和睦共处,但事实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不和。而且,仅只靠人自身团结友爱的努力,即便是两厢情愿,也难以达致真正的、长久的和睦。朋氏指出,“信徒唯独透过耶稣基督才能到别的信徒那里(9 页)。”人的自我阻塞了彼此之间的通道,若没有基督,人就既不可能与上帝和好,也不可能与人和睦。然而在耶稣基督里,信徒之间得以合而为一,得以和平共处,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弟兄和睦同居”也就是“弟兄借着基督同居”,因为“他是我们的和睦”(弗 2:14)。第三,信徒的团契不同于世上其他社群的另一点在于,它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只是一些生活在此世的人聚集在一起而已。信徒间的团契不只是人的聚集,而是有上帝的同在。信徒是创世以先就在耶稣基督里蒙选召的,所以信徒的团契亦是“透过耶稣基督,是在他里面的团契”(11 页);信徒们也不仅仅只是在此世活着的时候聚在一起,信徒的团契是永恒的团契,“我们是在今世被接纳,却要永远连结在一起”(7 页)。

朋霍费尔认为,信徒间既然是这样一种团契,在进入这样一个团契之时,我们也要首先明了有关于团契实质的几点。第一,信徒得以享受彼此之间的团契,全然是神的恩典。没有尝过坐牢、有病、分散在外等孤独滋味的信徒往往忽视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视与其他信徒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不觉得它是什么福气,有多么宝贵,反而会不时轻视甚至践踏它。当被掳分散的以色列人重新被上帝聚集,得以一同归回前往耶和华的殿中朝拜时,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得以和睦同居是上帝何等大的恩典,因此由衷地发出《诗篇》133 篇那样的赞美和感恩。弟兄和睦同居好比亚伦被膏——他本与其他以色列人没有分别,是不洁的,不配站在上帝面前。但上帝让摩西用圣膏油膏他的全身,使他完全分别为圣,成为大祭司侍奉上帝,这乃是上帝莫大的恩典;弟兄和睦同居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从千里之外高峻肥沃的黑门山而来的甘露降在矮小干旱贫瘠的锡安山,滋润了这座小小的山丘,这只能是上帝超然的恩典!“因此,凡到今天仍然得以和其他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就该从心灵的深处赞美上帝的恩典,愿他跪下来感谢上帝说:我们今天仍然得以活在信徒弟兄的团契中,实在是恩典,纯然的恩典。”(5 页)
第二,信徒的团契不是理想,乃是属上帝的实在,是上帝在基督里所创建的一种实在的关系。人很容易对自己所处的团契抱有某种个人的期待,有自己对团契的一个蓝图。如此,这个人在信徒团契中就会是一个要求者的角色。他会用自己的期待和蓝图要求和审断其他的人和团契中的事,一旦有人或事不如他的意,他就会认为是别人,是团契出了问题,“所以他首先指控弟兄,然后指控上帝,最后垂头丧气地指控自己(15 页)。”然而问题却可能恰恰出于我们自己对团契的期待,“凡是属人的梦想,一旦带到信徒的团契中,必会阻碍真正的团契”(15 页)。或许我们的理想从人的角度看是再合理不过的,但上帝早在创世之前就在耶稣基督里将我们连结为一个身体,信徒的团契有耶稣基督作唯一的根基,它的美善、在它那里耶和华所命定的福——那永远的生命,不因着任何它里面的软弱、小信、罪恶、误会而有所改变。因此,“凡爱自己对团契的梦想多于团契本身的,无论其想法多么体贴、多么诚实、多么认真、多么自我牺牲,都是在破坏那个信徒团契(15 页)。”所以我们在信徒团契中不应该是一个要求者,而应该是一个感恩的领受者。“我们越明白团契生活的根基、力量和应许,唯独是出于耶稣基督,我们就会越心平气和地思想我们的团契”,不管它与我们所期待的有多么不相称,我们不是灰心,不是抱怨,而是单单地“为此而祈求盼望”(19 页)。
第三,信徒的团契是灵里的,不是魂里的实在。朋氏这里所说的魂,指的是“出于人的自然冲动、力量和禀性”(19 页)。朋氏在书中提到了诸多灵里和魂里实在之间的对比。“灵里的团契,唯独上帝的话语掌权;魂里的团契,除了上帝的话语外,还加上人的特殊能力经验和带有暗示及魔力的禀性。前者唯独上帝的话语有约束力;后者除此之外,人们还自己互相束缚。”(20 页)“在灵里的团契中,人与人的关系从来不是也绝不可能是‘直接的’;在魂里的团契中,却呈现一种深沉的、原始的属人的愿望,要和别人的心灵作直接的接触,像肉体渴望和别的肉体直接结合一样。”(21 页)灵里的团契看重在基督里的应许;魂里的团契看重弟兄共同生活的经验和感觉。朋氏亦谈到对邻舍之灵里的爱与魂里的爱的不同:灵里的爱是为了基督而爱别人;魂里的爱是为了自己而爱别人。灵里的爱是服事;魂里的爱是渴求。灵里的爱不要求和别人作直接的团契,而是借着基督到弟兄那里去,它使别人得到自由,不用自己的爱去规范强迫支配他;魂里的爱寻求与别人作直接的接触,它不给别人自由,而是对他加以约束,要用各种方法赢取征服并压制别人 …… 仔细想想,我们还真是非常容易沉溺于这种种“魂里的团契”和“魂里的爱”! 相信我们不少人都有过参加了几天退修会或培灵会要离开时的那种兴奋和恋恋不舍的感受,“主啊,这里真好!”但朋氏却警戒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在短期的退修会中,魂的因素最易散播。其实,没有什么要比短短几天的共同生活更易于激发对团契的陶醉。不过对于日常那个健康的、清醒的弟兄间的团契生活来说,也没有什么要比这样的事更加致命。”(29 页)

在介绍了团契的概念和实质之后,朋霍费尔以家庭团契为例,就信徒当如何过每一天的团契生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诗 74:16)。信徒的一整天都当在上帝的话语底下过共同的生活。特别给我启发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朋氏特别强调清晨信徒当在一起灵修,共同颂扬和感谢,读经和祷告。清晨的时间,信徒应当早起,一同赞美感谢上帝“在黑夜保守了我们的性命,并唤醒我们进入新的一天”。 “对基督徒来说,一日之始不该为每日的杂务所烦扰和催促。” 每日最先的思想和言语要归给上帝。他认为,清晨灵修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应当包括:圣经的话语,教会的诗歌,团契的祷告(36—37 页)。
第二,朋氏鼓励信徒用《诗篇》来祷告。他认为整个《诗篇》都是耶稣基督的祷告,《诗篇》是基督为教会所作的代祷,《诗篇》是属于整个共融的团契生活的。很多人会觉得,用《诗篇》祷告的一个困难是:很明显《诗篇》祷告的范围远远超出个人经验之外,但“若《诗篇》的某一节或某一篇不是我自己的祷告,那么,它必然是团契生活中另一个人的祷告”。而所有的信徒是属于一个身体。所以,无论是符合我们个人经验的《诗篇》,还是那些我们认为说不出口的《诗篇》,比如咒诅的《诗篇》、称自己为无罪敬虔正直的《诗篇》、充满辛酸与苦难的《诗篇》,我们都可以用来祷告,因为那是我们在和基督的身体一同祷告,“这使我升华在个人愿望之外,让我可以作无私的祷告”(43 页)。
第三,朋氏很看重团契会众唱诗并齐声同唱的重要性。信徒聚集一处时当一同高唱欢呼,赞美三一的真神和他的工作,这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可以说是信徒聚集时最重要的事。赞美主当“口唱心和”,清醒、感恩、敬虔地从心里向上帝献上新歌,“小和尚念经式”的唱诗是没有益处的。众信徒亦当“异口同声唱”,“一心一口荣耀上帝”,这会是上   帝所喜悦的。从某种角度看,齐声同唱纯洁、简单明了,不为音乐铺张手法所影响(56 页),读书沙龙 从中所听到的,不是某个人的声音,乃是教会整体献上的歌声。合宜的齐声同唱可以造就信徒的灵性,“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那个小小的团契不过是世上大教会的一个肢体,同时我们也愿意,而且快乐地把我们或好或差的歌声归纳到教会的颂赞里面。”(58 页)但如朋氏所言,我们的团契生活中常常会有破坏齐声同唱的敌人。一种是漠视会众齐声同唱。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场聚会的唱诗敬拜开始了,却还有多一半的人没有到,有的人即便坐在其中,也不张口,很少人是因为不会唱,常常有人是因为心情不好不愿一同唱。这些是“危险程度较轻的敌人”(57 页),朋氏特别指出一类需要严格对付的敌人:在大家应当齐声同唱时,常听到有人唱即兴的二音,“这种声音想给大众所唱那种平静而合一的歌声加上必需的衬托,要填充当中所失去的丰满,殊不知因此而把话语和歌声一同抹杀了”。还有唱低音的,似乎想让人注意到他有多么宽的音域;还有独唱的,声音雄壮,一张口便掩盖其他人,叫大家都羡慕他美好的歌喉。(57 页)朋氏认为,如此种种都是对团契生活的破坏和干扰。

此外,朋霍费尔还对静默与语言的关系、独处与团契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细致而缤纷的描绘。他说:“凡不能独处的,就当小心团契生活;凡不能在团契中生活的,就当小心独处。”(79 页)朋氏特别强调信徒应当彼此代祷。每个信徒都有自己需要为其代祷的一群人。他认为信徒的团契之得以存活,有赖于彼此的代祷。(90 页)代祷是我们对上帝和弟兄所欠下的服侍,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履行的。(91 页)对那些令我们反感甚至痛恨的肢体,尤其要为其代祷,因为“在代祷中没有什么反感、个人的紧张关系或争吵是不可以克服的”(90 页)。书中朋霍费尔还论及团契中信徒彼此服事所需注意的原则,以及信徒彼此认罪、共同领受圣餐的重要性,许多话语和观点都颇耐人寻味,予人启迪。

疏离与结连——电影小组随感/ 窗子

电影小组自2008年8月成立以来,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我最初加入电影小组,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看电影,另一方面,由于和组长比较熟,为了表示对小组建立的支持,便以“打酱油”的身份进入了电影小组,没想到如今却已成为了稳定成员之一。并且,还有机会针对电影以及电影小组做一些反思,发表一些拙见。当然,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谈论这样一个题目,还要感谢吕米埃兄弟(Lumiere)的伟大发明,他们将其称作“电影”,意思是“将活动记录下来”。不过随着电影的发展,最初的定义已经不再适用,对电影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了,可以这样说,电影是全部影片——传统意义上的长片、中片、短片,最多的是实验影片和录像短片、广告影片,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包含了flash短片、卡通片——的集合。本人并不是学电影的,看过的电影也不多,对电影可谓知之甚少,对电影的思考与分析则更是少之又少,原不该写一些个人关于电影的粗浅见解,但是毕竟电影小组的建立是以电影为基础的,它也成为小组成员建立和增进彼此关系的有形的纽带,就不可回避要谈到电影,故此,就从电影说起。

一、电影与信仰生活

随着电影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它本身已经不只是某种时尚、娱乐、消遣,也渐渐成为某些文化、思想、情感和表达,并且也可以是一类道德的教化、社会的行动和介入,它也势必对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产生影响。这也就使得关注电影、讨论电影、发掘它对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由于篇幅和水平的限制,我不敢过于深入地探讨太多这方面的问题,在此只是尝试从艺术性、文化性、社会性等几个方面简要地谈谈电影与信仰及以电影为主题建立小组的意义。
首先,从狭义的艺术的角度而言,我个人并不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我觉得把电影称作具有艺术元素的产品更为恰当。这里我不想继续定义何谓艺术,因为那将又牵扯一个庞大而又争论颇多的主题。因为电影的历史其实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首先证明的就是电影历史的短暂,其次证明了一个很早就被理解的事实,那就是电影的衰老之快,而且在这短短的历史中,电影总体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和其他艺术的重复。而看电影的困难、记忆电影的困难、电影转瞬即逝的特点与其他艺术恰恰相反。另一方面,说电影不是艺术,是考虑到在以票房、上座率和广告影响力取胜的年代里,电影被赋予了一种商业化的世俗味道,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商业炒作对于电影是无益的,因为人们拍摄电影的目的会决定电影的性质。保罗 • 苏蒂(Paul Souday)剖析得比较深刻,“因为必须由金钱限制和包装,以及它最终的商业目的,电影注定摆脱不了庸俗的命运”。同时,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应用甚至几近泛滥的地步,技术运用就将一切虚幻变为现实的虚拟图像。现实可能被取代,演员的表演可能不再需要,文化背景可能被涂抹 …… 而真实琐碎的存留却成为其障碍,这便将电影带入了危险的境地,成为电影自身的坟墓,特技也变成了自己的终结者。故此电影很难被授以艺术的地位,不过,如果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着这种情感。……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的幸福的道路中必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托尔斯泰)那么 ,电影因其具有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特性,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也正是因电影所具有的情感传达这方面的特性,才使以电影作为情感联结的纽带建立小组变得颇具意义。它使我们对当今社会疏离的人际关系进行思考,并且,透过情感的传达,将我们从疏离的社会关系中带回,重新开始在主里面的生命结连。进而,将这种复合的关系传递出去,感染更多的人,走出灵魂的空虚与孤独,转向基督丰盛的生命。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电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不同的电影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处世态度等。电影的概念变得十分模糊,并且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虚弱,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电影却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电影正扮演着加强我们对外界文化了解的重要角色,尤其值得注意,随着电影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各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越来越把电影作为自己的研究分析对象,电影本身出现哲理化、政治化趋向,各种哲学思潮对电影创作产生日渐明显的影响,当前大多电影都有创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灌输其中,抑或融入多种哲学与伦理思想,这种种现象使各国学术界对电影的哲学和意识形态性质问题更为关注。而作为基督徒,我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我们有在世上的使命与责任,也无法摆脱世界的诱惑与试探,我们要学习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如何去理解世界各样思潮的涌动,如何去倾听各样文化的呼声,如何去触摸各类人群灵魂的深处,最终将上帝天国的福音传给别人。这就首先需要与不同的文化接触,电影从寓教于乐的角度来看,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而又可以探索不同文化内涵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还提醒了我们身上所背负的使命,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高速发达、以网络为媒介的审美从具超验性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向着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美学转化的时代,我们当如何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文化漩涡中自处?这种自处并非独善其身的“避世隐居”,而是力挽狂澜的归正与拉回。足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对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第三,从社会性的角度而言,不可否认电影在社会活动和社会教化中同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电影应该还拥有教育“人民大众”的作用,其中也包括预防(反麻痹)的作用,很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成为执政者满足其政治目的的教化工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成为反观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关注世界,关注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关注社会中人们自我的欲望与灵里的虚空。研究电影的目的在于靠近这种“纯粹思想关系的野心”,它涉及对进入作品之外的世界的关注。这外部世界有可能是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阶级的、民族的、种族的、宗教的、有性别区别的……根据内容、寓意、意识形态来考虑作品,则可被看作是对作品的渗透——电影作品的内容可以在整个世界,比如社会里找到源头。电影所具有的超越时间性也使其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社会的等级、道德伦理或性别关系的事情。这样看来,我们看电影、讨论电影具有了现世性和历史性的双重意义。此外,正如让•科莱于1999年指出的“新闻谋杀了评论。包罗万象却没有突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写这些东西的只是为了发表”,相反,一般意义上的“批评”,即指出缺点,则越来越少几乎消亡。因为新闻机构、电视、广播多不允许这样做。它们已经变成了推销、宣传电影的一种手段。媒体的这种态度以及真正带有立场的观点和批评的减少,无疑也增强了我们平时看电影、讨论电影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影可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过多地谈论电影,只会将人引向歧途,让人离电影越来越远,如何在这样的谈论中,不至走偏,不过分地被“从电影之中讨论出什么”这样的目的性带走,也需谨慎和关注。
从以上几个层面来看,电影小组的建立是颇具价值的,因为基督徒既是肩负使命的,又是分别为圣要与世界区别开来的;“因为永恒中的最高幸福,也是人心中最深沉的考虑,那最蒙福的安乐,也即是那最叫人惊心丧胆的责任。”我们活在当下与永恒的张力之中,电影恰为我们反思入世的责任和出世的盼望提供了一个融合的切入点。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组员的生命也同样地被建造。

二、小组与生命建造

电影小组,除了电影当然少不了要谈的就是小组,小组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在基督耶稣里建立美好的相连的关系,一起分享在基督里的喜乐与释放,同样也彼此敞开生命深处的苦痛、伤害、挣扎,共同担待别人的软弱、伤痛、疲乏、忧虑,属灵生命同蒙建造。而这谈何容易呢?克莱布(Dr. Larry Crabb)在他的《生命结连》一书中提到以下几点造成现代人心理问题和生命亏损的原因。
*   今日社会里所谓的心理问题,其实是灵魂的呼喊,也唯有群体能满足其需要。……许多问题背后,实在是一个受伤害的灵魂,若不能得滋养,就会死掉,而唯有群体能提供这养分。
*   受损的状态并非问题所在,我们挣扎背后的问题,在于灵魂失连(disconnected),训练心理专家修补心理状态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单单修补伤害,或责备罪人,必须
滋养失连的灵魂。
*   现代文明最需要建立群体——以上帝的心思为本的群体,在群体里,谦卑、有智慧的人学习牧养后来者,与可靠的人在生命路上携手同行,一起经历挣扎。
是的,生命的结连,正是我们在小组中所寻求的,面对心灵的伤痛,内心的挣扎,灵魂的桎梏,我们退缩、责备、教导、转介都是无济于事的,就像对一个深陷在失去挚爱的痛苦中的人说: 神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样的经文,恐怕除了激怒他之外,难有安慰的效力。被苦毒、怨恨的枷锁牢笼的人,单纯的教训、指正也是无用的。要与对方有心的结连,生命的结连才能释放生命。
小组自然肩负这样联结生命的使命,而相对于牧养小组来说,电影小组虽然少了查经,但是却提供了更多的大家在一起认识、了解、分享的时间,提供了一个让彼此更能敞开的平台,而电影也在生命结连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放松的环境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面我曾提到的电影所具有的超时间性,电影可以超越时间的不可逆性,来重现过去的事。它唤起我们的回忆,一种不确定的回忆,当我们看电影时,有时会发现情节展开的地点,它唤醒了我们的回忆(我们曾到过这里,曾在别处看到过这个场景……)。这些都会使人感到不安。我们遗忘,虚构,记忆倒错……没错,电影能勾起人的回忆和内心深处的感受,电影发挥了它传达情感,将人们联合起来的艺术特性。这进一步促进了每个人对电影的讨论以及对自己内在生命的挖掘,当我们在共同的情感感受下分享的时候,便不再是理性的劝慰与教导,而是共同的承担,是在基督里面的相连。
在这相连的同时,也彼此激励,渴望大家的生命同被建造,“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当然,仅仅有这样的心志还是不够的,更要常常警醒,彼此坚固,互相代祷,凭着信心,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继续不断地奔走前面的道路。其中,面对出现的各样问题,进行反思,祈求圣灵的智慧,逐步改进完善也必不可少。

三、反思

其实,电影小组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里很需要反思的有三个较为重要的方面。
第一,就是分享的时间。可能一提到这方面,大家都能明白,看电影时候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没有时间交流,而现在电影普遍时间比较长,少则1个半小时,多则2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每个主日晚上2个半小时的小组时间,被看电影占去了绝大部分,造成了分享的时间非常有限。从目前看来,除了选比较短的影片和另外增加活动时间,尚无特别好的解决方案。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是否可以选定影片,各自回家去看,小组的时候分享?我个人认为这是绝对不可的,因为电影本身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它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而电影是难于记忆的,时间会使电影的细节被忘记,心底的情感也会同样被磨灭。另外,电影带给我们充实感,满足感,也有可能是悲伤、失望与失落。在看电影、感受电影的同时,电影本身也变得模糊不清了,它成为一种感情支撑,找机会来使它延长或干脆让它消失。当我们在家里看电影时,我们很难达到足够的专注力,我们可以暂停、回放,甚或关机。这样的情形下,电影带给我们的种种感觉还会真实吗?也曾经尝试过,一部电影分两次看完,现在琢磨起来也是不合宜的。
第二,是电影选题的方面。究竟在小组中该选择什么样的电影看。人不能掌控梦想的时候,就会放纵欲望,而电影的危险之一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满足欲望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混淆交错中,制造了满足欲望的空间。所以,选择哪些影片在小组中观看,就成了一个问题,只看福音类的影片吗?还是振奋人心的励志类影片?还是令人心情愉悦的喜剧片?还是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在这些选择的后面,我们规避了什么——社会现实的黑暗吗?人文主义思潮吗?道德伦理的沦陷吗?异端邪说的暗流吗?文化的矛盾冲突吗?这样能使我们免于在电影制造的满足欲望的诱惑中堕落吗?我想不会,只是减少了电影所应该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只是降低了我们将自己的阴恶暴露在众人之前的风险。当前,很多电影都充斥了血腥、暴力、性的场面,我们该如何面对,是不选这样的影片,还是看的时候跳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不能回避也没有必要回避的,在小组中需要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但可以使我们意识到基督徒的使命,也可以共同警醒,提防社会文化的侵蚀,或许要比自己在家里看好很多。故此,电影的选题其实可以更广泛,也不必拘泥于某些场面的限制。
第三,是牧养方面。前面已经提到,电影小组是没有查经的,虽然说上帝会亲自牧养我们,但是牧养的缺乏,一直是电影小组的严重问题。如不能在真理上扎根,一切的建造还有何意义呢?任何关系,如不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之上,又怎能长久呢?不过虽然这个问题尚未有可行的解决办法,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来看,电影小组平时的邮件讨论相当热烈,彼此也能比较敞开,最近还开始了一起的1010祷告,我相信这是在基督里面的相连。当然,为了能更好地彼此担待对方的生命,更好地相互为所领受的恩典感恩,为灵命的成长祈求,为所遭遇的困苦代祷,我们还需要更加敞开,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爱心的付出,更恒久的忍耐。新的一年里,也可以逐渐增加共同读书分享、共同背经、默想经文的操练,以圣经经文来诠释电影主题,以圣经原则来归正电影中传达出来的问题,以主的教导来指引我们如何在这样的世代行在他的光明之中等功课。最终,让电影发挥它本应有的功用,让小组的每个成员不仅生命得到建造,而且能够走出去服侍并建立其他的人,甚至在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影响这世代,散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
但在此我想还是不宜憧憬过多,究竟目前  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去调和,如何去解决,电影小组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未来将如何定位,何去何从,我想也尚待电影小组进一步共同商讨,也祈求圣灵的光照与带领。这是一个从疏离重新走向结连的路程,唯求主一路牵引,让我们能行在其中,不偏左右。前面的道路如何尚不清楚,也不该再多说,完全的信靠是安静并忍耐地等候。

附:伯特利电影小组介绍

伯特利电影小组建立于2008年8月。建立小组的初衷是为了让对电影有共同爱好的弟兄姊妹们能聚在一起,以电影作为一个切入点或是平台,在此彼此认识、相交、分享,继而彼此担待、劝勉、鼓励,一同在主里成长。
小组在每周主日晚上聚会。聚会时间一般从6:30到9:00左右,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大家会一起看电影,电影一般由组长或当天带领的弟兄姊妹预备;后半部分大家会一起针对电影有所分享,然后是分享各自一周生命状况,彼此代祷。
半年走过来,如今小组稳定人数已有12人。随着大家关系的加深,小组活动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除了聚餐和平时的肢体连结,我们还开始一同做一些简单的服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小组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在主里脱去稚气,变得成熟;二是希望小组能健康地倍增,并一起更多地服侍主。(文/梁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