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马尼园与十字架 / 栾非力

今天有许多神的孩子们,张口十字架,闭口十字架,十字架在所谓属灵人的口中成了一个属灵时髦的名词。十字架虽然不离口,但不能使人认识十字架,因为光讲出来而没有活出来的十字架,是未曾见过血的十字架。

一、十架生活

请注意:十字架并不是一个理论,乃是一个事实;十字架不光是客观的知识,乃是个主观的经历;十字架不是什么属灵的道理,乃是神的旨意;十字架不是什么教训,乃是个体验的生活。今天神的教会中所缺少的不是讲十字架教训的人,乃是有十字架生活和经历的人。惟有肯背十字架的人,才能使人认识十字架。不是他讲出来的十字架,乃是他活出来的十字架;不是他口中描述出来的十字架,乃是他生命与能力流露出来的十字架。主耶稣不是以十字架来教训人,乃是在他心里已经有了十字架的印记,所以说他的生活道路充满了十字架。他在世三十余年无日不在十字架阴影之下,所以他能够亲身上到十字架去成就神的旨意。这个十字架是有血的十字架,是赐生命与能力的十字架。惟有有血的十字架才能使人得生命;惟有复活的十字架才能使人得能力。
主耶稣不只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流血而死,他在十字架上也有复活的能力,所以他才能胜过死亡和黑暗的权势。他虽在诸般痛苦之中,还能纪念他的仇敌;他没有想到他自己,他才会不纪念他自己;他只要神所要的,他只愿意神的旨意成就;他只要神的荣耀显得完全,因此他才能得着神的大能的护庇,使他从死里复活。这就证实他所背负的十字架是赐生命和能力的十字架。这个生命和能力的起点是在客西马尼园中已经开始了。
今天有许多神的儿女不能使人得生命的救主和圣灵的能力,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就是只知向人讲十字架的道理,而忘记了自己所该背的十字架;这种讲出来的十字架是没有血的十字架,是头脑中的十字架;这只不过叫人听见死的知识,而不能叫人得着活的生命。
没有被十字架举起来的人,就不能叫人认识十字架的真意义。被十字架举起来的人,他虽不讲十字架,却能吸引万人归向十字架。基督徒什么时候离开了十字架的生活,而光讲十字架的知识,他的工作立时就要成了机械式的,不过是外观的,没有爱的热火。这就是因为只会讲十字架的道理,而没有客西马尼园的经历。

二、接受这杯

请弟兄姊妹们注意:客西马尼园与十字架是不能分开的,如果没有客西马尼园的顺服,也就不会有十字架上的成功。主耶稣是先有客西马尼园的顺服和得胜者祷告的经历,而后才有各各他山上十字架的事实和成功。我们今天如果想有十字架的事实和印记在我们身上,也必须先有客西马尼园的经历。
什么叫客西马尼园的经历呢?就是当苦杯临到你时,你心里真是深深地感受到痛苦,你肉体中也实在忍受不住,这时,你还能够从内心的最深处对神说:“父啊!愿你的旨意成就。”这个时候你肉体虽然感觉非常痛苦,眼眶含泪,心里伤痛而带血痕,但你的灵里能有满足的快乐,因为神的旨意能借着你得以成就。弟兄姊妹们,当神的旨意借着你有所成就的时候,这是何等荣幸可乐的事啊!但愿我们“爱主也爱主的十字架”!但愿我们不单是有十字架的知识,也有十字架的生活,像主耶稣那样忠心于神的旨意。忠心于神的十字架的使者都不能脱离客西马尼园的苦杯,因为这苦杯是每一个得胜者所必须接受的环境。当那凄凉的环境临到你的时候,你若从心里说出“我愿意”,你的人生立时就要改变。你自己的一切自然就完全放下了,只有从神而来的一切。弟兄姊妹们,我们如果真是从心里愿意从神手中接受这杯,这杯虽然是苦杯,也必要变为甘甜;这杯虽然是羞辱,也必成为荣耀;这杯虽然是黑暗,也必得见光明;这杯虽然是痛苦,也必得着安慰;这杯像是被丢弃,却是蒙悦纳;这杯虽是死亡,也必定复活。接这杯到我们手中,我们能够一面流着泪,一面口唱哈利路亚感谢赞美神!因为神的旨意在我们身上得以成就。
假如我们不肯从神手中接受这杯,不愿意神所愿意的,即或我们有快乐,也要变作悲哀。就如彼得一样,他虽然有变象山上的快乐经历,却不能止住他因否认主而有的痛哭。这都是因为他在客西马尼园不能与主一同警醒祷告,没有接受从神而来的这杯。
所以今天有许多人尚不配谈十字架,因为他们还没有客西马尼园的经历。那没有经过客西马尼园的人,就永远不会到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上去。想要到各各他山背负十字架的人,就必须先接受客西马尼园的杯,经历主所经历的。因为先有客西马尼园,然后才有各各他的十字架。这就是神所定规的路程,也是他所喜悦的儿子(主耶稣)所走过的道路。如果我们今天愿意作一个神所喜悦的门徒,一个神所爱的得胜者,我们必须先要接受从神而来的这杯,跟随主走这条从客西马尼园到各各他的道路。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客西马尼园,就如在家中作主妇的人有公婆、丈夫、叔、姑、子女,这个家庭就是她的客西马尼园;又如在团体机关里作事的人,也有他们的客西马尼园,随时随地都有这杯摆在你面前;在弟兄姊妹中也有他们的客西马尼园;在朋友、同工、同学、同伴中间,也有他们的客西马尼园;就是在夫妻之间也有他们的客西马尼园的杯。弟兄姊妹们,如果这杯今天临到你面前,你能否像主耶稣那样对父神说:“愿你的旨意成就” ?

三、从心里愿意

弟兄姊妹们请注意:如果你是一个不离开十字架而生活的人,天天就要有你所想不到的难处,你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你所不愿受的羞辱,都要临到你的身上。当这时候,你如果能从心里对神说:“父啊!愿你的旨意成就。”你这样一“愿”,虽有难处,痛苦和羞辱不肯放松你,但你的灵里却会有满足的喜乐。因为你为着神的旨意喝了这杯;为着主的缘故负起了这十字架。“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2)所以虽是在黑暗痛苦之中,你能够为那些苦待你的人发出代祷的呼声来:“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你如果这样行,那在你旁边犯罪作恶的强盗也要信你所信的主,也要盼望去你所要去的乐园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个人的环境里,时时刻刻都有客西马尼园,随时随地都有苦杯等待着我们,如果我们真能从心里愿意神所愿意的,我们所遭遇的艰难和痛苦,就要成为别人的祝福和安慰了。在人面前虽然像是被弃绝,但在父神的台前却是蒙悦纳;虽然经过死荫的幽谷,不久却要看见东方发白,明亮的晨星、荣耀的早晨都要显现。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客西马尼园在那不顺服的人是痛苦,但在那顺服神旨意的人却是祝福。
感谢主,给我们客西马尼园的环境。更感谢主,把主的苦杯摆在我们面前。今日给我们一个接受这杯的机会,这是何等美善的事!因为神给我们一个好机会,使我们愿意他所愿意的;成就他所喜悦的旨意。我们本是不配的人,神今天竟然叫我们和他的爱子一同进到客西马尼园里,经历他儿子所经历的,忍受他儿子所忍受的,接受他儿子所接受的,这真是何等荣幸的事!如果我们能经历主所经历的,忍受主所忍受的,接受主所接受的,将来也必得着主所得着的。“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
这样,无论什么事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够从心里说:“愿神的旨意成就。”这时,我们的肉体虽然感觉痛苦,我们的心里却能得着安慰。因为我们能愿意天上父神所愿意的,能够与神同心,与神同工,与神同行,成全神所预定的旨意,这是何等快乐可称颂的一件事!人的批评、鬼的讥笑、环境的压迫、人的辱骂,那又算得什么呢?(徒5:11;罗8:17—18)
客西马尼园的环境虽然是凄凉孤单,无人同情,但是慈爱的父神必差遣使者来加添我们的力量。

——————————

1  本文选自神的仆人栾非力弟兄1938年所著《得胜者的祷告》一书第四章“客西马尼园与十字架”。

看见死亡 · 看见永生——手记二则 / 陈艳

信主后常经历心灵的触动、震颤,最重要的两次却是淡淡地、不期然地,就看见了死亡和永生,圣灵的启示使我更清晰地认识了生命,在颠簸起伏的信仰旅途和心灵安顿中体会了平安中的大喜乐——那来自上帝的的爱。并且,愚拙短视的我的目光竟然被拉长到永生之上,只因他不变的拯救。我不敢相信,却不得不信。

看了 CCTV-10《讲述》栏目一个 32 岁的年轻人的故事,我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了。
那是一颗纯洁、善良、热情的心灵。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有着很光明的社会前途,却把自己献给了藏区香格里拉一个偏僻小村里的十二个孩子。他的学生成为那个地区第一批会说普通话和英语的孩子。他自己出资修了当地的第一个操场、澡堂、厕所。他教孩子们唱他根据当地民歌改编的《忘不了》。他在那里燃烧着他的激情和生命。他陶醉在藏族的情歌里。他的心离雪山那么近。可是他的写作和民歌收集才刚刚开始,他就走了,在去买粉笔的路上,随着澜沧江的江水远去了。
他走得孤独吗?他知道他带走了村民和孩子们永远的等待和无限的思念吗?年轻的村长——他的好朋友回忆他的往事时的微笑仍然不能掩饰最深处的痛失之情。这个藏族汉子朴素、生动、敏锐的描述把他活化在了我的面前。
“…… 的雪山忘不了 ……”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但我听到了他心中的旋律。我也忘不了那座雪山,一幅名叫《圣山》的油画十年前就把她放进了我的心里。他让我想起了我喜欢的《青藏高原》,这首听了一遍又一遍、无数次让我落泪的歌。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 ……
日复一日、千年如一日地,面对雄阔绵延而圣洁的自然,心灵在长久的期待中深情地呼唤着,除了那一声声的回响,没有应答。除不去的,是梦想,是对至善至美的永恒的盼望。
我想,这也是那个年轻人的梦想,他忘不了他的梦想。
有谁能告诉我,他回到他的家了吗?
我怎样走我回家的路?
我以为我已挣脱了物质的捆绑和控制。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根本做不到全部放弃!我仍然游走在世界这个喧嚣的巨大机器里,带着这样一幅面具和盔甲——大家约定俗成的利益规则和对自己的经营计划。如果我是上帝,我不会喜欢自己。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这个世界?
天父啊,我在你的教导下一遍一遍地审视、荡涤自己的灵魂,仍然抵不上不认识你的这个人的心的万分之一。我的心不安了。因为我知道,你曾告诉我们,你不以成败、作为来判断,你单单看他的心。那,我又能拿出什么样的心来,才能在回到你为我们所预备的美好家园时献给你?
你的诫命、教导、启示,和你所有的丰丰富富的恩典是那么美好,含着你诸多的祝福和希冀。亲爱的主啊,我不得不流泪来乞求你的原谅,乞求你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尽心尽意地爱你,爱慕你的律法,跟随你十字架的道路。


吃完早饭从北区餐厅出来,迎着东方的天空望去,看到小树林中光秃秃的枝杈上现着太阳的光,这柔和清亮的、冬日里的晨光使枝枝桠桠的长短线条不再显得那么僵硬,在光线的反衬下也有了动人的独特魅力。
坐在图书馆读经时,我想起我昨晚说的话:我怕不能忍受工作中的无聊。其实我也担心婚姻中的无聊。我怕那些机械的、重复的事务,把我的时光在钟摆般左右晃动的单调中无知觉地打磨掉了,我也随之变为乌有。再蓦然回首时,那种索然、空旷的味道,我会难以面对。我一直不能忍受人生的无解。
《传道书》说: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然而,感谢上帝告诉我——有解!
《约翰福音》第二章中讲耶稣参加一个婚礼。喜筵还没结束,酒却喝完了,这是多么令人沮丧和尴尬的事,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多少“无聊”时光和尴尬境地也可以想见了。接下来就是著名的耶稣把水变酒的故事。后面又说,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解经书说:人在神以外到处寻找刺激和意义,总以为神是沉闷不堪,了无生气的。但正如耶稣变的酒是上好的美酒一样,在他里面的生活必比单靠自己而活好得多。为什么要等到走投无路才寻找神?为什么把最好的留待最后一刻才享用?
所以,工作、婚姻都不能使生活更有聊,
都会很快失去新鲜感。生命的意义和对“平常”的长久忍耐力都要靠神的光照,如同那干硬的树枝,离再着新装的日子还有些远,因为这淡淡的阳光一照,就还有生气,有可看之处。而我们本是尘土,在这个虚浮的尘世中,若不是耶稣基督的拯救,又有什么可取、可盼望的呢?
那灰黑色的树枝不是死的,上帝注入的生命力还在它的里面,明年春天它还会苏醒、焕发活力;我们的生命也不是死的,耶稣已经赐我们新生命,我们是有永生的。
活着,真好。并且,还能活得更好,那是父神对我们的盼望。
哦,求主赐我力量,我想活得更好。求主日日更新我,使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耶稣真的不是沉闷、睡着的。就在我刚刚做完这个祷告两分钟后,电话骤响,那个需要我的人被带到了我的面前,她需要我的帮助,亟不可待地预约了中午的时间。这个时间从来没有电话的。感谢主,因为我被需要了,就有了意义,今天就不是白白地过去了。
竟然,在今天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今天的果效。若用这样信心的眼睛,我岂不是能立时目睹今生的果效和永生的快乐?
我立体地存在着,我与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联系,与时间也是有关联的。这一刻,一切都直接地、直观地来自于神,最终,我知道了我是与他有联系的,他与我同在,他必与我同在,这就是信心的根基和源泉,他引我穿过生活的消解、生命的死亡,逆流而上。

清教徒的默想实践 / Joel R. Beeke 文 郭晶译

默想带来应用,默想带来医治,默想带来引导。”——库沃维尔(Ezekiel Culverwell)
灵命成长本是基督徒生命的一部分。彼得教导基督徒“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 3:18)。《海德堡教理问
答》说,真正的基督徒相信他们是基督的肢体,与基督的膏油有份。他们靠着基督开始新的生活,并有上帝赐下的圣灵为证。靠着圣灵的力量,他们“求在上面的事”(西 3:1)。他们必然期盼灵命成长,因为“靠真信心与基督相连的人必会结出感恩的果子。
”今日基督徒灵命成长的一个障碍就是,忽略对属灵知识的汲取。我们用于祷告和读经的时间不够,并且我们已经放弃了对默想的操练。可悲的是,默想一词曾被视为是基督徒的核心操守,是“与祷告相联的、为祷告所做的极为重要的准备”,现今却成为与不合乎圣经的新纪元运动(New Age)相关的术语。我们理当谴责那些进行超验默想和其他各种放松大脑的训练,因为这类活动与假宗教相关,如佛教和印度教,但与圣经毫无关系。这种默想的焦点在于倾空大脑,脱离世界,融入所谓的宇宙心灵(Cosmic Mind),而非相联、倾听、服侍于活生生的、有位格的上帝。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安静反思和持久默想的重要性。
基督教会曾一度深入地进行合乎圣经的默想,这种默想包括脱离罪恶,爱上帝和爱邻舍。在清教徒时代,无数的牧师传讲如何默想,并就此主题撰文著书。我们将在本章查看清教徒的默想艺术,考察默想的性质、责任、方式、主题、益处、障碍和作为自省的默想。我们若视清教徒为导师,或许能在这个时代复兴合乎圣经的默想实践。

一、默想的定义、性质和种类

默想(meditate)或深思(muse)的含义为“思想”(think upon)或“反思”(reflect)。大卫说“我默想的时候,火就烧起”(诗 39:3)。默想的意思还有“轻柔的谈话声,低语,嘴唇发出声音……含有我们所说的自言自语”。这种默想包括低声背诵记在心中的经文。圣经常常提到默想。《创世记》24 章 63节说,“天将晚,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尽管约书亚的主要职责是带领以色列人征服迦南,但是主却命令约书亚昼夜思想律法书,好使他谨守遵行那书上所写的一切话(书 1:8)。默想一词在《诗篇》中出现的次数比在其他经卷中出现的总和还要多。《诗篇》1 篇提到,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大卫在《诗篇》63 篇 6 节说,他在床上记念主,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主。《诗篇》119 篇 148节写道,“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思想、反思或深思都会预设默想的主题。正式的默想往往针对重大的主题。例如,哲学家默想诸如物质和宇宙之类的概念,而神学家则反思上帝、永恒的法则和人的意志。
清教徒不厌其烦地强调:合乎圣经的默想包括对三位一体的上帝和其圣言的思想。清教徒的默想扎根于鲜活的圣言——耶稣基督和上帝书写的圣言——圣经之中,这就与那些假冒的灵修或神秘主义拉开了距离,后者强调的沉思是以放弃行动、脱离圣经内容为代价的幻想。对清教徒而言,默想既操练头脑,又操练内心。基督徒不但用理智,也用情感接近默想的主题。沃丛(Thomas Watson)将默想定义为“我们对心灵进行的神圣操练,为要记住并认真地思想上帝的真理,且亲自应用这些真理”。
克莱美(Edmund Calamy)写道,“真正的默想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开始默想基督的时候,他的心会因对基督的爱而燃烧;当他默想上帝的真理时,他会因真理而改变;当他默想罪时,他心中会充满对罪的恨恶。”他还说,为了进行正确的默想,必须通过三道门:理解之门、心灵情感之门和生活实践之门。“当你默想上帝的时候,就要与上帝同行;当你默想基督的时候,就要感到他的珍贵,并愿活出顺服他的生命。”
默想是清教徒每天生活中的本分,它会增加基督徒履行其他生活本分的力量。就如油润滑引擎一样,默想也会使基督徒更加勤勉地操练上帝设立的其他的施恩方式(读经、听道、祷告和基督的其他教训),增加恩典的标记(悔改、信心、谦卑),加深信徒之间的关系(爱上帝、爱弟兄姊妹、爱邻人)。
清教徒提到了两种默想:偶然的和刻意的(occasional and deliberate)。克莱美写道,“一种是忽然、短暂、偶然地默想属天之事;一种是严肃、专门、刻意地默想。”偶然默想就是把感官观察到的事物“提升为属天的默想”。信徒把眼见耳闻之事“当作登上天堂的梯子”。这正是大卫在《诗篇》8 篇中看到月亮星宿时联想到的,是所罗门在《箴言》6 章看到蚂蚁时联想到的,也是基督在《约翰福音》4 章
看到井水时联想到的。曼顿(Thomas Manton)解释道:“上帝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仪式训练古时的教会,使他们看到一件普通物体,就会联想到属灵之事;我们的主在新约中用寓言和比喻(similitudes)教导我们,这些寓言和比喻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在世上处于各行各业的信徒都能有一颗属天的心灵,这样,无论我们是在商店,在织布机前,还是在田间,都仍然能够想到基督和天国。”
偶然默想——或“即兴”默想——对信徒相对容易,因为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同任何人在一起都可以进行的一种默想。人的心灵若充满了属灵之事,那么他很快就知道如何通过自然之事思想属灵之事,而被世事充满内心的人则不然,因为就算是属灵之事,在他们那里也会变得庸俗不堪。就如曼顿所写,“一颗慈爱之心就像蒸馏器一样,它能从所遇之事中提炼出有益的默想。正如它在上帝那里寻求万事,它也在万事那里寻求上帝。”
然而,偶然默想有其危险之处。豪尔(Joseph Hall)主教提醒说,不加约束的偶然默想很容易偏离圣言,成为迷信,就像罗马天主教灵修中的情况一样。想像力必须受到圣言的约束。最重要的默想方式是每天在固定时间里进行的刻意默想。克莱美说,“当人分别出 ……
一些时间,进入私室,或独自漫步,严肃且刻意地默想属天之事”,才会有刻意默想。这种刻意落在上帝、基督和真理之上,就像“蜜蜂落在花上,钻入花心,甜蜜地吮吸一样”,这“是灵魂的反思,灵魂通过这种反思回归自身,思考它知道的一切”主题,包括它的“原因、结
果和性质”。
刻意默想可以是教义式的,以圣言为对象;也可以是实际的,以我们的生活为对象。古革(Thomas Gouge)把刻意默想中的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写道,“固定的刻意默想就是严肃地用理智思想某些属灵或属天的主题,并在其中与自己对话,最终温暖心灵,加深情感,加强决心更加热爱上帝、恨恶罪恶等。”
巴克斯特说,“固定和严肃” 的默想与“偶然和随意”的默想有很大的不同,就如在固定时间里的祷告与在日常忙碌中自发的祷告不同一样。对于敬虔,两种默想都十分重要,它们都满足了头脑和心灵的需要。若无内心的应用,默想不过是一种学习。正如沃丛所言,“学习是为了发现真理,默想是要在灵性上强化真理,前者探索金矿,后者挖掘金子。学习就如冬天的阳光,其热量和影响非常微小;默想 ……则会融化冰冻的心灵,使其流出爱的泪滴。”

二、默想的方式

(一)准备
清教徒对有效默想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些方式都十分依赖“内心的状况”:
1、要把世上之事从心中清除出去,包括世上的事务和享受以及其中的困苦和焦虑。克莱美写道,“祈求上帝,不仅要离开外在的伙伴,也要离开心里的伙伴;即,脱离虚无的、属世的、搅扰的思想。”
2、要清除内心的愧疚和罪的污染,唤起对属灵之事的热爱。铭记圣经经文和属灵真理。靠着恩典活出大卫在《诗篇》119 篇 11 节中的告白,“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
3、要用最严肃的态度进行默想。要意识到默想的重要、伟大和具有的潜力。如果能够
成功地进行默想,就能进入上帝的同在,并再次在地上感受到永恒的喜乐。如阿舍所写,“你的心里要这样思想,我所做的必须与上帝相关,而在上帝面前,一切都赤露敞开,因此我要谨慎言辞,集中思想,以免在智慧的上帝面前发出愚妄之辞。当你与地上最伟大的君王谈话时,心里可能还会想别的事情。但是与上帝交谈,切勿如此。上帝能看透人心,所以你一定要稳住心中的舵盘。要思想三位一体中的三个位格都与你同在。”
4、找一个安静自由、没有干扰的地方进行默想。目的为要“隐密、安静、放松,因此首先要离开人群,其次要避免嘈杂,还要减少活动”,豪尔写道。一旦发现合适的地方,就坚持在那个地方默想。一些清教徒建议,可使屋子保持昏暗或闭上眼睛来默想,为了不让可见之物分心。另一些清教徒建议人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散步或休憩时进行默想。每个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5、在全能者面前保持一个敬畏的姿势,无论是坐、是站、是走还是躺卧着。默想的时候,身体应该随着情感为灵魂服务。目的为要将灵魂、理智和身体的中心放在“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 4:6)。
(二)指导原则
清教徒对默想的过程也给出了指导原则。他们说,从求告圣灵的帮助开始默想。祈求我们有力量管理心智,并将信心的眼睛专注于默想之事。
其次要阅读圣经,并从中选出用于默想的经文或教义。清教徒建议初学者务必挑选相对容易的主题。例如,先开始默想上帝的属性而非三位一体的教义。一次思想一个主题。
此外,选择最适于你目前景况的主题,这将对你的灵魂最为有益。例如,若你灵里感到忧伤,就默想基督乐意接纳可怜的罪人,凡投靠他的人,其过犯都蒙赦免。如果你的良心不安,就默想上帝对痛悔之人所赐的恩典。如果你有经济上的匮乏,就默想上帝对穷困之人的奇妙护理。
然后,记住所选经文或主题的某些方面,用于激发默想、加强信心、作为神圣引导的方式。
接着,专注地思想经文或圣经中的主题,不要窥探上帝未曾启示之意。回忆经文,集中思想这节经文与你的主题相关的一切。联想过去的讲道和这方面的著作。
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曼顿所写,“不要用固定的规则限制自由的心灵(spirit)。上帝需要的是敬虔,不是逻辑。当基督徒把自己限制在规条和指令中时,就会陷入困境,他们的思想好像出于死水而非活泉。”第二,如果你的思绪飞散,就要控制它,进行简短的请求赦
免的祷告,求主赐下能够集中心智的力量,把合适的经文再读一遍,然后继续坚定地进行默想。牢牢记住读经、默想和祷告相互关联,其中一项枯干时就转向另一项。一定要坚持不懈,不要向撒旦屈服,放弃默想。
下一步要唤起情感来荣耀上帝,如爱、渴慕、希望、勇气、感恩、热情和喜乐。同自己的灵魂对话,包括因自己的无能和缺点而有的抱怨,并在上帝面前提出你自己灵命的需求。相信他会帮助你。
现在,随着记忆、判断和情感中出现的一切,把默想到的内容运用到自身,从而使灵魂进入本分,获得安慰,并使灵魂脱离罪恶。正如斐纳(William Fenner)所写,“深入你的灵魂,预备你的内心。让应许、警告、怜悯、审判和命令环绕你的心头。用默想探寻内心的轨迹。在上帝面前敞开心扉。”
省察自己在恩典中的成长。反思过去并询问自己,“我做了什么?”展望将来并询问自己,“我决心靠上帝的恩典做什么?”不要以律法的态度发问,而要在圣灵所赐的恩典中,出于对神圣的渴慕,并盼望获得成长的机会。要谨记,“律法的工作是我们的工作;默想的工作是甜蜜的工作。”
然后把应用变为决心。怀特写道,“你的决心要坚定且稳固,不 [ 仅仅 ] 是希望,还有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下决心抵挡各种罪的诱惑。把你的决心写下来。最重要的是,决心一生都要“成为不断默想圣洁和属天之事的人”。以“甜蜜的顺服之心”把自己、家庭及你拥有的一切都交在上帝手中。
以祷告、感恩和诗歌唱颂来结束。斯卫诺克(George Swinnock)写道,“祷告最好以默想开始,默想最好以祷告结束。”沃丛说,“让祷告贯穿默想。祷告使每件事都具有了神圣的光泽;默想若无祷告就像世俗的沉思一样。祷告会使默想专注于灵魂;祷告就像系在默想最后的结,避免默想的内容滑落失散。祈求上帝将那些神圣的默想永远存留在你的理智之中,并将默想的滋味存于你的心中。”
为上帝在默想中的帮助献上感恩,否则就如格林汉姆(Richard Greenham)告诫的那样,“我们下次默想就会受损”。
最后,不要急于从默想转入世事。以免像古革所说,“那样,就会忽然熄灭在默想中被点燃的心灵。”要知道,默想一小时“胜过听千次讲道”,阿舍说,“这并不是贬低圣言,而是对圣言的尊重。”

三、默想的主题

清教徒建议了各种用于默想的主题、对象和材料。系统神学的每一重要方面都可作为默想的主题,如上帝的工作和护理、灵魂的价值和不朽、基督的受难、成圣和教会中的喜乐和忧伤等。
有些清教徒,例如豪尔,提供了比他人更为细致的内容。豪尔列出了 87 个默想主题,如无知、败坏、圣洁的生活、罪、成功、在恩典中成长、骄傲、顺服、悔改、属灵的争战、试探中的力量、默想本身等,并在每个主题之后都加了一段说明文字,用于说明如何对该主题进行默想。
显然,清教徒认为我们对每个主题的侧重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欧文说,“若说我从经验中观察到了什么,那就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对基督的位格、其国度的荣耀和基督的爱的默想来评估我们在恩典中的成长和倒退。”对清教徒而言,可能最重要的默想主题就是天国——我们在那里完全认识上帝、敬拜上帝并且享受与他的同在;基督在那里坐在父神的右边;圣徒在那里欢喜快乐,因为他们被改变之后荣上加荣。巴克斯特写道,“默想是其他本分的生命,而天国的观念是默想的生命。”其次,基督徒当以合宜的态度领受圣餐,为此,他当默想主耶稣为他的罪所做出的牺牲。正如怀特所写,“在我们领受圣餐之前、之中、之后都要进行默想:默想天父上帝的爱,默想圣子耶稣基督的爱,思想他伟大的位格,深受的苦难,及这一切完全满足了上帝的公义,我们还要以同样的方式思想圣礼的伟大、性质和作用。”
第三,安息日是用于默想的特殊时机。对于敬畏上帝的人而言,这是灵命得滋养的时光,他们会在这一天为下一周储备灵粮。因此,安息日被亲切地称为“灵魂的集市日”。
最后,对处于不同灵命程度的基督徒,清教徒给出了不同的指导,如拉纽(Nathanael Ranew)对默想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其中包括为“刚信主的基督徒”、“有一定成长的基督徒”和“成熟的基督徒”所写的篇章。基督徒的灵命越成长,他们的默想也就越深入。

四、结论:作为自省的默想

默想对清教徒而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蒙恩之道,它还是清教徒进行全面灵修的方法,它是一种合乎圣经、教义、经历和实践的艺术。清教徒默想观的神学源自保罗、奥古斯丁和加尔文。清教徒默想的对象主要来自圣经——这本创造之书和良心之书。正如布瑞芝所说,“默想就是为了某人自己的好处,热切或深情地专注于某事物,从而使他的心智思想、停留并集中在这个事物上”,最终荣耀上帝。

加尔文的属灵观及其影响 / 侯士庭

1、加尔文的生平

加尔文一生中总共只有三次谈到他个人的背景。临死前他将生平的资料告诉在日内瓦和他一同事奉的长老;在之前几年,他对自己的生命最详细的一次叙述,记载在他写的《诗篇注释》的引言中。他的这个举动意义深长。他深受诗人大卫的影响,而大卫在他的诗里似乎什么都讲。加尔文曾经说了一句名言:“加尔文与诗人大卫的不同,在于诗人大卫任何时候都将他所有的情感完全在神面前表达出来,而加尔文只在某些时候才将某些情感在神面前表达出来。”加尔文是在查考《诗篇》,写注释的时候,让人感到这亦是他谈个人生平的时候。
我现在给大家提供的资料大多出于他所著《诗篇注释》的引言。他六岁时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再娶。他不大尊重其父,因其父乃权宜主义者,很有野心,为自己的利益不惜剥削教会。他的叔叔和其他的亲戚是卑微的船夫,在河上从商。其父受过一些教育,附属当地的大教堂,但不是按立的神职人员。他期望自己的儿子受教育,但又觉得在教会工作无钱可赚。所以当年轻的加尔文想接受按立的时候,其父却坚持要他读法律,因为从业法律收入比较高。
加尔文这个人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伟大的教会领袖,但却没有留下任何按立的证据。我们也许会感到很惊讶,原来他是个平信徒,然而这一点却很重要。他在这一条核心的信条上强调了自己改革的信仰。
1520至1523年,他在巴黎大学时,住在校中一所书院,此书院乃一百年前为了在学生中推动灵命追求所建。在同一书院中,亦住了伊格那修·罗耀拉。我很想揣摩他们两位之间的对话,一个是伟大的反宗教改革的领袖,另一个却是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1525年他开始
学民法,在神的保守下成了一位有法律头脑的律师。   如果读过加尔文所写的《基督教要义》,就不难看出他那律师的才能,即去除一切杂质,提炼出信仰核心的才华。在这本书中,他没有用错一个字,亦没有一个思想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本书是教会内一部相当出色的信仰表白,当时他已信主大约10至12年。1536年此书的第一版面世,此书成为诠释基督教教义的里程碑,这是加尔文个人从未意料到的。其实他写这套书的主要目的,乃是为受逼迫的朋友辩护,他们当中有些是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加尔文在书中为他们的死提出抗议,因他们为主牺牲不过是出于简单的圣经信仰,而不是出于逼害他们的人所认为的异端思想。

2、加尔文的性格

下面我们来看看加尔文的性格。一般的文字著作误解他,通俗文学亦错误地描述他这个人。他出身卑微,幼年时敏感、害羞、畏缩,
深感需要信赖神。加尔文内心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深深地体会到需要倚靠神。因此,他对神的话的态度,就是简单的顺服。第二是他的敏感性。我们把他当作是新教的阿奎那,认为他是个将神学系统化的人,既严谨又强硬。其实这种印象是错误的。他对自己的归主感到非常惊讶,神居然会选召他。1520年他曾如此描述自己:“本性退缩,未经琢磨,总是渴望享受宁静的生活。”当他开始讲道,成为受人欢迎的教师之际,他却希望能到一隐密处,脱离人群。隐退的心愿达不到,想隐退的地方却成了公共学校。虽然他愿过隐居的生活,神却让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不得安宁,反而把他摆在水银灯下。第三,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他记念那些为主牺牲的弟兄,为他们的声誉提出辩护。他在《基督教要义》这本书中说:“我没有其他的目的,只想让人知道这些人的信仰为何,让人看到那些破坏他们声誉之人的邪恶、谄媚和不信。”
《基督教要义》这部书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巨著,曾出版过几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比前一个版本有进步,也更加完整。加尔文几乎一生都在不断修订这本书。今天基督教领袖的态度就很不同,他们一本又一本地写,而加尔文只专心出一本书。
加尔文亦是一个谦卑的人。他说他的目的不在于身居高位,享受美誉。其实他一点也不想到日内瓦去,他之所以去了,乃因他的朋友法雷尔(Farel)说,如果他不去,神的咒诅会临到他。他自己的心愿是隐居。他在日内瓦期间遇见很多困难。听听加尔文自己说的:“虽然我承认自己本性懦弱、柔和、胆小,但一开始我就要承担这些狂风大浪。”曾有一段时期他被赶出日内瓦。那时他感谢神,他终于可以隐藏起来了。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再次被推出来,重返日内瓦,一直到死。他说在大卫一生中,神似乎带领他走每一步。这对加尔文是无比的安慰。在他的一生中,《诗篇》是最大的安慰。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加尔文的软弱、胆怯和害羞,他才更加体会神的恩典在几方面的确都是够用的。
很少人像他这般毫无保留地信赖神,他决心让神进入他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想象中。他所有的人际关系,无论在道德、知识还是属灵方面,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交的,他都让神居首位。如果他不得不接受加尔文派这个事实,他会这样说:“这个人是个认识神的人,他的情感和思想都被神所充满。”此乃加尔文敬虔的源头。在这里我不计划详细讨论他对敬虔的教导,但我可以说,圣洁的观念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他年轻时受到了14世纪托马斯·肯培的属灵观的影响。
但最重要的是加尔文的神学知识是满有生命力的,是经历性的。他的属灵观和神学深受他对圣经的认识所影响,神的话语提供了客观的实存,圣灵乃主观的因素。因此,真正对神的认识,乃是神的话语与圣灵合作下传达给人的。宗教改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圣灵的工作放在中心,这是在中世纪最缺乏的。他们忽视圣灵,又不看重神的话。然而,加尔文却在神的话语和圣灵的同在下,产生了正确的属灵观。圣灵光照人心,使人能看见圣经中的真理。
加尔文说,是圣灵在人心工作,使人体会神的神圣,因而导致确信、认罪和明白,远超过理性的范畴。他又说,信徒被神的真理说服,立时就肯定那是圣灵的工作;因圣灵帮助人感受神的同在,承认神的神圣,经历神的父性,和享受他的同在。但圣灵并不启示新的真理,所谓新的乃指超越圣经启示的真理。所以,我们试验此灵是否圣灵,就看他的教导是否和神的话语一致。今日正当我们强调圣灵之际,我们也可以用圣经的真理来察验是否是圣灵的工作。同样,我们亦不能随便摒弃圣经,将之肤浅化,或者带有将圣经偶像化的倾向,我们要通过不断地修正,以取得平衡。因为解释圣经是圣灵的工作。
我们发现加尔文还强调内向性,即个人和个别的敬虔,但同时亦要逃避主观性的危险, 因为神的话语有其客观性。另一方面,他认为
神学不仅为满足理性的追求,亦包涵在生活中落实真理。加尔文从来不质问神,因为他认为人没有资格如此对待神。反之,他认为我们理当接受神的质问,这一点再次表明他的谦卑。这就是加尔文的属灵观的核心。

3、改革宗与科学

在结束之先,我们要谈谈改革的教义如何将人的思想观念,从中世纪转变到现代。改教者,尤其是加尔文,提出一项重要的教义,即“信徒皆祭司”的观念。此观念导致现今科学时代对经验主义的探讨。你或许会感到奇怪,信徒皆祭司的教义与现代科学有何关系?简单
得很,这个教义论及神在创造时赐给人一个特殊的地位,神亦赐人思想和声音去宣扬神创造的荣耀。人代表所有不能言语的受造之物表达对神的感恩。
因此,在16世纪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世纪末,欧洲90%的植物学家都是加尔文主义者。为什么呢?因为圣经谈到野地的百合花如何生长。所以当时的人决心认真地研究所有的植物,将之分类,并描述其荣美。现代的植物学就是在这个动机下开始的。
在巴黎盆地离加尔文出生之地不远处,有一位卑微的陶匠,用泥制造陶器,他的手指不时地碰到机器上的化石,当然他不得不停下来将那些碎化石放在一边。他单纯地相信这些化石也是神的创造,应当鉴定和分类。柏利斯的伯纳德(Bernard of Palissey)就这样意外地成为了古生物学的创始人。同样的情形在天文学、地理学或其他科学的领域都有。由于人对神创造之奇妙的好奇和感恩,为现代科学的起飞建立了架构。

4、天职观

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及亲身的探讨是一回事。加尔文主义传统的属灵观还引申出另一种属灵的好素质,这亦是早期教父曾提及的问题,即谁是基督徒?基督徒和世上的普通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他要活出福音,在生活中实践福音的本质,所以他理当是最好的商人,最好的水手,最好的官员,最好的公民,最好的丈夫和妻子,最好的主人和父亲。因此,16世纪时,人们公认基督徒的道德行为是最高尚的。17世纪的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亦说:“我们就是扫地,打扫卫生间,也是为了神的荣耀。”
16世纪的改教者说神的呼召有两种,即“特别呼召”和“普通呼召”。改教者对这两种呼召的解释如下:普通呼召是指信徒蒙召过信心的生活,他们引用《希伯来书》11章6节:“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凡不出于信的就是罪。此呼召的范畴,即过信心的生活,信徒一生最主要的工作乃因信而活。然而,在普通呼召之外,还有特别呼召。比如说,一位姊妹可能蒙召作母亲,处理家务;另一位蒙召站讲台传讲福音;另一位蒙召作科学家,像那些蒙召作植物学家的人一样。他们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今天福音派的人完全忽视的观念,即特别呼召乃次要的呼召,普通呼召乃首要的呼召。蒙召作医生、护士、老师并非主要的,最重要的乃是蒙召作神的儿女。我们蒙召作基督徒,最要紧的不是站在什么岗位上,乃是成为神的儿女。我们最主要的身份不在于我们的专业,乃在于我们是否在基督里。
今天的年轻人之所以深受作抉择之苦,乃因他们接受了世俗的看法:假设人的身份取决于他们所选择的职业。但这完全曲解了加尔文拣选的教义,他强调的乃是基督徒要过信心的生活,这比人选择职业更为紧要。
今天我们觉得按立人全时间作传福音的工作非常重要,有严肃的仪式。但我们若像加尔文一样地激进,真正相信信徒皆祭司这个教义,那么我们亦当有同样严肃的仪式按立护士、秘书或主妇,因为这才是拣选的正确意义。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人被按立都是为了荣耀神。
改教者强调一个真理,即人当在蒙召的岗位上尽忠。他们引用《传道书》9章10节:“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还有《耶利米书》48章10节:“懒惰为耶和华行事的,必受咒诅。”因此,我们要爱惜光阴,全力以赴。
除此之外,改教者又说,我们的呼召包括我们有责任在爱中彼此服侍。这使我想起马丁 · 路德说过的似乎自相矛盾的话:“当基督徒作众人的仆人的时候,他是最自由的。”《以弗所书》4章1节教导我们行事为人当与蒙召的恩相称。人若重视专业生活过于信仰生活,他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激励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比如说,今天的基督徒医生和护士,若他们的良心不同意堕胎,他们想在专业上见证主,可
能就不得不放弃升职或其他好处。这样作他们就等于把普通呼召对他们的要求放在特别呼召之上了。我们当顺服的是神而非人。

4、家庭管理与现代经济

16世纪的改教者和17世纪的清教徒,开始为个人生活奠定了治理之道,详情记载在《基督徒指南》(Christian Directory)这本书内,书中谈及治理家庭经济之规条。“经济”这个词用得很合适,此词来自希腊文“家室”(Household)这个词,原文乃家庭管理之意。17世纪所谓的经济指治理家庭生活之道;根据《以弗所书》5—6章的教导,是包括夫妻相处之道,父子相处之道,主仆相处之道。著名的清教徒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在1660年代出版的这一套五册的《基督徒指南》,详细提出与经济有关之基督徒道德行为的准则。
18 世纪后,经济这个名
词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经济学家亚当 · 斯密(Adam Smith)谈到政治经济,特别指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管理一个国家。所以,现代经济学与16世纪为经济下的定义完全无关。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改教者的看见,治国之前,必先齐家。现今的世代为何如此混乱?皆因我们期待把社会较大的单位管理好,然而却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儿女。世人道德观的分峙导致社会的混乱,新约书信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原则。基督徒若羡慕作圣工,治理教会,必须先齐家,否则不适合承担重任:换言之,家庭的治理在先,其他较大单位的治理在后。这是改教者所强调的一点。

5、17世纪后的世俗化

总之,是什么导致现代之改变,是什么取代了改教者所奠定的根基?17世纪的人对自然界满了幻想,他们不把神当作受造之物的创造者来礼赞,新兴的科学家反而把自然界当作自我一致的机器,有其独立的规律和自己的秩序。1648年一位信徒波义尔(Robert Boyle)发现有关气体的定律。他著书批评那个时代的人对自然的看法,并指出基督徒信仰的危机,过分强调自然界的地位;其实,那是人的幻想,完全抹灭了创造者的存在和地位。
第二,神的护理之教义亦逐渐地世俗化。改教者再三强调神的护理,认为若没有神的护理,人根本无法生存。他们对神的护理认识很深,他们相信这就是信心生活之基础。18世纪末期,神的护理教义变了质。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经济的定义又逐渐改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Wealth of the Nation)中提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将会产生的紧张状态,因为双方有不同的利益:一方想用最低的价格购物,另一方则想赚最多的钱。斯密认为市场上存在所谓的和谐原则,其实这是已经世俗化了的神的护理教义,成了抽象的原则,事实上这是一个神话,是人编造出来的神话。和谐原则指的乃是市场上合宜的定价原则。
18世纪末,罗素提出在政治上亦有所谓的和谐原则,即多数人投的选票就是最好的选票,这是民主法治的开始。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勒辛提出教育上亦有和谐原则,即公共教育乃最好的教育,这是现代公共教育的由来。现代生活的一些基础都是建立在此神秘的假设—和谐原则之存在。我们往往不批判、不探讨我们持守的假设,任凭自然凌驾在神之上,坚持自然有其定律和运作的方式。和谐原则之面世,令启蒙运动时期的人假设他活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
导致世俗化精神的第三个原因乃是另一个假设,即人在不断的进步中,凡是新的就比以前的好。此外,19世纪的乐观主义与进化论的哲学挂钩;19世纪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件,都有助于发展人类独立的精神。
最后一点要提到的,是人对权威在看法上的改变。根据圣经,权威乃源自外部的,是外赐的。比如说,航海家发现天体的定点在于对天体之观察,所以,他们用航海之星来衡量他们在地球的何方。基督徒的世界认为权柄来自天上,正如耶稣在圣殿被当时的宗教领袖质问时,他就明说他的权柄来自天上。然而,启蒙运动的人却否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权柄并非来自外面,而是主观的,是属人的。现在的人认为很多事无意义,只因这些事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已。他们暗示自己就是最高的权威,此乃在现代人心中已经成型的过度的主观主义,在人的理性和意义范畴内涵盖对权柄所有的定义。   最后,我们要看看工作呼召教义的前景到底如何?现在的基督徒也已经丧失了改教者对此教义的看法,我们倾向把个人的专业当作身份的象征。我们都体会到社会的不安,我们生存的文化极度要求专业上的安全感和地位。对很多基督徒而言,单单作个基督徒是不够的,还要在社会上有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我们需要社会上的认可,以为有了让人看得起的专业,就能带给人某种程度的认可。这表明我们的身份不在于我们是在基督里的人,而在乎我们的工作,即使是为主作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新发展宗教改革的精神,承认改革的教义本身,可以引申出现代生活中许多基本的原则。其实,现代的生活已经从这些教义上越了轨,在各方面歪曲了其基础。比如说现代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态度,我们活在时间的辖制之下,不能享受人生。变形的现代人实在是时钟的奴隶,他的生活若不受时钟的衡量,就感到迷失,不知如何是好。他不能了解现在就是悦纳的时候,现在就是得救的时候。人虽然百般想脱离神而独立生存,但无论在任何时刻,神的永恒都可能介入,那个时刻就变得意义重大了。希腊文有二个词代表两种不同的时间,一个是Kairos,代表以永恒来度量的时间,另一个是Chronos,乃以钟表来度量的时间。贝克特(Samuel Beckett)写了一部名剧《等待戈多》,剧中有位富翁,在口袋上挂个大表,表声响亮,他在下一幕遗失了这个表后,整个人好像瞎了眼、疯了一样。另外有两个流浪汉在等戈多,他们俩看出Kairos是要紧的,但对Kairos却没有信心。我们不知戈多是离去了,或是个没有意义的名字,因为戈多一直没有出现。但这两个流浪汉却深信,如果戈多出现的话,他们的人生就有转机。贝克特想要指出的乃是:歪曲了的改革教义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与根源断了线。现代生活中的无意义感,就是由于对改革教义之曲解。

晨祷感言/ 曾淼

从开始参加晨祷到现在,我的生命经历了两个巨大的变化——恢复神的秩序,以及开始负轭。

以前我是个所谓的“自由职业者”,基本上过着无拘无束(就是没有约束)的生活,时间都是自己安排。虽说会按时起床灵修,但是晚上几点睡就没谱了。晨祷对我最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彻底改变了我的作息。很快,在这种作息的规律中,我体会到了上帝“洁净”的工作,也对过圣洁生活产生了更深的渴慕。

去年夏天,我正处在寻求人生方向、认识自我的最痛苦时期。2005年毕业之前,宋军牧师叮嘱每个人“好好寻求上帝给自己的托付”。三年来,我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在神面前恒切地祷告。结果不仅没有任何回音,反而一再经历梦想被打碎。去年8月“21天晨祷”中间,天明牧师跟我说:“你的生命需要扎根,不管做什么,坚定地相信是神的带领。”也就是在那段时间的祷告中,我看到以前的自己——嘴上求的是神的旨意,心里暗自揣的还是自己的意思。一个星期后,我跟现在的公司签了合同,兴奋地见人就说:“我开始上班了,是朝九晚五、五险一金的那种!”对我来说,这是让瘸子站起来行走那个级别的神迹。这件事让我对神的大能有了非常切身的认识,信心更加有根基。

在晨祷中我操练把每一件自己看为小的事交托给主,于是更多地经历了他的作为,对罪、对神的声音也更加敏感。我觉得这半年格外蒙恩的原因就在于此——绝不是什么“虔诚”的表象,而是因为越来越了解神、明白他的心意,所以越来越愿意顺服这位掌管万有者、按着他的意思祈求。他是信实的、美善的!他在隐秘处托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这是只有在祷告中才能认识的奥秘。

晨祷的弟兄姐妹,实际上是一个代祷的团体。我什么时候开始为一个人、一件事祷告,什么时候就看到自己里面爱的匮乏;恰恰也是在开始代祷的那一刻起,神的爱就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代祷,正是接通属天资源的管道。在一天所有繁忙事务开始运转之前,弟兄姐妹被招聚到神的殿中,将赞美的祭首先献给神,然后同心合意地为着教会的需要祷告,为着宣教士的需要祷告,为着国家祷告,为着牧者、同工的需要祷告,为着弟兄姐妹的需要祷告,为着不信主的家人、朋友祷告,为着自己的需要以及一天的生活祷告 ……这样的感动是神亲自放进众人心里的,这样的连接也是奇妙的生命的连接。

当我想起从最开始晨祷需要司琴,到后来四萍住在我家所以我才跟着她坚持下来;再从上班以后有了钱买一辆电驴,到后来红雨干脆开车到我家旁边的路口给我便车搭,我就看到神是怎样一步一步“策划”了这场祷告。我是软弱的,他是怜恤人的。神也借着好博兄、李红姐的分享对我说话,借着晓燕、会素、宋阿姨默默的服侍感动我,借着李华的热情、天明牧师被圣灵充满的力量激励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每当我从祷告垫上爬起来,看着东边漫天的朝霞一点一点驱走黑暗,旭日的光芒普照这个城市,晨祷结束的那段经文就一遍一遍活画在我心里——“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致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哀3:22)

在晨祷中与主亲密/ 孟绯

2008 年新年伊始我参加了教会的 21 天祷告会,第一次强烈感受到神的同在。每天都像和自己的恋人约会,盼着和他见面,述说心中的一切。这样的过程实在甘甜,美好的感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渴望再次有这样的感觉,同时希望能通过晨更操练自己,就参加了夏天开始的晨祷会。

我决定参加晨祷时,是有对神深深的渴慕,想寻求他的带领,也希望在此过程中更加亲近他,能够战胜肉体、战胜自我、战胜世界,过得胜的生活。当到了第 12 天,真的是在坚持,只是好辛苦,好像到了身体的极限,祷告时会有精神不能集中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祷告的热情和迫切程度在下降。心里总在想:神在操练我什么,我的身体?我的意志?我的骄傲?我的信靠?我在为什么坚持?

神通过这样的祷告,让我看清了自己。我常常凭着人的意志和不断地努力,想要达到神的要求;拿自己的计划当作神的计划;自己的要求标准当作神的要求标准。所以失败时会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在灰心中失去了信心。这样真的会给撒旦留破口,给他攻击我的机会。神在训练我完全的交托,在没有结果和没有果效时将自己交给他,不看重结果,更注重在此过程中,神需要我学习的功课。所以我要学习面对真实的自己,肉体的自己,软弱的自己。我不是铁人,任何身体和意志上的软弱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在真实中能更加体会神的全能,在软弱中更能将自己摆上。神让我明白我的坚持是要定睛在神身上,坚持是要顺服他,坚持是能彻底放下自己的计划,寻求他在我生命中的旨意。感谢主,让我在晨祷中更加接纳自己的软弱,依靠他,使自己刚强持守。

十月份我因腰部受伤,中断了两个星期的晨祷。当时就在想 , 这回可以好好休息啦。因为需要静养,就这样每天睡到自然醒。即使好一些能上班了,也什么都不想干,查经和读书小组也不想参加,觉得没什么意思。其实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在这样的游离中,特别地体贴肉体,灵里面的渴慕渐渐弱了;身体的软弱影响到灵里,感觉自己离神很远。我不要这样不冷不热的感受,我要归回,归回到主里面!我向神祈求,求他赐我身体的力量能够参加晨祷。当我清晨再次来到他的殿中,开口感谢和赞美时,心中一股暖流冉冉升起,耶稣深长的爱紧紧地环绕着我。虽然因为腰痛只能坐着祷告,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与主的交谈,就像出门许久回家的孩子,在父亲面前有说不完的话,深深感到从他而来的力量,让我体会到晨祷是我生命的需要,在此他加添我前行的力量。从布谷鸟清脆的啼鸣到秋叶片片的飘落;从头顶繁星点点到闻得春的气息,不知不觉在晨祷中我真切感受到主的引领,从自我坚持到自我放下,从生命渴望到生命需要。在此过程中有挣扎、有疑惑、有退缩,但因着神的慈爱和怜悯,让我能够坚持下来。感谢主,在晨祷中使我对自己的罪越来越敏感,愿意顺服他的管教,更加寻求他的心意,赐我从他而来的信心,有勇气和力量面对一切的困难,并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行出来,靠着他得胜。

2008 年 21 天的新年祷告会,我和神谈了一场甜蜜的恋爱,使我的灵命复兴火热;而晨祷更像与主过日子,在平静中真实度过每一天,带给我信仰的坚定与持守,使我的生命状态更加平和、沉稳,与主的关系更加紧密。神带领我在祷告中成长,更多地向我启示他自己,我感受到神的生命进入到我的生命里。我从祷告中所获得的,不单是神答应了我的祷告,更大的收获是我与神的密契,在祷告中所得到的信心、平安与释放。

主的慈爱坚定不止息,他的怜悯也永不断绝。每早晨都是新的,更新的早晨,主的信实极广大,主的信实极广大!感谢主让我在晨祷中将新的一天交给他,并能与他同行。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也愿永远享受在其中。愿主的大爱充满我心时,我里面更多的是崇敬、感恩、顺服和谦卑。我愿用一生的时间了解上帝;用一生的岁月与主同行;用一生的热情去爱天父;用一生的行动将圣经遵循;也坚信与主的这份情感,历久弥深。

知道.不知道 / 陈艳

晨曦的第一缕微芒不知是什么时候显现的,无声地从窗口漫进来,如同圣父、圣子、圣灵不期然地就进入到了我的里面,天国的画卷就此展开……
从前,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亮,就只是亮了,眼睛也从未想去捕捉,天就是亮了、暗了,又亮了,又暗了。很多时候,并不期待天亮,只愿意沉在疲倦的混沌当中。面对这个世界也常常想:没有什么更好的吧,来了,去了,大抵如此。在这幽暗势力所掌控的世界里,每一样事物都难逃褪色的结局吗?有没有例外?这样的期待也只是瞬间地闪亮,就灭了。
终于听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真光照进我的心里,黑暗在真理的强光照耀下骤然退去,失去了辖制心灵的可乘之机。“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神爱世人,他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我知道了,神之爱托起了永恒的光明。
我不知道我怎么就与耶稣相遇了,后来他告诉我是他爱我,他找到了我,要带我走永生的义路,做光明之子。光明之子?真好!可以与光明同行,或者还可以发出些光来吗?我怀揣着这光明的应许在世上行走了些日子,却疑疑惑惑,觉得揣不住漏掉了,时有昏昧沮丧。我多么希望他能拉着我的手,拉得紧一点儿;我多么希望他的光照着我,整日地将我笼罩着。
我似乎听到一个声音说:“你要和我在一起啊,你要跟着我啊。”我在一片喧嚣中寻声而去,这声音有时微弱,有时响亮。在曲折的小路上,我跌跌撞撞,时起时伏,为满径花香而欣然雀跃,也为陷入荆棘而忧伤痛悔。为什么我的道路不能顺直一些?我的腿脚不能有力一些?我的眼睛不能看得清楚一些呢?

直等到一天,我听到一个很大的声音:“来,清晨的时候到我这里来!”我鼓起勇气满怀希望地从寂静中爬起来,扑进了无声的拥抱中。我来了,风的低语来了,鸟儿的歌唱来了,弟兄姊妹的欢声笑语也来了。天冷了,风儿咆哮起来,鸟儿躲起来,主的话语和信实温暖着弟兄姊妹、坚定着我的心。“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约 6:27)“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约 6:33)
我要生命,我要更好的生命,不会朽坏的生命,我从哪里去获得每日新鲜的喂养呢?耶稣说:“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他的话果然不错。如同在旷野的以色列人每天早晨领取神所赐的吗哪一般,我试着每天睁开眼就把身心都交给他,安静在晨祷和灵修中,我的心一天天被扩充延展,我的灵更加地柔软舒展,我的肢体不再纠结在重负之下。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 6:19-20)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 8:26-27)
哦,神这样理解我,主这样爱我,圣灵这样体贴我,因为我不是属于自己的,我是属于他的。那么,交还给他是最好的保存方式了。   我欣然邀请圣父、圣子、圣灵一一进驻我心,清晨是我认识三位一体的真神、与他约会的特别时刻,他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洁净着我,我的眼睛明亮了,与那点点晨星相映着。我知道,他在看着我,他真知道我。我的心哪,默默无声专等候着他。他要炼净我,修剪朽病的枝子,从中榨出纯净的汁油来,为他作光作盐,见证他的美好和大能。他的话语使我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在艰难的环境、穷乏的日子里,他伴我走过白天和黑夜,按照他的应许,赐给了我最好的礼物——他自己。时空穿梭,历代圣徒的足迹向我诉说他的神迹奇事,生活中的点滴经历也在印证他的真理道路:我能留下的只有他,和他的永恒不变。
在纷繁的尘世中,我不知道的事有很多,但我终于明白有一件事是必须知道的,那就是:耶稣爱我,爱到为我舍命。马槽里的婴孩为我而来,以十字架的献祭,把我从尘土中救起,担当我的罪孽,洗净我的污秽,赋予我生命的意义,所有的感恩在心中化为了一片无言的律动——《感遇》。
感遇(五律)
取意苑中庭,先贤韵未枯。
阶前松影动,腑内乾坤书。
朽木喜充燃,明珠恨待沽。
低眉潜素望,拟为展仙图。

注: 教会的集体晨祷以圣父、圣子、圣灵为主线贯穿每日主题经文,历时半年,使基督徒对三位一体真神的属性和工作以及自己与他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

神的爱每早晨都是新的 / 真言

2009 年 2 月 5 日上午。冬日温暖的阳光照在我淡绿色的桌面上——感谢主,这一天又以晨祷开始的。

虽然刚从家中过完年回来,作息时间要从早上至少七八点以后才起床调整到五点以前实在是不容易,但蒙神的保守,昨天、今天我都去了,又一次与神,与弟兄姊妹在清晨就有神圣美好的相连,真是太宝贵了。尽管这两天我的头还有点晕,身体还有些不适,但是我甘愿付代价,因为我太需要主的爱了。

我是一个极度需要爱的人,感谢神让我看到这一点——是他把我造成这样的人,而且他造我就是为了爱我。每天清晨五点半,他就在华杰 8B1 赐下他的爱,真实无伪的爱,感动我肺腑的爱。从去年 8 月到今年 2 月,感谢主我至少有上百个日子是以晨祷开始的,是以领受他的爱开始的。

2007 年是我回国的第二年,我发现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弱,生命中的黑暗势力几乎要压倒我,软弱的我也看不到主的异象,我就像一个瘫子,无力自拔。2008 年的春天,主渐渐复苏我的生命。我晚上七八点钟就上床睡觉,第二天凌晨四点就自然醒了,我就起来祷告,流泪祷告,求神救拔我出困境——神是信实的!他的爱带领我,给我力量,复兴我的灵命,在 2008年的复活节,我经历了真正的复活,在自己,在肢体的身上,都真实地看到了主复活得胜的大能。

我个人的晨祷就如昙花一现,美丽地绽放之后就只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环境不那么艰难,自己的灵命还过得去的时候,我就恢复了以前的作息时间,六点起床,十点睡觉,虽然也有读经祷告,但就是例行公事。五点钟的晨祷对我而言是紧急救命的良药,平时是不会动用的。但是,我在晨祷中尝过主恩的滋味,知道那实在是好得无比,所以,去年 8 月,当教会开始连续 21 天的晨祷时,我就又有了动力,高高兴兴地去了。

夏天的早晨五点钟真是一个最美好清新的时刻!天已经微明了。走在安静的校园里,只有两位清洁工在扫树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刚上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那样地向上,充满朝气。虽然去晨祷的第三天就扭伤了左脚,但在弟兄姊妹的爱心照顾下,我恢复得很好,没过几天就又能去晨祷了。我心里充满了感恩,晨祷中也常被圣灵充满,觉得自己的心被神的爱触摸,变得柔和了,论断的心变成了祷告的心,脚上的伤时刻提醒我一个肢体受伤,全身都受苦的真理;当我们为学生事工的公祷题目祷告时,我的感动也越来越多,想起自己是在美国的国际学生团契信主的,这些年来也一直在高校,若神要兴起学生事工的工人,不也很有可能会是有我这样经历的人吗?感谢神开了我的眼睛,当我从晨祷回来,走在校园里,看到众多行色匆匆的学生时,我看到了一个个寻求的人,他们的灵魂是多么宝贵!若神真的要使用我,我可以为他们歌唱,为他们表演,为他们讲述人生真实的故事,引导他们去到那真理的源头,那将是多大的自由和幸福!

神也神速地调整了我的生物钟,晨祷约十天以后,我不仅不用补觉,而且精力充沛得惊人:我彻底打扫了我的家,将每一块地板瓷砖缝里的污垢都洁净了,两年多来一直未能整理的书籍资料终于井井有条了,我的心情是何等畅快啊!和弟兄姊妹分享时,我说,晨祷就像是一个宝藏,我太蒙福了。我晚上睡五六个小时,中午休息半小时感觉像是三小时,而且睡眠质量特好,我感觉自己登上了神的高速列车,真是太美妙了!

然而好景不长。8 月底,我的左脚掌靠近大拇指处开始疼痛,本来以为只是脚踝扭伤而且都基本痊愈了,没想到又出来这个意外的病痛,而且越来越重,脚放不平,连走路都困难了。去医院看了之后,医生让我在脚拇指和二指中间夹纱布帮助复位——很疼!而且要夹三个月。但感谢主,脚能放平了。学校已经开学,要上课,给出版社的书稿 9 月底要交,而就在这时,紧贴着我家的工地开始紧锣密鼓地施工了,天天在打地基,声音效果就如同隔壁邻居在打电钻一样,从早到晚,天天如此,我根本没法写作,加之脚伤不便外出,过敏性鼻炎又大肆发作,我真是内忧外患,心力交瘁啊!但感谢主,我可以去晨祷,那是我的安慰和避难所。感谢神,出版社的编辑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神还特别在我家附近安排了一位姊妹,我们常常一起去晨祷,她那儿听不到工地噪音了。那些日子里,晨祷我唯一的执着,晨祷的弟兄姊妹就是我亲爱的家人,是他们的祷告托住了软弱的我。那时我说,我要保守我心,胜过保守我脚。

工地的噪音到 10 月下旬终于偃旗息鼓,住在我附近的这位天使姊妹也在这时候搬去了新家,神的安排实在是奇妙。我们彼此扶持走过的那一段日子,成为我们生命中深深的祝福。

11 月,我的书稿终于又能开始写了,脚在恢复,鼻炎得到了控制,天气渐渐地冷了,我也不再每天都去晨祷了。我心想,在家祷告不也一样嘛?一开始我能在家早起祷告,但渐渐地,就起不来了。感谢主,负责晨祷的姊妹安排我带敬拜,我不能不去,去了就发现还是不一样,我这个软弱的人实在是需要和肢体在一起祷告才能体会到神的心意。于是又开始去,但这次作息时间的调整就更不容易了。有时我整宿睡不安稳,好多个白天我也打不起精神来——晨祷初期的甜蜜和神奇已离我远去。我真是想放弃了,好几次我睡前跟主祷告说,主啊,我要安息在你的怀里,我不去晨祷了。我也不上闹钟。但是,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我的脑子就如同闪电掠过一般清醒过来。我知道,是神让我去晨祷。虽然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心里有些嘀咕,魔鬼的冷嘲热讽也会攻击我,但是,每一次从晨祷回来,我都有收获,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去晨祷了。感谢主,我住的地方离教会只有两站地,出租车只是起步价(五点半以后才有头班公交车,我有脚伤又不能骑车),虽然一开始我觉得每天花十块钱打车也有些舍不得,但是感谢神,他让我看到:他每天赐给我的实在是远远超过十块钱的打车费。

12 月是我们诗班加紧排练的日子,我还有一个领唱,更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不靠主怎么能胜任?我不敢不来晨祷。我必须天天来晨祷。没有美好的灵性,怎能有美好的歌声?我觉得祷告就像扎根在土里,歌唱就像花开在地上,扎根不深,花就没有绽放的力量。感谢主,他是信实的神,他听了我和弟兄姊妹同心合意的祷告,在我的歌声里,见证了他自己的荣美。

12月,神开始带领我参与教会的学生事工。本来我只是想去学生团契看一看感受一下,没想到后来神就一直带领我去,我才发现,我的心原本就一直是一颗学生的心!学生团契中,弟兄姊妹对主的专注,对主一心一意的寻求,正是我最看重的。我愿意永远是学生,因为主永远是我的老师,是我们众人的老师。圣诞期间,牧师还带领我们诗班为参加美术专业高考的高中生作了一次福音布道会,当我给他们讲我的心路历程,为他们唱英文版“奇异恩典”的时候,我深深地知道,我们这颗寻求的心所寻求的,只有那一位真正的圣者,他是真善美的唯一源头。牧师呼召的时候,有十几位学生决志信主,真是感谢神。

其实在 12 月,我有一个很大的挣扎,因为给出版社的书稿已经延到 12 月底交稿,但是我发现自己实在太有限了,全心去排练、去传福音就不能全心去写书,后来还是把书稿放下了,很痛苦,但是我别无选择。我发疯了吗?“若果癫狂,是为神”,保罗的话深深地安慰了我。已经完成一半的书稿每一章都有神的带领和保守,我想,若这本书是神要使用的,他必然会让我完成,我只有放下自己的面子,再次和编辑沟通,将已完成的一半先交上,感谢主,编辑再一次给了我理解和支持。

现在,已是 2009 年的 2 月。我的书稿还有待完成,我的脚伤还没有痊愈,我也真不知道我面前的道路如何:我真的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事工中去吗?但我知道,主每天都通过晨祷按时分粮给我。我也深信到了时候,他必开出路。

我越来越深地认识到,晨祷需要我付上生命的代价。现在,我的人生已不在我的掌控之中。每天早晨五点半的晨祷和六点半的小组灵修,已经成为我一天生活的重头戏。感觉以前是和主谈恋爱,只是在周末,或者有需要时才和他在一起;现在真的嫁给他了,天天都和他在一起,一方面是幸福,另一方面是痛苦和不习惯。但是,我深知,被主所爱是我最大的幸福,主带领我跳的双人舞是最美的。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好。

神的爱每早晨都是新的!

祈祷的操练 / 王志学

灵命的塑造与祷告的操练关系密切。在祷告上认识神、经历神,是灵命成长的要素。若要祈祷生活不断深化,我们须学习和经历三方面的进程。

一、从辛劳到欢畅

我们学习祷告,必先愿尝辛劳的滋味。甜蜜和享受的祈祷经历并非初阶常有的体验。由于我们把握不稳祈祷的方向和内容,心中充满挣扎,那是一种辛劳的操练。

对祷告有深入体验的大德兰(Teresa of Avila, 1515—1582)以“祈祷四阶段”对此加以说明。她把属灵生命比喻作花园,神在里面拔除杂草,栽种花草树木。若要使园里植物开花结果,我们必须勤于灌溉,而祈祷便是用以灌溉的水。灌溉的方法有四种,最原始的是从井中打水,全靠体力劳动;较为省力的是运用水轮、水桶和绞盘配合操作;更进一步则可输引溪水入园灌溉;最轻省的当然是天降甘霖,恩雨遍洒,那是神亲自的作为,我们毫不费力。初学祷告犹如从井中打水,是辛劳的操练,而唯有在过程中日益长进,学会祈祷的功课,才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吃力。

在辛劳操练的初阶,我们应当凭意志坚持,切勿被感受左右。“过祈祷生活,是一项意志的决定,不在于一时的感动。有不少祈祷的人,渐渐失去兴趣,因为他们注重感觉,以兴趣为主,而没有认清祷告应以信心坚持为主。”(滕近辉)在这阶段培养“定点”、“定时”和“定型”的习惯,有助于稳定祈祷生活。

“定点”是选择一个固定的祷告地点。耶稣教导我们“进内屋,关上门”(太 6:6),意即回到一处固定的安静所在,独自面对神。我们应当为自己保留一处固定的地方,作为祷告的祭坛,与神相交的圣地。即或是一张特定的椅子、一个特定的角落,每逢安顿在那里,只做一件事:祈祷,迎接神的临在。教会场所往往热闹喧嚣,到处充塞着人的噪音,无法让人安静祷告;甚至称为祈祷室的房间,也难保整洁和宁静,让人专心祷告。这是教会的悲剧,肤浅的祈祷操练自然产生浅薄的属灵生命。

“定时”祷告也是不可轻忽的。耶稣有定时私祷的习惯(可 1:35;太 14:23),但以理是“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 6:10)。个人祷告的时间应当日日如是,准时赴约;若非视之为铁定的约会,必然因繁忙的日程或怠惰的习性而日渐荒废。自言随时祈祷的人,往往时时都不祈祷。没有先在“定时定点”的操练上建稳根基,“随时随地”的自由和超越便只属空谈。

“定型”是我们祷告时依循固定的步骤和结构。宗教改革先锋马丁 · 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推动改教初期,致力废除罗马天主教会误导的灵修方式。但当他抛弃一切旧有的规范不多久,便需执笔编写很多指引灵修祷告的材料,因为一般信徒在“破旧”后感到无所适从,他们需要基本指引才懂得怎样祈祷亲近神。耶稣亲自教导的主祷文,提供了祷告的最佳模范和基本结构。我们不要单单背诵字句,而是使用主祷文中的每一句祷词,作为祷告重点和方向的指引,借以进入深切的祈祷。

经历辛劳,付出代价,我们逐渐掌握祷告的诀窍和靠近神,最后达到欢畅的境界:祷告有如恩雨沛降,畅流不息,越祷告便越顺畅。那是操练加上恩典的结果。

二、从头脑到心灵

我们祈祷常常只是头脑活动,像写文章不断寻索词汇,或分析祷词是否合乎圣经,在神学上是否正确无误,或借公祷教训别人。祈祷的真正语言是心灵细语,我们应当学习触摸内心喜怒哀乐诸般的感受,向神倾心吐意。头脑不一定诚实,心灵的感受却骗不了人。

雅歌书中以恋人和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关系来类比神人契合,指出了用心灵祷告的重要性。热恋中的恋人彼此的交谈不会逗留在概念分析,却全是心心相印的心语。诗篇是学习用心灵祷告的最理想教材,历代圣徒也以它作为祈祷范本。因为诗篇本来就是一卷心灵祷告集,人生中各种挣扎和际遇,喜怒哀乐的情绪,都能在诗篇里找到相应的文字,道出心中复杂的感受,抒发内心深处的呼声。诗篇的心灵语言直接引导我们到主施恩座前。我们要勤读和默想诗篇,熟悉如何运用不同的诗篇来帮助表达内心不同的感受。

三、从独白到对话

一位弟兄立志每天祈祷两小时。他早上六时开始祷告,为亲朋好友和弟兄姊妹代祷完毕,才不过六点十分;唯有挖空心思继续寻索祈祷事项,等到所有题材都用光了,时间还只是六点三十五分。自言自语祈祷两小时,真是谈何容易!我们一般祷告有如独白,说着说着人就累了。合神心意的祈祷必须包括聆听神的声音,双向交流地与神对话。正如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在他的灵程札记里所分享的:“一个人祈祷,起初以为祷告是说话,重点在神垂听他所求的,但当他越来越沉默无言,最终才发现原来祈祷是聆听,是人聆听神的心意。”

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太6:7—8)祈祷不要只顾自言自语,更不用多言多语,因为“父早已知道”;然而,我们并非因此便不用祈祷,而是要学习聆听神的心意:我们所求的是否蒙神悦纳?或者父神另有更好的安排?聆听的操练帮助我们靠近父神的胸怀,寻求神的带领。缺乏聆听,单向独白式的祈祷,不可能使我们的灵命长进。我们不要害怕聆听神时会出错,可以操练把聆听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借圣经的话语来分辨,也可与经验丰富的属灵长者分享和学习。如此日复一日地操练,使我们越来越敏感神的声音。

为人代祷同样是与神对话,同样需要操练聆听。因为唯有透过聆听,我们才能把握神的引导,察辨对方真正的需要来祷告。例如为患病的人代祷,不一定求医治或单求医治,要聆听神的心意,是否有更重要的功课等待当事人去学习。

灵命成长的要诀在乎祈祷生活不断突破更新,我们越操练祈祷,便越祈祷得顺畅,并在祷告中经历神。成圣须用工夫,这话是千真万确的。

清教徒的属灵观 / 侯士庭

上一章我们谈了 16 世纪宗教改革的一些变化,但我要再次强调宗教改革基本上是教义的改革,而非生活方式的改革。在宗教改革的两侧,出现四个运动实际影响到宗教改革之落实。16 世纪末的亚仁特 (Johann Arndt) 是德国敬虔主义的先驱,其后继人乃施本尔 (Philipp Jakob Spener) 和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敬虔主义把宗教改革带到德国的草根阶层,所以,这个运动亦可说是神子民的改革运动。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清教徒运动,进一步扩大落实改革的教义。英国人中有不少信徒开始追求过圣洁的生活。英国在 18 世纪还有一个注重灵命更新的循道主义运动。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福音派运动,可算是第四个更新的运动。以上四个更新运动的基础都在于宗教改革的教义。但在本章中,我只会谈英国清教徒运动的兴起,它的重要性和传奇性,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一、清教徒运动的特征

按照福音派的传统,清教徒运动常被描述为福音派的修院主义运动。但所指的不是这些人在过修院制度式的生活,而是说他们比任何其他传统的改革派信徒更认真地过圣洁的生活。这种态度是今天我们福音派的人所缺乏的。我们如果想在今日的世代有属灵的更新,可以从清教徒学习很多宝贵的功课。

首先谈谈清教徒运动的特色。约翰 ·吉尔 (John Geree) 在 1646 年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清教徒的特色,他说:“在古英国,清教徒是一个尊神于万有之上的人,神则按各人所当得的赐与人。这个人的大前题是事奉神,不为自己的好处,只为神认为美好的;他按着神的话语敬拜,重视神家里的次序。他按着良知遵行神的教训。他重视祈祷,以此开始和结束每天的生活,他在密室祷告。这是他们对马太福音 6 章的理解:‘你祷告的时候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他们亦有家庭与公众的祈祷,他们认为祷告是义务,亦是一种恩赐,但他们比较强调祷告是圣灵的恩赐,帮助我们运用这个特权。清教徒重视阅读神的话语,认为这是神给个人与大众的一条诫命,但却强调宣扬神的道比阅读神的道重要。”可见,清教徒的一个特点是重视讲道。17 世纪英国的法律规定人人都要在主日到教会守礼拜。在圣公会与清教徒的制度下,人若不上教会,就会受处罚,轻的罚款,重的坐监。此外,讲道在当时是最壮观的一种场面,就如今日清教徒的属灵观的足球、羽毛球等赛事一样。

一个典型的虔诚的基督徒家庭是怎么开始一个星期的生活呢?星期六晚餐后,全家聚在一起祷告,作家庭礼拜,预备心迎接主日的来临:星期日全家一起到教会,主日崇拜的讲道通常长达两小时,散会后回家。吃过午饭后,整个下午全家一起讨论讲道的内容;晚上再回教会守晚礼拜,这个聚会的讲道约一小时。所以说,传道人每主日要讲三小时的道。通常他们都把讲章印刷出版。如果你查一下这个时代传道人的讲题,你就会发现有一位出版了一部五册的讲道集谈诗篇 119篇。约翰 · 董那门 (John Downame) 在 1609年至 1612 年创下了记录,他专门讲解以弗所书 6 章 10 至 20 节,《穿戴神所赐全副的军装》的讲道集一共四册,长达 4000 多页。为了体贴大众的需要,23 年后威廉 ·古诺 (William Gurnall) 出版了他讲解同段圣经的讲道集,篇幅减至 1400 页。钟马田医生 (Martin Lloyd Jones) 与其妻用了三年晨更的时间才算读完古诺的这套讲道集。由此可见,清教徒对于讲道的重视胜于读经。

此外,清教徒在讲道与写作中将内容系统化的程度,就是今天的逻辑学家和电脑专家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讲道通常有四大点,每大点有四个分题,每分题有小题,每小题可能还会再分下去,好像一棵树有无数的分枝。这种将真理系统化的方法是从 16 世纪末的荷兰哲学家雷穆 (Remus) 学来的,他的治学法,给清教徒带来了一个绰号——精密人士 (Precisians)。清教徒这个名称在英国通行之前,人称他们为精密人士。他们为何如此精密细致呢?有一位清教徒说:“我们事奉的是一位精密细致的神,他所表达的一切都是很清楚的。”自然所有的传道人都尽力效法神,可是会众或读者往往都跟不上。

清教徒相当重视安息日,他们称主日为灵魂的市集日。他们亦重视圣餐和洗礼,他们把宗教上的参与当作责任来看,他们过的基督徒生活是责任性的。17 世纪末,英国最流行的书是《人当尽的本分》(The Whole Duty of Man),这种书在今天是没有人买的,因为现代人几乎不考虑责任感这回事。汤姆 · 潘恩 (Tom Paine) 可以说难辞其咎,他在 18 世纪间提出人的权利,因而人就把责任放在一边。

清教徒对责任的重视使他们建立了一套既有纪律又服从的制度,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经济。16 世纪对家庭经济的定义,乃家庭在神面前的责任。因此,最好的基督徒亦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妻子,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子女,最好的主、仆,和最好的官民。吉尔说人若这样行,神的教会就会被高举而不会被亵渎。其实基督徒的家庭就像一个小型的教会,清教徒重视家庭的崇拜。其实,从清教徒运动开始到福音派运动,各个更新运动的特点都是始于家庭而非教会;但是由于教会的更新,将祭坛从家庭挪移到教会。当他们把重点放在教会的祭坛,私人的敬拜就逐渐不再受人重视,家庭祭坛跟着也就消失了。然而,当祭坛完全限于教会时,教会反而失去她的生命力。所以清教徒对英国属灵生活的一大贡献是他们教导两个世纪的英国信徒养成在家里敬拜、读经、祷告的习惯。可惜 20 世纪的英国人已经失去了这种敬虔的家庭生活。

约翰 · 吉尔描述清教徒的文章还说:“清教徒是内心温柔的人,他们注重良知的分辨力。”他们遗留下来的许多书,内容都是谈及良知内省 (Examination of Conscience)的问题。清教徒对人的分辨力比我们高明得多。丹尼尔 · 戴克 (Daniel Dyke) 在 1642 年出版了一本四百多页的书《自欺的奥秘》(The Mystery of Self-Deceiving)。清教徒是伟大的灵魂心理学家,我们可以从他们学到神学即心理学,二者在本质上是分不开的。可惜今天的心理学与信仰却相距甚远。

17 世纪时流行培养忧郁之情,可能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流传过来的。人如果想成为受人尊重的学者或思想家的前锋,就必须要有极大的自制力和忧郁之情,颇似今日有一些教授觉得,要留胡子才会受人尊敬,也许他们是用胡子遮盖不雅的下巴。17 世纪的人流行面带愁容,后面我们会谈到导致这种潮流的其他原因。

根据吉尔的描述,清教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们把人生视为一场战争。基督是他的领导,是他的武器,十字架是他的旗帜,主的道是他的剑。前面我们谈过基督徒生活的一些不同的记号,清教徒的记号是战士朝圣者(Soldier Pilgrim),他们蒙召作十架精兵,他们参与的是一场道德的战争。所以以弗所书 6 章 10 至 20 节是清教徒最重要的一段经文。清教徒的文学著作中,以约翰 · 班扬的《天路历程》最能表达清教徒对生命价值之看法。然而舆论对清教徒却不利,他们经常被人误解,人们以为他们是反乐趣的人,认为他们的表现过份拘谨和严肃。许多 18、19 世纪的英国作家,对清教徒都有看法。他们笔下的清教徒是愁眉不展的,别人开心作乐时,他们就走到一边。

就是近代学术界的研究对清教徒亦有些误解。美国早期社会的根基,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所建立。认真研究清教徒的,都是出身哈佛、耶鲁的非基督徒学者,可惜福音派的信徒,反而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由于这些非基督徒学者对清教徒的神学背景完全没有认识,所以他们的研究有偏差,今天福音派学者面对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为清教徒重建正面的形象。

二、清教徒运动的根源与发展

到底何谓清教徒?他们是怎么产生的?清教徒这个名称在 1567 年首次出现,

原是个绰号,用于过份谨慎、无可指摘的人,他们的良知不容许他们作任何的妥协;但我相信清教徒运动在这个名称出现前,早已存在人的思想中。如果一定要寻根究底,我们就要回到 1524 年,那年丁道尔 (William Tyndale) 把新约圣经翻译成英文,丁氏可以说是英国的第一位清教徒。清教徒的基本特色即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可说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早期改教者如丁道尔的目标即是如此。他们希望英国每位识字的人都拥有一本圣经。

清教徒面对的挑战,是在专制政权下与世界妥协的神职人员。英国的改革运动由英王亨利八世正式开始,但是终其一生,他都忠于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仪式。亨利是为了个人的方便而脱离教皇对英国教会的控制,他的目的是希望在教会的认可下与第六任妻子结婚,故对教义的改革他毫不关心。亨利的继承人为其子爱德华六世,由于年幼体弱,在摄政王辅助下在位五年;其后由其姊妹玛丽继位。玛丽是天主教徒,她大力镇压新教徒及宗教改革者,因而有“血腥玛丽”之名。1558 年其妹伊丽莎白继位,改革人士以为终于有了盼望,他们希望身为新教徒的伊丽莎白女王是位尊重圣经的女性。岂知她登基后不久,在 1559 年即宣称自己是英国教会的最高行政首领,于是教会不得不服在她的权下。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她剥夺了改教人士的主动权。不久她开始怀疑清教徒,因为他们开始讲道,而伊丽莎白是以政治家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认为讲道是一种有力的政治武器,很可能促成群众运动对其政权造成威胁。事实上在 16 世纪末,伦敦及其四周的城镇,已经设立一百多个讲师的席位。通常在大教会除了有讲道的传道人外,还有讲学的。你可以想像这些职位对宣扬清教徒的教义是何等重要。

与此同时,印刷术逐渐通行,印了不少书籍。伊丽莎白女王也在圣公会设立不少讲席以抗衡清教徒的讲坛。1560 年她在国会提出教会统一条例 (Act of Uniformity),进一步控制教会:根据此条例,英国只能有一个教会,即圣公会,清教徒亦只能在此教会内活动。1563 年圣公会对神职人员的服饰有所争论,令清教徒大为不悦,因为这些服饰带着浓厚的罗马天主教的味道。二百多人投票决定,清教徒以一票之差败北。从此事件之后,一直到 1642 年英联邦成立,清教徒的政治生涯不断受挫,任何抗议都被否决,所以他们只能讲道和写作。

1560至1570年间,约翰·福克斯(John Foxe) 出版两集殉道见证集,第一集是记载16 世纪 50 年代玛丽女王统治期间殉道者的见证。第二集则介绍早期教会的殉道事迹。借着早期信徒对神至死不渝的信心激励鼓舞清教徒。此书对清教徒影响极深。

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清教徒就把希望转到平信徒神学家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的身上,希望他能改变清教徒的命运。于是有些清教徒到苏格兰,把年轻的詹姆士凯旋式地迎接到伦敦,拥戴他为英王詹姆士一世;但是他与伊丽莎白女王一样,不完全听信清教徒。他在政治上对清教徒的态度,导致 1611 年英王钦定本圣经 (King James Version) 的发行,这本英文圣经的出版并不代表詹姆士一世对传教事业的热心,乃是由于他对清教徒感到不胜其烦,认为他们当与圣公会内比较开放的学者合作,因而下令请他们共同翻译圣经,以缓和清教徒的精神与态度。所以我很惭愧地说,英王钦定本圣经原是一个政治产品,这使得清教徒更加感到挫败。

了解这个背景,你就可以明白为何清教徒在克伦威尔 (Oliver Cromwell) 的领导下起来反叛,引起内战并俘虏了英王查理一世。他们把几代以来的积怨发泄出来,最后更使英王被斩首。于是英国出现了短暂的联邦制。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清教徒的梦想终于在 1650 年实现了。

克伦威尔的好友约翰 · 欧文 (John Owen) 乃牛津大学校长,可说是英国的加尔文,是英国最出色的神学家,写了 15 本神学著作,每一本都很严谨。巴刻 (J.I.Packer) 热心研究欧文的著作,至今尚未完全彻底了解欧文的思想,因而无法作全面的评估。欧文是克伦威尔的牧师,有一天克氏问欧文他是否应当作王;欧文勇敢地说:“不可能,你若想作王,你就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后来他们果真因此反目。1567 年底克伦威尔逝世,当时英国国会一片混乱,大家都为谁为首争个不停。国会议员中有些是属神的人。1568 年底,欧文出卖当时的政权,与其他一些人合力通过协调,在 1660 年拥立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为王。查理二世为罗马天主教徒,对欧文等人的政治立场不感兴趣。他在1660 年颁布第二项统一条例,规定不是圣公会的传道人不得站讲台;于是 2000 多名英国人失去牧师的职位。欧文是其中一位,他成了逃犯,四处躲藏数年之久。这些经历让欧文学了一个基本的功课:人心的自我欺骗。人就算信仰纯正,又是清教徒,仍然可能非常自私,有世俗的野心。四年后,欧文写了一本有很强震撼力的书《信徒内在的罪》(Indwelling Sin  in  the Life of Believer)。此书影响了不少的人,欧文是以个人的经历去探讨人心是何等地诡诈,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惜犯罪。

到 17 世纪清教徒运动已经不存在,甚至可以说完全消失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清教徒遗留下来的影响,只剩下个别清教徒的见证,18 世纪美国的爱德华滋 (Jonathan Edwards),19 世纪中期的莱尔主教 (Bishop J.C.Ryle),以及英国的司布真和钟马田亦是清教徒。此外还有一些神的儿女,他们比同时代的人高出一头,乃因他们的生命受了清教徒的影响。

19 世纪末期的司布真,讲道大有能力,令人震惊,他与神同行的秘诀乃他拥有十万多册的清教徒著作。近代的钟马田虽然从未受过正式的神学训练,但却放下医生的工作,到威尔士的一间教会传道,他受的神学教育来自阅读清教徒的著作。这个现象似乎有些矛盾,就是清教徒运动在17世纪从英国本土消失,然而他们的著作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影响后代的伟人,导致一些复兴运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有些人批评宗教改革运动反应过分。清教徒在某些方面也反应过分,他们对默观一事尤其反对。欧文曾经著书否定默观的价值,声称这是教皇引进教会的迷信;他强调的祷告基本上是开口出声的祷告。然而另外有些清教徒的著作却显示了很强的默观传统,如巴克斯特就勇敢地谈及默观祈祷的重要性。

此外,清教徒很怕幻想或运用想像力。约翰 · 班扬在《天路历程》的前言中说,他深知自己被弟兄攻击,故此要为所写所为辩护,向攻击他的人提出抗议。因为这些人认为教义只能是事实,何需创作一本小说,用喻意和象征的方式描述基督徒在灵命上的进展。他们为班扬的创作极为震惊,认为他写书的目的不可能达到。班扬在出版《天路历程》之前,先向大众道歉,同时亦为自己采用象征法而辩护。我个人在这门课中强调人类是记号的传递者,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象征性的记号。这些记号往往抓住我们,甚至控制我们的想像力,占据我们整个人,给予我们一个全面的信仰。班扬他了解这一点。然而与他同时代的人却看不见这一点,他们以许多仔细而繁复的方法表达教义,用大题、分题和小分题这种既详尽又系统的方法解经,岂不知却因此扼杀了教义的真义,清教徒的没落与此有很大关系。

18世纪初的艾萨克·沃兹(Isac Watts),可以说是最后期的清教徒,他写了很多优美的圣诗,然而他所著论祈祷的书却令人失望。书中完全没有谈到神人之间关系性的素质,反而用整章描述祈祷时的人体姿势,何时站立,何时坐下,如何使用双手等,完全忽略如何在祈祷上运用神赋予人的丰富想像力,操练自己。

18 世纪出版的灵修著作很少有份量的。而我相信清教徒运动的没落,并非因他们深受逼迫之苦造成,虽然不少人如此认为。事实上,殉道者的血反是教会的种子,很多时候逼迫确能成为教会增长的一个因素。清教徒的经验实际警戒我们的是,当将整个人的每一部分都投入信仰和生活,因为教义若不是活的,就会埋没我们。

三、清教徒信仰的特征

清教徒坚持加尔文主义的信仰,强调拣选的教义,此教义因一群在玛丽女王的逼迫下,逃至日内瓦的人而得以加强。这些人在约翰 · 诺克斯 (John Knox) 的影响下由日内瓦重返英国后,他们教导的拣选论变得更加强硬,没有弹性。针对这个教义,他们画了一些图表,最典型的是柏金斯所画的。图线,这条线上的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死路一条,最终的结局是灭亡:头的另一边有一条白色的线,线上列出许多的教义,就像铁路线上不同的站名,终点是永恒的祝福。

那个时代听福音的人有个困难,因为一般人传福音的重点就是拣选的教义,此教义似乎被人当作恐吓的工具,目的是将人从险境中唤醒,引他们走上正路,但对那些比较敏感或神经质的人,此教义反而令他们更神经质。

约翰 · 班扬在年轻的时候,写过一本小书《罪魁蒙恩记》(Grace Ab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这是他个人的属灵自传。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人蒙神拣选的证据,就是有信心,但人怎么知道自己有信心呢?有一个下雨天,班扬正好在田里,他看见水流过一条条犁过的痕沟,最后集成一潭水。他自言自语说,我们若有信心可以移山,就表明我们是有信心的人。但我不想移山,只想这潭水消失,但再想一想,又不敢对潭水说消失吧!因为这潭水若不消失,我岂不永远受咒诅,因为这就证明我没有信心啊。

17 世纪教牧辅导的一个难题,就是拣选的教义带来的后遗症。换言之,清教徒为自己制造神经质,这也说明当时的人何以那么重视教牧辅导。以上这一点是他们的教导中负面的地方。对我们来说还有一点是很特别的,17世纪的人常谈地狱这个观念,听见的人都甚为战兢。这方面的教导对传福音来说非常有功效。而今天我们完全不这么想,至今我还没有看见研究人类思想在这个课题上转变的过程的报导。

17世纪的清教徒运动亦是一奋兴运动,其特质有三。首先,有一群传道人,他们在神面前有共同的信念,为清教徒的信仰作了美好的见证。学者和讲道的人层出不穷,再三强调同一的真理,承先启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出现很多优秀的传道人,代代都有人才,所传的都是一致的信息,这是我们福音派所缺乏的。其次,个别信徒通过读经、家庭的祈祷和听道,个人得到复兴,后期的清教徒如沈美恩 (Charles Simeon),一代之后的莱尔主教,几代之后的司布真都是如此。

最后,清教徒的讲道和写作的一个特点,即发掘圣灵的工作。欧文的圣灵论在英语世界可说是最好的,他们深信圣经的权威。清教徒的教师一个接一个地都强调同一点,即原文圣经是圣灵所默示的,同一位圣灵亦向我们启示,使我们明白圣经。今天虽然有灵恩运动,但热爱圣经的运动都还没有开始。我们每一位都面临一个挑战,在我们到审判台前与基督见面之先,我们都当扪心自问,我们既享受拥有圣经的特权,是否好好利用此特权,读经默想呢?当然,为了自己灵魂的好处,我们理当如此行。

在我去世前,我求神两件事:其一,求神使我更加明白操练祈祷的可贵。其二,但愿神的话语在我敬虔默想时越发在我心中活跃。很多圣经学者破坏了圣经式的默想,很多人读经是为了预备讲章,所以得不到圣经的喂养。教导人借着圣灵的光照读圣经,可说是清教徒运动的一大特色。

1、解经特点

清教徒运动基本上是一个圣经的运动,他们相信圣经是神口里所出的话。如果我们有一知心朋友,但却不看他写给我们的信,这样的友谊算什么呢?同样,我们为何忽视学习和默想圣经呢?清教徒不单相信圣经是神口里所出的话,他们也相信圣经是神的启示。我们今天要寻求的真理都已经启示在圣经里了。此外,他们深信读圣经是人的一大责任。

是的,勤读圣经,并明白其中的真理是我们的责任。清教徒的解经有六个特点。(1) 字面的解经,接受圣经字面的意思。(2) 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读经,以经解经。有些人专门爱找圣经不一致的地方,然后就在那里跌倒。清教徒认为人可以这样做,但最根本的乃是让圣经解释圣经,这样人就可发现圣经的一致性。(3) 从教义的角度解经。圣经是所有教义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圣经的教导查验教义的正误。(4) 以基督为圣经的中心。这一点他们采纳了马丁 · 路德的解经法,认为圣经到处都是宣讲基督。(5) 实用地解经。圣经乃基督徒的生活指南,其道德性很强。(6) 当忠心地解经。我们的生活当与圣经的教导相称,因神要求我们忠于他的话语。

2、清教徒的敬虔

清教徒非常注重察验个人的良知。修院主义提到心灵的花园是封闭、宁静的,是反省和安静的好地方。同样地,清教徒所说的良知即灵魂的花园,需要不断地培育,铲除杂草;所以,察验良知发出的动机和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清教徒的良知几乎完美,对其运作极其敏感。他们深信圣灵的工作多半通过良知来进行。

至于清教徒的敬虔,他们在著作中最常用的比喻,可由罗伯特 · 波尔敦 (Robert Bolton) 在 17 世纪初写的书为代表,他说:“基督的生活乃舒舒服服地与神同行。”你如果与好友舒舒服服地一同行路,你们不需要多谈,因你们的心灵有默契,彼此享受对方的同在。清教徒在灵修方面经常提到这个课题,亚伯拉罕与神同行,以诺与神同行,所以我们也当与神同行。而操练与神同行的最高境界,莫若默想式的祈祷生活。

我很荣幸有一位敬虔的父亲,虽然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去世,但是就在他去世之后,我仍多次感到他与我同行;特别是面临困境、危机和在作重大决定时,我深深体会到他与我同行。我们若有同样的醒觉,体会神与我们同行,岂不更为宝贵?这种体会很真实,但却难以形容。清教徒就是这样与神同行。与神同行与良知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内省的功夫就成了伦理的核心,内省使神人之间的友谊毫无隔膜。

清教徒敬虔的第二个特点是他们注重培育属天的心志。巴克斯特在 36 岁时写了《圣徒永恒的安息》(Saints of Lasting Rest),当时他胃里生瘤,随时可能过世。他为了预备自己上天堂,所以写了这本长达一千多页的书,默想天上的生活,神的恩典使他又活了三十多年。这本书是一部经典之作,现在市面流传的新译本全是原书之缩写本,即使是简化的版本亦相当能启发人操练过默想的生活。今日的基督徒有时会讽刺那些持属天心态的人说,这些基督徒过分向往天上的事,留在地上反而一无所用。其实,基督徒若不注重天上的事,他在地上根本无用,好像盐失去了味道一样。是什么在基督徒身上起了盐的作用,是什么在道德上保守他的品格呢?岂不是默想的生活,常常思念天上的事吗?我们若不在生活中保持永恒的层面,就容易迷失于感性中,受自己的心态所左右,过着有前景无背景的生活,悬在空中,无立足之地。因此,永恒的层面乃基督徒生活的骨架,它给予我们一个方向。引导我们走生命之旅。它亦能加强我们的动机,在压力和逆境中给予我们毅力和勇气。

清教徒敬虔的第三个特点是他们是顾家的人。他们把祭坛建立在自己的家里,他们的家就是一个小型的教会,他们视在家中作道德的好管家为己任。巴克斯特写的《基督徒指南》有一系列的指引,劝勉人如何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活出基督徒的样式。第四个特点是清教徒是一群敬拜的人。他们重视祈祷和敬拜,从神那里得到启发,因为他们很容易颓丧和愤世嫉俗。从 1559年后,清教徒期望在教会内的改革受到许多的挫折和拦阻。其实挫折乃神通过天使在我们身上的作为,并非感性上的损失,因神会赐给我们超越的力量胜过一切的困难。

3、教牧关怀

最后一点是清教徒的教牧关怀,即所谓的心灵医治 (Cure of  the Soul)。首先,他们强调在神面前预备心灵,他们深深体会培育爱神之心的重要。到了 17 世纪,许多人著书谈论这方面的操练,最具代表性的是约拿单 · 爱德华滋的《论宗教情操》(Treaties Concerning Religious Affection)。此书在 1714 年出版,我亦用现代英文重新出版过此书。它震撼力很强,造就不少古今信徒。书中尝试比较错误之爱与恩典之爱的不同;换言之,宗教情操亦有真伪之分。恩典之爱乃神所赐礼赞神的恩典,爱德华滋综合了清教徒的教导,列述 12 种恩典之爱的特征。学习操练这些类型的情感可以帮助重整我们的生活。

下面简略提几种恩典之爱,首先是要渴慕神的荣耀。爱德华滋和加尔文一样极其重视敬畏神,体会神的高超和卓越。还有一点就是平衡的生活。基督徒生活的特征就是对称、和谐。我们若安于神那表面看来似乎矛盾的真理,接受它,才能维持和谐的主活。爱德华滋用了半本书的篇幅解释一种恩典之爱的流露,即我们应当是切实实践的基督徒,将对神之渴慕和敬虔体现于对邻舍之爱,这是一种博爱的表现,将仁慈之心付诸行动。当人与神亲密、深入相交时,并非仅为与神亲密,而是将博爱落实在生活中。《论宗教情操》是在对宗教非常热诚的时代写的,当时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教会经历大复兴,人人追求敬虔,爱德华滋写此书就是为了教导人何谓真正的敬虔。

清教徒在教牧方面的另一个主题是在神面前记账。17 世纪商业主义开始兴起。弗莱沃 (John Flavel) 提出一个理论:人若从商,就要记账;人若航海当船长,就要有航灵性操练海日记;人若行医,就要保存个案记录。任何一种专业都当有与其专业相称的记录,基督徒在神面前的生活亦当明确有记录。虽然 17 世纪的历史没有留下多少那时代人的日记,但此理论的逻辑,的确导致 17 世纪后期的人有写日记的习惯,贵格会的信徒尤其擅长写日记;如约翰 · 伍尔曼 (John Woolman),乔治 · 福克斯 (George Foxe) 等。

我不知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有写日记的习惯。对道德自满的人这是一付良药。我们买一本空白的簿子,坐下默想,可能不到几分钟就会魂游四海,一个星期后可能只写下二三行字。这使我们醒悟,原来我们的内心是一片空白。第二个星期,我们会比较慎重地写日记,开始以诚待神,将心向他开放。你若认真地这么作,就能在神面前仔细地记录你的心思和言行,向神诚恳地说:“我既然立志如此行,不如照办吧!”清教徒就是这样认真地在神面前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清教徒的牧养对沮丧的心灵有其美善的安慰之道。理察·司布斯(Richard Sibbs)和托马斯·布鲁克斯(Thomas Brooks)是 17 世纪最出色的作家。你在失意或沮丧之际,不妨看看司布斯写的《压伤的芦苇和将残的灯火》(Abruised Reeds and Smoking Flax)。先知曾向我们保证,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熄灭,司布斯也是这样安慰人。此外,托马斯·古德温(Thomas Goodwin)亦写了一本书,谈到在黑暗中行的神的儿女。这些都是教牧安慰人的经典之作。清教徒还认为基督徒乃道德战场上的精兵,他们也重视基督徒为朝圣者的记号。

以上所谈的,无非是希望能提高大家的兴趣,让我们知道清教徒的著作真是一座丰富的资源矿,有待我们去发掘。英国的“真理的旗帜”(Banner of Truth) 再版了一百多册 17 世纪的作品,所以我们没有借口说找不到清教徒的著作。

清教徒运动是最认真地过敬虔生活的一个运动,远超过修院制度之外所有的运动。今日基督徒最大的需要,乃是以同样认真的态度过敬虔的生活,思想如何建立这种生活方式的架构,以至我们不再向往其他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清教徒对我们的挑战,是要求我们认真地过敬虔的生活,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已经为我们走出了一条路。那些跟随他们脚踪的人都结出了美好的果子,如美国最出色的思想家爱德华滋,英国最出色的布道家司布真,和近代最出色的平信徒钟马田医生。  (本文节选自《灵修神学发展史》,侯士庭著,中国福音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