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冬合刊卷首语

“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基督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愿意为主撇下一切所有的。为什么一定要撇下一切所有的才能够跟从主?原因是,如果我们不愿意放下,在挑战到来的时候,就总还是会下意识地抓住自己那些东西,会心怀二意;而“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雅1:8)。

或许我们自以为愿意为基督撇下一切,毕竟撇下一切首先表现在我们的意愿层面。问题是,一个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心志上的这一意愿在他的现实生活中会是真实的,而不是一种自欺?如果这个人说,“主啊,我的信不足,求你帮助我,不要让我在一次大的争战中需要全然摆上时,才发现自己没有预备好”,那么他当怎样操练放下一切呢?

要操练对基督的委身,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委身教会。人若说自己愿意全然委身基督,却不愿意委身地上有形的教会(理由是教会有问题),他就是在自欺,就如约翰说:“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一4:20)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真把教会看作是基督在这个世界中的有形身体,那么委身教会的程度就代表我们委身基督的程度。大致说来,对有形教会的委身可以有如下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人们只是有规律地参加教会的主日敬拜,或者还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如复活节或圣诞节的活动等;第二个层次,不仅如此,还规律地参加教会的家庭小组,并且参与小组与教会的一些事工服侍;第三层次,不仅如此,还通过成为教会的会友或其他职分,包括小组长、执事、传道、长老、牧师等,承担一定的服侍及决策上的责任;第四层次,不仅如此,还在教会的理念及异象层面上保持认同,参与神对教会带领的印证。

我们会发现,对教会的委身每上一个层次,都不仅仅意味着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标志着我们更愿意放下自己,在心思意念上更多地与教会认同。当然,除了教会外,我们还可以在家庭或工作等场所操练委身。不过,作为栽培生命、装备圣徒的学校,教会仍是基督徒最初操练委身的主要场所。就如一个孩子还没有长大、或者一个学生还没有毕业之前,他还不太能够明确并且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一样,一个基督徒若没有经历在教会中的成长和委身操练,他就不太能够明确并且承担起基督对他的托付。神给我们每个人的可能是不同的托付,但不论是什么样的托付,都需要我们的生命成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担当起来并且委身其中。

本期的主题是委身教会。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去思想的主题。希望本期刊登的这组文章能帮助读者认识到委身教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委身教会的生活中,随时预备好放下一切,直到见主面的时候。

2013年夏季号卷首语

在《约书亚记》24 章,约书亚在以色列众百姓的面前明确地宣告说:“至于我和我家,
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书24 :15)这个家族既以耶和华为他们的神、他们的主,就
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去服侍和敬拜他。这对于生活在偶像崇拜盛行之氛围中的以色列的
每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和无可替代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弯曲悖谬、拜偶像成风的时代,我们若想不被这个世界所影响,反能够活出基督信仰的生命活力,就不能满足于作一个礼拜天的基督徒,即只在主日才有对神的敬拜,才稍去思想或表现出自己的基督信仰;而是要作一个全天候的基督徒,将自己的信仰落实在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场景之中。为此,家庭——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进入婚姻后的小家庭——就成为操练我们成为全天候基督徒的极为重要又无可替代的场所。

我们在家庭中学习侍奉耶和华,首先意味着在家庭生活中当有对耶和华神的家庭敬拜。这里的敬拜不是指个人灵修祷告中的敬拜,亦不能够被主日在教会中的公共敬拜所取代,而是与家庭其他成员在一起的祷告敬拜。在威斯敏斯特信条中,家庭敬拜是上述三种敬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它的最为简化的形式就是一家人在进餐前一起同心的祷告——如果这种祷告不是那么形式的话。而它最大的意义就是邀请这位神进入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之核心的家庭生活中,让他成为将我们与其他家庭成员连接起来的纽带,而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处之日常社会关系的核心。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长时间没机会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家庭大多数成员还没有信主,因此无法有规律地进行家庭敬拜。对这样的人来说,以下这点尤其重要:我们在家庭中学习侍奉耶和华,还意味着在家庭生活中活出自己作为某种成员的身份。新约书信中多次提到:“你们作妻子的⋯⋯你们作丈夫的⋯⋯你们作儿女的⋯⋯你们作父亲的⋯”(参西3 :18 - 21)我们每个人至少是这些身份中的一个,而当我们尝试着把基督信仰落实到这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身份中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圣经中所教导的都是对我们信仰生活的挑战,并非我们随意靠着自己就能够达到的。我们从基督那里所得到的新生命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在内室与基督的亲近中,或者在教会一时表现出的火热中。如果这新生命在家庭生活中还没有让我们活出作为“丈夫”、“妻子”、“父母”或“儿女”之所当是,那么我们就可能尚难以活出在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其他身份,就如保罗说:“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 :5)这样的新生命对我们来说就还可能不是那么地真实。

本期的主题是家庭生活,试图对我们作为基督的门徒当有怎样的家庭生活,以及如何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学习侍奉耶和华有一些初步的探讨。盼望这些探讨能够有益于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全天候的基督徒,将自己的信仰落实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2013年春季号卷首语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中,谈到他先前传给哥林多人的福音要点时,这样概括道:“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4)由此看,耶稣的复活是福音的核心信息之一。就如保罗随后说的,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的信便是徒然。

然而,这样的福音信息却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没有成为祝福。即便是对于已经认信的人,我们对于耶稣的复活可能只是相信那是个事实,相信耶稣的复活确实是对他是基督的一个证明。但毕竟他的复活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而关于我们将来的复活也还是相距很远的事,复活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有多少关联呢?如果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基督福音的恩典中,那么作为福音核心的复活在我们新的生活中会表现出怎样的祝福呢?

基督的复活带给我们的是对未来之美好的盼望,并且这盼望已经在我们新生命中有圣灵的印记为明证。基督徒是带着对复活的美好盼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与尚未蒙恩重生之前是带着愁苦与焦虑生活在这个世上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对比直接和明显地表现在对死亡的态度上。正如加尔文所说,许多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仍然十分惧怕死亡,听到死亡的时候往往出于战兢而竭力逃避之。这确实是人的自然本能,但问题是,仍然被这种自然本能支配的人恐怕很难说自己是生活在充满了对将来之盼望中。如果我们仍然生活在对死亡的忧惧中,那么我们就仍然生活在惧怕之中,就仍然生活在不得自由之中。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的惧怕或忧虑,最终都能够追溯到对死亡的忧惧上。但《希伯来书》告诉我们,神的儿子因着我们被肉体支配,“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15)我们已经不再是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我们已经从这种死亡的忧惧中被释放出来,成为在基督里得享自由的人。圣灵带来的得救的印记让我们明白,死亡是我们迈进更丰盛之生命的入口;我们在今世中品尝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而当他召我们回去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丰富则远超过我们所思所想。这就是复活带给我们的盼望;不是我们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林后5:2—3)。

本期主题是“死亡阴影与生命福音”,试图将基督带给我们的生命福音与我们当下生活中越来越频繁遭遇到的死亡阴影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生活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人们是何等地需要基督的福音。盼望这期的文章对于尚未听到福音的以及已经归信福音的人都是一个美好的祝福。

2012年冬季号卷首语

主耶稣把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以及要爱邻人如己这两条诫命,看作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40)并且,当人问起爱邻人这条诫命中,谁是我的邻人时,耶稣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1:25—37)说明了邻人不只是教会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包括在这个社会中神让我们遇到的凡需要帮助的人。爱邻人如己的诫命与传福音到地极的使命两者都是教会从基督那里领受的命令,因此都是教会当承担的责任。虽然两者是不能分离的,但爱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只是传福音给他们的工具,或仅仅是一个途径;不,从基督里出来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教会承担的使命及其责任不当缩减为只剩传福音给万民这一个方面。

如果爱邻人也是教会的责任,那么教会就有其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当我们说教会有其社会关怀或责任时,我们并不是非常字面地将某种“社会”或“体制”或“国家”当作这种关怀的对象。圣经中只教导我们爱身边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种抽象的群体或非人格化的制度。因此对社会的责任是基督徒通过爱自己的邻人而传递出来的,并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触及由这些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所构成的社会,无论是其潜规则、政策体制还是文化习俗。当教会鼓励那些在职场中的信徒要诚实、不以欺诈的手段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时,就是在对抗这个社会中流行的某些潜规则;当教会鼓励弟兄姊妹去帮助那些流落街头、缺衣少食的人的时候,就可能触及到这个社会的救助甚至是信访的体制;当教会明确反对那些再次怀孕的妇女去医院堕胎时,就会与这个国家当下的计生政策产生冲突;当一些信徒的家庭不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少先队的作法得到教会的肯定时,教会就是在支持这些家庭拒绝政党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行渗透到青少年教育中;当教会明确地反对婚前同居时,就是在拒绝当下的某种流行文化;⋯⋯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教会的社会责任虽然不一定是直接提交一份要求改变当下计生政策的议案,但明确地反对堕胎,并以从基督来的爱去关怀教会内外每一个因再次怀孕而陷入到困境中的家庭,却不能不是教会的责任。上面教会鼓励信徒所作的,也是要他们作为榜样影响和鼓励身边的邻人去作的。如果在这个道德不断失去其底线的社会,教会想要鼓励自己的信徒活出符合圣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出于从基督而来的爱用这真理去影响身边的人,那么教会就不当害怕而是要肯定这种生活方式对社会的某些潜规则、政策体制及文化习俗所表达的态度及其影响。

本期主题是“教会与社会文化”,虽然这个题目有点大,但它却是教会今天生活在这个日益世俗化的社会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盼望本期的文章及见证能够对关注这个问题的教牧同工及弟兄姊妹带来启发与帮助。

2012年秋季号卷首语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旷野四十年,神赐吗哪给他们吃,直到他们进入到神所赐的应许之地为止。这吗哪以色列人最初看见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还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呢?”(出16:15)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神供给他们的食物,并且要按着一定的方式取用才会成为生命的供应。

首先,这吗哪要每个人自己起来,“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没有人可以替代另一个人,只有人自己知道所需用的是什么。其次,这吗哪只在每天的某个特定的时间才能收取到,“日头一发热”,就没有了;而且当天只能收取到当天所需用的,如果这一天人没有起来去收取,那么他这一天就得饿着;如果想收取两天的贮藏起来,却发现它会生虫变质,除非第二天是安息日。第三,早晨收取完了以后,可以同“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然后与帐棚里的人在这天一同来享用。不过第四,受贪欲之心的影响,这吗哪虽然“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但长时间吃,人们还是可能会感到味道单调,想要吃肉(民11:6),这是我们从以色列人身上看到的自己的本相。

到目前为止,守望教会的户外敬拜已经持续一年半有余。教会常态的牧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对以往主要靠主日讲道来取得供应的弟兄姊妹来说,开始的时候会很不适应。还留在教会中的弟兄姊妹如同当年以色列人走旷野一样,需要靠神所供应的吗哪来维持属灵生命的成长。但经历的难处是,不知道在这特殊的时期,怎样收取到神所供应的吗哪。确实,如果说以往人只习惯靠主日这一餐来供应一周的需要的话,那么借着这一段时间的操练,神要每个人学习每天去收取吗哪,来供应这一天的需要。透过个人每天的灵修与读经、小组查经、属灵书藉、讲道录音及视频、甚至电话或网络的交通等方式,每个人只要出去收取,总会从中得到神话语的供应,来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感谢神,神借着小组这一帐棚里的人相互之间的帮助,让多收的人也没有多余,让少收的人也没有缺乏。当然,随着户外敬拜时间的不断加长,也会有人对这食物感到单调,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尝试一些新鲜的,这是依靠吗哪为生的人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不过,我们相信,凡是甘心顺服在神所安排的这种处境之下,以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教会各种活动之中的弟兄姊妹,他们的生命总会借着神从天上降下的吗哪来得到供应,生命必定会因这种操练发生变化。

本期的主题是生命的造就与牧养。试图帮助那些仍然在旷野中行走的弟兄姊妹认识神从天上赐下的吗哪,以及找到吗哪的方式。限于户外争战的特别处境,我们并没有如期征够所计划的稿件,但我们仍然期待所刊登的文章能够对那些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有所帮助,让神所供应的吗哪成为我们跟随他的力量。

2012年春夏合刊卷首语

耶稣在伯大尼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香膏来,打破玉瓶,把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在几个门徒的质疑声中,耶稣肯定她的行为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
这个女人在耶稣身上所作的实在是一件美事。她抓住了机会,在耶稣被卖被钉之前,以这种方式表达出她对这位主的单纯的爱。与那些心思被周济事工所占据的门徒相比,尽管她可能也不是那么明白主三次预言他要被抓被钉的意思,但她顺从圣灵的感动与引导,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所有的献上,从而有幸参与到主的救赎工作之中,在主里永远地得到纪念。
确实如主所说,各样的事工是常有的,但我们不常有他,即如今借着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所显出的特别的引导与感动,特别是在传扬福音的方面来顺服主。我们若学习了顺服的功课,就会抓住他与我们同在的机会,放下占据着我们心思的各样事情,尽我们的所能,去回应他对我们的呼召与感动。因为如此地行在他的心意之中,我们的生命就会蒙他特别地纪念与祝福。
去年圣诞期间,尽管守望教会处在户外敬拜争战之中,已经有八个多月的时间,不少弟兄姊妹经历到各种挣扎、软弱与疲乏,但很多小组因为主与它们特别的同在,就积极地顺从圣灵的引导与感动,在这个城市的不同场合传扬福音。不少弟兄姊妹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献上,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因为行在主自己的心意里,就特别地经历到神的祝福,不少弟兄姊妹的生命在这蒙主祝福的福音活动中,得着激励与恢复。
其实对于听到福音的朋友来说,即便开始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明白与基督同死同埋及同复活的道理,但若抓住圣灵在内心中所触发的生命蒙感动的机会,用信心的行为去回应主呼召的恩典与爱,就必会得着主所赐生命的祝福。
本期的主题是传扬福音,主要记录了2011年圣诞节期间守望教会一些小组的福音活动。我们希望以此来显明神自己在教会中所做的感动的工作,见证传福音仍然是主托付他教会的最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激励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不被自己的生活、工作、事工甚至户外争战所影响,抓住圣灵感动所显明的神同在的机会,放胆地在各种场合下传扬基督的福音。

2011年冬季号卷首语

“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基督的门徒开始被人称为基督徒,并以这个身份进入到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似乎都包含在这一句简单的陈述句中了。其实从上下文来看,还是可以看出这个事件发生时表现的几个特点。首先,这里不是指某个门徒或教会的带领者,而是一个群体被称为基督徒。一个群体被从众多的族群中分别出来,从而使这个身份成为一个群体身份。这或许与这个群体的规模有关,因为上文中有两处说到信而归主的人有很多(徒11:21,24)。但不管人数多少,重要的是这个群体出现在城市的公共领域。其次,这样一个由外邦人及犹太人等多个族群的人构成的群体,之所以能被作为一个群体从众多自然族群中分别出来,人数的多少以及他们提供了多少社会服务都不是主要因素,而在于这个群体所表现出的一个基本特质:归服耶稣为主。其实这正是来到他们中间的传道人所传讲的信息(徒11:20),也是他们所领受和表现出来的(徒11:24)。他们因此被人称为基督徒,即追随基督的门徒。第三,这个群体被同时代非信徒群体称为基督徒,这名称并不是对这个群体的肯定或褒扬,而是作为一个绰号,表达出亲昵、取笑、轻视等多方面的情感,也反映出基督徒作为一个群体身份最初出现在社会公共视野中的时候所带来的价值认同上的冲突。

中国家庭教会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并扎根在中国社会,并且,我们许多信仰的前辈作为个人也用生命为自己所持守的信仰作出了美好的见证,但家庭教会进入到中国社会公共领域中,不仅需要个人的见证,也需要教会群体的见证。不管我们是否主动,这个教会群体迟早要用其更为原本的基督徒的身份,取代半个多世纪以来被公共领域所赋与的“洋教”或“爱国宗教团体”的身份特征。不是这个群体不爱国,而是标识这个群体身份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追随基督的门徒。这见证不主要是这个群体的规模问题,比如家庭教会的实际人数有多少,或者某一个教会聚会的规模有多大,而取决于这个群体中有多少人能够亮出自己基督门徒的身份,以及愿意为所亮出的身份付出多大的代价。

今天对于一间家庭教会来说,愿意亮出自己的身份,并且按照圣灵对教会的引导去行,在是否归服耶稣为主方面,会遇到比个人更大的挑战。不仅因为世俗所要求效忠的偶像,同时也要面对体制上种种的难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教会要主动挑战谁的权柄,甚至可以因为环境的因素作些调整或妥协,但如果这种妥协大到基督已经不再显明是这个群体的主,那么这个群体就失去了其当有的见证。亮出教会的身份,并以此身份作出判断和选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一定会带来可能让教会付出代价的冲突与张力。正因如此,群体的见证更为重要。

本期的主题原计划是对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事件的反思,但由于事情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告一个段落,所以我们也只能将对其有所反思的目标暂时放下,而将之前已经收集到的相关文章仍然作为资料发表在这里,期待为以后的反思做些预备。愿基督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掌权,并最终成就他自己的美意。

2011年秋季号卷首语

耶稣在圣殿中赶出做买卖的及兑换银钱的人之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来到他的面前责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向他们提了一个问题:“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就彼此商议说,如果说是从天上来的,他必说那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如果说是从人间来,又怕百姓不干,因为他们真以约翰为先知。于是他们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太21:23—26)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耶稣和祭司长等人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思维方法。对耶稣来说,在做出洁净圣殿的举动之前,他完全知道这样做会给他带来杀身之危险,实际上也正是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祭司长等人就想法子要杀他;但耶稣并没有依据可能产生的结果来决定自己要不要这样做。他明白这是天父所让他做的,他就全然地顺服,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看祭司长等人,他们下意识的思维方式是,如果他们采用A或者B的做法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然后根据对不同结果的判断来决定这事情要不要做,以及采取哪种方法对自己最为有利。当他们把维护自己的权柄和利益放在前面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关心约翰的洗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而是他们采用哪个立场对他们自己更为有利。

今年4月守望教会户外敬拜的事件发生后,教会内外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看法有多少种分别,其实如果从思维的方式来看,或许大致可以归纳为上述两种方式。有人会从今天神对教会引导的大方向去看这个事件,看到的是中国教会日益公开化、更深入地参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有人主要是从这个事件在当下的时局中会对其他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后果来看此事,看到的是在当下敏感时期,激化政教关系对其他教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确实,看同一个事件的思维方法不同,自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不过,这里值得反思的不只是看问题的方法层面有何不同,而是其中所反映出的我们对神的基本态度及价值取向。

第一诫所要求的唯独尊耶和华为神,不主要地体现在个人在内室独自与自己的神相处的时候,而是体现在现实的选择中。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个人或所代表群体的利益被纳入到我们对事件的判断中来,当我们下意识地把当下时局中可能带来的结果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时,这一诫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试验。特别是在教会成长过程中,当她以一个日益有组织和模式的群体出现在这个社会中,不能不与社会其他群体发生某些关系时,是否常常提醒我们自己唯独尊主基督为教会的头,在选择中优先把他的带领放在首位,就是教会在建造进程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

本期的主题是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事件。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个过程中所写出的文件及见证当作有历史价值的文献保留下来,好让我们在事件告一个段落后,使我们还有机会对事件进行更多的反思,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的人,对自己在神面前的基本态度及价值取向有一个更清楚的看见,从而使我们个人及教会在经历了这个事件后,生命能够更为成熟,好为神在这个世代做更美好的见证。

2011年夏季号卷首语

以撒在别是巴的时候,夜间遇见耶和华神向他显现,听到神向他说:“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创26:24)这个地方是他父亲亚伯拉罕挖到井的地方,是他父亲求告神名的地方。就在这里,以撒筑了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并且也同样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井。日后等到雅各来到别是巴,这同一位神向他显现说:“我是神,就是你父亲的神……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创46:3—4)

或许以往对尚未独立的以撒或雅各来说,这位神只是他父亲的神,因为是他父亲的神而是他以及整个家族的神。这位神因为在他父亲身上所给予的应许、所彰显的奇妙作为,而让他对这位神有所认识。终于有一天,这位耶和华神直接向以撒或雅各本人说话,明确地显明自己不只是他父亲的神,现在也要作他的神。神亲口给他应许,亲手在他身上彰显作为,让他独自地经历与神的同在。这位神是活人的神,他因为与作为他仆人的我们父辈的约,就照着他信实的本性,定意要成为他仆人的下一代人的神。

就中国本土教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还没有哪个时期中国教会能够像现在这样自立地发展,不仅要独立地履行教会在这个社会中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也要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主流教会与其他社会群体有所互动。在1949年前,本土教会一直是在差会建制教会的荫护下,学习如何从大公教会母体的怀抱中自立出来,就如一个在呀呀学语、摇晃地学着走路的幼童,还没有在中国社会完全承担起主流教会当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在那个时期,神因为是父辈的神因而是那一代本土教会的神。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教会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不仅被分裂,被彻底地置于社会的边缘,同时在各种政治运动的高压之下大浪淘沙,仅存的余数被分散为小的群体,隐秘地以家庭聚会的形态学习着如何在经历苦难中炼净自己的信仰;学习着在父辈离去后如何在一个无神论的政权下独立地生存。在那种艰难的处境下,这位神成为她自己的神,让她亲身地经历到神奇妙的保守与引导,为中国教会保留并播下纯正的福音火种。

或许对于一个走向成熟自立的本土教会来说,这两个时期的功课正是需要学习的功课,并且也只有在胜过了这两个方面的考验之后,才可能在今天开始真正的教会建造的过程。然而,就是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老一辈陆续地息了他们在地上的工,而让我们这生命仍有待成熟的一代去独自地探寻和实践今天神给教会的带领异象,亲自地去聆听神的应许,观看他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会有的奇妙作为。

本期主题是历史的反思。时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以及义和团运动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我们希望在回顾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历史的同时,也在此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反思中国本土教会的发展历程,以此更加明确神在教会建造方面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引导与带领,以及在日益走向社会主流方面赋与这一代中国教会的使命与责任。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本期没有收齐预定的约稿;愿所登出的文章能够引发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思考。

2011年春季号卷首语

耶和华神最初造人的时候,因见那人独居不好,就特别为他造了一个配偶来帮助他。可见在神最初创造的心意中,神就为人预备了婚姻,是要使之成为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骨中的骨与肉中的肉的关系,好让人充分地成为他所造的男人或女人,享受到按他的形象所造之人的美好。

但随着人的堕落,婚姻关系被败坏了。配偶或者成了抱怨与指责的对象,或者是恋慕与辖制的对象。败坏的婚姻可能成为人生活中最不堪以承受的枷锁,造成人内心中最难以抚平的创伤。特别是在现今的时代,婚姻越来越像是一个契约合作体——是为了能让人的情感与性的需要得到一时的满足,生活与财物的安排得到一些便利;而不再是一个盟约共同体——让人在这神圣的约中经历到爱情的美好,使生命在心灵深处经历到造就。

这样,因着人的罪的缘故,婚姻就表现出了如此矛盾的两面:既可以是我们生命中最需要、最能让我们借着爱情体会到神所造生命之美好的关系;也可能成为我们最难以承受、在生命深处带来极大伤害及人性扭曲的关系;以至婚姻在世人眼中被看作是一个围城,在外面的人想进去,在里面的人想出来。

对于每个想要进入婚姻的人来说,婚姻总是在向我们展现着它美好的一面,而让我们看不到它可能有的另一面。因此,婚姻需要预备的意义就在于:在让我们看到现今时代婚姻关系之两面性的同时,也让我们真的预备好进入到我们想要进入的那种婚姻关系中。

如果我们想要进入婚姻,就要预备自己真能进入到盟约共同体意义上的婚姻。为此,每一对想要进入到恋爱与婚姻中的弟兄姊妹都需要多少经过婚恋的辅导,以纠正这个时代烙在我们心中的错误的婚恋观念。享受到婚姻中彼此在灵性、思想、情感、身体、财物上的合而为一,挑战的不是我们对完美的追求——没有完美的婚姻,而是对生命成熟的要求——我们是否从开始就在信心中把自己的婚姻放在了那位创造婚姻的神的掌管之下。

婚姻虽然是人之间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关系,但对基督的门徒来说,却非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婚姻很容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偶像,让人以为只要没有进入婚姻,生命就没有价值与意义。所以保罗提醒我们,在这个已经进入到终末的世代,“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7:29—31)如果天家那种不娶不嫁之美好生活的盼望对我们足够真实的话,那么,虽然对婚姻的盼望是十分美好的,但相比于我们对天上的盼望,它确实还不能算作是最美好的盼望。

本期主题是恋爱与婚姻的预备,就是想通过圣经及牧者的教导、弟兄姊妹在此预备过程中的见证,让那些想要进入到恋爱与婚姻中的弟兄姊妹能够有所预备,以便在将来可能进入的恋爱与婚姻中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神所赐爱情的美好,而避免恋爱关系中可能有的试探,以及婚姻关系对双方生命可能产生的捆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