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人/武陵驿

[题图:1948年柳州全景(局部)]

 

故事梗概:抗战尾声期,国军收复柳州。94师的美军军械官卢·德克斯特写给在纽约的新婚妻子的一束家书,信中讲述了一个洋溢着蘑菇鸡汤鲜味的另类战争传说。韩副官爱上了一个偷军粮的卖蘑菇女孩,部队因此吃上了鲜美的蘑菇鸡汤。但有人指控女孩是从矿井里爬出来的蘑菇人,吃了地下活死人的蘑菇定会遭遇不测。不久,日本战俘石黑有吾与韩副官下完最后一盘棋,自杀了…… (更多…)

在世俗时代中的呼召与责任: 一次基于韦伯《科学即天职》的分享/李多默

[题图: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和他的《科学即天职》德文初版(1919年)]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源自2016年8月27日一次关于“世俗时代的信仰与学术”的报告。在这次报告中,笔者以韦伯(Max Weber,1864—1920)相关名篇《科学即天职》为文本基础,借助他对我们当今世俗时代处境的描述,并结合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的责任伦理学主张,向听众分享应当如何在世俗时代中响应上帝呼召,承担具体责任,做一名在时代处境中信仰、思考和行动的基督徒学者。根据录音,徐同学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特此鸣谢。2022年初夏,时隔近六年后,借《世代》编辑部约稿之契机,我趁五一假期将录音整理稿略作修订,不揣浅陋(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献丑于列位方家,以期能对一些在以新冠疫情为关键节点的世俗时代中进行相似思考的基督徒学者有所助益,并期待也能借此得到有意诸君的赐教和指正。吾道不孤,何其幸也!特此感谢韩、胡、黄、龙和谢等多位同学的宝贵修订建议。

(更多…)

非基运动所催生的华人语境神学/罗秉祥

[题图:“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先驱》第四号,1922年3月15日]

摘要:中国教会于1920年代发起的本色化运动,乃是对当时非基运动攻击教会的回应。本色化运动的核心是神学本色化,然而林荣洪及赵天恩(1938—2004)这两位分别为这课题写过博士论文的前辈,对该神学本色化运动的评价有很大差异;在差异评价背后,彼此有更深的分歧。本文透过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写作进路及晚近英语神学界的共识,解释为何语境神学的确是神学的正途。神学论述的语境有三:教会、文化、社会;当年的中华神学乃是对这三个语境的回应,是华人语境神学的重要范例;笔者同意林荣洪对这段神学历史的整体正面评价。今天我们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在语境神学这片田地上耕耘。

(更多…)

“不要效法世界”:辨别与更新基督教组织的灵性/戴永富

编者按:在这篇长文中,戴永富老师分析了世俗的权力观和成功观渗透进教会和其他基督教机构中所带来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辨别和更新基督教组织灵性的七种指导性方法。这些分析和建议为我们反思何为健康的团契生活提供了重要参照和借鉴。需要指出的是,这篇综论性的文章并不针对某间具体的组织机构,读者请勿对号入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更多…)

最终与陈独秀分道扬镳的周作人 ——以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中的冲突为中心/尾崎文昭

[题图:周作人(1885—1967)(左)与陈独秀(1879—1942)(右)]

译/林枫

 

周作人(1885—1967)在晚年的回忆中,引用旧文,讲述了自己与宗教产生联系的历史,随后,他如此总结道:

“本来我是不信宗教的,也知道宗教乃是鸦片,但不知怎的总还有点迷恋鸦片的香气,以为它有时可以医病,以无信仰的人替宗教作辩护,事实上是有点矛盾也很是可笑的,那时对于非宗教运动的抗议,便是一例。但是这个矛盾,到了一九二七年也就取消。”(《知堂回想录》:“一三三 文学与宗教”)<1> (更多…)

适应还是救赎?——赵紫宸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孙泽汐

[题图:赵紫宸先生(1888—1979)肖像。(摄于1926年)]

摘要:本文追溯了赵紫宸(1888—1979)关于民族救赎的神学思想,其演变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尽管他从未怀疑过基督教在国家重建中的意义,但他曾就中国文化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作出重大的神学调整。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赵紫宸试图将基督教“中国化”,通过造就文化相关性来强调信仰的内在性(immanence)。后来经历了在日本监狱中 “被真理逮住”,赵紫宸转而将基督教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作为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必要矫正。

 

(更多…)

“枉道而媚人”——贾玉铭论“中国化”教会/丁祖潘

[题图:《世代》第16期封面封底。美术编辑:陆军]

已故著名中国基督教史家裴士丹(Daniel H. Bays,1942—2019)曾在一篇论述近现代中国基督教史分期的文章中指出,20世纪早期的中国,宣教运动还未意识到将教会转交中国基督徒领袖的时间到了。19世纪曾经是差会的世纪,20世纪理应是中国会众自养、选择他们自己的牧师的世纪。<1>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意识到这一点,20世纪初的在华宣教士不难发现,1922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基督教大会不再以他们为主角,新一代在西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基督徒领袖,登上了中国教会的历史舞台。他们构成了裴士丹所说的“中外新教建制”(Sino-Foreign Protestant Establishment)的一部分,正在努力将其西方经验整合进中国处境,强调其中国基督徒的身份。<2> (更多…)

《世代》第16期卷首语/丁祖潘

19世纪现代宣教运动明确了宣教事业的目标是建立本色化的教会(indigenous church)。<1> 中文“本色化”一词何时出现已不可考<2>,其内容一般包括两个层面:行政组织上如何达到自治(self-governing)、自养(self-supporting)和自传(self-propagating)的原则,文化和思想上如何处理基督教与非基督文化的关系,使基督信仰植根于当地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色化的关怀主要是宣教性的。<3> 放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语境中,宣教士来华建立的教会及其机构,其本色化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与西方差会和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 (更多…)

加尔文《要义》在中国处境下的意义

[题图:橡树15周年庆特约讲座海报。已获橡树文字工作室授权使用,特此致谢。]

文/孙毅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应橡树文字工作室15周年庆典之邀,所做同一题目之讲座的整理稿。文字稿经作者修订并授权本刊发表。本文拟收入《世代》第16期(2022年春季号)。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讲座。我们今天的讲座是为了纪念橡树文字工作室成立十五周年。在橡树成长十五周年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大家在这些年来对橡树的积极参与与支持,让我们结出了很多的橡果。当然我们也特别感谢神,让我们在这十五年来丰丰富富地经历到他的恩典,使用橡树出版了不少书,我相信都是对教会及社会文化领域有特别意义的书。在这些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列就是基督教经典译丛;而在这个经典译丛中,非常突出的是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 (更多…)